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问答题
2015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

高二政治试题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没小题1.5分,共75分)1.“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观点说明A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塑造人生C .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文化是人们 的产物A .生产劳动B .科学实验C .社会实践D .精神活动3.“公益广告是一盏灯”,这主要表明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B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C .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D .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影响的主要来源是 ①文化环境 ②文化活动 ③文化观念 ④文化产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 下图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微博上发起的“老顽童猜字”游戏的谜面和谜底,网友从这个猜字游戏中可以体验到A .文化创新源于想象力B .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 .中华文化长期在世界的领先位置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A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 .遗传因素决定的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 .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7.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
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谜底 谜面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8.“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化生活)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选修(文化生活)命题人:朱先锋审卷人:肖广征201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
2.将第Ⅰ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将第Ⅱ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客观题 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展现了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展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这说明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D.美食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2.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将到访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
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
材料说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旅游对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扬州瘦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欧阳修《西湖》诗形象地描绘出扬州西湖的胜境。
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源泉B.自然现象属于文化活动及产品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4.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的感言说明①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文化修养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③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④文学创作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北京高一(上)期中语文(答案在最后)(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酩.酊míng牛虻.méng嘀.咕dí刚劲.jìnB.挟.持xié枸.杞gǒu倾轧.yà瓜蔓.wànC.混淆.xiáo叶.韵xié遂.心suí模.样móD.酗.酒xù扒.窃bā亚.洲yǎ弄.堂lò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搽.粉chá拂.袖fú誊.印téng浩浩汤.汤shāngB.澎湃.pài凫.水fú髀.骨bì金蝉脱壳.qiàoC.簸.箕bò滂.沱páng挨.打āi风雨如晦.huìD.恫吓.hè笤.帚tiáo雪霰.xiàn战乱频仍.ré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振耳欲聋小恩小惠涵洞幅射B.姗姗来迟歌舞声平摩挲霄夜C.契而不舍工于心计肆业恳托D.前仆后继无坚不摧部署帐篷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2分)A.破釜沉舟合盘托出珠联璧合穷兵渎武B.按步就班当仁不让呕心沥血不径而走C.首曲一指群贤必至谈笑风声反弋一击D.铤而走险鞭辟入理竭泽而鱼如雷贯耳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除夕将至,小明终于买到回家的车票了,虽然是站票,但聊胜于无....。
B.这些珍贵的测绘资料在普通人眼里不名一文....,不过是论斤卖的废纸。
C.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弹冠相庆....。
D.小李犯的错误不足为训....,不用过多批评,提醒他下次注意细节即可。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是(2分)A.律诗对平仄、押韵、对仗等均有严格要求,四联当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考点4文学文体常识传统文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原卷版)

C.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
D. 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谦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尊称对方的见解为“高见”,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郎”“令爱”是尊称对方的儿女,“小儿”“小女”是谦称自己的儿女。
D. “国庆节放假回家,我刚到门口,四岁 弟弟便飞出来迎我。”句中把弟弟写成能飞的小鸟,运用了拟物的修辞。
1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
1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A. 六年同窗,朝夕相处,以后你生活上若有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B. 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C. 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端午节喝雄黄酒、挂香袋,腊八节吃赤豆粥、拜祭祖先,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 小明告诉奶奶:“今年农历八月份的节气有处暑和白露。”
2.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孔子——战国——儒家
B. 刘义庆——南朝——《世说新语》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质量测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质量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初中生活新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B.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社团活动更吸引人C. 老师不再管我们,可以随意玩耍D.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增强答案:C2.小红升入初中后,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她感到兴奋和好奇。
同时,她也感到有些紧张和不安,担心自己不能融入新的班集体。
对于小红来说,她应该()A. 拒绝接触新同学,避免受到伤害B. 顺其自然,等待别人来关心自己C.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集体建设贡献智慧D. 努力学习,只要成绩好,自然就能融入集体答案:C3.下列选项中,属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的是()A. 身体外形的变化B. 体内机能的增强C. 性机能的成熟D. 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自我意识增强答案:D4.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他们常常一起上学放学。
一天,小明看到小华和其他同学一起有说有笑,却没有叫上他,小明心里很不舒服。
对于小明的这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A. 拒绝与小华交往,因为他不够朋友B. 反思自己,珍惜友谊,继续与小华交往C. 和小华大吵一架,从此断绝关系D. 寻求老师帮助,要求老师处罚小华答案:B5.小强进入初中后,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心里非常不安,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小强应该()A. 顺其自然,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B. 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受到伤害C. 敞开心扉,主动表达,融入集体D. 保持高冷,这样才能获得尊重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中学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B.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C.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D. 中学时代是我们学习的终点答案:ABC解析: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为人生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它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文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文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A. 孔子B. 西施C. 李白D. 毛泽东答案:A2. 下列哪个是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电视C. 笔记本电脑D. 手机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以领导人金日成而闻名?A. 韩国B. 日本C. 朝鲜D. 越南答案:C4. 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文学巨匠?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B5. 哪个古代文明以建造金字塔闻名?A. 希腊B. 古巴比伦C. 埃及D. 罗马答案:C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文化知识是否正确,正确的选项请写“√”,错误的选项请写“×”。
1. 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2.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之一。
√3.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5日起为期三天。
×4. 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智慧之神。
×5. 狄仁杰是中国古代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女诗人。
×答案:√ × × × ×三、填空题根据描述填写正确的文化知识。
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西游记》。
2. 蒙娜丽莎是由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作品。
3.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将领。
4.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戏剧作品。
5.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作品之一。
四、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答:世界文化遗产是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对人类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自然和人造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遗产包括古迹、历史城市、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实践等。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 丝绸之路是什么?答: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连接的商业和文化交流通道。
期中考试(知识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考试知识点一、填空题★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做事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
玩耍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好书很吸引人,读书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
★5.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像我们学习中的“拦路虎”。
★6.我们天生爱学习,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都能学得好。
★7.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得好,就要多在心中画问号。
8.在老师眼里,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爱思考的。
★9.要想学得好,就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样才能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
★10.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
11.一个人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12.如何才能做学习的主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13.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14.我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两年多。
在这里,我们学习,活动,玩耍。
学校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学校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
学校里的各位老师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
★15.我们不仅喜欢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更关心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及在这里发生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16.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着我们成长。
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
★17.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门卫,园丁,厨师等工作人员。
因为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校园才更加安全,舒适,美好。
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
★18.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本领,认识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19.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2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时候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011—2012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

2011—2012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最佳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经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这说明文化现象( )A.无处不在B.无时不有C.具有多样性 D.具有复杂性法国作家雨果指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鲁迅也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据此回答2—3题2.大炮、气球等只是普通物品,但却赋予文化内涵,这是因为A.文化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的统一 B.气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无处不在D.文化往往通过物质性的东西来承载3.中西方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说明A.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B.文化具有差异性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4.“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5.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这表明读书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2009年9月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将福建莆田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6—7题。
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①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构筑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⑤是凝固的艺术并成为展现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7.近十几年来,莆田妈祖信俗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海峡两岸交流的稳步发展,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拉动了湄洲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C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
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答:(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分)(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分)(3)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
(3分)2. (9分)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7年12月7日通过并公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此《办法》,自2008年起,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新增为国家法定节日。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新增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日的看法。
答:(1)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将传统节为法定节假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通过庆祝民族节日,充分展示性,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3分)。
(2)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分)。
(3)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
(注:若考生结合现实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3.山东走“齐鲁之邦”,有着深厚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
近几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广泛与山东各地方剧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枣梆、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年发行量200多万盘。
同时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又相继出版了《中华秦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历史文化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
这些措施不但取得了可现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剧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故。
结合上述材科,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的怎样认识?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文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齐鲁音像社借助资源优势,搞文化产业开发并取得了可观效益。
(2分)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有利于齐鲁文化的传播。
(2分)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齐鲁音像社的做法有利于齐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分)④文化创新不但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同时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齐鲁音像社的做法有利于促进齐鲁文化的繁荣,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3分)4. 2006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
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1)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2分)②发展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2分)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分)(2)如何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4分)(2)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分)5.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通知,从2008年1月1日起,新的放假办法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
结合《文化生活》谈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的依据。
(10分)答:(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分)(2)“三节”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
(3分)(3)将它们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分)6.在全国,能与扬州一样拥有众多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城市并不多,但拥有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就有了竞争优势。
对在扬州历史上很具影响力的鉴真等宗教人物,运河文化、扬州学派、扬州八怪等资源的挖掘,还处于表象化状态。
许多老字号悄然退出市场,没能为扬州现在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8月,扬州市委和市政府把建设“文化扬州”提到了新的高度,出台了《关于打造“文化扬州”的实施意见》,文化必将成为扬州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扬州市委和市政府为什么把建设“文化扬州”提到了新的高度?答:(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建设文化扬州有利于凝聚人心,为扬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3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文化扬州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资源优势,缓解资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文化竞争力。
(4分)7.(10分)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节能战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自2007年9月1日起,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央电视台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战排的文化氛围。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答:(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节能减排系列活动和宣传报道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
(4分)(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
(4分)(3)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
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
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分)8.(10分)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在福娃的创作和修改中,吉祥物创作组为了寻找到好的方案,他们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一本本资料,设计了一个个草图,形成了最后的定稿。
在表现手法上,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创作营养,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的许多色彩、技法,包括龙门石窟等佛教雕刻造型的线条等得到了借用。
在内容选择上,也是如此,把具有丰富内涵的熊猫、藏羚羊、京燕、鱼等,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统一体。
问题: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福娃”的诞生所蕴涵的道理。
答:(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动力和源泉。
所以要通过社会实践,从中汲取营养,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中创作组到各地采风体现了这一点。
(3分)(2)进行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材料中创作组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借鉴了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雕刻、头饰,创作出福娃形象,体现了这一点。
(3分)(3)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材料中创作组借鉴了奥林匹克五环、圣火色彩与形象体现了这一点。
(2分)(4)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所以福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2分)9.(10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答:(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该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8分)(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10.材料一“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劝戒世人珍惜生命、爱护自然。
这种思想在古代的律法中已有所体现:注:类似的内容在以后各朝代都有规定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