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期中考试测试题(好题)

合集下载

2015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

2015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

高二政治试题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没小题1.5分,共75分)1.“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观点说明A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塑造人生C .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文化是人们 的产物A .生产劳动B .科学实验C .社会实践D .精神活动3.“公益广告是一盏灯”,这主要表明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B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C .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D .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影响的主要来源是 ①文化环境 ②文化活动 ③文化观念 ④文化产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 下图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微博上发起的“老顽童猜字”游戏的谜面和谜底,网友从这个猜字游戏中可以体验到A .文化创新源于想象力B .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 .中华文化长期在世界的领先位置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A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 .遗传因素决定的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 .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7.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

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谜底 谜面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8.“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化生活)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文化生活)

江苏新坝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选修(文化生活)命题人:朱先锋审卷人:肖广征201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单项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

2.将第Ⅰ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将第Ⅱ卷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客观题 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展现了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展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这说明A.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D.美食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2.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将到访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

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

材料说明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旅游对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扬州瘦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欧阳修《西湖》诗形象地描绘出扬州西湖的胜境。

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源泉B.自然现象属于文化活动及产品C.文化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4.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的感言说明①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甚至决定人的文化修养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③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④文学创作要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

初中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地球围绕太阳转C. 太阳围绕地球转D.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答案:B2.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霍金答案:B3. 以下哪种植物是被子植物?A. 松树B. 蕨类C. 苔藓D. 银杏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是亚洲国家?A. 巴西B. 阿根廷C. 韩国D. 墨西哥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变化?A. 水的沸腾B. 铁的生锈C. 玻璃的破碎D. 冰的融化答案:B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7. 以下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A. 德国B. 巴西C. 印度D. 法国答案:D8.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蛇B. 鸟C. 鱼D. 蝙蝠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B.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C.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慢D.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水中快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0是自然数B. 0不是自然数C. 0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D. 0既不是自然数也不是整数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_小时。

答案:242. 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作用力和__________。

答案:反作用力3.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

答案:叶绿体4. 亚洲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

答案:中国5.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__________相对论。

答案:广义6.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_。

答案:李渊7. 联合国的总部位于__________。

答案:纽约8.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__和哺乳。

答案:胎生9.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米/秒。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慰藉.(jiè)契.机 (qì ) 抽噎. ( yē ) 断壁残垣. (yuán ) B.狡黠. ( xiá ) 胆怯. (qiè ) 嘈.杂 (cáo ) 脍.炙人口 (kuài ) C.荒谬. (miù ) 狂澜. (luán ) 蓦.然 (mò ) 叱咤.风云 (zhà ) D.庇.护 (bì) 弥.漫 (mí ) 贮.蓄 (zhù ) 猝.不及防 (c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罄骇人听闻一泄千里杂乱无章B.荣膺迫不及待眼花瞭乱粗制滥造C.蓬蒿迥乎不同在劫难逃月明风清D.倒坍既往不究恻隐之心贪赃枉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厦门市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B.对这次集体活动,班主任郑重..地宣布了纪律。

..其事C.经过办案人员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件蹊跷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

D.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别踩,我怕疼。

(“爱护草坪”公益广告)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2022—2023学年度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度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请将所有答案都填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说明与提示:1.本试题有 6 页,共 20 题,试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卷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号等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一、(共9 分,每小题 3 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提供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提供C.焦躁茅塞顿开疑惑提出D.焦虑茅塞顿开困惑提出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游客不再满足走马观花的观光游,而是钟情于以放松和娱乐为主的休闲度假游。

B.诺贝尔科技类奖项的评选标准历经多次变革,有的内容甚至违背了诺贝尔本人。

C.各部门要做好燃气、电力、供水等方面的检修除险工作,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D.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方式。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课余到博物馆参观,增长见闻;假期走进文化馆,体验非遗制作;诗词、成语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惊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B.居里夫人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爱因斯坦评价她是“唯一一个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从她把金质奖牌给不懂事的女儿玩耍可见一斑。

C.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

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

D.展现壁画的创作过程能体现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让人们在欣赏精美艺术时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原本庄严肃穆的画面,因此变得亲近和亲切。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共 9 分,每小题 3 分)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①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把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翻译”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读者“追更”。

【精品】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精品】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1. 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
12. 通过选段A中对桑娜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汹涌澎湃、疙瘩、揪、沸腾”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根据“薄”字的解释,完成练习。
(1)“冬天到了,你还穿这么薄的衣服,多冷啊!”这句话中“薄”字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表示“看”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2)台上那个年轻的zhèng wěi()略显jū shù(),但讲话的内容鼓舞人心。大家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听着。当他讲完时,台下的听众都fèi téng()了。
【答案】①.汹涌澎湃②.疙瘩③.揪住④.政委⑤.拘束⑥.全神贯注⑦.沸腾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不小心撞到“无人值守”的车,有很多种选择:譬如溜之大吉,譬如指责车主停车失误,譬如等会儿看看后果。徐砺寒选择了最“笨”的一种方式:等待车主,等不到车主,还留下了一张“联系纸条”。这是“风险”很大的一种选择,不仅可能遭遇车主的愤怒指责,掏钱埋单的家长也可能会心有怨气。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当事人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15.“不过,大自然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尤其是在这些小生物方面。”这个过渡句插入文中的哪个位置比较合适?()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5分)乡愁是人类最zhìpǔ、最zhēnzhì、最恒久的情感。

即使走得再远,对家乡的牵挂与眷恋也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镌刻在我们的骨髓中。

身在海安,有看不尽的好风光;身在海安,有吃不厌的好味道;身在海安,A ;身在海安,有赞不够的好情怀。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zhìpǔ_______zhēnzhì_______血液_______2.从分句间的关系来看,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复句。

(1分)3.根据语境,在文中A处补写一个合适的句子:_______(1分)4.9月29日,海安市第二届乡贤大会如期召开,小陵积极关注了此次大会,并完成了下面两个任务。

(5分)(1)语文课上,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乡贤大会logo设计大赛入围的作品A和作品B,问小陵更欣赏哪一个,小陵结合作品的设计元素,说明了欣赏的理由。

(3分)作品A作品B小陵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邻居张爷爷作为家属代表要在乡贤大会上发言,小陵帮忙看稿时发现“令郎能再返故里,尽反哺之义,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一句表达不够妥当,于是对张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既不同于“人类文明”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也不同于“文化知识”意义上的狭义文化,而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

下面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产物③文化既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⑤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才能逐步培养出来⑥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等都属于文化A.①④⑥ B.①④⑤⑥ C.①⑥ D.①④2、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周”曾在香港特区举行。

文化周通过100块展板、500幅西藏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和60件文物,全方位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文化与风貌。

这说明A.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支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5.《唐山大地震》上映不足半个月,票房已经超过3亿。

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是这个时代的阳光,永远温暖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优秀作品的这种作用来自于()A.作品本身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B.人的心灵震撼和感知C.作者的凭空想象D.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6、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11月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

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会不由自主地被运动员那种“拼搏、进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所感染。

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特点。

A、博大精深B、深远持久C、潜移默化D、源远流长7.孔子的《论语》被公认为代表中国文化首屈一指的着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历史的变化发展中存续下来,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8.某校积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把学校办成“文化的大观园”,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9.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 如何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0.“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②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

这意味着( )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

这说明( )①传统习俗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②③13.民居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等各具特色。

这体现了①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唯一标志④传统建筑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A.①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2010年10月的《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

该刊主编原本预估评选结果会是见仁见智、千人千字,但最终却是令人意外的“英雄所见略同”。

“尤其是票数比较集中的汉字,若将它们排列起来,几乎就是儒家文化的关键词:天、和、礼、道、德、仁、义、忠、信。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10年两会期间,文化部长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民族性与世界性并举,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切实保护国内文化安全并行。

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因是( )①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②文化发展是改造传统文化与创造新文化过程的统一③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在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河北、海南等地已经相继出现了“孔子馆”、“孔子学府”、“讲经堂”、“孟母堂”等,广泛向人们宣传、讲授传统文化。

据此回答22~23题。

17.学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应( )A.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沿袭古代成熟的教学模式C.把经典名着作为学生的主修课程 D.大力弘扬孔孟所创立的儒家思想18.上海世博会作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为我们展现了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的盛景:以色列的“海贝壳”馆体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情;墨西哥馆以“风筝森林”广场为核心,通过风筝这个中国元素拉近两国文化……上述材料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19.世界电影艺术已经走过百余年,它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创造了自己的辉煌。

如今的世界电影,以宏片巨制、双超大银幕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等高新技术,创造着巨大的文化反响。

从电影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A.文化传播 B.文化交流 C.文化继承D.文化创新20.“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

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看,强调了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21.今年中秋节上午,深圳飞往台北的航班满载了120余名在珠三角地区工作、学习的台胞返乡过节。

他们手里大都提着月饼及粤港地区的特产,同根同源,场面非常温馨。

这说明:①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和谐相处③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大人给孩子喂奶时,冲好的奶粉不凉一会儿,就会烫得孩子大哭。

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启发了青岛市实验小学的徐学政发明了测温奶瓶,使他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三等奖。

这说明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A.知识积累 B.发明人的大脑 C.社会实践D.主观想象23.2010年1月,佛山陶瓷入选上海世博展览中心举办的首个案例。

在环保政策的影响和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将成熟健康的产业基础和文化传承的精神结合是“佛山案例”创意的来源。

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社会实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人的智慧 D.理论应用24、下列四幅作品的设计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寓于中华文化的共性之中C.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 D.实现文化发展和创新需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25.(16分)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宁夏银川一中第三届校园文化节拉开帷幕。

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

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

26. (16分)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

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的标志。

工作者在创作这一文化活动标志的过程中,深入实际,广泛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素材。

最终这一活动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时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

该标志不仅表达了广州亚运会是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为国内外来宾展示了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魅力。

结合材料,分析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的。

27.(20分)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1)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高二文化生活期中考试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48分)1—10:CCA DA CDADC 11—20:DDDAA ABDB21—-24:CC AD25、【解析】本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