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常见问题资料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内容总结及难点分析

《结构力学》内容总结及难点分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杆件体系内力与位移计算。

学习该课程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在吃透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结构的分析能力。

下面归纳总结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

一、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总体上,可通过下面两种方法来分析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特点。

(一)通过计算自由度来进行几何组成分析需要提醒W≤0只是保证平面体系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此时确定体系是否几何不变,尚需运用几何组成规则进行进一步分析。

同时要注意:当只考虑结构体系本身,不存在或不考虑结构的支座时,则体系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是W≤3。

(二)运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个组成规则。

实际上三规则为同一规则(铰结三角形规律),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对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时,要注意:1.三个组成规则对应的限制条件;2.刚片可以是单个杆件,也可以是一几何不变结构部分;3.特别注意复铰、虚铰及无穷远虚铰的特性。

二、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是超静定结构及其他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基础。

(一)静定梁及钢架1.内力及内力图。

要求熟练计算内力,并掌握用分段叠加法快速绘制内力图。

因为这也是结构的强度计算、位移计算、超静定问题的求解、结构的动力计算等方面的基础。

要学会分段叠加法,必须根据荷载和内力间的微分关系,熟练掌握每种典型荷载(无荷载、均布荷载、集中力及集中力偶)作用下的梁段内力图特征。

弯矩图要画在杆件受拉纤维的一侧,不标注正负号;而剪力图和轴力图可画在杆件任一侧,但必须标注正负号。

尤其要熟练掌握弯矩图的绘制,因为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若取杆件为隔离体,由弯矩图可求出剪力并作剪力图;而由剪力图可求出轴力并作轴力图,所以作内力图(桁架结构除外)最终可归结为作弯矩图。

另外,内力求解时要注意定向支座的特性。

2.位移计算。

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常见问题

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常见问题

建筑力学常见问题解答6 超静定结构內力计算1.什么是超静定结构?它和静定结构有何区别?答:单靠静力平衡条件不能确定全部反力和內力的结构为超静定结构。

从几何组成的角度看,静定结构是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若去掉其中任何一个约束,静定结构即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也就是说,静定结构的任何一个约束,对维持其几何不变性都是必要的,称为必要约束。

对于超静定结构,若去掉其中一个甚至多个约束后,结构仍可能是几何不变的。

2.什么是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答:超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的数目,或者多余约束力的数目,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3.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是否必须是静定结构?答: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必须是静定结构。

4.如何确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答:确定结构超静定次数的方法是:去掉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使之变为静定结构,则去掉多余约束的个数,即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5.撤除多余约束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撤除多余约束常用方法如下:(1)去掉一根支座链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等于去掉一个约束。

(2)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或拆去一个单铰,等于去掉两个约束。

(3)去掉一个固定端支座或把刚性连接切开,等于去掉三个约束。

6.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去掉超静定结构的多于约束,代之以多余未知力,形成静定的基本结构;取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基本结构的位移谐调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利用这一变形条件求解多余约束力;将已知外荷载和多余约束力所引起的基本结构的内力叠加,即为原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

7.什么是力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答:力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对应于多余约束的约束反力。

8.简述n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及求原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內力的方法。

答:(1)n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对于n次超静定结构,撤去n个多余约束后可得到静定的基本结构,在去掉的n个多余约束处代以相应的多余未知力。

结构力学6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结构力学6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4、5、6 三个固定端都是不动的点,结点 1
2△
3△
1、2、3均无竖向位移。又因两根横梁其
长度不变,故三个结点均有相同的水平位 移△ 。Biblioteka FP456
(a)
事将实结上构,的图刚(a结)所点示(包结括构固的定独支立座线)都位变移成数
铰目结,点与(图成(为b)铰所结示体铰系结)体,则系使的其线成位为移几数何目不 变是添相加同的的最。少因链此杆,数实,用即上为为原了结能构简的捷独地立确
线定位出移结数构目的(独见立图线b)位。移数目,可以
7
(b)
返回
ZZ1 1
Z 1Z 1
FF11
CC
DD
CC
DD
FF22
BB
BB ZZ2 2
EE Z2Z2
EE
AA
FF
AA
FF
结构有四个刚结点——四个结点角位移。
需增加两根链杆, 2个独立的线位移。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目为6个。
需注意:对于曲杆及需考虑轴向变形的杆件, 变形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不能看作是不变的。
D l
l
1
FC
B
B
F
C
B B
l/ 2 l/2
A
l/ 2 l/ 2
三次超静定图示刚架
力 法:三个未知约束力。 位移法:一个未知位移(θB)。
l
力法与位移法必须满足的条件:
1.力的平衡; 2. 位移的协调; 3. 力与位移的物理关系。
位移法的基本假定:
(1)对于受弯杆件,只考虑弯曲变形,忽略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
例如 ( 见图a) 基本未知量三个。
2
3
5

三大力学面试总结

三大力学面试总结

1、三大力学概述(1)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主要研究对象是刚体。

(2)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科学,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主要研究对象是单个杆件。

(3)结构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结构的组成规则,结构在各种效应作用下的响应,以及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等。

主要研究对象是杆件结构。

2、材料力学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2)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的任何部分,其力学性能相同(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在物体内各个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4)小变形与线弹性范围认为构件的变形极其微小,比构件本身尺寸要小得多。

3、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杆件变形是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4、圣维南原理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F N / A ,这一结论实际上只在杆上离外力作用点稍远的部分才正确,而在外力作用点附近,由于杆端连接方式的不同,其应力分布较为复杂。

但圣维南原理指出:“力作用于杆端方式的不同,只会使与杆端距离不大于杆的横向尺寸范围内受到影响”5、扭转受力特点及变形特点杆件受到方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力偶作用 , 杆件的横截面绕轴线产生相对转动。

6、切应变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单元体的直角将发生微小的改变,这个改变量称为切应变。

7、切应力互等定理两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切应力数值相等,且均指向(或背离)该两平面的交线。

8、正应力、切应力、主应力应力:为了表示内力在一点处的强度,引入内力集度, 即应力的概念。

将总应力分解为与截面垂直的法向分量(正应力)和与截面相切的切向分量(切应力)。

其中主应力为没有切应力作用的截面上的法向应力9、中和轴的定义构件正截面方向上正应力等于零的轴线位置10、平截面假定变形前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轴线。

11、叠加原理当所求参数(内力、应力或位移)与梁上的荷载为线性关系时,由几项荷载共同作用时所引起的某一参数,就等于每项荷载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该参数值的叠加。

结构力学各章节思考习题

结构力学各章节思考习题

积分573 帖子477 2012-5-31 22:02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确定计算自由度W 时应注意些什么?2、如何理解三刚片六链杆的的几何不变体系?3、在几何组成分析中,装置能否重复利用?4、在几何组成分析中,瞬铰在无穷远时如何下结论?5、体系内部作构造等效变换时,会改变其几何组成特性?6、瞬变体系为何不能用作结构?其特点是什么?7、如何区分瞬变体系和常变体系?8、当体系不能用三角形规则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时怎么处理?9、对体系如何进行运动分析?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5-31 22:15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1、如何理解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梁内力有什么特点?3、求静定结构反力和内力时,外力偶可以随意移动?4、如何快速作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5、仅仅已知静定梁的弯矩图,能否求得与其相应的荷载?6、如何利用对称性进行静定结构内力分析?7、在荷载作用下曲杆内力图有何特点?8、任意荷载下拱形结构都存在合理拱轴线?9、静定组合结构在受力上有何优点?10、什么叫做复杂桁架?如何求其内力?11、如何选择静定桁架的合理外形与腹杆布置?12、如何证明静定结构约束力解答唯一性原理?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07:58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1、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求静定结构约束力的优缺点何在?计算虚位移有哪些方法?2、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能否同时计算多个约束力?3、怎样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建立静定梁和刚架的弯矩方程?4、在变形体虚功原理中,两个状态的变形体是否必须为同一体系?5、为什么说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Δ=∑∫(MMp/EI)ds+∑∫(NNp/EA)ds+∑∫(kQQp/GA)ds对曲杆来说是近似的?6、如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某点的全量线位移?7、计算平面刚架的位移时,忽略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引起的误差有多大?8、用图乘法求位移时哪些情况容易出错?9、增加各杆刚度就一定能减小位移吗?10、有应力就一定有应变,有应变就一定有应力,这种说法对吗?11、功的互等定理中,体系的两种状态应具备什么条件?12、在位移互等定理中,为什么线位移与角位移可以互等?在反力—位移互等定理中,为什么反力与位移可以互等?互等后的两个量的量纲是否相同?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08:17力法:1、在力法中为什么可以采用切断链杆后的体系作为基本体系?2、对力法的基本结构有何要求?3、在力法计算中,可否利用超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4、在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中,切开或撤去多余链杆的基本体系,两者的力法方程有何异同?5、应用力法时,对超静定结构做了什么假定?他们在力法求解过程中起什么作用?6、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解是唯一的吗?7、满足力法方程能使基本体系与原结构在所有截面的对应位移都相同吗?8、超静定结构发生支座位移时,选择不同基本体系,力法方程有何不同?9、在力法计算中利用组合未知力有何优点?组合未知力能否任意选择?10、求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与自由项时,单位未知力与荷载可否加与不同的基本体系?11、用变形条件校核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时应注意什么?12、支座位移产生的自内力如何校核?13、温度变化引起的自内力如何校核?14、在力法计算中,什么情况下可用刚度的相对值?为什么?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13:10位移法:1、位移法是怎样体现结构力学应满足的三方面条件?(平衡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2、在弯曲杆件刚度方程中,什么情况下可以由杆件内力确定杆端位移?3、铰接端角位移和滑动支承端线位移为什么不作为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4、固端力表中三类杆件的固端力之间有何关系?5、固铰化法确定结点独立线位移时应注意些什么?6、弹性支座处杆端位移是否应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7、什么情况下独立结点线位移可以不作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8、非结点处的截面位移可作为位移法的基本位置量吗?9、位移法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基本方程是否相同?它们的关系是什么?10、位移法可否求解静定结构?11、具有刚性杆件的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14:27渐近法与近似法:1、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有何异同?2、连续梁端部若带有静定伸臂部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怎样处理?应注意什么?3、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收敛于真实解吗?4、怎样估算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误差?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如何处理结点力偶荷载?6、用力矩分配法求出杆端弯矩后,怎样求结点角位移?7、柱的侧移刚度和侧移柔度有什么关系?对于各柱并联的刚性横梁刚架怎样由各柱的侧移刚度和总侧移柔度?8、各柱串联的刚性横梁多层刚度顶端的总侧移刚度与单柱侧移刚度是什么关系?刚架总侧移柔度与单柱侧移柔度又是什么关系?9、什么是复式刚架?刚架顶部的总侧移刚度如何计算?一切坏的刚刚好!!!xiaotao_10积分0帖子1 #82012-6-2 21:49⊙﹏⊙b汗0 分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22:15超静定结构总论:1、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随各部分刚度比值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在荷载作用下,当超静定结构各部分刚度比值变化时,内力分布是否必定随之变化?3、刚架计算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决定轴向变形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刚架计算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决定剪切变形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6、当支座移动时,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7、当温度变化时,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3 08:00影响线及其应用:1、如何绘制移动的单位力偶作用下静定结构内力的影响线?2、机动法绘制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应注意什么?3、如何求静定结构位移影响线?4、静定结构位移影响线和超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都是由曲线组成的吗?5、在行列荷载作用下,确定与其某截面剪力极大(小)值对应的荷载临界位置时,如何应用判别式?6、当左右微动荷载∑Rtanα均为正值(或负值)时,荷载应怎样移动才能得到临界位置。

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

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

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我的探索之旅》我呀,是一个对建筑结构特别感兴趣的小学生。

在我的小脑袋里呀,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关于房子、桥梁这些建筑怎么稳稳当当站立着的好奇想法。

今天呢,我就想和大家讲讲我正在学习的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

先说说力法吧。

我觉得力法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在寻找真相。

你看,一座建筑受到各种各样的力,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在捣乱。

力法呢,就是要把这些力都搞清楚。

比如说,有一个大桥,上面有汽车在跑,风在吹,还有桥自身的重量。

这时候力法就登场了。

它会假设一些未知的力,就像在黑暗里猜宝藏在哪里一样。

然后呢,根据建筑的变形情况来找出这些真正的力。

这就好比我们玩猜谜语,根据谜面的一些提示,猜出正确的答案。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搭积木。

我们想搭一个超级高的大楼,可是搭到一半就倒了。

我当时就想啊,如果我会用力法就好了。

我就能算出每个小积木受到的力,知道怎么摆放它们才能稳稳当当的。

我就和小伙伴们说:“哎呀,咱们搭的这个就像一个没有规则受力的建筑,肯定会倒呀。

要是能像工程师叔叔阿姨那样会用力法,就不会这样啦。

”小伙伴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再来说说位移法。

位移法在我眼里就像一个魔法。

想象一下,建筑就像一个有生命的巨人,当受到力的时候,它就会动一动,也就是产生位移。

位移法就是紧紧抓住这个位移的小尾巴,来弄清楚建筑内部的力是怎么分布的。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会变形的机器人,它的每个关节动了多少,我们就能知道它内部的零件是怎么工作的。

我在书上看到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古老的钟楼,经过了很多年,有点倾斜了。

工程师们用位移法来研究这个钟楼,看看怎么去修复它。

我当时就想,哇,这也太神奇了吧。

我就跑去跟爷爷说:“爷爷,那个钟楼歪了,工程师叔叔用位移法就能知道怎么修呢。

”爷爷笑着说:“小家伙,你懂的还不少呢。

”我就特别得意,感觉自己像是掌握了一个大秘密。

最后就是力矩分配法啦。

第十六章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第十六章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第十六章
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
思考题
1.什么是转动刚度?影响转动刚度确定的因素是什么?
2.分配系数与转动刚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刚结点处各杆端的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3.何为固端弯矩与不平衡力矩?如何计算不平衡力矩?为何将它反号才能进行分配?
4.当结构发生已知的支座移动时结点是有线位移的,可否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5.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为何是收敛的?
6.在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中,若仅是传递弯矩有误,杆端最后弯矩能否满足结点的力矩平衡条件?为什么?
习题
1 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绘出内力图,并求支座的反力。

题 1 图
2 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给出弯矩图。

题 2 图
3 试用无剪力分配法计算图示单跨对称刚架,作出弯矩图。

题3图
习题答案:
1. (a)M BC=-14.67 kN·m;F BY=48 kN()
(b)M BC=-50 kN·m;M BA=-50 kN·m;F BY=27.5 kN(
2. M CD=-35 kN·m;M CA=5 kN·m
3. M BC=-150.35 kN·m;M BA=-136.28 kN·m。

结构力学 力矩分配法题目大全

结构力学 力矩分配法题目大全

第六章 力矩分配法一 判 断 题1. 传递系数C 与杆件刚度和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2.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3. 力矩分配法所得结果是否正确,仅需校核交于各结点的杆端弯矩是否平衡.( × )4. 力矩分配法经一个循环计算后,分配过程中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是传递弯矩的代数和.( √ )5.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与每一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 )6. 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与同一结点的杆端弯矩之和与结点不平衡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7. 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进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近似解,也可获得精确解.( √ )8. 在任何情况下,力矩分配法的计算结构都是近似的.( × ) 9. 力矩分配系数是杆件两端弯矩的比值.( × )10. 图示刚架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CB =-16/2ql ( × )题10图 题11图 题12图11. 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BC =—M/2.( × ) 12. 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 )13. 力矩分配法就是按分配系数分配结点不平衡力矩到各杆端的一种方法.(× ) 14. 在力矩分配法中,同一刚性结点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 ) 15. 转动刚度(杆端劲度)S 只与杆件线刚度和其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 16. 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 ) 17. 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解无线位移结构.( √ ) 18.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AC 的分配系数29/18=ACμ.(√ )题18图 题19图 题21图19. 图示杆AB 与CD 的EI,l 相等,但A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S AB 大于C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 S CD .( √ )20. 力矩分配法计算荷载作用问题时,结点最初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仅是交于结点各杆端固端弯矩的代数和.( × )21. 若使图示刚架结点A 处三杆具有相同的力矩分配系数,应使三杆A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之比为:1:1:1.( √ )22. 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 ) 23. 计算有侧移刚架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力矩分配法.( √ )24. 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 )二 选 择 题1. 图示结构汇交于A 的各杆件抗弯劲度系数之和为∑AS,则AB 杆A 端的分配系数为:( B ) A.∑=S A AB ABi /4μB. ∑=S A AB ABi /3μ C. ∑=S A AB ABi /2μD.∑=S A AB ABi /μ题1图 题2图 2. 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μ4A 为:( D )A. 4/11B. 1/2C. 1/3D.4/93. 在图示连续梁中,对结点B进行力矩分配的物理意义表示( D )A. 同时放松结点B和结点CB. 同时固定结点B和结点CC. 固定结点B,放松结点CD. 固定结点C,放松结点B题3图题4图4.图示等截面杆件,B端为定向支座,A端发生单位角位移,其传递系数为( C )A. C AB=1B. C AB =1/2C. C AB =-1D. C AB =05. 等直杆件AB的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 AB :(A)A 与B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B 只与B端的支承条件有关C 与A、B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D 只与A端支承条件有关6. 等直杆件AB的弯矩传递系数C AB:(B)A 与B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B 只与B端的支承条件有关C 与A、B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D 只与A端支承条件有关7.当杆件刚度(劲度)系数S AB =3i时,杆的B端为:(C)A 自由端B 固定端C 铰支承D 定向支承8.力矩分配法计算得出的结果(D)A 一定是近似解B 不是精确解C 是精确解D 可能为近似解,也可能是精确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超静定结构內力计算1 .什么是超静定结构?它和静定结构有何区别? 答:单靠静力平衡条件不能确定全部反力和內力的结构为超静定结构。

从几何组成的角度看,静定结构是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若去掉其中任何一 个约束,静定结构即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也就是说,静定结构的任何一个约束,对维持其 几何不变性都是必要的,称为必要约束。

对于超静定结构,若去掉其中一个甚至多个约束 后,结构仍可能是几何不变的。

2 .什么是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答:超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的数目,或者多余约束力的数目,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3.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是否必须是静定结构? 答: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必须是静定结构。

4 .如何确定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答:确定结构超静定次数的方法是:去掉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使之变为静定结构, 则去掉多余约束的个数,即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5.撤除多余约束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撤除多余约束常用方法如下: ( 1)去掉一根支座链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等于去掉一个约束。

( 2)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或拆去一个单铰,等于去掉两个约束。

(3)去掉一个固定端支座或把刚性连接切开,等于去掉三个约束。

6.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去掉超静定结构的多于约束,代之以多余未知力,形成静定的基本结构;取多余未知 力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基本结构的位移谐调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利用这一变形条件求解 多余约束力;将已知外荷载和多余约束力所引起的基本结构的内力叠加,即为原超静定结 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

7.什么是力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 答:力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

力法的基本未 知量是对应于多余约束的约束反力。

8.简述 n 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及求原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內力的方法。

答:(1) n 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对于 n 次超静定结构,撤去 n 个多余约束后可得到静定的基本结构,在去掉的建筑力学常见问题解答n 个多式中:S ii 称为主系数,表示当 X i = 1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 S ii 是X i =1引起的自身方向上的位移,故恒大于零。

可由S ij 称为副系数,表示当 X j =1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 可负也可等于零。

由位移计算公式:很容易得出:S 耳可由M i 和M j 图乘得出。

△ iP 为自由项,表示何载单独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沿 等于零。

可由M i 和M p 图乘得出。

(2)求原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內力 1)由图乘法求得主系数、副系数和自由项后,即可解得定结构的分析方法可求原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內力。

2)绘制原结构的弯矩图时,也可以利用已经绘出的基本结构的 M P 图和M i 图用叠加原理计算,即:M =M 1X 1 M 2X 2hjM n X nM p最后,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剪力和轴力。

9 .在力法典型方程中,其主系数为什么恒大于零?而副系数和自由项则可能为正值、 负值或为零? 答:S ii 称为主系数,表示当 X i =1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 X i 作用点沿X i 方向的位移。

由于S ii 是X i =1引起的自身方向上的位移,故恒大于零。

可由M i 自身图乘得出。

S ij 称为副系数,表示当单位力 X j =1单独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力 X i 作用点沿X i 方向 的位移。

可正可负也可等于零。

由位移计算公式:. l M i M j■'■ijds余约束处代以相应的多余未知力。

当原结构在去掉的多余约束处的位移为零时,相应地也 就有n 个已知的位移谐调条件: △i =0(i=1, 2,…,n )。

未知力的方程:由此可以建立n 个关于求解多余i :'l1 X1「21 X 1,12X 2 •…rn X n 」1P 二 0 丄我22X 2亠.亠'、2n X n 亠:2P =0(6-5 )■:; n1 X 1,2n X 2 •…'nn X n "nP 二 °S.. = S .. ij jiX i 作用点沿X i 方向的位移。

由于M i 自身图乘得出。

X i 作用点沿X i 方向的位移。

可正X i 方向的位移,可正可负也可n 个多余未知力 X i 。

按照静j EI△ ip为自由项,表示荷载单独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沿X i方向的位移,可正可负也可等于零。

可由M i和M p图乘得出。

10 .力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力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基本结构在多余未知力和荷载的作用下,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与原结构中相应的位移相等,即基本结构与原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

11.试列出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步骤。

答: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步骤是:(1)选择基本结构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撤去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多余未知力,得到基本结构。

(2)建立力法典型方程根据所撤去的多余约束数,建立力法典型方程(3)计算系数和自由项首先作基本结构在荷载和X i=1单独作用时的各弯矩图,然后用图乘法分别计算。

(4)求多余未知力将计算出的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典型方程,解出多余未知力。

(5)作內力图按静定结构,用平衡条件或叠加法计算基本结构內力,画出內力图。

12•简述位移法的基本假定。

答:为了简化计算,用位移法讨论多跨超静定梁和刚架时,作如下基本假定:(1)刚性结点假定:各杆不是铰结合,而是牢固结合,假定这种结点是刚性的,即假定变形时在该结点相交各杆端的截面有相同的转角。

(2)杆端联线长度不变假定:对于受弯杆件,通常可略去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并认为弯曲变形是微小的,因而可假定各杆端之间的联线长度在变形后仍保持不变。

(3)小变形假定:即结点线位移的弧线可用垂直于杆件的切线来代替。

13.位移法与力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位移法与力法的主要区别是它们所选取的基本未知量不同。

力法是以结构中的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求出多余未知力后,再据此算得其它未知力和位移。

而位移法是取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根据求得的结点位移再计算结构的未知内力和其它未知位移。

14.什么是位移法的基本体系?答:对于超静定结构,可用在结点上加约束的方法,将组成结构的各个杆件都变成单跨超静定梁,将这些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称作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15.试述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及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确定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进而将整体结构划分成若干根单元杆件,每根杆件均可看作单跨超静定梁,从而建立这些杆件的杆端弯矩与结点位移以及荷载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求解结点位移的关系式;求出结点位移的数值后,便可进一步求出各杆的杆端弯矩;最后根据杆端弯矩和荷载便可画出弯矩图。

16.用位移法分析超静定刚架的基本过程如何?答:用位移法分析超静定刚架的基本过程是:(1)根据结构的变形分析,确定某些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2)把每根杆件都视为单跨超静定梁,必要时可以单独画出来,以建立内力与结点位移之间的关系;(3)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关于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方程,即可求得结点位移未知量;(4)由结点位移求出结构的杆端内力;(5)根据杆端弯矩和荷载画出弯矩图。

17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有哪两类基本未知量?答: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是以刚结点的角位移和独立的结点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的。

18.如何确定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答:确定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1)结点角位移: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未知量的数目就等于结构刚结点的数目。

(2)独立的结点线位移:在确定独立的结点线位移数目时,首先可把原结构的所有刚结点和固定端支座假设改为铰,这就得到一个铰结体系。

若此铰结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则由此可以知道原结构所有结点均无线位移。

如这个铰结体系是几何可变或瞬变的,则可线位移数目。

19.如何建立位移法的基本体系?位移法的基本体系与力法的基本体系由何不同?答:(1)建立位移法的基本体系,可在刚架的每个刚性结点上假想地加上一个附加刚臂,以阻止刚结点的转动,但不能阻止刚结点的移动;对产生线位移的结点加上附加链杆,以阻止其线位移,而不阻止结点的转动。

这样一来,就得到了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

这就是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2)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是通过增加刚臂和链杆得到,一般情况下其基本体系是唯一的。

这与力法不同,力法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减少约束,用多余未知力来代替多余约束,采用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因此它的基本结构可有多种形式。

20.位移法分析等截面直杆时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表示超静定梁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杆端力的符号如何规定?答:(1)位移法分析等截面直杆时,关键是要用杆端位移表示杆端力。

(2)两端固定的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 其两端产生的位移为:A 端和B 端分别产生顺时针转角 0 A 和B B , B 点产生垂直于 AB的线位移△,它绕AB 也是顺时针转动。

杆端位移的符号规定为:杆端转角 0以顺时针方向转向为正,反之为负;杆端相对线位移 △以使杆件顺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由力法算得的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为:图 6-19式中i =旦为杆件的线刚度。

l(3)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图 6-20(3)杆端力的符号规定 杆端弯矩绕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 负;杆端剪力绕着其所作用的隔离体内侧附近一点顺时针转动为正 反时针转动为负。

M ABM BAA= 4is 2in B-叮 M= 2is 4ir B-6斤 MF ABF BAF QABF Q BA6i .6i . - A - [ B6、6、LL12i . F' F QAB12i+M AB =3i s -列「MF ABF3U厂QAB -- i "AF」QBA|-AYF Q BA(对结点或支座而言,则以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简述为顺时针为正),21.形常数和载常数分别指的是什么?答:当杆端位移为单位值时,所得的杆端力通常称为等截面直杆的刚度系数。

刚度系数是只与杆件的长度、截面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有关的常数,所以也叫形常数。

对于两端固定梁,其上作用有其它形式荷载,或对其它形式支座的单跨超静梁,其作用有某种形式的荷载,同样均可用力法算出其固端弯矩和固端剪力。

因为它们是只与荷载形式有关的常数,所以又叫做载常数。

22.什么叫固端弯矩?答:力矩分配法中,约束状态下的杆端弯矩称为固端弯矩。

23.如何计算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答:在附加刚臂上必有约束力矩M B,约束力矩等于各杆固端弯矩之和。

以顺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24•力矩分配法中杆端弯矩正、负号是如何规定的?答:在力矩分配法中杆端弯矩正、负号的规定都与位移法相同,即杆端弯矩以顺时针转向为正,作用于结点的弯矩以逆时针转向为正;结点上的外力偶(荷载)仍以顺时针转向为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