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光疗
新生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2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疗法一. 准备用物双面蓝光箱, 单面蓝光及温箱, 黑色眼罩, 绷带, 纸尿裤二. 光疗指征及适应症1.指征:A.凡患儿总胆红素在204~255umol/L以上者;B若早期出现黄疸(生后36天内)并进展较快者, 可不必等总胆红素到204~255umol/L, 低体重儿有黄疸者指征可放宽;C.若产前已知胎儿为Rh溶血病, 出生后待黄疸一旦出现即可进行光疗;D.在换血前作准备工作时应争取光疗, 在换血后仍应继续进行。
2.适应症:光疗只适应于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 它适应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如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母婴Rh,ABO血型不合), G-6-PD缺乏,感染, 血肿等。
三. 护理1.照光前的护理A. 检查蓝光箱的性能,灯管是否全亮, 不亮应及时调换, 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1水槽内加入灭菌注射用水至水位线,箱内放置温、湿度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置光疗箱温度、预热。
B. 待箱内温度在30℃左右时才放患儿入内, 为此可先开全部荧光灯, 再在灯之四周围上兰布, 既保暖又反光。
C. 照光前一般先洗澡, 可清洁皮肤, 减少感染, 洗澡后不应扑粉, 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
D. 剪短指甲, 防止因哭吵而两手舞动, 抓破皮肤, 必要时可用绷带固定两手或戴婴儿手套。
E. 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两眼, 用黑布或纸尿裤保护会阴部。
F. 记录光疗开始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
2:照光时的护理A. 患儿应裸体放于床中央, 以获得最佳照光位置, 若患儿烦躁, 移动体位, 巡视时应予以纠正。
B. 保持玻璃床板透明度,如患儿呕吐, 泪水, 出汗, 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疗效。
C. 光疗下箱温应保持在28℃~32℃, 湿度为50%~65%, 巡回时注意纠正。
D. 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一般超过38℃报告医生并做相应降温处理。
2E 喂养可在光疗时进行, 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吵, 易出汗, 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 故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 多喂糖水或温开水。
简述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光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儿童和新生儿。
在进行光疗护理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度。
以下是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的简述:一、眼睛保护1.1 主题:眼罩光疗会产生强烈的光线,容易刺激患儿的眼睛。
需要给患儿戴上眼罩,以避免光线直射到眼睛。
1.2 主题:眼睛保护还可以考虑给患儿戴上护目镜,以进一步减少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患儿的眼睛需要特别的保护,以免因光疗治疗而受到伤害。
二、皮肤护理2.1 主题:皮肤保湿光疗会使患儿的皮肤变得干燥,因此需要加强皮肤的保湿工作,以减少干燥和不适感。
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品,保持皮肤的健康。
2.2 主题:体温调节在光疗期间,患儿容易出汗,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体温的调节。
保持室内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以保持患儿的舒适度。
另外,可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帮助患儿降温和排汗。
三、饮食调理3.1 主题:饮食营养光疗患儿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以帮助身体更好地融合治疗。
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患儿增强抵抗力和促进康复。
3.2 主题:饮食规律还需要保持患儿的饮食规律,避免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
定时定量地进食,有助于维持患儿的身体健康状态。
以上是对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的简述。
在进行光疗护理时,需要从眼睛保护、皮肤护理和饮食调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患儿能够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
在我看来,光疗患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我们不仅要关注治疗效果,更要关注患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希望医护人员和家长能够共同努力,为光疗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光疗患儿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且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患儿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护理和关怀。
除了眼睛保护、皮肤护理和饮食调理外,光疗患儿的护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四、心理支持4.1 主题:心理疏导光疗期间,患儿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抑郁,特别是长期接受治疗的患儿。
新生儿光疗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光疗的注意事项新生儿光疗是指利用特殊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的一种治疗方式。
光疗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数天内出现,一般会在两周内自行消退。
然而,对于高风险的新生儿或者黄疸严重的患儿,医生可能会推荐光疗治疗。
在进行新生儿光疗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光疗时刻:光疗通常在新生儿黄疸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来决定开始治疗的时机。
黄疸指数超过医生设定的阈值时,才会进行光疗。
2.光疗设备:光疗设备需要具备专业的功能和安全保障。
设备应具备可调节光线强度和波长的功能,以确保恰当的治疗效果。
同时,设备应具备保持温暖的功能,避免对新生儿造成寒冷。
3.光疗环境:光疗室应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
室内的光线应柔和,可以适当降低环境的刺激性,帮助新生儿放松。
此外,室内温度也需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4.光疗时间:光疗的时间根据医生的指导而定。
光疗通常每天进行12至24小时,持续数天。
在此期间,新生儿应尽量保持在光照下。
家属可以适当地与新生儿互动,但需要注意光线强度的适宜。
5.眼部保护:光疗时,需要对新生儿的眼睛进行保护,以免受到光线的伤害。
通常可以使用专门的眼罩,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眼睛。
6.皮肤保护:光疗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
为了避免患儿的皮肤受损,可以在治疗前涂抹一定的润肤霜,并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出现湿疹等皮肤问题。
7.观察状况:在光疗过程中,家属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况。
如果发现新生儿有呼吸困难、出汗、食欲不振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8.按时复诊:光疗结束后,新生儿需要按时复诊。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光疗或进行其他治疗。
总之,新生儿光疗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家属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上的事项。
只有正确的使用光疗设备、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皮肤,并及时观察状况,才能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如果家属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间光疗收治标准

日间光疗收治标准
日间光疗的收治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临床情况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日间光疗收治标准:
1. 新生儿年龄:一般来说,日间光疗主要针对新生儿,尤其是出生后不久的婴儿。
2. 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水平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日间光疗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经皮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范围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日间光疗。
具体的经皮胆红素水平范围可能因医疗机构而有所不同。
3. 病情状况:一般来说,日间光疗适用于轻中度黄疸的新生儿,且无其他并发症。
如果新生儿有严重的黄疸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治疗。
4.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标准外,医生还可能会考虑其他因素,如母亲是否为O型血、新生儿是否有ABO溶血等高危因素,以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日间光疗并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都需要进行,只有符合一定标准的患儿才需要进行日间光疗。
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评估结果来决定是否让患儿进行日间光疗。
新生儿光照疗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新生儿光照疗法的原理、设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新生儿光照疗法的操作技能,提高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水平。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新生儿科四、实训对象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205微摩尔/升。
五、实训内容1. 光照疗法的原理新生儿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皮肤,使血清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减轻或消除新生儿黄疸。
2. 光照疗法的设备(1)光疗箱:采用高强度蓝光、绿光或其他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新生儿皮肤。
(2)光疗灯:适用于家庭治疗,方便携带。
(3)光疗毯:适用于新生儿皮肤大面积照射。
3. 光照疗法的操作方法(1)准备:将新生儿平放在光疗箱内,用黑布遮盖双眼和会阴部位,其余部位裸露。
(2)调整:根据新生儿体重、胎龄等因素调整光疗箱内光源的强度和照射时间。
(3)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记录:详细记录光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新生儿反应。
4. 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1)光疗前:了解新生儿黄疸程度、病因、胎龄、体重等信息,确定光疗指征。
(2)光疗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光疗后:继续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评估光疗效果。
(4)注意事项:1)光疗过程中,避免新生儿直接接触光源,以免损伤皮肤。
2)光疗过程中,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必要时使用保暖设备。
3)光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新生儿血糖、电解质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光疗结束后,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评估光疗效果。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新生儿光照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光疗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实训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密切观察新生儿反应,确保了光疗的安全有效。
新生儿光疗的使用流程

新生儿光疗的使用流程1. 什么是新生儿光疗?新生儿光疗是一种医学治疗方法,通过给新生儿暴露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以帮助治疗黄疸等疾病。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光疗是治疗该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光疗的适应症•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其他与黄疸相关的疾病3. 光疗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光疗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做:•确定适用的光疗设备:选择合适的光疗设备,确保其质量可靠。
•确定光疗的持续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光疗的持续时间。
•确定光疗的频次:确定每天进行光疗的频次,一般为2-3次。
•安排好光疗的时间:确保在光疗期间,新生儿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4. 光疗的具体操作步骤1.安排好光疗设备:将光疗设备放置在新生儿所在的位置,确保其与新生儿保持适当的距离。
2.新生儿的准备工作:脱去新生儿的衣物,将其只穿上一件纸尿裤,以便光线更好地照射到皮肤上。
3.遮盖新生儿的眼睛:使用眼罩或毛巾等物品,遮住新生儿的眼睛,以保护其眼睛免受光线影响。
4.调整光疗设备: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光疗设备的高度和角度,以确保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新生儿的身体表面。
5.开始光疗:将光疗设备打开,按照设定的持续时间进行光疗,一般每次光疗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6.监测新生儿的情况:在光疗期间,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身体情况,如皮肤颜色变化、呼吸情况等。
7.结束光疗:根据设定的频次,持续进行光疗,直到完成所有的光疗次数。
8.清洁和保养设备:在光疗结束后,及时将光疗设备进行清洁,并妥善保养,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和效果。
5. 光疗的注意事项•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在光疗期间,要确保新生儿的头部和颈部得到良好的支撑,以防止意外发生。
•保持光疗环境的整洁:保持光疗环境的整洁和卫生,以防止细菌感染。
•坚持进行光疗: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进行光疗,不要随意中断或减少光疗的频次。
•定期复诊和监测:完成光疗后,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光疗标准

新生儿黄疸光疗标准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它是因为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的。
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前三天内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疸的程度会逐渐加重,直到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消退。
如果黄疸程度过重,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光疗治疗。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标准。
一、光疗的适应症1、黄疸程度达到或超过胆红素血清总浓度超过342μmol/L (20mg/dL),或者黄疸程度持续48小时以上。
2、早产儿黄疸程度超过胆红素血清总浓度超过256μmol/L (15mg/dL)。
3、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程度快速上升,或者黄疸程度超过胆红素血清总浓度超过171μmol/L(10mg/dL)。
4、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程度超过胆红素血清总浓度超过136μmol/L(8mg/dL)。
5、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黄疸程度超过胆红素血清总浓度超过171μmol/L(10mg/dL)。
二、光疗的方法1、光疗设备:使用特殊的光疗设备进行治疗,设备的光源是蓝光,波长在400-500nm之间,光强度在30-40μW/cm2/nm之间。
光源的位置应该在新生儿的头部正上方,距离头部约30-40cm。
2、光疗时间:治疗时间应该根据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和体重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光疗时间为12-24小时不等。
如果黄疸程度较轻,可以治疗12小时,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可以治疗24小时。
3、光疗距离:光疗距离应该是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黄疸程度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光疗距离为30-40cm。
4、光疗难度:光疗期间,应该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皮肤颜色等,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治疗,进行必要的处理。
三、光疗的效果经过光疗治疗后,新生儿的黄疸程度会逐渐减轻,一般情况下,黄疸会在48-72小时内消退。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可能需要多次光疗治疗。
四、光疗的并发症1、眼睛受损:光疗设备的蓝光会对新生儿的眼睛造成损伤,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可以使用眼罩或遮光布等进行遮挡。
早产儿光疗标准

早产儿光疗标准
早产儿光疗是指对早产儿进行光线照射,以促进视网膜成熟度,避免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
以下是早产儿光疗的标准:
1. 光疗时间:一般选择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较轻时进行,通常建议在早产儿出生后的第 2 周开始进行光疗。
2. 光疗方式:一般采用蓝光光疗,即将早产儿置于特殊的蓝光光灯下,波长为 420-470 纳米的蓝光可以有效地刺激视网膜,促进视网膜成熟度。
3. 光疗强度:光疗时需要保证光线不会直射到早产儿的眼部,因此需要用窗帘或其他方式遮挡住其他方向的光源,以保证光线的强度及清晰度。
4. 光疗标准:光疗的标准包括:光线强度适当、蓝光波长正确、光疗时间适宜、监测视网膜发展情况等。
光疗时需要定期监测早产儿的视网膜发展情况,一旦发现视网膜病变加重,需要立即停止光疗。
早产儿光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早产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光疗方式及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光疗
光疗(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高胆红素(未结合)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胆红素能吸收光,以波长450~460nm的光最强,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光照后形成构型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光红素)及少量光氧化胆红素,它们为水溶性,经胆道及尿路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
用于光疗的光源有多种:
1. 蓝光波长范围为335~660nm,主峰为425~475nm,有一种特殊蓝光,波长范围为420~480nm。
2. 绿光荧光灯波长510rim。
3. 卤素灯光强,但不均匀,且产热量高。
4. 光导纤维光疗毯光导纤维将绿光源引入并分散于光疗毯。
光照面积小。
5. 发光二极管波长范围窄,效率高。
上述光源中以蓝光荧光灯应用时间最久,目前仍为最常用的光源。
本节仅介绍蓝光照射。
【适应证】
适用于高胆红素(未结合)血症。
【操作方法与程序】
光疗有单面光疗和双面光疗,后者因光照面积大,效果优于前者。
单面光疗时患儿可睡在暖箱或婴儿床里,光源置于其上方,若患儿睡在远红外辐射床(开放暖箱),则光源在患儿侧方。
双面光疗一般有专门的光疗床。
照射强度>5uW/cm2。
时才有效,一般不超过10uW/开学季,中小学新生入学准备全攻略幼教入学准备小学新生入学准备初中新生入学准备高中新生入学准备
cm2。
灯管与小儿距离会影响光照强度。
一般上方灯管距离小儿40~50cm,便于护理操作,而下方灯管可近些(约25cm)。
因灯管产热,不宜太近。
光疗时患儿应尽量裸露,尿布面积要小。
眼睛用黑纸或不透光眼罩遮盖。
单向光疗时,每隔2~3h改变患儿体位,使较多部位皮肤得到光照。
光疗的时间视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异,当血清胆红素水平降到光疗指征以下时,可停止光疗;若胆红素再次达到光疗指征水平,可再行光疗。
光疗分连续或间歇照射,后者为照射12h 间歇12h。
【注意事项】
1. 观察小儿一般状况,如体温、呼吸情况及大便形状与次数。
既要避免因保暖不够引起体温过低,亦应防止环境温度较高,加上灯管产热引起发热,甚至诱发呼吸暂停。
光疗常导致小儿腹泻,排绿色便。
2. 光疗时皮肤黄疸明显减轻,故不能以皮肤黄疸程度来判断其疗效。
可以测血清胆红素,对溶血病及血清胆红素浓度已接近换血指征者,宜隔4~6h检测一次,一般至少每天测一次。
光疗结束后亦应随访,必要时再次光疗。
3. 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经消化道失水亦增多,故要注意人液量的补充,一般要较生理需要量增加15%~20%。
4. 当血清结合胆红素>51肛umol/L(3mg/d1)或肝功能损害者,光疗可引起“青铜症”,停止光疗后1~3个月皮肤颜色转为正常。
5. 光疗的光源可使静脉营养复方氨基酸液中的氨基酸色氨酸等浓度降低,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须用铝箔包裹,以避免损失。
6. 除上述的副作用外,光疗还可引起皮疹、低血钙、维生素B。
(核黄素)破坏增加等。
皮疹一般不必处理,但要保持皮肤清洁;如出现低血钙症状,则应给予相应处理;光疗疗程短,进食正常者不一定补充维生素B:,如疗程较长可少量补充维生素B2(5mg/d)。
7. 光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治疗(换血疗法、药物)相结合。
8. 灯管的照射强度随着灯管的使用而逐渐衰减。
质量高的灯管使用2 000~2 500须更换,质量差的灯管使用1 000h就要考虑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