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爱手机战略失败案例

合集下载

爱立信破产分析

爱立信破产分析

爱立信公司失败案例:爱立信公司失败的原因总结是在多变的市场情况下不能因地制宜,反而一个不变,死守成规,渐渐背离市场方向,失去市场份额,被不断演变的手机市场所吞没。

爱立信公司在1981年交付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性移动电话系统后,迈出了向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发展的步伐,并在以后的十几年成功而稳健地发展着。

2001年,公司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冲击,面临第三代移动电话(3g)过渡的困难。

但公司所面临的更大挑战,则是自己是否足够强大,是否有能力与外部的核心竞争要素相抗衡。

2001年第一个季度,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为7%,而在5年前还与自己并驾齐驱的主要行业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却飙升到了40%。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其过多地关注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高技术电话”,而忽略了市场和客户正在从技术型电话向价格更便宜的普及型手机转换的趋势,并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发展战略,只做自己最强的和最擅长的领域,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市场和客户需求调整自己的业务组合和市场策略。

有位分析家尖刻地批评说:该公司的电话拥有良好的技术,的确是太过注重技术了,而在一些基础的部分却失败了,如外型设计、可用性、电池寿命等。

而一位银行家则说:该公司并不是一个消费品企业——他们只是一群不关心手机外表的工程师。

当当网成功案例:当当网——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

原来当当网主要以卖图书为主,它具有品种全,第价格的特点。

当当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电子商务的春天。

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给用户提供方便的途径,只要简单的网络操作,足不出户,即可以送货上门,并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向当当这样的地方购买商品,都能实现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使网上垢污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顾客热中于网上购物和网络销售快速增长的原因。

二、当当网采用网上销售出版物,他已经不是传统出版物的补充,而是出版行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谈到一个商店非常关键的能力是商品的结构,有多少种可以买的东西,有多少种可以卖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否价廉物美,当当是卖音像、图书、碟,讲究的是品种,当当卖的信息产品,当当要做的是给顾客更多的选择!比如说:一本菜谱书,你是给读者5个选择还是给读者50个选择,还是500个选择,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迷失在数字时代的乱世情缘

迷失在数字时代的乱世情缘

迷失在数字时代的乱世情缘2001年,全球两大知名的企业巨头索尼与爱立信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合资组建索爱公司,试图在新兴的电子消费品——手机领域成为一方霸主。

十多年后,索爱分崩离析,一场迷失在数字时代的春梦宣告终结,留给业内的是无限遐思和无尽的回味。

不被看好的合并2001年东方血统的索尼与西方血统的爱立信联姻,各自的手机通讯部门独立合资50%股份成立索爱公司(SonyEricsson),经营手机业务。

索尼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头,而且拥有强大的工业设计力量,这在手机产业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爱立信在通信技术上拥有很多核心技术,它不必向其它厂商支付巨额的专利费,而且还与全球知名运营商具有很好的关系,如果能发挥出这些优势,那无疑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合并之前,两家公司在手机市场都是失意的,索尼只推出了寥寥的几款产品,爱立信的手机业务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他们的合并能否取得成功在当时还只是个未知数。

许多人并不看好这个合并,业界认为仅仅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就能把他们拖入泥沼。

艰难的融合融合是许多合资公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这尤其体现在文化的DNA上。

索爱的核心团队来自两个文化形态截然不同的国家,总部设在伦敦,研发中心在日本,制造基地在中国,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是名符其实的“跨国”公司,融合显然成了合资公司的头等大事。

在回顾融合之初的情形时,中国区总裁古尼拉说∶“索爱成立的时候应该说是比较激动人心的时刻。

刚刚成立的时候,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天作之合,当然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在我们内部来说,大家很快组建了一个团队,大家共同的使命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将做什么和能改变什么。

所以从内部来讲,研发什么样的产品、推出什么样的服务的积极性很高。

开始的时候我们虽然很艰难,但是现在来说我们确实取得了成功。

我想强调一点索爱给我们带来的强大的母公司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资源是对未来融合趋势的互补。

举个例子说,就如大厨师要做出好的汤必须要有很好的料。

互相竞争失败的例子

互相竞争失败的例子

互相竞争失败的例子引言在商业、政治、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互相竞争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竞争可以激发创新,推动进步,但有时也可能导致失败。

本文将介绍一些互相竞争失败的例子,分析其原因,并从中得出一些教训。

1. 失败的商业竞争案例1.1 老牌手机品牌的衰落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曾经有许多老牌手机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如诺基亚、黑莓等。

然而,随着苹果和安卓系统的崛起,这些老牌品牌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其中,诺基亚最为代表性,其曾经在2000年代初一度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近一半,但未能及时跟上智能手机潮流,导致其市场地位逐渐被苹果和安卓手机厂商超越。

教训竞争者不断进步,市场需求也在变化,企业要及时调整策略,创新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

否则,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所取代。

1.2 网红直播平台的失败近年来,网红直播平台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粉丝和广告主。

然而,这个行业内竞争激烈,有一些平台未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宣告失败。

例如,在中国市场上,曾经有许多网红直播平台争夺用户和广告资源,但由于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最终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甚至倒闭。

教训创新是持续竞争的关键。

在互联网行业,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变化非常快速,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不断改进来保持竞争力。

2. 失败的政治竞争案例2.1 某政治党派选举失败在政治竞争中,选举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有时,某政治党派在选举中失利,未能赢得多数席位或者领导地位。

例如,英国工党在2019年的大选中表现失利,导致保守党继续执掌政权。

教训选民对政党的选择是基于多种因素,包括政策、领导人形象、经济形势等。

政党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提高形象,以满足选民的需求,争取选民支持。

2.2 国际奥委会竞选失败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竞选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场激烈竞争。

在过去的选举中,有些候选人未能成功当选。

例如,2021年,中国候选人陈若琳在国际奥委会主席选举中未能胜出。

教训在国际竞争中,候选人需要处理好不同国家的利益关系,兼顾各方利益,争取多方支持。

日系手机流年不利——索尼爱立信身陷“缩水门”

日系手机流年不利——索尼爱立信身陷“缩水门”

2 00年 0
曾经+ 几 牢牢把持 手机 年
三 位 l 的 爱立 信 缝 沦 二流 市 置 场 占有 _ 足 7% 而且 这个 数字 正在 里
不 断 下滑 E额 亏 损也 鳖持 续 数年 领 军 数 码 领 域 的 尼 在 手 机 业 却 始 终 足 个侏儒 其 市 场份 额几 乎可 忽 略 不
编者注 ) 。接 下 来 .索 尼 爱 立 信 又拿
水 事 件 并 非 单 纯 的 个 案 .更 非 空 穴 来 风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在 这 些 投 诉 中 . 有 一 部 消 费 者 还 提 到 他 们 此 前 也 将 该 问 题 反 馈 给 了索 尼 爱 立 信 公 司 . 但 未 得 到 任 何 回 复 . 而 个 别 消 费 者 向 索 爱 客 服 中心 或 索 爱 手 机 销 售 商 要 求解 决 问题 时 , 工 作 人 员 的 态 度 恶 劣 .甚 至 说 出 “ 是 不 满 意 就 去 工 商 要 局 和 消 费 者 协 会 告 我 们 ” 之 类 的 话 .令 人 气 愤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这种 情况下 0 1年 1 0 0月
晕女
01
维普资讯
拍 照 王 突变 偏 色 王
信 和 索 尼 走 到 了 一 起 . 成 立 索 尼 爱 立
信 。
对 索 尼 爱 立 信 K750c 的 投 诉 始 于 2006 年 11 月 初 .各 大 I 网 站 、手 机 技 术 论 坛 中 T
4 最大像 素拍 照时 不能进 行数码 变焦 。 据 初 步统 计 .本 次对 索 尼 爱立 信 K 750 C 的投 诉 涉 及北 京 、 天津 、重 庆 、广 东 、江
苏 、 四 川 、 陕 西 等 2 1 个 省 市 .遍 及 全 国 大 部 分 地 区 。 可 见 . 索 爱 K 7 50C 手 机 镜 头 缩

问题手机照卖不误 索爱再陷“断裂门”事件

问题手机照卖不误 索爱再陷“断裂门”事件
外 版 本 W 用户 就 已 经 开 始 在 网络 上 850i的
投 诉这 部 手 机 存 在 质 量 问 题 。 尤 其 是 该机 导航 键 下部 断裂 的问 题 更 是 频频 发生 , 而 且 中招 的几 率 在 六 成 以上 。通 常 情 况 下 , 用 户 在使 用两 到 四个 月 之 内 就会 出现 导 航

直 以来 . 索爱 都 是 当前 市 场 上 表 现
较 为 突 出 的 一 个 品牌 ,虽 然 进 入手 机 市 场
时 间 不 是 很 长 . 但 它 在 市 场 的 进 程 之 快
令 国 内外 企 业 感 叹 .而 每 年投 入 不 菲 的 资 金 打 造 品 牌 形 象 也 让 索 爱手 机 在 消 费 者 中 留下 了较 好 的 印 象 。 然 而 不 幸 的 是 .在 市
免 费 更 换 导 航 键 面板 的 问题 并 没 有 进 行 公 告 ,并 且 各 地 客服 中心 执 行 的尺 度 也 不 统

是 搬 起 石 头 砸 自己 的 脚 。 毫 无 疑 问 ,这 种 短 视 的行 为 到 头 来 损 害 的 还 是 索 爱 自 己 的

而 受 此 质 量 事故 影 响 的用 户 在 不 了 解
实 情 的情 况 下 ,有 很 多人 就 是 直 接 去 了索 爱维 修 点 ,被 认 定 为 人 为 原 因 ,然 后花 钱 修 理 。更 为 严 重 的 是 ,索 爱 明 知 自 己 的产 品存 在 设 计 缺 陷 和 质 量 问题 还 在 国 内大 规 模 上 市 , 这 样 的 做 法 不仅 令 人 愤的诚 信 以及 道 德 方面的严重缺陷 。
键 面 板 断 裂 的 问题 ,而 使 用 最 短 的甚 至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

经典营销失败案例

2002年十大营销失败案例2002年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警戒意义。

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

一.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这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标——5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产品业界全球第一。

爱立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柯德川在合并时表示:“爱立信和索尼强强联手、互有所长。

这家合资公司在世界通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迈进的发展中将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互补性在合资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时间内并没有显现出来。

倒是2003年2月传出消息,曾为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合并描下美好蓝图的柯德川黯然下课,间接证明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更是证实索尼爱立信手机市场表现异常糟糕。

2002年3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销量比2001年同期两公司的销量下降约40%,而同期却成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丰收之期。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手机市场上,2002年国产手机迅速崛起。

相比迅速崛起的波导、TCL、厦新等本土新贵,曾经占据中国市场30%份额的爱立信手机表现惨不忍睹——研究数据显示,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自去年年底的11%降至6月底的2%不到。

索尼爱立信怎么了?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市场应对措施是其糟糕表现的主要原因。

在手机已经完全成为时尚产品的今天,新机型和新概念产品必须不断推出,才能保持住市场领先地位。

而索尼爱立信2002年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偏少;其推出换代概念产品的速度也严重滞后。

以拍照手机为例,曾被爱立信寄以厚望的T800已成业界笑柄,其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天还没能在中国正式上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甚至国内的一些二线手机厂商都已经推出了同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急速崛起的本土新贵,处于磨合期的索尼爱立信不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更几乎停止了其市场宣传工作,销量急速下滑并不奇怪。

索爱手机战略失败案例[本站推荐]

索爱手机战略失败案例[本站推荐]

索爱手机战略失败案例[本站推荐]第一篇:索爱手机战略失败案例[本站推荐]2001年10月,经营惨淡的爱立信公司出于战略上的调整,决定与索尼公司合并重组。

重新组建的索尼爱立信公司,不仅拥有爱立信成熟的无线通讯技术,还禀赋了索尼精致新潮的时尚元素,真可谓天作之合,因而被业界一致看好。

但是由于新公司效率低下、反应迟缓,组建初期的索爱产品并未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

2003年,索爱及时改变市场策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开发出多款引领时尚潮流的手机,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并由此稳稳地坐上全球手机生产商的第五把交椅。

2001年10月份,索尼爱立信正式成立。

2002年1月,成立3个月之后的索爱发布搭载UIQ系统的强机P800,在当年,这款手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配置绝对让其他手机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这款手机直到2002年12月份才在少数几个国家开始销售,2003年3月份在正式在中国上市。

而此时Nokia早己抢得先机,7650早在2002年10月份就上市了。

索爱不仅错过了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也错过了中国的春节购物高潮,P800成为了昨日黄花。

索爱的这次失手并非偶然。

在没有和索尼合作之前,爱立信曾于1998年7月份推出T28,这是一款定位和Motorola的T208,L2000竞争的手机。

但是,直到2000年这款手机才正式上市,而此时Motorola的手机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近两年。

在经历了P800的失败之后,索爱于2005年10月份再次推出了P990。

P990采用的是Symbian OS 9.1 with UIQ 3.0的系统平台,并且配备有2.8英寸的QVGA触摸屏,qwerty全键盘,200万像素,而且还支持WiFi,内置VNP软件。

这样的配置在当时看来,称之为机皇并不为过。

然而,这款手机直到2006年8月份才上市,并且价格昂贵。

索爱于2008年2月份推出了搭载Windows Mobile的转型之作:索爱X1。

发布的时候依然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绚丽的外形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参数,顿时让其他Windows Mobile手机失去了色彩,一款Windows Mobile机皇即将诞生。

战略管理中的失败案例诺基亚的故事

战略管理中的失败案例诺基亚的故事

战略管理中的失败案例诺基亚的故事战略管理中的失败案例:诺基亚的故事引言: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

然而,有时战略管理的失误会导致公司的衰弱甚至倒闭。

本文将以诺基亚作为案例,探讨其在战略管理上的失败,以及教训和启示。

一、公司背景:诺基亚是一家源自芬兰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和技术领导者。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诺基亚的市值和声誉都达到了巅峰。

二、战略管理失误:1. 忽视市场趋势:诺基亚在智能手机的兴起之初并未积极应对,坚守自家操作系统Symbian而未与市场上主流的操作系统进行结盟。

这导致他们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2. 创新疲软:诺基亚未能及时推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持续使用老旧的设计和技术,忽视了消费者对创新的需求。

与此同时,苹果和安卓系统手机的崛起进一步削弱了诺基亚的市场地位。

3. 决策失误: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诺基亚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策。

例如,他们在2007年未能收购黑莓制造商RIM,错失了进军企业市场的机会;又在2010年抛弃了Meego操作系统,选择了与微软合作开发的Windows Phone系统,结果并未带来预期的成功。

4. 企业文化问题:诺基亚曾经拥有僵化的企业文化,缺乏敏捷和创新的精神。

对内部变革的阻力和不适应加速了他们的衰败。

同时,外部的竞争也让他们无法扭转局面。

三、教训与启示:1. 追随市场趋势: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战略。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

2. 鼓励创新: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应该积极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保持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

3. 谨慎决策:对重大决策要审慎思考,充分评估各种因素。

不能被短期利益所蒙蔽,要着眼于长远发展。

4. 建立开放灵活的企业文化: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方式,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变革的市场环境。

结论:诺基亚的失败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10月,经营惨淡的爱立信公司出于战略上的调整,决定与索尼公司合并重组。

重新组建的索尼爱立信公司,不仅拥有爱立信成熟的无线通讯技术,还禀赋了索尼精致新潮的时尚元素,真可谓天作之合,因而被业界一致看好。

但是由于新公司效率低下、反应迟缓,组建初期的索爱产品并未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应。

2003年,索爱及时改变市场策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开发出多款引领时尚潮流的手机,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并由此稳稳地坐上全球手机生产商的第五把交椅。

2001年10月份,索尼爱立信正式成立。

2002年1月,成立3个月之后的索爱发布搭载UIQ系统的强机P800,在当年,这款手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配置绝对让其他手机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这款手机直到2002年12月份才在少数几个国家开始销售,2003年3月份在正式在中国上市。

而此时Nokia早己抢得先机,7650早在2002年10
月份就上市了。

索爱不仅错过了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也错过了中国的春节购物高潮,P800成为了昨日黄花。

索爱的这次失手并非偶然。

在没有和索尼合作之前,爱立信曾于1998年7月份推出T28,这是一款定位和Motorola的T208,L2000竞争的手机。

但是,直到2000年这款手机才正式上市,而此时Motorola的手机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近两年。

在经历了P800的失败之后,索爱于2005年10月份再次推出了P990。

P990采用的是Symbian OS 9.1 with UIQ 3.0的系统平台,并且配备有2.8英寸的QVGA触摸屏,qwerty全键盘,200万像素,而且还支持WiFi,内置VNP软件。

这样的配置在当时看来,称之为机皇并不为过。

然而,这款手机直到2006年8月份才上市,并且价格昂贵。

索爱于2008年2月份推出了搭载Windows Mobile的转型之作:索爱X1。

发布的时候依然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绚丽的外形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参数,顿时让其他Windows Mobile手机失去了色彩,一款Windows Mobile机皇即将诞生。

和大家想的一样,X1再次跳票,直到2008年年底才正式上市,而此时多普达(HTC)等竞争对手早已推出了大量的Windows Mobile手机。

在X1上市的时候,市面上已经有了各方面都超越X1的手机,毫无疑问X1对于用户来说已经丧失了吸引力。

下面这款手机,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这是索爱于10年5月底发布的新机U8i. 从在WDC大会上展示U8i到真正上市,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2009年年底,索爱发布了X10,这是索爱首款采用Android系统的手机。

2010年3月份,X10在中国上市。

X10依然走机皇路线,4.0英寸的FWVGA分辨率触摸屏,81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和频率高达1GHz的处理器,市场上鲜有对手。

然而高高在上的价格也令用户望而止步,目前X10的水货价格在3000以上。

人人都爱高配置的手机,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消费。

此外,索爱的Android手机上市时间也比较晚,在其他品牌的Android手机卖得火热的时候,索爱才于今年第一季度末推出Android手机,市场反应极为缓慢,错过了占领Android市场的最佳时机。

目前市场上表现最好的Android手机品牌,当属HTC和Motorola。

窃以为,索爱的市场策略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索爱对于机皇的追求太过于痴迷,从第一款UIQ,第一款Windows Mobile到第一款Android,索爱始终错误地在走机皇路线,每次出手的都是配置很高的的机皇。

虽然能够吸引目光,但是叫好不叫座。

机皇对机器的整体要求非常高,不仅研发周期比较长,从研发到推出市场的时间也比较长,无法迅速满足用户对于该机型的期待。

再看看Nokia的S60 5th和索爱的S60 5th,就能明白个中差别了。

Nokia的S60 5th有N97这种高端的机型,也有5800,5230等中低端机型,用户的可选范围比较大,而索爱的S60 5th,都是奔机皇而去的,很多普通用户都消费不起。

索爱一直在重蹈手机发布时参数很强大,真正上市时手机配置赶不上的覆辙。

索爱发布手机的时候总是能够引起强烈的轰动,但是真正上市的时间总是一拖再拖,以致于用户丧失的热情。

如是几次,便也没人期待索爱的手机了。

索爱的跳票离不开其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的机皇路线。

在固守几年UIQ之后,失败的市场让索爱不得不放弃这个系统。

反观另外一边,虽然同样是Symbian系统,但是同一时期,S60在Nokia那边已经迎来了春天。

索爱不该一直坚持对UIQ的选择。

纵观Windows Mobile,Symbian和Android,索爱的智能手机都没有一款在市面上称雄,无法建立用户的信心,用户还会购买吗?
如果索爱再不做出改变,恐怕几年之后,会和当初的索尼以及爱立信一样,面临关门的耻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