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合集下载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1. 简介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尘。

这些煤尘不仅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制定综合防尘规定是确保采煤工作面正常运行和职工安全的重要举措。

2. 煤尘粉尘防治2.1 采取湿法降尘技术,如在煤矿车辆行驶道路铺设防尘垫,和使用喷水设备进行道路洒水,以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2.2 机械化抽风,采用有效的通风设备,将煤尘和有害气体及时排出工作面,减少对职工的危害,同时达到减少煤尘飞散的效果。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采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粉尘数量。

2.4 合理规划和设置工作面的作业区域,尽量减少暴露在外的工作面面积,减少煤尘飞散的可能性。

3. 作业人员防护3.1 确保作业人员穿戴合适的防尘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耳塞等,减少煤尘对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

3.2 提供全面的工作培训,教育和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清洁和维护4.1 采取定期清洁工作导向,对工作面进行及时清扫,清除堆积的煤尘和杂物,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4.2 建立清洁保养制度,对设备、机械和工作面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煤尘的产生和飞散。

5. 管理措施5.1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有序进行。

5.2 加强监测和检测,定期对工作面的粉尘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面的防尘效果。

5.3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对防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

5.4 设立防尘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督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确保防尘工作的有效实施。

6. 总结综合防尘规定是采煤工作面的重要管理措施,通过合理采取湿法降尘技术、机械化抽风、作业人员防护、清洁和维护以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粉尘,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运行。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文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文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文一、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采煤工作面的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一套综合的防尘规定将成为保障工人利益的重要措施。

二、工作面水雾喷淋防尘措施水雾喷淋是目前防尘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 在采煤工作面周围设置适当的喷淋水源和管网,确保喷淋系统的畅通和稳定。

2.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喷淋喷头,保证水雾能够覆盖到粉尘扩散的范围。

3. 控制喷淋量,确保水雾的湿度适中,既能有效抑制粉尘扩散,又不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喷淋系统,确保喷淋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防止故障和泄漏问题。

三、通风防尘措施通风是采煤工作面防尘的另一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1. 在采煤工作面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新风的流通和排出煤炭的废气。

2. 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管道的走向,避免死角和盲区,保证工作面的通风效果。

3. 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设备,确保通风系统畅通无阻。

4. 配备专业的通风工具和设备,如风机、风管、排煤管等,提高通风效果。

四、工作场所自动化控制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采煤工作面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从而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具体措施包括:1. 在采煤工作面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粉尘的浓度和扩散情况。

2. 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喷淋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防尘效果。

3. 在工作面设置报警装置,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粉尘超标造成的危害。

4. 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五、工人个体防护除了上述综合措施外,工人个体防护也是防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具体措施包括:1. 为工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定期检查和更换工人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质量。

3. 加强对工人个体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三篇)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三篇)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随着综采、综掘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产高效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的广泛应用,我国煤矿粉尘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经八五九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防降尘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在煤层注水、采煤机防尘、液压支护防尘、放煤口防尘及综掘面粉尘高效控制、呼吸性粉尘测试仪器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1)煤层预湿注水技术。

煤层注水是煤炭开采中一项有效的预防性减尘措施,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开始采用此法减尘,至今已成为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和波兰等主要采煤国家广泛采用的减尘措施。

我国从1956年在本溪彩屯煤矿首次试验煤体预注水防尘技术,到xx年已有40%的采煤工作面实施煤体预注水防尘技术。

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已经成为我国综合防尘技术核心,开发了长钻孔、短钻孔和深钻孔等煤层注水的成套技术,开发了水泥砂浆封孔泵,解决了封孔难的问题,提高了煤层注水降尘的效果。

研制了自动化控制的注水系统。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综放开采的开采厚度大多在5m以上,最大厚度已达10m,而一般煤层在垂直于顶板方向上的渗透性较差,传统的注水工艺不能满足厚煤层开采的需要,九五期间,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联合攻关,研究开发出适合厚煤层开采的煤层注水技术。

在九五期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研制了由流量和压力传感器、比例控制阀、计算机、泵、液压系统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的注水系统。

煤层注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装备属于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工作,各子系统均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

(2)采煤机防尘技术。

自八五以来,重点开展了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及放煤1:3粉尘的高效治理技术的研究,先后研究出采煤机含尘气流控制、高压水外喷雾降尘技术,对液压支架、放煤口实施自动控制水喷雾降尘技术,使采煤机司机处空气中的含尘浓度在使用含尘气流控制技术和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后分别下降了60%~70%和82%~93%,液压支架、放煤El自动喷雾降尘技术的使用,使放煤工操作处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84.7%和67.5%,使支架移架时下风流7m处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74.6%和61.1%,较好地降低了含尘气流的粉尘浓度。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5篇)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5篇)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一)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内外喷雾要合格有效,内喷有效率不低于____%,外喷雾必须保证两个以上喷雾头,固定牢固且能实现封闭滚筒割煤部,雾化降尘效果好。

截割煤时必须进行喷雾降尘,做到开机先开水,无水不开机。

区队机组维修工、采煤机司机要及时维修内、外喷雾装置,保持灵敏、畅通有效。

无喷雾的采煤机不得作业;不合格、效果差的罚款____元。

(二)工作面生产前两巷的进回风净化水幕、隔爆水袋和各转载点喷雾等防尘设施必须保证齐全有效。

供水管路和阀门安装地点必须便于开关。

其中隔爆水袋的按撤由安装队负责,生产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管理。

安设不齐全、不合格一处罚款____元,并在____天内整改。

不能正常使用的一处罚款____元。

(三)工作面进、回风巷距工作面20-____米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和捕尘网,第二道风流净化水幕安设在不超过____米的位置,净化水幕能有效封闭全断面,水幕下方不得有任何设备、物品。

工作面采煤机截割煤和爆破期间,风流净化水幕必须开启使用。

一处不合格罚款____元,不正常使用罚款____元。

(四)工作面出口必须有灌水炮泥的水针装置,并灵敏可靠。

没有或不合格的,按严重违章处理,并否则罚款____元。

(五)工作面供水压力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安设供水加压泵,保证供水压力。

加压泵由准备队工区负责安装调试,综采队负责水管开出三通。

不按规定要求时间完成的,每拖____天罚款____元,并对区(队)长罚款____元;安设不合格的罚款____元,并立即处理,因此影响生产的按公司有关规定考核。

(六)加强爆破防尘管理,打眼必须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

放炮最小抵抗线煤层中不得小于____米,岩层中不得小于____米。

定炮使用水炮泥,现场水炮泥数目与使用雷管数相符。

封孔长度符合规程规定。

放炮前后____米洒水降尘由专人负责落实。

严禁一次定炮分次拉炮;严禁放炮后不洒水降尘就先开动溜子出煤。

严禁定放炮与采煤机平行作业。

煤矿综合防尘实施细则(5篇)

煤矿综合防尘实施细则(5篇)

煤矿综合防尘实施细则为了进一步做到煤矿防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少井下各产尘点的产尘量,提高捕尘、捉尘效果,针对目前的实际条件和装备水平,现制定以下煤矿综合防尘实施细一、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1、采煤工作面必须坚持实施煤体注水工艺,不注水或注水效果不好的地点严禁放炮落煤,对强行生产者按严重违章论处(班长、放炮员、技术员)。

2、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必须严格要求把关,不能流于形式,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注水效果,每班由安全员、调度员负责监督注水效果,注水结束后,注水人员必须填写注水记录,由跟班技术员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否则按违章论处。

3、采煤工作面上班注水范围要保证够下班采煤,无注水地段不准生产。

4、采煤工作面必须坚持使用水泡泥,不准用煤粉或其他屯炮,否则不准放炮。

5、采煤工作面放炮结束后,必须坚持先洒水,减小煤尘飞扬。

6、采煤工作面和下巷溜子机头处,洒水喷枪等喷雾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随着工作面煤量的多少正确使用。

无喷雾装置或喷头不管用,不准生产。

7、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必须有喷雾装置,并保证设施齐全、灵敏、可靠,能雾化整个通风断面。

在生产期间,根据本区内工作情况,保持开启,严禁私自停止,否则,按严重违章论处。

8、采煤工作面在采舍帮煤时,尽量低位放煤,减小产尘量,并在放煤地点回风侧进行洒水降尘,不降尘不准出舍帮煤。

9、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必须保证每班冲刷、清扫一次,杜绝煤尘堆积,发现一处,追究班长及有关责任人责任。

二、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1、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发现有干打眼者,按严重违章论处。

2、掘进工作面必须有洒水管路,距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____米。

3、掘进工作面在放炮前、落煤前必须先在掘进工作面____米内进行全面洒水。

放炮后,在出煤前,要先洒水,坚持不洒水不变攉煤。

4、掘进头向外____米范围,必须有可靠的喷雾装置,并能雾化整个通风断面,放炮后坚持喷雾洒水。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治理措施一、防尘措施我矿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在此环境下,作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会引起尘肺、煤肺等职业病。

粉尘包括煤尘和岩尘两类,煤尘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由于采煤过程中,造成煤炭的裂开和运动以及煤炭装载、转载、卸载、仓储等过程中产生煤尘。

岩尘主要是岩石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

煤矿粉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矿尘防治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但具体的尘源点应依据粉尘产生的不同缘由实行不同的防治方法。

防尘工作的原则是尽量削减浮游粉尘的产生,将粉尘消灭在尘源地点,防止飞扬和进入风流中,使已经浮游的粉尘降下来,搜集去除,将剩余的粉尘用足够的风量加以稀释,但又要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已沉积的粉尘重飞扬。

在每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装、卸、转载点、运输巷道等主要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及粉尘集聚点均承受洒水降尘的综合防尘措施。

具体防尘措施如下:1、通风防尘:通风防尘是稀释和排解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防止过量累积的有效措施。

通风防尘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速,以排解粉尘,最低排尘风速为 0.25-0.5m/s,最优排尘风速为 0.5-2.0m/s。

设计将风速把握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并尽量靠近最优排尘风速。

为把握风速,设计在各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风量变化较大的地方设有风速监测探头,连续检测各巷道的风速和风量,使风量在满足各用风地点所需量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速。

2、冲洗巷壁、清扫和刷白巷道:设计要求在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 30m范围内巷道进展冲洗,冲洗时,对巷帮、顶部、底部及巷道支架均要冲洗干净,水压一般为 300~400KPa。

井下巷道定期进展清扫和刷浆工作,并运出巷道内沉积的粉尘。

井下主要巷道及硐室用石灰水或水泥石灰水,将巷道刷白,以削减煤尘和通风阻力。

其方法为生石灰∶水=1∶2.5或水泥∶石灰∶水=1∶2∶10〔体积比〕,使用时用压气搅拌和加压,喷刷到巷道周壁上,要求浆膜均匀,厚度约 0.2mm,一般刷浆工作每半年一次。

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1、用水电钻进行湿式打眼。

使用中空麻花钻杆及湿式煤钻头,供水压力一般为0.2 ~1.0 兆帕,供水量5 ~7 升/分,使排出的煤粉成糊状。

采煤工作面应具备水电钻的供水系统。

2、放炮使用水炮泥。

每个炮眼可装入1 ~2 个水炮泥,可分别
放在炸药的两端或采用外封式集中置于孔口一端,然后用炮泥封满。

3、放炮喷雾。

放炮前用水冲洗煤帮,放炮后出煤前再冲洗一次,并洒湿落煤的表面。

放炮时应打开工作面内及上出口设置的水幕喷雾,降尘。

4、人工攉煤的防尘。

在出煤过程中边出煤边洒水,减少煤尘的飞扬。

在支柱的移设中,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撤柱时排出的废乳化液也可湿润浮煤。

5、采煤面所有刮板运输机的转载点均可设置喷雾装置,减少由转载产生大量飞尘。

6、采用湿式风镐落煤。

在普通风镐机体上增加供水系统,用自动控制阀门使风镐在工作时才有水喷出,喷嘴指向钎头及时捕集破煤时产生的煤尘,降尘率可达70 %以上。

7、在急倾斜煤层可采用长炮眼水封爆破进行落煤,炮眼沿倾斜全长布置,装药后向孔内注满水,然后封孔爆破,可有效降低煤尘、瓦斯量,放一次炮崩落一个循环进度的煤体,煤炭可自溜运出。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模版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模版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减少灰尘污染,保护环境和职工的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

二、责任部门和人员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防尘措施。

2. 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对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

3. 采煤工作面现场负责人负责具体的防尘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相应的防尘措施。

4. 防护员负责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巡查和监管,确保防尘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防尘管理要求1. 定期维护和清洁采煤设备,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灰尘产生。

2. 使用防尘设备,如除尘器、喷雾系统等,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防尘处理。

3. 采取湿法作业,减少灰尘产生。

4. 做好封闭管理,尽量减少采煤工作面向外排放的灰尘。

5.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采煤工作面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6. 对职工进行防尘培训,提高职工的防尘意识和防护能力。

7.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作息,避免职工长时间暴露在灰尘环境中。

8. 建立健全的防尘管理制度和档案,记录防尘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四、处罚措施1. 对未按要求实施防尘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

2. 对故意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3. 对多次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措施。

五、防尘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

2. 监管部门定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 职工代表和工会组织有权对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防尘工作的改进1. 定期进行防尘工作的评估和改进,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防尘工作的效果。

2. 紧密跟踪防尘技术的发展,引进和采用新的防尘技术和设备。

3. 加强防尘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防尘意识和知识水平。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生产部门负责人。

2.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可根据防尘管理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1、综采队必须每天对工作面进回风巷洒水灭尘一次,对工作面距回风巷50m范围内每班洒水灭尘一次,局部积尘要有专人清扫,保证整个工作面出煤系统无煤尘堆积。

2、综采队必须在进回风巷至少各安设一趟洒水管路,并保证水压不小于4Mpa,每50m设一个阀门,阀门规格一致。

3、距设备专列上风流100m处设一道净化喷雾。

回风巷距工作面煤壁30m处设一组(两道)净化喷雾,进风巷距工作面煤壁50m处设一组(两道)净化喷雾。

各转载点喷雾齐全,并且转载机或皮带开动时必须打开水幕进行降尘,水幕雾化必须覆盖整个巷道断面。

2、综采队要加强进回风巷及工作面管理,保证通风断面,作业人员必须戴好防尘口罩,做好自我保护,当工作面割煤时实现采煤机内外喷雾,另外工作面采煤、移架、打钻、开溜子时必须将风巷两道水幕及防尘网全部打开进行降尘。

5、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安装水袋规格为60L的隔爆水棚,总水量不少于200L/m2,水棚距工作面的距离应保持在70m至200m之间。

水袋距道轨高度不低于1.8m。

安装后经常维护、加水。

6、工作面必须安装架间喷雾,移架、割煤时正常使用,综采队每天必须检查维护架间喷雾设施,保证其完好。

7、当工作面打钻时,在打钻位臵上风流1-2m处设一道水幕,水幕喷头不少于2个不得多与4个,设专人巡回洒水降尘,回风巷的净化风流水幕喷雾装臵保持常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