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1. 简介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尘。
这些煤尘不仅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制定综合防尘规定是确保采煤工作面正常运行和职工安全的重要举措。
2. 煤尘粉尘防治2.1 采取湿法降尘技术,如在煤矿车辆行驶道路铺设防尘垫,和使用喷水设备进行道路洒水,以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2.2 机械化抽风,采用有效的通风设备,将煤尘和有害气体及时排出工作面,减少对职工的危害,同时达到减少煤尘飞散的效果。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采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粉尘数量。
2.4 合理规划和设置工作面的作业区域,尽量减少暴露在外的工作面面积,减少煤尘飞散的可能性。
3. 作业人员防护3.1 确保作业人员穿戴合适的防尘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耳塞等,减少煤尘对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
3.2 提供全面的工作培训,教育和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设备,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清洁和维护4.1 采取定期清洁工作导向,对工作面进行及时清扫,清除堆积的煤尘和杂物,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4.2 建立清洁保养制度,对设备、机械和工作面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煤尘的产生和飞散。
5. 管理措施5.1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有序进行。
5.2 加强监测和检测,定期对工作面的粉尘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面的防尘效果。
5.3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对防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
5.4 设立防尘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督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确保防尘工作的有效实施。
6. 总结综合防尘规定是采煤工作面的重要管理措施,通过合理采取湿法降尘技术、机械化抽风、作业人员防护、清洁和维护以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粉尘,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运行。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文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文一、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采煤工作面的粉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一套综合的防尘规定将成为保障工人利益的重要措施。
二、工作面水雾喷淋防尘措施水雾喷淋是目前防尘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 在采煤工作面周围设置适当的喷淋水源和管网,确保喷淋系统的畅通和稳定。
2.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喷淋喷头,保证水雾能够覆盖到粉尘扩散的范围。
3. 控制喷淋量,确保水雾的湿度适中,既能有效抑制粉尘扩散,又不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喷淋系统,确保喷淋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防止故障和泄漏问题。
三、通风防尘措施通风是采煤工作面防尘的另一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1. 在采煤工作面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新风的流通和排出煤炭的废气。
2. 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管道的走向,避免死角和盲区,保证工作面的通风效果。
3. 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设备,确保通风系统畅通无阻。
4. 配备专业的通风工具和设备,如风机、风管、排煤管等,提高通风效果。
四、工作场所自动化控制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采煤工作面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从而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具体措施包括:1. 在采煤工作面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粉尘的浓度和扩散情况。
2. 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喷淋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防尘效果。
3. 在工作面设置报警装置,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粉尘超标造成的危害。
4. 加强对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五、工人个体防护除了上述综合措施外,工人个体防护也是防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具体措施包括:1. 为工人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定期检查和更换工人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质量。
3. 加强对工人个体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4篇)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护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的健康,减少采掘工作面的粉尘排放,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制定本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采掘工作面的综合防尘管理。
三、责任分工:1. 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综合防尘管理的效果负责。
2. 采掘工作面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在工作面上设置防尘措施,并监督防尘措施的落实情况。
3. 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要求使用防尘设备,并保持工作面的清洁。
四、防尘设备和措施:1. 在采掘工作面上设置喷雾装置,定期进行喷雾降尘,保持粉尘浓度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使用防尘面具等个体防护用品,保护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
3. 对工作面进行定期的清扫和清理,确保工作面的清洁。
4. 使用粉尘抑制剂和粉尘捕集器等降尘设备,减少采掘过程中的粉尘排放。
五、培训和教育:1. 企业应定期组织对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进行防尘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尘意识和能力。
2. 采掘工作面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防尘设备,并落实防尘措施。
六、监测和评估:1. 对采掘工作面进行定期的粉尘监测,评估工作面的粉尘控制效果。
2. 针对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尘措施和设备,提高防尘效果。
七、处罚与奖励:1. 对于未按照本制度要求使用防尘设备和措施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包括警告、罚款等。
2. 对于防尘工作做得好的人员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表彰、奖金等。
八、工作记录和报告:1. 采掘工作面负责人应定期记录工作面的防尘情况,并及时报告给企业领导层。
2. 企业领导层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采掘工作面的综合防尘管理情况,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2)1.工作面防尘管理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防尘措施,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保护工人健康,保证采掘工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2.工作面粉尘监测:建立定期监测工作面粉尘浓度的制度,及时了解工作面粉尘污染状况。
防煤尘管理制度(5篇)

防煤尘管理制度1、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防尘用水量每年进行核算一次,地面要建立永久性防尘静压水池,其容量不小于200m3,并有备用水池。
每年必须对水池进行一次清理。
2、井下所有主要进回风巷、主要运输、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掘进巷道都必须敷设防尘洒水管路,每隔____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保证正常的循环洒水灭尘,洒水管理要安设屏障,吊挂牢固,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水,并有专职管路维修工。
采掘工作面巷道管路安设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20m,且工作面供水压力保证在1.5MPa以上,保证采掘工作面洒水灭尘,任何洒水管路不得兼作排水管。
3、井下各转载点:溜子机头、皮带机头、煤仓、装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洒水装置,保证正常喷雾洒水,设施要灵敏可靠,雾化程度好,并逐步实现喷雾洒水自动化。
4、井下所有主要进、回风巷,主要运输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设净化风流水幕,雾化后覆盖巷道全断面,保证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并逐步实现自动化。
5、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距工作面回风____米范围内安装使用喷雾装置,连续喷雾不小于____分钟,雾化好,保证正常使用,综采工作面要实行煤层注水,并建立注水台账,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并实现湿式打眼。
6、机采和机掘的工作面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采煤机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水压不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不小于1.5MPa。
如果内喷雾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外喷雾必须用喷咀雾化,喷雾流量每个滚筒不低于15L/min,雾化要覆盖滚筒。
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装使用移架喷雾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或除尘器,机掘工作面必须安装使用除尘器或防尘风机或其它有效的降尘措施。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5篇)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一)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内外喷雾要合格有效,内喷有效率不低于____%,外喷雾必须保证两个以上喷雾头,固定牢固且能实现封闭滚筒割煤部,雾化降尘效果好。
截割煤时必须进行喷雾降尘,做到开机先开水,无水不开机。
区队机组维修工、采煤机司机要及时维修内、外喷雾装置,保持灵敏、畅通有效。
无喷雾的采煤机不得作业;不合格、效果差的罚款____元。
(二)工作面生产前两巷的进回风净化水幕、隔爆水袋和各转载点喷雾等防尘设施必须保证齐全有效。
供水管路和阀门安装地点必须便于开关。
其中隔爆水袋的按撤由安装队负责,生产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管理。
安设不齐全、不合格一处罚款____元,并在____天内整改。
不能正常使用的一处罚款____元。
(三)工作面进、回风巷距工作面20-____米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和捕尘网,第二道风流净化水幕安设在不超过____米的位置,净化水幕能有效封闭全断面,水幕下方不得有任何设备、物品。
工作面采煤机截割煤和爆破期间,风流净化水幕必须开启使用。
一处不合格罚款____元,不正常使用罚款____元。
(四)工作面出口必须有灌水炮泥的水针装置,并灵敏可靠。
没有或不合格的,按严重违章处理,并否则罚款____元。
(五)工作面供水压力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安设供水加压泵,保证供水压力。
加压泵由准备队工区负责安装调试,综采队负责水管开出三通。
不按规定要求时间完成的,每拖____天罚款____元,并对区(队)长罚款____元;安设不合格的罚款____元,并立即处理,因此影响生产的按公司有关规定考核。
(六)加强爆破防尘管理,打眼必须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
放炮最小抵抗线煤层中不得小于____米,岩层中不得小于____米。
定炮使用水炮泥,现场水炮泥数目与使用雷管数相符。
封孔长度符合规程规定。
放炮前后____米洒水降尘由专人负责落实。
严禁一次定炮分次拉炮;严禁放炮后不洒水降尘就先开动溜子出煤。
严禁定放炮与采煤机平行作业。
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规定

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规定采掘工作面是矿井中生产煤炭或其他矿石的重要区域,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是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以下是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的规定。
一、采掘工作面的防尘规定:1. 采掘工作面应采取湿法采煤或喷雾降尘等有效措施,控制尘埃的产生和扩散,保持工作面空气的清洁。
2. 采用湿法采煤时,应控制喷水量和喷雾角度,确保喷水达到煤层和煤矸石表面,有效降低尘埃。
3. 采用喷雾降尘时,应配置合适的喷雾设备,根据工作面情况调整喷雾角度和喷雾范围,并定期更换喷嘴,保证喷雾效果。
4. 采用风切割采煤时,应通过加装风切割机尘罩、防尘帘等措施,减少尘埃产生,并配置有效的尘埃收集装置,确保粉尘不外溢。
5. 在采掘工作面使用机械运输装置时,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防止尘埃堆积和散发。
二、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治理规定:1. 采煤工作面应按照矿井瓦斯等级划分,采取相应的瓦斯抽放措施,及时将瓦斯排出工作面,降低瓦斯浓度。
2. 瓦斯抽放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瓦斯抽放效果。
3. 采掘工作面应配置瓦斯检测仪器,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面的安全。
4. 工作面应配置瓦斯抽放管网,确保瓦斯抽放通畅。
并定期对管网进行检测和维护,防止堵塞和泄漏。
三、采掘工作面的上隅角管理规定:1. 上隅角是采矿工作面与煤壁之间的角度,应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上隅角失稳导致坍塌事故。
2. 初次开采或重新开采工作面前,应对上隅角进行测量,确定稳定性,必要时加固,确保安全稳定。
3. 工作面运行期间,应定期检查上隅角,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转移工作面,防止事故的发生。
4. 上隅角管理应与采煤进度和工作面停采的计划相结合,合理安排煤壁支护,保证上隅角的稳定性。
以上是采掘工作面防尘、瓦斯治理及上隅角管理的规定。
在实践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矿井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持续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措施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治理措施一、防尘措施我矿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在此环境下,作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会引起尘肺、煤肺等职业病。
粉尘包括煤尘和岩尘两类,煤尘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由于采煤过程中,造成煤炭的裂开和运动以及煤炭装载、转载、卸载、仓储等过程中产生煤尘。
岩尘主要是岩石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
煤矿粉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矿尘防治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但具体的尘源点应依据粉尘产生的不同缘由实行不同的防治方法。
防尘工作的原则是尽量削减浮游粉尘的产生,将粉尘消灭在尘源地点,防止飞扬和进入风流中,使已经浮游的粉尘降下来,搜集去除,将剩余的粉尘用足够的风量加以稀释,但又要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已沉积的粉尘重飞扬。
在每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装、卸、转载点、运输巷道等主要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及粉尘集聚点均承受洒水降尘的综合防尘措施。
具体防尘措施如下:1、通风防尘:通风防尘是稀释和排解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防止过量累积的有效措施。
通风防尘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速,以排解粉尘,最低排尘风速为 0.25-0.5m/s,最优排尘风速为 0.5-2.0m/s。
设计将风速把握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并尽量靠近最优排尘风速。
为把握风速,设计在各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风量变化较大的地方设有风速监测探头,连续检测各巷道的风速和风量,使风量在满足各用风地点所需量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速。
2、冲洗巷壁、清扫和刷白巷道:设计要求在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 30m范围内巷道进展冲洗,冲洗时,对巷帮、顶部、底部及巷道支架均要冲洗干净,水压一般为 300~400KPa。
井下巷道定期进展清扫和刷浆工作,并运出巷道内沉积的粉尘。
井下主要巷道及硐室用石灰水或水泥石灰水,将巷道刷白,以削减煤尘和通风阻力。
其方法为生石灰∶水=1∶2.5或水泥∶石灰∶水=1∶2∶10〔体积比〕,使用时用压气搅拌和加压,喷刷到巷道周壁上,要求浆膜均匀,厚度约 0.2mm,一般刷浆工作每半年一次。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模版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减少灰尘污染,保护环境和职工的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
二、责任部门和人员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防尘措施。
2. 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对采煤工作面的防尘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
3. 采煤工作面现场负责人负责具体的防尘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相应的防尘措施。
4. 防护员负责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巡查和监管,确保防尘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防尘管理要求1. 定期维护和清洁采煤设备,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灰尘产生。
2. 使用防尘设备,如除尘器、喷雾系统等,对采煤工作面进行防尘处理。
3. 采取湿法作业,减少灰尘产生。
4. 做好封闭管理,尽量减少采煤工作面向外排放的灰尘。
5.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采煤工作面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6. 对职工进行防尘培训,提高职工的防尘意识和防护能力。
7.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作息,避免职工长时间暴露在灰尘环境中。
8. 建立健全的防尘管理制度和档案,记录防尘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四、处罚措施1. 对未按要求实施防尘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
2. 对故意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3. 对多次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停工整顿、罚款等措施。
五、防尘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
2. 监管部门定期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 职工代表和工会组织有权对采煤工作面的防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防尘工作的改进1. 定期进行防尘工作的评估和改进,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防尘工作的效果。
2. 紧密跟踪防尘技术的发展,引进和采用新的防尘技术和设备。
3. 加强防尘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防尘意识和知识水平。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生产部门负责人。
2.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可根据防尘管理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
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洒水管路铺设距工作面煤壁不大于30米。
2、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必须设置净化水幕,进风顺槽的水幕安设在顺槽进风口以里不超过30米,回风顺槽的水幕安设在距工作面煤壁不超过50米。
水幕应封闭巷道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风流净化水幕,两道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m。
3、采煤机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如果无内喷雾装置或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
静压供水压力达不到喷雾要求时,必须安设加压泵进行加压,加压泵与采煤机要实行联动,确保开机时开加压泵。
4、综采工作面每5个液压支架安设一道架间喷雾装置,液压支架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
喷雾能覆盖采煤机道,要求雾化好,使用正常。
5、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6、回采工作面上隅角设置喷嘴方向朝老山侧的喷雾设施,喷头数量不少于2个,要求雾化好,并保持常开。
7、所有煤层都必须做到逢采必注,不注不采(特殊情况报集团公司批准)。
进行煤层注水前要进行注水设计,设计内容包括:
⑴注水钻孔布置方式:说明单向钻孔、双向钻孔;顺层钻孔等。
⑵钻孔参数设计:如直径、长度、间距、倾角等。
孔距在10-20米之间,同时注水孔数高档普采不少于3个,综采面不少于5个。
⑶注水钻孔封孔工艺技术要求:说明封孔的工艺方法,封孔深度等,做到封孔严密不漏水。
⑷注水工艺技术及主要参数:注水压力;注水流量;注水量;注水时间;超前距离。
水压不小于2Mpa,注水孔距工作面不超过50米,每个注水孔要有足够的注水时间和注水量,保证注水效果。
⑸推广应用脉冲动压煤层注水技术。
每个注水孔都必须有流量表、压力表且悬挂管理牌板,其内容包括:注水孔编号、注水孔深、注水压力、注水表始读数、累计注水量等。
每个工作面都要从粉尘浓度下降率及煤层水份增量率进行注水效果分析。
水分增量率不小于1%;降尘效率:>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