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林:宜州,落寞的刘三姐与喧嚣的工地
《刘三姐》的故事

《刘三姐》的故事
在那山清水秀的广西,有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她呀,就是刘三姐!
刘三姐长得那叫一个水灵,唱起歌来更是如同黄莺出谷,好听极了!她呀,天天都在那山上砍柴、采茶,嘴里还不停地哼唱着美妙的歌谣。
嘿,你说她咋就那么爱唱歌呢?
有一天,刘三姐在河边唱歌,那歌声啊,顺着河水飘出去老远老远。
这时候,对岸来了一群富家子弟,他们听到刘三姐的歌声,心里那个嫉妒哟!“凭啥她能唱得那么好听?”其中一个富家子弟不服气地说。
“嘿!你们这些人,有本事就跟我对歌呀!”刘三姐大声喊道。
那些富家子弟哪是刘三姐的对手啊,没几下就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走了。
刘三姐得意地笑了,“哈哈,就你们也敢跟我比?”
从那以后,刘三姐的名声越来越响,大家都知道有个唱歌特别厉害的刘三姐。
就连那山上的鸟儿、水里的鱼儿,仿佛都成了她的粉丝呢!这不就是像那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大明星吗?
可是呀,这也招来了一些坏人的嫉妒。
他们想方设法地要陷害刘三姐,刘三姐能躲过这一劫吗?哎呀,真让人揪心呐!但咱刘三姐可不是好欺负的,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那动人的歌声,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你说厉害不厉害?
刘三姐的故事啊,就这么一直流传着,成为了广西人民心中的一个美丽传说。
难道你不想听听更多关于她的精彩故事吗?。
电影《刘三姐》歌词(全)

电影《三姐》歌词(全)电影《三姐》雷振邦曲乔羽词长影乐团伴奏三姐: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山歌又像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州;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州;虎死虎骨在深山,龙死龙鳞在深潭;虎死虎骨在深山,龙死龙鳞在深潭;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如今世界实在难,好比滩头上水船。
唱起山歌胆气壮,过了一滩又一滩;财主刁,半夜举起杀人刀,害我不死偏要唱,唱的大河起浪涛。
浪滔滔,河里鱼虾都来朝,急水滩头唱一句,风平浪静姐逍遥。
初遇老汉和阿牛老汉:脚下葡萄藤,手中青竹杆,请问姑娘是哪一家的神仙?三姐:不是仙家不是神,我是山中砍柴人。
只因生来爱唱歌,四方漂流难安身。
老汉:砍柴的姑娘为什么会流落到江上呢?三姐:上山不怕石崖高,手攀青藤好砍樵;财主到来砍藤短,我落石崖顺水漂。
老汉:渔船虽小能安身,老汉不是陌路人;猛虎再起伤人意,老汉敲它牙三根。
三姐(心唱):真像笨鸟不开声,忽然变成分水龙;隔着船舱喊一声,五尺汉子脸也红。
阿牛:小小鲤鱼不吞钩,摇头摆尾江中游;知道我家客来了,跳出水面碰船头。
蜜蜂过岭为花开蜜蜂过岭为花开,清潭起浪引鱼来,一心来会三姐,八方歌手四路来。
四路歌手会歌来,哪管船来是路来,船来摇断几支橹,路来磨烂几双鞋。
三姐与乡亲们对歌三姐:多了,多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乡亲:山歌好呢,好似热茶暖头心。
世上千般咱无份,只有山歌属穷人。
三姐:莫讲穷,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赶乌云走,下地能催五谷生。
乡亲:好歌声呢,三姐开口赛洪钟。
歌声还似钢刀利,难怪四方都闻名。
三姐:取笑多,画眉取笑小阳雀。
我是嫩鸟才学唱,绒毛鸭子初下河。
莫府管家来请老汉老汉:不欠租米不欠债,无亲无故无往来。
我家不是财神庙,财主哪会进香来。
莫管家威胁老汉三姐:天下怪事样样有,敬酒不吃吃罚酒。
山中老虎都见过,难道怕你这条狗。
寻找刘三姐的故乡

寻找刘三姐的故乡寻找刘三姐的故乡周康伟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说法颇多。
宜州人称是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
宜州东及东北部与柳城县、柳江县、罗城县连境,现在还设有刘三姐乡。
据广西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还有记载。
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罗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说),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在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
最早创作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的都是罗城人,那是在1936年,罗城的〈抗日救国文工团〉首次创作演出了该剧,到1958年,广西的文学艺术家(其中包括罗城的包玉堂)。
刘三姐的故乡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罗城有‘三姐望乡’和‘秀才看榜’两块天然的大石,这足以证明刘三姐的故乡在罗城。
从罗城县城往怀群镇方向走20多公里的乡间公路,就可以看到这两块大石头。
据了解,这两块位于怀群镇剑江村的大石头自古以来就竖着的,因其形象性,被当地人起名为“三姐望乡”和“秀山看榜”。
两块大石所在的两座山相对而立,大概只有200米的距离,“三姐”与“秀才”遥遥相望。
“三姐望乡”可以清淅地看出是一个女孩戴着壮族的头饰,背着一个背蒌,微微抬起头,透过层层叠叠的青山,遥望着碧绿的稻田、潺潺的小溪、翠绿的修竹……与之相对的一座山上,一座山峰似乎被劈掉形成一块天然的崖壁,一块大石立在一旁。
从山脚下抬头望,仿佛一位秀才站在山头,翘首抬望,似乎在仔细的查阅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秀才帽子上丝带被山风吹得飘然而起。
刘三姐的故乡就在罗城。
柳州人认为柳州是刘三姐的故乡。
中共广西柳州市委、北京天星亿源影视文化公司于2010年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三姐》,以唐代的柳州为背景,讲述“壮族歌仙”刘三姐历尽悲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故事。
音乐小品现代刘三姐

音乐小品现代刘三姐人物:刘三姐莫怀仁秀才甲秀才乙舟妹女伴甲女伴乙女伴丙场景:背景是桂林山水画漓江船上舞台一侧。
刘三姐上。
音乐起,《山歌好比春江水》。
刘三姐:(唱)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音乐停。
刘三姐:旅游公司不好搞,淡季多来旺季少。
为了争夺客源抢占市场,就得不断创新搞促销。
姐妹们,快上来,咱们把嗓子都亮一亮,来把客人招。
舞台另一侧。
莫怀仁出场。
莫怀仁:改革开放好处多,吃的好来喝得多。
我开了家旅行社,经济效益还凑合。
要说那个刘三姐,更是了不得,开了个旅游公司,是远近闻名的地头蛇。
都说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都不假。
为了争夺客源,我们两家是明争暗斗,想想我都后怕,当初我还想跟她扯,那不是潘长江跟姚明比身高,赵本山和刘翔比赛跑,卡扎菲找奥巴马要解药,纯粹自不量力瞎胡闹嘛。
哎,好像是刘三姐在唱歌,嘿嘿,我也来一首,这叫遥相呼应。
音乐起。
《春天里》。
莫怀仁:(唱)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还记得那些寂寞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冒起胡须没有情人节没有礼物没有我那可爱的小公主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糟虽然我只有对爱的幻想在清晨在夜晚在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春天里音乐停。
刘三姐:这是谁在唱歌呀?舟妹:一听这冒烟的嗓子就是莫怀仁。
这老家伙据说改邪归正了,吃喝嫖赌一样都不碰了。
为了抢夺客源他是玩了命了,只要看到旅行团他就跟定了,脸皮厚的都洗不净了,看到咱们拉来客户他就犯红眼病了。
民间故事刘三姐的主要内容

民间故事刘三姐的主要内容故事简介刘三姐是唐朝时候的人,她是壮族杰出的民歌手,被誉为“歌仙”、“歌圣”。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很多,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也有古籍和地方志所记述的,流传于广西宜山、柳州一带。
传说刘三姐家里贫穷,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种田养母。
三姐聪明美丽,能歌善唱,财主莫怀仁想娶她为妻,遭三姐拒绝,莫怀仁便请来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图唱败三姐。
三位秀才撑船来刘三姐的家乡——广西宜州,先遇着在河边洗衣的三姐之“妹”,听她唱歌已够历害,后来,三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大败而返。
莫怀仁于是在民间强行禁歌,但始终禁不住,恼羞成怒的莫怀仁阴谋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妇来告诉莫仁怀,说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并领着他去看。
当莫怀仁走进洞口时,三姐用拐杖在洞口边一敲,洞口立即关闭起来,把他夹死了。
后来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鱼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
最后两人化作一对黄莺飞上了天。
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是建国以后对刘三姐传说最先整理出来的一篇。
刘三姐的传说又一说是刘三姐聪明美丽、勤劳、善歌而远近闻名。
她与同村卖柴的歌手李小牛相爱。
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之名,把他俩捆绑丢下河里。
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
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怀仁请来三个歌手与三姐赛歌,大败而归。
莫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
三姐死后,人们在其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祭间坟墓裂开,三姐跳出来骑着一条鲤鱼上了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
拓展资料: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
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据了解,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那莫圩”。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
美丽的下枧河

沿着下枧河,游人还可以参观河两岸的流 河寨、莫府山庄、三姐庙,以及三姐、阿 牛、媒婆等故居。作为刘三姐的故乡,下 枧河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对游客是 很有吸引力的,如:对山歌、背新娘过独 木桥闯三关、喝交杯酒、跳竹竿舞、长板 鞋舞等。来这里来旅游,最使人满足的就 是每天都能听到水面上飘来的山歌声。你 要高兴,也可以拉开嗓子,和这里的姑娘、 小伙对唱几首。
传说中的刘三姐,就是在这片青山绿水、 竹影婆娑中长大成人,划着小舟,唱着山歌, 和阿牛哥谈着恋爱:“下枧河畔翠竹多;山风 吹来响嗦嗦;搬来板凳并排坐;我俩同唱风流 歌。” 沿途翠竹依依,山歌悠悠,各景点都留下 歌仙传说景观:传歌台、定情树、手巾岩、望 妹石等。“扁担山”上留有三姐跌落悬崖时掉 落的半截扁担,插在岩缝里,历千年而不腐朽。 还有那个叫“望妹石”的地方,相传刘三姐掉 下山崖后,阿牛哥站在这里痴痴地望,希望能 看到三姐平安归来,后人便把他站的这块石头 叫做“望妹石”。
制作:韦金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枧桥下枧河位于宜州市城北四公里处。河水碧 绿,清澈透底,全程水路十二公里。河岸崖壁上留有 一根扁担和一方手帕模样的石叶,相传是壮族歌仙刘 三姐打柴的“扁担”和“汗巾”,已历千年而不朽。手巾 岩的岩壁上有宋代道士化缘的遗碑。崖前有个对歌台, 由此上溯圣古龙,沿岸峰峦重迭,翠竹依依,奇峰怪 洞,尽收眼底。下至三江岔口汇入柳江,沿途翠竹躬 迎山歌悠扬,各景点都留下歌仙遗迹:传歌台、定情 树、手巾岩、望妹石等。下枧河湾水面宽阔,夹有平 坦狭长的沙洲,卵石金黄,光彩夺目,游人可撑排泛 舟,拾级探胜,绿洲寻趣。由下枧桥上溯二百米,水 如压浪飞瀑,中枧大坝溢流,蔚为壮观。下枧河风光 特点是水碧、竹翠、洞怪、峰奇,并且包含着刘三姐 的传奇色彩。它是拍摄电影《刘三姐》的主要外景地。
刘三姐青年艺术团城障村演出主持词_主持词.doc

刘三姐青年艺术团城障村演出主持词_主持词刘三姐青年艺术团城障村演出主持词1、开幕词:甲:观众朋友们:乙:父老乡亲们:合:新年好!甲:丰收的锣鼓敲醒崭新的岁月,乙:绽放的梅花书写早春的信息。
甲:金牛乘风去,玉虎送财来。
乙:江河腾喜浪,群山换翠装。
合: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为庆祝成仗村硬化路落成,水沟三面光工程完工。
甲:今天晚上,我们宜州市青年刘三姐艺术团与大家一道——合:欢唱高歌庆盛世,齐舞龙狮迎新春。
甲:请欣赏歌舞——《》2、《错位的爱》甲:男婚女嫁是人生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乙:男女之间真正的爱情,用金钱是永远买不到。
甲:但是有人认为金钱万能,男人越找越小。
乙:这样错位的爱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甲:请欣赏现代彩调剧——《错位的爱》3、《再见了大别山》甲:月亮挂在天幕,流逝的岁月述说着流失的故事。
乙:一支叙旧的歌曲,能唤起我们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甲:听到《再见了大别山》这支歌子,你也许心潮澎湃。
乙:因为它表达的是革命军人与大别山人民生死与共的情谊。
甲:请欣赏男声独唱——《再见了大别山》4、《娘呀娘》甲:常言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庭成员之间难免没有磕撞。
乙:但是,和是邻家宝,家和万事兴。
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对老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甲:请欣赏现代彩调剧——《娘呀娘》5、《怪客嘉宾》甲:改革迎来新气象,天换新颜地换装。
乙:座座高楼拔地起,人欢马叫喜洋洋。
甲:看这家新开业的五星级大酒店正在举行隆重的庆典,乙:突然来了两个怪客,你猜——来的究竟是什么人呢?甲:请欣赏现代彩调剧——《怪客嘉宾》6、《儿行千里》甲:儿行千里父母忧,饭菜多吃几口,出门没有妈妈熬的小米粥。
乙:一会看看脸,一会摸摸手,把属咐的话装进儿的兜。
合:我们看到泪水在母亲的眼里流。
甲:请欣赏男声独唱——《儿行千里》7、《请保姆》甲:乘着改革的春风,踏着大地的翠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变。
乙:农村的道路变宽了,房子变大了,农民生活变富裕了。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篇一: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刘三姐故事和宜州民俗文化的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并且对于展览内容和展览效果深感震撼,让我对刘三姐故事和宜州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博物馆的展览布置非常精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厅里的布置充分融入了宜州民俗文化的元素,如彩绘墙壁、竹编工艺品等,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展览中展示了刘三姐的故事,通过图片、文字和仿真人物雕塑等多种展示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刘三姐的传奇经历和她对宜州的贡献。
这些展示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也加深了观众对于刘三姐故事的理解。
其次,博物馆除了展示刘三姐故事外,还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宜州民俗文化。
这些展品包括民俗服饰、传统工艺品、器具、农具等,展示了宜州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宜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了宜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等,将刘三姐故事和宜州民俗文化更具生动感地呈现给观众。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取解说员的介绍,更加深入地了解刘三姐故事的细节和宜州民俗文化的内涵。
这种多媒体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也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通过参观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我对于刘三姐故事和宜州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座博物馆中,我不仅看到了刘三姐的英勇事迹,也领略了宜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我相信,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宜州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宜州。
篇二: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我对于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深感满意。
这座博物馆位于广西宜州市,是专门展示和传承刘三姐文化的场所。
刘三姐是广西宜州的民间传说人物,她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女子,她的故事至今仍然在当地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为河池下属县级市,东临柳州。
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亦是毛姆小说所改编的电影《面纱》取景地。
更早以前,徐霞客在宜州待过一个多月,在《徐霞客游记》里,37页是在记录宜州。
然而,如今的宜州,旅游发展正陷入低谷。
而最热门的,是地产开发,房价因“柳来河一体化”几近翻倍。
现今,城郊村干部们正忙着测量土地,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背景下,宜州已成为一片开发的热土。
“刘三姐”的遭遇
已入夏,在宜州却很难觅到旅游旺季的影子,城建正在大步前进,老城随处可见工地。
公开的材料对宜州有着这样的介绍: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广西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
当地丽景国际旅社的导游李丽(化名),一边带孩子,一边等游客咨询。
“这周末都没什么游客。
”李丽说,“往年还好些,有很多单位公费旅游,现在中央管严了,人就更少了。
”
宜州主打品牌是“刘三姐”,在宜州城区,随处可见刘三姐大道,刘三姐广场……刘三姐一直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桂林、柳州等地都出现过“刘三姐故里”提法,直到2006年,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让宜州比较尴尬的是,来广西看“刘三姐”的游客,多选择了桂林。
1960年,电影《刘三姐》拍摄取景地在桂林;2004年,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亦在桂林拍摄,在阳朔,拍摄地已列入当地旅游攻略。
宜州一位退休官员感慨说,宜州错过了很多次发展的机会,即便电影在宜州拍摄,宣传和重视也都不够。
2005年,娜奥米·沃茨、爱德华·诺顿参演的《面纱》在宜州祥贝乡取景拍摄近5个月,影片算得上较为经典,但宜州并未对此加以利用和宣传。
2010年,苏有朋和黄圣依到宜州拍摄《寻找刘三姐》,一方面电影口碑一般,另外,上述官员认为,地方政府部门没有重视,损失了宣传机会。
沿宜州城北方向行驶4公里,即是刘三姐乡,宜州主要景点之一。
去时下着小雨,景区只稀稀落落几个老年游客。
从一个看似正门的地方进去,沿坡都是农家乐,均无客人。
河边无其他设施,让人空踩了一脚泥巴。
刘三姐乡70后乡干部张风(化名)说,做再好的宣传也没用,主要是硬件设施跟不上。
“游客只会来一次,都没有回头客。
”他说,“乡里和村里是没有钱的,关键靠上面拨款改善设施。
”
宜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邱伟华告诉记者,宜州虽一直主打“刘三姐”招牌,但这些年无创新,而山歌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
扩城开发
相对城北山区刘三姐乡的落寞,宜州城南、城东和城西地势平坦,被列入城市扩张开发的重点区域。
近两年,宜州地价大涨,扩城开发,生机勃勃。
一位去年从广东返乡定居的刘姓教师说,他2012年在城南所买的房子,房价从每平米2000多每平米已涨到近4000。
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柳来河一体化”。
据河池市发改委官员介绍,一体化将解决河池城镇化过程中的难题,即交通和土地,而宜州在此具有先天优势。
今年年初,广西提出柳来河(柳州、来宾、河池)一体化。
河池将以宜州市城区为中心,推动金城江区(河池市区)与宜州市同城化建设。
金城江主城区重点向东拓展,建设城东新区;宜州市主城区重点向东西两翼发展。
2020年,河池市建成区面积将达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
2030年,建成区面积和人口规模达到大城市标准。
城南六坡村村民石庆达,家住村子路口的平房。
76岁的老石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开着一家商店。
今年听说要拆迁,村子要变成城区,他也要变成城里人。
老石说自己祖辈“修理地球”,不想搬走。
六坡村石村长在老石家打牌。
“太忙了,周末下雨,才有时间休息。
”石村长说,村干部都忙着下村测量土地。
他介绍,六坡村的开发,还是得益于“柳来河一体化”。
“我们这里要成为柳来河一体化的中心。
”石村长强调说。
“柳来河一体化”让六坡村将变成城区。
今年年初,宜州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柳来河一体化”和河池城区东扩的战略机遇,力争城镇化水平达35%,整体提升城市品位。
另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做好土地储备、征地拆迁工作,结合“河池城区东扩”的总体部署,做好城南新区的土地储备工作,加快已征收土地的开发建设进程。
老石家的宅基地在城南新区规划的范围内。
离他家不远的林场,今年一直传说要被规划为“河池市行政中心”。
记者来到林场,林场已在开挖,工人在工地作业。
宜州市一位事业单位人士透露,行政中心迁往宜州的说法,虽有传闻,但官方并无确切说法,另外搬迁成本太高,获批的可能性不大。
无论如何,不少宜州人认为,“柳来河一体化”对于宜州是大的机遇。
这一机遇,让老石们感受最深切的是,征地进城和房价飞涨。
老石说,非要搬,也没办法。
他比较担心十八岁的孙子,没什么技能,目前在家里闲着,而地方工厂少,难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