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的预兆

合集下载

地震前兆的六个现象(古人总结) 文档

地震前兆的六个现象(古人总结) 文档

地震前兆的六个现象(古人总结)1、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

【井水突然翻滚其色浑黑】2、池沼之水,风吹成縠,荇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

【池塘或大河里的水突然泡沫上涌】可能那时水里面的鱼也会窜出水面3、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汹渹,荇藻交萦,无端而泡沫上腾,有若煎茶之沸,是为地震之兆……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

【海水和第二种现像一样也是泡沫翻滚如开水一样沸腾】後面的我看着好像是海啸来临的前兆4、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

【讲的天象半夜忽然明亮这种现像从来没见记载过可能是我读的书少吧反正老祖宗不会把没用的东西留下注意就是了】5、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一字长蛇的地震云这在震前很常见久不散去古人说的是黑云现在白云红云也一样】6、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栗,势必地震。

【盛夏突然转凉是指极端的天气这个都明白】作者还十分明确地说:“居民如遇此六兆,急宜趋避,以防不测之灾。

”地震前兆异象(现代版):(1)地下水异常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2)动物异常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躁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躁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地震前兆有哪些?盘点地震前的几大征兆

地震前兆有哪些?盘点地震前的几大征兆

地震前兆有哪些?盘点地震前的几大征兆
地震前兆有哪些
【看世界自然地理】地震在发生之前,都会有一定的预兆,如天空会出现地震云,老鼠会集体跑出洞等等。

具体而言,地震前兆有哪些?了解了地震前兆,在大地震来临之际,人们才不会恐慌。

那么地震前兆有哪些,请听小编一一道来。

地震前兆有哪些: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地震前兆有哪些:生物异常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
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

地震前的预兆

地震前的预兆

地震前的预兆广西凌云县罗搂镇28日12时41分发生3.0级地震。

截止28日23点,已发生了38次余震,余震逐渐向相邻的凤山县发展,凤山县江州乡陇善村1600民众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带。

广西频繁发生余震,让人很是担心,地震发生前有什么样的前兆呢?1、地下水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井、泉水位有上升下降、翻花、打旋、冒气泡、翻砂、漂油花、发浑、变色、变味、升温、喷水柱等现象。

2、动物异常。

一是穴居动物(如蛇、老鼠):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成群结队,惊叫、惊慌,或呆痴不怕人,情绪烦躁。

二是水栖动物(如鱼类青蛙):浮于水面、翻腾跳跃、打旋、昏迷不支。

三是地面动物(如马、牛、猪、狗):不进窝圈、闹圈、越栏外逃、不听主人使唤、怪叫、惶恐不安、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四是飞禽动物(如鸡、鸭、鸽子、鸟类、昆虫):惊飞、惊叫、不进窝、不回巢,或在笼子乱飞乱撞。

3、大地震前的植物异常。

某些植物一反常态,提前发芽开花或开二次花,结二茬果,有的在冬季发芽。

4、大地震前的气候异常。

震前气候异常表现突出。

如:冬季气候突然变暖,植物发芽;炎热季节突然转冷下冰雹,冷热反常。

5、地光。

地光是地震发生前,在震中区或其附近地区天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闪光现象。

地光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地震马上就要发生。

地光的形状有带状光、条状光、片状光、球状光、火状光、柱状光等。

地光的颜色有红、蓝、白、黄、橙、绿等色,还有银蓝色、白紫色、绿青色等复合光。

6、地声。

地震之前的紧急警报。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震前数分钟出现的居多。

地声类似坦克轰响声、闷雷声、炮声、撕布声、碾子滚动声或狂风呼啸声。

根据地声传来方向,可判断震中方向。

7、震前的电磁波现象。

地下岩石在破裂时,大地的电磁场会突然发生急剧变化,产生突变的电磁波。

其宏观表现为:收音机的正常播音消失,发出刺耳的杂音;收看的电视机突然没有音像,出现雪花点和不规则波纹,伴以“啪啪”等杂音;闲放置的或未打开关的日光灯管在无电流通过时突然发光。

幼儿园地震安全教育话术(3篇)

幼儿园地震安全教育话术(3篇)

第1篇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地震安全。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可能会突然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了解地震安全知识,学会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地震安全知识吧!一、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球表面岩石层因地质构造运动而产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以产生强大的破坏力,造成房屋倒塌、道路阻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地震。

二、地震发生前的征兆地震发生前,有时会有一些征兆,比如:1. 地面出现裂缝。

2. 地震波引起的水位变化。

3. 动物行为异常,如鸟类飞起、狗吠等。

4. 地面震动,但震动幅度较小。

如果你们在幼儿园内发现这些征兆,请立即告诉老师。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快速躲避:如果你们在室内,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结实的家具下面,如桌子、床下等。

如果可能,保护好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3. 远离窗户:地震发生时,窗户可能会破碎,所以要远离窗户。

4.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甚至发生故障,所以不要使用电梯。

5. 如果在室外,要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掉落物品的地方。

6.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们正在上课,老师会组织你们有序撤离教室,请听从老师的指挥。

四、地震发生后的注意事项1. 不要恐慌: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恐慌情绪,但我们要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救援。

2. 注意防震余震:地震后,可能会发生余震,所以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内,仍需保持警惕。

3. 检查周围环境:地震后,要检查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危险,如倒塌的建筑物、火灾等。

4. 遵循救援人员的指挥: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会进入灾区进行救援,请大家遵循救援人员的指挥,有序地进行救援。

5.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通讯中断的情况,但请尽量保持通讯畅通,以便与家人和朋友联系。

地震来临前的9种预兆_有哪些

地震来临前的9种预兆_有哪些

地震来临前的9种预兆_有哪些地震来临前的9种预兆1、异常地下水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浑浊、冒泡、开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孔洞变形、泉水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很多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别敏感,可以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难。

比如海洋中的水母可以预报风暴,老鼠可以提前躲避矿井坍塌或者有害气体。

至于视觉、听觉、触觉、振动、平衡等在判断中起主要作用和辅助作用的器官,对于不同的动物可能是不同的。

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中氡含量异常等。

)地震引起的,往往会引起某些动物的某些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异常反应。

如果一个区域的重力发生变化,一些动物也许可以通过它平衡的器官感受到;一些动物的听觉器官能够检测到的振动异常。

地震前,地下岩层一直在一天天缓慢移动,呈蠕动状态,断层面间有强烈的摩擦力,所以有人认为摩擦断层面上每秒钟只会出现几次到十次的低频声波,低于人类听觉所能感受到的。

人们每秒钟能感受声波20次以上,而动物却感受不到。

那些感觉非常敏感的动物,一感受到这种声波就会受到惊吓,产生冬天蛇出洞、水面跳跃、猪转圈跳跃、狗哭狼叫等异常现象。

变态动物有很多种,比如大牲畜、家禽、洞穴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3、气象异常人们常常把地震预测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描述为“掌管天空,掌管地面,掌管中间的空气”,这确实有道理。

地震前,天气经常不正常。

主要有震前闷热、焦虑烦躁、久旱无雨或连阴雨、黄雾、昼暗、六月奇风异雹等。

4、异常地面声音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

它的声音像大炮和雷声,也像沉重的汽车行驶,强风等等。

地震发生时,纵波从震源辐射出来,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由于纵波速度快但势弱,人只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自觉地移动,横波到达后需要移动。

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一次地震前,地球里都有声音,像空气的涌动,像鼎里的开水”的记载。

如果是在震中地区,3级地震经常能听到地声。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以及其中所含液体和气体的运动和变化的结果,相当一部分地声是地震即将来临的标志。

地震前的预兆

地震前的预兆

地震前的预兆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

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

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地震的宏观异常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 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1、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

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

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

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

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

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

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

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大地震来临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

井水会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希望有所帮助!地震来临之前的征兆1、生物异常许多动物有非常灵敏的器官,它们能够感知到地震即将到来。

地震来临前动物们非常的惊恐,所以会出现蛇、老鼠等纷纷出洞,大量的鱼跃出水面,猪、牛跳圈,狗不停歇的狂叫等异常现象。

2、地下水异常井水、泉水等许多地下水无故发浑、冒泡、升温、突升或突降、变色、变味。

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

主要有天气闷热,人感觉烦躁,久旱不雨或者霪雨绵绵,天空弥漫黄雾,日光晦暗,狂风怪起,六月冰雹等。

4、地声异常地震前地下会传来奇怪的声音,有的像炮响雷鸣,有的像重车行驶而过等多种多样。

5、地光异常地震前会从地下射出许多的光,其颜色多种多样,而且形状也多种多样。

6、电磁异常电磁异常导致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调频不准等,同时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地震的前兆现象

地震的前兆现象

地震的前兆现象地震是地球自身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在地震发生之前,通常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前兆现象。

这些前兆现象可能表现在地壳变动、地磁场异常、动物行为变化等方面,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手段进行观测和分析。

本文将针对地震的前兆现象展开讨论,并探讨其意义以及如何加以利用。

一、地壳变动地震前兆现象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地壳变动。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壳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处于地震的主要发生地点。

当地壳发生明显变动时,往往意味着地震可能的到来。

1. 地表裂缝:在地震前期,地表往往会出现开裂现象,形成明显的地表裂缝。

这是地壳变动的一种表象,也是地震即将发生的重要信号之一。

2. 岩层变形:地震前,地下岩石会因为地壳断裂、应力累积等原因而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在地震研究中被称为应变,通过应变仪器可以对地下岩石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

3. 地表隆起或下陷:地震即将发生时,地表有时会出现隆起或下陷的现象。

这是地下岩石构造运动引起的结果,也是地震预警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地磁场异常地磁场是地球周围所形成的磁场,它受地球内部岩石的磁性和液态外核流动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在地震前,地磁场通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可以视为地震即将到来的预兆。

1. 地磁场强度变化:地震前地磁场的强度往往会有所变化,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

这种异常波动可以通过地磁仪进行观测和记录,为地震的预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数据。

2. 地磁场方向变化:地震发生前,地磁场的方向有时会发生改变。

这种方向变化可以通过地磁仪器进行监测,并与地震活动进行关联分析,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一定的预警。

三、动物行为变化在地震即将来临时,一些动物会出现异常的行为变化。

这种现象常常成为人们观察和预测地震的重要参考。

1. 动物出现异常逃离行为:地震发生前,一些动物会表现出异常的逃离行为,如鱼类大规模迁移、禽鸟群集成串等。

这可能是动物对地下异常变化的直接反应,可以作为一种地震的前兆现象。

2. 动物表现异常焦躁不安:地震即将来临时,一些动物会表现出异常的焦躁不安:如狗狂吠、家禽不正常叫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前的预兆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

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

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一、地震的宏观异常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1、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

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

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

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

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

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动物异常表现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地震谚语20首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1. 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12. 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13.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14.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15. 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

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17. 地震闹,雨常到,不是霪来就是暴。

18. 阴历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20.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

见到了,要报告。

为什么?闹预报。

3、气象异常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

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

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如:浮云在天空呈极长的射线状,射线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这样的射线云届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4、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

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

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

所以,震中区往往有"每震之先,地内声响,似地气鼓荡,如鼎内沸水膨涨"的记载。

如果在震中区,3级地震往往可听到地声。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

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5、地光异常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

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

我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

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地光异常报告,都在震前几秒钟至1分钟左右。

如海城地震,澜沧、耿马地震等都搜集到了类似的报告。

6、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

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地动异常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

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

最为显著的地动异常出现于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之前,从1974年12月下旬到1975年1月末,在丹东、宽甸、凤城、沈阳、岫岩等地出现过17次地动。

8、地鼓异常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

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前约半年,甘孜县拖坝区一草坪上出现一地鼓,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

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9、电磁异常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

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几天,唐山及其邻区很多收音机失灵,声音忽大忽小,时有时无,调频不准,有时连续出现噪音。

同样是唐山地震前,市内有人见到关闭的荧光灯夜间先发红后亮起来,北京有人睡前关闭了日光灯,但灯仍亮着不息。

电磁异常还包括一些电机设备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异常、无线电厂受干扰、电子闹钟失灵等。

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举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

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 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政府或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

二、地震的微观异常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异常称为地震的微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

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 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 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岩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生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 这些都是地下流体。

用仪器测定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震前兆诗歌1.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3.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