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末复习讲义
【精品原创】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同步测试二)-6.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同步测试二)-6.整理与复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据中央气象台发布,2019年1月1日当天,厦门最低气温是13℃,北京最低气温是﹣10℃,长春最低气温是﹣19℃,()气温最低.A.长春B.北京C.厦门2.下面的百分数中,()可能超过100%.A.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B.种子的发芽率C.今年工厂产值的增长率3.学校买来300本课外书,按照人数的比分配给三个年级.四年级42人,五年级50人,六年级58人.六年级可以分得()本.A.84B.100C.116D.1504.比例尺是1:1500,它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A.B.C.D.5.有一列数按如下方式排列:2,4,6,8,10……x,□……那么方框里应填()A.x+2B.2x C.y6.下列图中,某小区要接主管道的自来水,哪种接法最省材料.()A.B.C.D.7.一个正方形的鱼池周长是320米,这个鱼池占地()平方米.A.80B.640C.64008.一本书共486页,小丁前6天每天看25页,又用8天看了214页.根据以上信息,不能解决下面哪个问题?()A.前14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书?B.这本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C.一共看了多少页书?D.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9.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厘米.A.直径是6B.半径是6C.直径是4D.半径是410.如图,学校图书馆新进一批图书,其中故事类图书有790本,()图书最接近1200本.A.科普类B.文艺类C.教辅类二.填空题(共8小题)11.A、B两地实际相距15km,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是3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长和宽的比是5:3,它的面积是cm2.13.在0,3.8,﹣25,﹣7.6,,66,1.25中,负数有,正数有,小数有.14.乐乐用小正方形摆图形.图形第1个第2个第3个…第n个…所需小正方形个数3……15.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16.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由图A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2)由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B.(3)由图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4)由图B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17.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是18cm,它的面积是cm2.18.龙一鸣的书架有5层,分别放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这个书架平均每层放有图书本.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线段比例尺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千米.(判断对错)20.在3:2中,如果前项增加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乘4.(判断对错)21.根据33×4=132,333×4=1332,3333×4=13332,可知33333×4=133332.(判断对错)2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78.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为25厘米.(判断对错)23.苹苹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淘淘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90分.苹苹的得分一定比淘淘少.(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4.计算下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25.解比例:①x:10=:②:=:x③0.7:18=21:x④=五.应用题(共7小题)26.奇思用如图的方法画了一个圆.妙想有一块手表,表面直径是3厘米,他把该手表表面画在一幅图上,表面的直径是1.8分米.27.刘伯伯用篱笆靠墙围了1个鸡舍(如图).(1)这个鸡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围这个鸡舍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28.小芳从家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2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7:5,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0.学校要把栽35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两个班的人数进行分配,一班有34人,二班有36人,两个班各栽树多少棵?31.某电器商场6月售出A,B,C三种不同品牌的空调若干台,共获利52000元.A品牌的空调每台获利100元;B品牌的空调每台获利195元;C品牌的空调每台获利234元.请你观察如图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6月销售A品牌空调获利占总获利的百分之几?(2)6月销售C品牌空调多少台?(3)把两幅统计图分别补充完整.(4)假如你是商场经理,对7月进货将怎样决策?32.已知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需要5根小棒,摆3个三角形需要7根……按照这样的规律,摆15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用79根小棒可以摆多少个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求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哪个,就是比较13、﹣10、﹣19这三个数的大小.负数都比正数小,所以首先排除1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所以﹣19<﹣10,所以长春气温最低,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3>﹣10>﹣19所以长春气温最低,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分析】一般来讲,成活率、出勤率、优秀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增长率能超过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据此解答.【解答】解:今年工厂产值的增长率可能超过100%.故选:C.【点评】百分数最大是100%的有:成活率,出勤率等,百分数不会达到100%的有:出粉率,出油率等,百分数会超过100%的有:增产率,提高率等.3.【分析】先求四、五、六年级分到图书的总份数是:42+50+58=150份,再求出六年级分到的图书分别占总数的,根据乘法的意义用300乘上这个分数,解答即可.【解答】解:42+50+58=150(份)300×=116(本)答:六年级可以分得116本.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4.【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解答即可.【解答】解:比例尺是1:1500,它表示图上距离1cm实际距离1500cm,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及其变形.5.【分析】2,4,6,8,10,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所以□里面的前一个数加上2即可求解.【解答】解:□里面的前一个数是x,则□里面应填:x+2.故选:A.【点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数得出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的规律,然后再利用这个变化规律再回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注意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6.【分析】根据垂直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把水管看作一条直线,把小区看作一个点,由点向直线画垂直线段最短,也就是最省料;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下列图中,某小区要接主管道的自来水,接法最省料;故选:D.【点评】本题是考查垂直线段的性质,利用这一性质作最短线路图.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个正方形的鱼池周长是320米,可以求得该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320÷4=80(米)80×80=6400(平方米)答:这个鱼池占地6400平方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明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和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分析】根据题意,A、求前14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书,先求出前6天看多少页,再加上8天看的页数,求出14天看的总页数,然后除以14即可;B、求这本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需要知道每天看得的页数,题中没有给出,所以不能解决下面这个问题;C、求一共看了多少页,先求出前6天看多少页,再加上214页,即可求出一共看了多少页书;D、求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用总页数减去14天看得的页数,即可求出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25×6+214)÷(6+8)=(150+214)÷14=364÷14=26(页)答:前14天平均每天看26页.B.求这本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需要知道每天看得的页数,题中没有给出,所以不能解决下面这个问题;C.25×6+214=150+214=364(页)答:一共看了364页.D.486﹣(25×6+214)=486﹣(150+214)=486﹣364=122(页)答:这本书还有122页没有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9.【分析】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即这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或半径是2厘米.【解答】解: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故选:C.【点评】在长方形中画的最大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中较短边).10.【分析】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故事类图书约占学校图书馆新进这批图书的,又知故事类图书有790本,790接近80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求出1200本占这批图书总本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扇形统计图,各类图书本数占总数的分率来确定1200本是哪一种图书.据此解答.【解答】解:790≈800800÷=800×6=4800(本)1200÷4800=答:文艺类图书最接近1200本.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15km=1500000cm3:1500000=1:5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故答案为:1:5000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及其变形.12.【分析】周长是48厘米,那么一条长与一条宽的长度和就是48÷2=24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把比看作份数,1份就是24÷(5+3)=3厘米,长是5份,即3×5=15厘米,宽是3份,即3×3=9厘米.再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得面积为15×9=135平方厘米.【解答】解:48÷2=24(厘米)24÷(5+3)=3(厘米)3×5=15(厘米)3×3=9(厘米)15×9=135(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13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3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把比看作份数,根据题中条件求出一份的数量,再进一步解答.13.【分析】根据正数的意义,正数都是大于0的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根据负数的意义,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在0,3.8,﹣25,﹣7.6,,66,1.25中,负数有﹣25,﹣7.6,正数有3.8,,66,1.25,小数有3.8,﹣7.6,1.25.故答案为:﹣25,﹣7.6;3.8,,66,1.25;3.8,﹣7.6,1.2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正负数和小数的定义.14.【分析】根据题意,第1个图形有3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两排6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三排9个小正方形,据此可得出规律:第n个图形所需小正方形的个数是(3n)个,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图形第1个第2个第3个…第n个…369…3n…所需小正方形个数故答案为:6,9,3n.【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可,关键在观察、分析已知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其规律,解决问题.15.【分析】由题意可知:铁丝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依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可得a=C÷4,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答】解:8÷4=2(分米)2分米=20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16.【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图A绕点F按逆时针旋转90°,点F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B.(2)同理,图A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B.(3)同理,图B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4)同理,图B绕点F按逆时针旋转90°,点F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根据画出的各旋转后的图形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1)由图A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图中红色部分).(2)由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图中红色部分).(3)由图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下图红色部分).(4)由图B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下图).(1)由图A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2)由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B.×(3)由图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4)由图B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A.√.故答案为:×,×,×,√.【点评】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整个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17.【分析】由条件“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是18cm”可知,此三角形的直角边为18÷2=9cm,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18÷2=9(cm)9×9÷2=40.5(cm2)答:它的面积是40.5cm2.故答案为:40.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结果.18.【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这个书架一共放多少本书,然后用书的总数除以5即可,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33+42+20+53+32)÷5=180÷5答:这个书架平均每层放有图书36本.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意义.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由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代表250千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0千米.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比例尺的含义,要熟练掌握.20.【分析】比的前项增加9,即扩大了4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扩大4倍,即乘上4,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9=12,12÷3=4,比的前项变成12,扩大了4倍,要使比的大小不变,比的后项也应扩大4倍,即比的后项应乘上4;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21.【分析】根据观察知:第2个因数都是4,其结果最高位都是1、最低位都是2、中间都是3,3的个数比第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少1,据此解答.【解答】解:33×4=132,333×4=1332,3333×4=13332,可知:33333×4=133332.故答案为:√.【点评】找出算式中各个因数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即所画圆的半径.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2πr”,周长78.5厘米的圆半径是78.5÷3.14÷2=12.5(厘米),即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78.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为12.5厘米.【解答】解:78.5÷3.14÷2=12.5(厘米),即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78.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即所画圆的半径,不是直径.23.【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因此,苹苹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85分高得多,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85分低的多;同理,淘淘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90分,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90分高得多,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90分低的多;所以苹苹的得分不一定比淘淘的得分少.据此判断.【解答】解: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因此,苹苹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85分高得多,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85分低的多;同理,淘淘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90分,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90分高得多,有的同学的成绩可能比90分低的多;所以苹苹的得分不一定比淘淘的得分少.所以,苹苹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85分,淘淘所在的小组同学的平均分是90分.苹苹的得分一定比淘淘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四.计算题(共2小题)24.【分析】可分别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πdh+2πr2和体积公式V=Sh求得即可.【解答】解:(1)3.14×20×6+3.14×(20÷2)2×2=3.14×120+3.14×200=3.14×320=1004.8(平方分米)答:圆柱的表面积是1004.8平方分米.(2)3.14×(20÷2)2×6=3.14×600=1884(立方分米)答:圆柱的体积是1884立方分米.【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圆柱体积、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25.【分析】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化为x=10×,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求解;②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化为x=×,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求解;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化为0.7x=18×21,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0.7求解;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化为120%x=30%×2,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20%求解.【解答】解:①x:10=:x=10×x÷=10×÷x=②:=:xx=×x÷=×÷x=③0.7:18=21:x0.7x=18×210.7x÷0.7=18×21÷0.7x=540④=120%x=30%×2120%x÷120%=30%×2÷120%x=0.5【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五.应用题(共7小题)26.【分析】奇思用直接描圆台底面外轮廓的方法画了一个圆,那么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等,比例是1:1.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妙想画的图的比例尺.【解答】解:奇思用直接描圆台底面外轮廓的方法画了一个圆,那么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等,比例是1:1.1.8分米=18厘米18:3=6:1答:奇思画的图的比例尺是1:1,妙想画的图的比例尺是6: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及其变形.27.【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根据图形中的数据,代入计算即可得到这个鸡舍的面积;(2)根据图形可知,需要的篱笆长度为一个长加两个宽,然后代入数据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24×15=360(平方米)答:这个鸡舍的面积是360平方米;(2)24+15×2=24+30=54(米)答:围这个鸡舍至少需要54米的篱笆.【点评】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明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和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从小芳家去学校走中间直线段路最近.【解答】解: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从小芳家去学校走中间直线段②这条路最近.【点评】本题是考查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9.【分析】由于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用48除以2先求出长加宽的和,再根据长和宽的比是7:5,把长看作7份,宽看作5份,长和宽共7+5份,由此求出一份,进而求出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解:一份是:48÷2÷(7+5)=24÷12=2(厘米)长是:2×7=14(厘米)宽是:2×5=10(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4×10=140(平方厘米)140平方厘米=1.4平方分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4平方分米.【点评】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30.【分析】先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再分别求出各班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34+36=70(人)350×=170(棵)350×=180(棵)答:一班栽170棵,二班栽180棵.【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应用.31.【分析】(1)把获利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A品牌空调130台共获利多少元,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2)把获利的总数看作单位“1”,B品牌空调获利占总获利的30%,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B品牌空调获利多少元,又知B品牌空调每台获利195元,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总获利减去A、B两种品牌空调的获利就是C品牌空调的获利,又知C品牌的空调每台获利234元.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C品牌空调售出的台数.(3)把获利的总数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C品牌空调获利占总获利的百分之几,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B品牌空调售出的台数.据此完成统计图.(4)根据6月份三种品牌空调的销售情况,假如我是商场经理,对7月进货将作如下调整,也就是多进A、C两种品牌的空调,因为这两种品牌的销售量较高.【解答】解:(1)100×130=13000(元)13000÷52000=0.25=25%答:6月销售A品牌空调获利占总获利的25%.(2)52000×30%=15600(元)(52000﹣13000﹣15600)÷234=23400÷234=100(台)答:6月销售C品牌空调100台.(3)1﹣25%﹣30%=45%15600÷195=80(台)作图如下:(4)假如我是商场经理,我会对7月进货将作如下调整,也就是多进A、C两种品牌的空调,因为这两种品牌的销售量较高.【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2.【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摆1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棍的根数是3,2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棍的根数是5=3+2×1,3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棍的根数是7=3+2×2,…,于是得到摆15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棍的根数=3+2×14=31,进而可得摆n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棍的根数是3+2(n﹣1)=2n+1,n为正整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3+2×14=3+28=31(根);(2)由分析可知:摆n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棍的根数是(2n+1),n为正整数,2n+1=792n=78n=39答:摆15个三角形需要31根小棒;用79根小棒可以摆39个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数与形结合的规律,解决本题先由已知条件找到一般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六年级期末复习讲义.doc

六年级复习讲义(内部资料,一本在手,考试无忧0(n_n)o)一、文言诗文阅读(一)古诗默写范围:每周一诗,书本上所有诗文复习技巧:读一读、想一想、抄一抄、默一默熟读,圈划出经常容易出错的字词,在默写本及任务本上写一写,想一想意思,然后再默写。
(二)古诗理解范围:除每周一诗的书本上所有诗文常考题型:诗文理解、古诗文中的修辞、写作手法。
修辞: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写作手法: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多是自然的)来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
如《观沧海》托物言志:通过具体可感的物象描写(多是自然的)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特别是心志抱负。
如《蝉》对比:是由性质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名而构成的一种相反关系。
双方的地位相同,无主次之分。
如《画眉鸟》中林中鸟与笼中鸟的对比,表达诗人对受束缚的憎恶与对自由的赞美。
衬托:由性质相同或相对的两个事物构成的一种映衬关系,双方有主次之分。
其目的是突出主要一方,使其特点更鲜明。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实”指眼前景,“虚”指想象景或梦景,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文理解:作者朝代、重点字词意思、诗歌体裁、诗歌主要内容、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感情基调(三)文言文阅读考点:常见的实词,常见的短语和句子,常见的文化常识,短文的记诵。
(方法:课下注释,上课笔记)答题技巧:第一遍读,圈划出不懂字词,第二遍读,根据上下文语境,翻译出字词,第三遍读,连词成句, 第四遍读,将古代汉语语顺调整为现代汉语语顺。
课外文言文尽量在原文中找答案,原文没有的结合文章做合理推理。
文言文翻译技巧: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调整语序,删去无义;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对照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⑴地铁 2 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
°方向行
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⑵由中心广场向南偏
°方向行
千米到达少年宫。
⑶市立小学在体育馆
偏
°方向
千米处。
知识点四:正比例、反比例来自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如果这两种量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
(在除法中是叫做商)一定
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
()
2 例 3、一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底面积是圆锥的3 ,圆柱高是圆锥的( )。
3 A、2
1 B、2
1 C、3
例 4、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 6 厘米,高 5 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例 5、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 6 厘米,它的体积是(
)。
例 6 、 一 个 圆 柱 体 积 是 50 立 方 厘 米 , 底 面 积 是 10 平 方 厘 米 , 它 的 高 是
教
学
内
容
知识点一:圆柱与圆锥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
,也可能是
;
圆柱的侧面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
;
2、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
3、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圆柱与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圆柱的底是圆锥底的
;
4、圆柱沿直径切开后,切面是
;圆锥沿底面直径切开后,切面是
5、3.14×2=
北
过适当计算,在平面图上标出各个场所的位置。
⑴电视台在水门桥北偏西 15°方向 1500 米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米。
那么,削成的圆锥体积是(? ?? ?? ?)立方厘米。
例8、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分米,高3分米,它的底面面积是(? ?? ?? ???)平方分米,体积是(? ?? ?? ?? ?)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 ?? ?? ? )立方分米例9、如图所示为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从正方体的底面向内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剩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例10、一年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蔬菜大棚,长20米,横截面是一个半径2米的半圆。
(6分)(1)这个大棚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覆盖在这个大棚上的塑料薄膜约有多少平方米(3)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多大例1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2米,底面半径3米,每立方米沙约重吨,如果用一辆载重吨的货车把沙运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次(得数保留整数)知识点二:比例知识点回顾复习:1、图像的放大和缩小比号前的代表的图形,比号后的代表的图形;把图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1/n,把图形按:的比;把图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n倍把图形按:的比。
2、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比的式子。
任何一个比例都是由两个和两个组成。
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的关系。
(2)比由两项组成(、)。
比例由四项组成(两个、两个)。
3、应用比的含义组成比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
4、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等于两个内项的。
若a:b=c:d,那么 = 。
若用分数表示比a/b=c/d,那么 = 。
------十字交叉法一、比例性质例1.把×=×3改写成比例是()例 2.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10和54,其中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 例3.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例5.如果b a 32=(a ,b 均不为0),那么=b a :( ):( )7、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若3a=4b ,那么 =( ),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是4和5,则两个内项可为( ) ( ) 或( ) ( )。
六年级期末冲刺讲义

六年级期末冲刺讲义一.概述I.我们学过描述城市设施及位置的词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以及询问的句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上学交通方式的词组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询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3个交通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III.活动计划词组:去旅行()去超市()看望祖父母()看电影()今天早上()今天下午()今天晚上()()下周()明信片()词典()漫画书()单词书()以及询问活动计划的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活动计划地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V.兴趣爱好及日常活动: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看故事()喜欢踢足球()喜欢练武术()喜欢做字谜游戏()喜欢去远足()询问个人爱好的特殊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询问个人爱好的一般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人物职业词:工厂工人()警察()邮递员()商人()渔民()科学家()飞行员()询问职业问句及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I.情绪类单词:生气的()害怕的()难过的()担心的()高兴()看病()多锻炼()穿暖和的衣服()深呼吸()数到十()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词汇类题型I.听选单词:A.attentionB.downC.cinemaD.straightE.tonightF.factoryG.wear H.angry I.interesting J.studies K.friendlyL.take a trip M.Mid-Autumn Festival N.next week O.October1.__2.__3.__4.__5.__6.__7.__8.__9.__10.__II.选写同类词cinema,dictionary,subway,dancing,pilot,worried,tomorrow fisherman,coach,________ park,post office,__________ happy, afraid______ singing,playing,______ comic book,card,_______ III.单选1.We can send a letter at the_____.A.post officeB.libraryC.hospitalD.science museum2.Please______at the red light.A.Stop and waitB.walkC.goD.run3.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You can see this in the subwayA.Turn leftB.Don’t touch the door.C.Don’t turn right.D.Go straight4.____,where is the London Eye?A.Excuse meB.I am sorryC.Thank youD.OK5.Tom’s mother types quickly.She is_____A.A teacherB.a secretaryC.a cleanerD.a businesswomanIV.给短文或图画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There are many jobs for us.If you work hard,I think you can do them well.Mr Wang is a head teacher.He works in a university.He lives in Shanghai.He always goes to work by subway.Mrs Smith is a writer.She writes books for children.She often goes to the library,and reads storybooks.She works in Beijing.She goes to work by car.She works hard,and many children like to read her books.What are you going to be?三、句子类I.听选句子A.In USA people on bikes must wear helmets.B.You should take a deep breath and count to ten.C.Does he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D.This restaurant is next to the park on Zhongyuan Street.E.Do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robots?Come to the science room!F.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the nature park?G.We should study hard and stay healthy.1.___2.____3.____4.____5.____II.单选1.---Mike,what ‘s your hobby?----_____A.I am a student.B.I like Chinese.C.I like singing English songs.D.Red is my favourite..2.---I feel sick. ---_____A.You should see a doctor.B.You should count to ten.C.You should take a deep breath.D.Youy should drink some milk.3.---How can we get to the Hengdian Cinema? ---______A.It’s over there.B.It’s next to the restaurant.C.We usually come by bus.D.Take the No.1 bus over there.4.----Is there a cinema near your home?-----____A.Yes,there are.B.It’s beautiful.C.No,there isn’t.D.No,there aren’t.5.---Where does your father work? ---____A.His hobby is painting.B.He is a worker.C.He works in a university.D.He can play the piano.四.对话I.听一段话,回答1-2小题1.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A.Jobs.B.Ways to go to workC.hobbies2.How does Mr Wu usually go to work?A.By bike.B.On foot.C.By car.听另一段话,回答3-5题3. 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A.A new pen pal.B.His parentsC.His teacher.4.What does Jack do?A.He is a student.B.He’s a football playerC.He’s an actor5.Does Jack live in Canada?A.No,he doesn’t.B.Yes,he does.C.He studies Chinese.II.情景对话。
期末复习(讲义)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一、时态复习1.一般现在时定义:经常发生的动作或现在的状态结构:主语+be/主语+动词注意:第三人称单数be动词用is,动词+s/es否定:主语+be+not 或主语+don't/doesn’t+doShe is=She’s He is=He’s I am=I’m We are=We’reis not=isn't are not=aren't am not不能缩写一般疑问句:①有be动词的情况下将be动词提前②动词用助动词do/does提问注意:改为一般疑问句时,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二人称时间状语:never、seldom、sometimes、usually、often、always例:①My mother often goes shopping.→改为否定句:My mother often doesn't go shopping.→改为一般疑问句:Does your mother often go shopping?②I get up at 7 o'clock every day.→改为否定句:I don't get up at 7 o'clock every day.→改为一般疑问句:Do you get up at 7 o'clock every day?③Millie is a student.→改为否定句:Millie isn't a student.→改为一般疑问句:is Millie a student?2.现在进行时定义:现在正在做或正在发生的动作结构:is/am/are+doing否定:isn't/aren’t/am not+doing时间状语:Look!Listen!now、There be...over there、where is/are sb.?例:③Look!The girl is dancing.→改为否定句:Look!The girl isn’t dancing.②——Where’s mom, Dad?——Maybe she is cook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3.一般过去时定义:过去某个时间点发生的动作结构:主语+was/were 或主语+动词过去式否定:主语+was not/were not=主语+wasn't/weren’t 或主语+didn't+do 一般疑问句:①有be动词的情况下将be动词提前②动词用助动词did提问注意:改为一般疑问句时,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二人称时间状语:yesterday、last...、just now、...ago例:③I was ill yesterday.→改为否定句:I wasn't ill yesterday.→改为一般疑问句:Were you ill yesterday?②He went to zoo with his parents last weekend.→改为否定句:He didn't go to zoo with his parents last weekend.→改为一般疑问句:Did he go to zoo with his parents last weekend?4.一般将来时定义:将来的计划或者打算结构:主语+is/am/are going to be或主语+is/am/are going to do否定:isn’t/aren’t/am not going to一般疑问句:be动词直接提前注意:改为一般疑问句时,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二人称时间状语:next...、tomorrow例:①It is going to be Chinese New Year next week.→改为否定句:It isn’t going to be Chinese New Year next week.→改为一般疑问句:Is it going to be Chinese New Year next week?②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omorrow.→改为否定句:I’m not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omorrow.→改为一般疑问句:Are you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omorrow?二、易错点复习1.询问天气的两种句型:③what is/was the weather like?③How is/was the weather?2.There be句型③就近原则:be动词由后面的第一个名词决定③there be句型不能与have、has、had连用③there be +sb./sth.(即名词或代词)例:There is rain today.=It is rainy today.3.乘坐公共交通③take the/a bus to...=go to ...by bus=go to... on the bus4.home前面不加任何介词例:walk home drive home take a bus home5.will和shall的区别will表示将要,shall表示建议,shall一般用于疑问句表示提议,主语通常是we。
第五单元 圆(期末复习讲义)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点第五单元圆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知识吧,并且通过完成这些练习,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加油!知识点一:圆的认识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5.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把圆沿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6.圆心确定了,圆的中心位置就确定了。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7.画圆的方法:定好圆心;确定半径的长度;画圆的时候注意线条的流畅。
知识点二:圆的周长1.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3.14。
2.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4.C=πd 或C=2πr 。
知识点三:圆的面积1.圆的面积公式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
2.圆的面积 S=πr ²。
知识点四: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时,可以根据公式S=π(2d )²直接求解。
知识点五:圆环的面积S 环=πR 2−πr 2S 环=π(R 2−r 2)知识点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外方内圆的图形称为圆外切正方形。
2.外圆内方的图形称为圆内接正方形。
3. 知识点七:扇形1.圆上A 、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专题讲义(含解析).docx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专题讲义(含解析)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cm2,把它横截成 4 段,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A. 80B.60C. 40D. 302 .把表面积为 6 平方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在桌面上占地面积是平方米.()A. 6B.2C. 1D. 1.5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a 厘米、 b 厘米、 c 厘米.如果高增加4 厘米,新的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立方厘米.A. 4ab B.4abh C. ab( h+4)D. abh+434 .一长 7 分米、宽 6 分米、高 4 分米的长方体纸箱,最多能放()个棱长为 20 厘米的正方体纸盒。
A. 18B. 21C. 245 .用一些棱长 2cm 的小立方体木块拼成一个稍大立方体,至少需要这样的小立方体()块.A. 4B.16C. 8D. 96 .用两个棱长为 20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A.体积变大,表面积变小B.体积变小,表面积变大C.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大D.体积不变,表面积变小7 .折一折 , 用做一个正方形 , “4”的对面是“()”.A. 1B. 2C. 38 .一个长 9 厘米、宽 6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切割成 3 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可增加()A. 36平方厘米B.72 平方厘米C. 108 平方厘米D. 216 平方厘米9. 从前面看下图的物体,看到的是什么图形?()B.C.A.10 .把0.7米、12分米、5.6米、25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A. 0.7 米、 12 分米、 5.6 米、 25 厘米。
B. 12 分米、 5.6 米、 25 厘米、 0.7 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复习讲义(内部资料,一本在手,考试无忧O(∩_∩)O)一、文言诗文阅读(一)古诗默写范围:每周一诗,书本上所有诗文复习技巧:读一读、想一想、抄一抄、默一默熟读,圈划出经常容易出错的字词,在默写本及任务本上写一写,想一想意思,然后再默写。
(二)古诗理解范围:除每周一诗的书本上所有诗文常考题型:诗文理解、古诗文中的修辞、写作手法。
修辞: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写作手法: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多是自然的)来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之情。
如《观沧海》托物言志:通过具体可感的物象描写(多是自然的)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特别是心志抱负。
如《蝉》对比:是由性质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名而构成的一种相反关系。
双方的地位相同,无主次之分。
如《画眉鸟》中林中鸟与笼中鸟的对比,表达诗人对受束缚的憎恶与对自由的赞美。
衬托:由性质相同或相对的两个事物构成的一种映衬关系,双方有主次之分。
其目的是突出主要一方,使其特点更鲜明。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实”指眼前景,“虚”指想象景或梦景,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文理解:作者朝代、重点字词意思、诗歌体裁、诗歌主要内容、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感情基调(三)文言文阅读考点:常见的实词,常见的短语和句子,常见的文化常识,短文的记诵。
(方法:课下注释,上课笔记)答题技巧:第一遍读,圈划出不懂字词,第二遍读,根据上下文语境,翻译出字词,第三遍读,连词成句,第四遍读,将古代汉语语顺调整为现代汉语语顺。
课外文言文尽量在原文中找答案,原文没有的结合文章做合理推理。
文言文翻译技巧: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调整语序,删去无义;字字落实,准确第一。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对照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文言文的启示:深挖文本意思,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概括哲理、启示、道理要从股市中分析出实质,类似于真理的话才够格叫哲理。
方法:通过现象看本质。
二、现代文阅读(一)词语基础知识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1、了解词语的“词典意义”所谓“词典意义”就是词语固有的、基本的、一般情况下的意义。
词典中对该词语做出的规范解释。
只有先理解词语的词典意义,才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其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2、把握词语的“语境意义”所谓“语境意义”就是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
需要结合全文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与分析。
例:“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一句中,“酝酿”一词的正确解释是()A造酒的发酵过程B比喻做准备工作这里应该选择B项。
3、理解词语的比喻义词语的比喻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所比喻的意义。
例如:“他很高兴,但毕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句中的“机关”用的就是比喻义,这里是把秘密比喻成了机关。
4. 重点词语还包括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成语和指示代词。
不管是词语还是成语,要回答的都是在本文语境中的基本含义。
考生要查找上下文相关信息字样,结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答出比喻义、引申义或深刻义。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答题技巧:一般来说代词“这”的答案肯定到前面去找,“那”或者“其”的答案要参看前后句子的具体语境来作答。
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例: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这样的具体内容是指:爸妈要“我”去把羚羊木雕要回来。
(《羚羊木雕》)然而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
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中“这样”具体指代的内容是现代文阅读中关于词语的题型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首先回答原词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回答表达作用。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例:“我们走到她跟前,献上了2000张糖纸”中的“献上”能否改成“递上”,为什么?答:不能,因为“献上”有把东西恭敬地送给别人的意思,在此正体现了她们渴望得到电动狗的心情,而“递”字则没有此意。
2.某句话中某个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首先回答原词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回答表达作用。
例:“我和世香每人都终于攒够了1000张糖纸”,一句中“终于”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终于”表现了极不容易,因为每人攒够1000张糖纸是很需要耐心和费时的事情,用“终于”生动地表现了这项工作的困难和完成后的喜悦之情。
(《一千张糖纸》)3.结合上线文,辨析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括号中的词语表达效果上的区别这种题型,问法不同,实质相同。
答题模式是首先回答原词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回答表达作用。
最后说明如果换成括号内的词语,则表达效果不好。
例:他们满肚子热望(希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答:热望比希望更急切,希望得到钱财的心理更强烈,更能突出国防士兵的贪婪。
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不相信)。
答:坚不相信强调了“不相信”的程度,写出国方士兵对搜出钱财的期待之强烈,间接写出国方军官的腐败。
(《清贫》)(二)四种句式基础知识1、陈述句陈述句是述说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
2、感叹句感叹句是抒发喜悦、兴奋、悲哀、惊奇、感激等感情的句子。
例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3、疑问句疑问句是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
句末用问号,如:你上体育课了吗?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疑问句不是有疑而问,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这种疑问句成为反问句。
反问句一般都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如:难道你不觉得语文很有趣吗?4、祈使句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期望、劝阻、催促的句子。
如:请保持安静。
如:祝你幸福。
句式变换原则是:①不改变原意。
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只可增删个别词语。
③尽量避免重复,注意语言的流畅。
例:将“老师一定会从那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改为反问句。
老师怎么会不从那充满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呢?(《花的话》)(三)修辞基础知识1、比喻比喻是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的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具体内容(概括喻体的特征)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
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人的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亲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所描写的物体的特征。
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接连地说出来。
排比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增强文章气势+强调了该排比所描写的物体的特征。
4、夸张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刻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强调了被夸张的事物的特点,渲染了某种气氛。
5、设问设问就是故意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引起读者深思(开头)、承上启下过渡(中间)6、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疑问。
反问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强调语气,渲染气氛。
7、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相互相反的事物的特性并列在一起进行对比,使反差更加明显。
对比表达作用的答题公式:强调、突出事物好的特性。
修辞方法表达作用的答题要求是:既要点出该修辞方法的一般作用,又要写出在文中具体的表达作用。
实战训练1、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厮打。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落未落的太阳似乎很依恋草原,在地平线上颇迟疑了一阵,但也终于下山了。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记叙文考试重点⑴根据记叙文特点,读懂文章内容。
⑵能分析记叙文的思路结构(顺序、倒叙、插叙)⑶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⑷能分析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
⑸能根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见解。
⑹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一、把握记叙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或写人,或写事,阅读首先要关注人物和事件,看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什么事,事情是怎样起因经过结果的。
另外,写人记事离不开时间和地点,尤其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要注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写作背景。
二、分析中心与材料1、中心与材料的关系中心是全文内容的核心与灵魂,起着统领材料的作用,材料围绕中心,为表现中心服务。
2、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阅读记叙文要读懂文章内容,就要正确理解材料,所谓正确理解材料,主要包括两个方便,一是准确概括材料:人物又哪几个方面的表现?文章写了几件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重点写的材料是什么?次要的材料又有哪些?要把这些内容梳理清楚,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二是理解材料的内涵或作用:有的材料内涵比较明显,作者直接点明其意义。
有的比较隐晦,要联系全文,透过现象看本质。
分析材料的内涵或作用要有一个整体阅读的观念,联系全文来看局部材料的意义或作用,切忌断章取义。
3、中心读完一篇文章,不能停留在作者写了什么内容的层面,还要从作者的写人叙事中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人和事,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这就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