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春泥更护花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五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居多。

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于牺牲奉献的古诗句有哪些

关于牺牲奉献的古诗句有哪些

关于牺牲奉献的古诗句有哪些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4、粉身碎骨全不惜,只留清白在人间。

5、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杰弗逊6、磨刀石牺牲自己,把锋利赠给宝剑。

——佚名7、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

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肖伯纳8、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

——葛登纳9、绿叶丝毫不嫉妒花朵,而且为花朵的美丽勤垦地工作着。

——佚名10、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

——《新约全书》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

1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7、一个人不论赋有什么样的棋,他如果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棋,并且不形成适合于自己棋的计划,那种棋对他便完全无用。

——休谟18、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岳飞19、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

——丘吉尔20、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

——罗曼·罗兰21、只要你曾经尽可能地贡献出来,就已经值得感激了。

——屠格涅夫2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8、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29、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3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搞乃翁。

3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3、桃李言,下自成蹊。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译文及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译文及赏析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译文及赏析《己亥杂诗·其五》是由龚自珍所创作的,诗人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己亥杂诗·其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己亥杂诗·其五》注释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即:到。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二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

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

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己亥杂诗》精品习题及解析

《己亥杂诗》精品习题及解析

《己亥杂诗》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落红”自喻,抒发了诗人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满腔热情和献身精神。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选择题:1、对《己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后两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人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别离之苦。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解析】D.《己亥杂诗》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归园田居》不相同。

2、对《己亥杂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024年演讲稿《愿做春泥更护花》范文

2024年演讲稿《愿做春泥更护花》范文

2024年演讲稿《愿做春泥更护花》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演讲。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愿做春泥更护花》。

春泥,寓意着生机和培育。

而花,象征着美丽和希望。

将春泥与花相结合,正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一个人,无论是大树下的小草,还是平凡的个体,都有无尽的潜能。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培育和关怀,帮助他们发芽生长,绽放自己的美。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人民大众是真正的英雄。

”中国,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们年轻一代是时代的接力棒,肩负着祖国富强、繁荣的重任。

我们身上,流淌着爱国之情、奉献之心,我们极具创造力和活力,我们应该像春泥一样,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

我们年轻人,不仅要有理想和抱负,更要有担当和行动。

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才,我们应该秉持一颗用爱心来滋润他人的心灵,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温情和帮助。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几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在海啸灾难发生后,一位小女孩捐出了她仅剩的两元钱,希望能为灾区的孩子们买文具。

她说:“我看到电视上的小朋友们没有书包、没有铅笔,我觉得很心疼,我只有两块钱,但是我还有很多东西。

我可以借给他们,我可以让他们和我一起去上学。

”小女孩的这番话打动了整个社会,她的善举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世界观。

在一次大地震中,贫困山区的一位老人,为了给被埋在废墟下的小孩送水,不顾个人安危,一次又一次地爬进了废墟。

尽管自己受了伤,但他却毫不退缩。

最终,他的付出换来了小孩的生还,他成为了一座活生生的雕塑。

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伟大。

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了一个个人的命运,影响了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拳头敲开别人的心扉。

或许我们没有那么多财富,但是我们有一颗爱心可以无限放大。

无论是一次温暖的微笑,还是一次关心的问候,都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关怀。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与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有:
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出自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译文: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译文: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译文: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近现鲁迅
译文: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改后演讲稿甘为人梯多奉献 化作春泥更护花

改后演讲稿甘为人梯多奉献   化作春泥更护花

甘为人梯多奉献化作春泥更护花演讲者:柴沟小学陆春英在柴沟镇红领巾事业的百花园里,有一位坚守岗位三十载,矢志不渝、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护花使者,她用自己的行动躬行实践并诠释着甘为人梯的人生格言。

在常人不屑一顾的环境中;在常人不值一提的小事中默默的耕耘着、无悔地奉献着。

她,就是柴沟镇少先队总辅导员,中共党员魏贞淑老师。

一、撒向人间都是爱她是慈母,教书育人三十多年,她把师情母爱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让流落街头的孤儿尝到了久违的母爱。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有的学生手上起了冻疮,魏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便买来毛线,利用空余时间或托亲朋好友为全班三十六名学生每人织了一副手套,使学生倍感温暖。

可又有谁知道,此时她两个女儿身上穿的还是几年没有拆洗过的旧毛裤呢?她是良师,让学生品尝到了良师春风般的和煦;让孩子们从严厉而不失慈祥的话语中感悟人生哲理;她是益友,老教师感受到了她的无私奉献,青年教师体验到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她是撒播爱的天使,她曾通过市、乡妇联、团委机关或电视广播等媒体,先后捐助6000余元救助了6名濒临失学的儿童顺利完成了学业,又有谁知道她当时的月工资还不足百元呢?那是2008年的春天,当她得知唐山丰南区新庄的黄元芝一家,父母残疾,母亲卧床不起,三个子女分别读大学、高中、初中,且家庭困难时,她先后拿出了800元钱给他们寄去做生活费,让爱在奉献中闪光。

曾经,她与丈夫同是民办教师,工资较低,因此很少给孩子买零食。

一次,她因一篇文章在少先队报刊上发表,得了十几元钱的稿费,当时,她答应出差时用这笔钱给孩子买高级糕点留给孩子吃,可真到了出差时,她却到了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急需的少先队工作书籍,只是在上车前顺便买了一点普通的糕点留给孩子吃。

回校后,班长告诉她,后方市的王强今天没来。

王强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又体弱多病,听说这两天他父亲的病更重了,这一直是魏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出差仓促,她没来得及前去看望,听到这消息,她立即来到王强家里,并将为孩子买的一点糕点带到了王强父亲的病床前,令王强父亲感动不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书笔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书笔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书笔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书笔记
在《红楼梦·黛玉葬花》中,《葬花吟》这一诗作是曹雪芹先生为了塑造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而重点落笔的作品。

林黛玉早年父母双亡,寄住在贾府,加上她生性多愁善感,身世飘零,寄人篱下的凄凉,对命运不可把握的悲苦,以及随感情问题而生的一些矛盾,都融入这首《葬花吟》中。

《黛玉葬花》也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情节。

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吟》,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黛玉葬花是黛玉性情的描写,这一段诗也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美丽如花,清洁自爱的女性形象。

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

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女,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

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只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如此多愁善感的黛玉,不知可听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做春泥更护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中学的教师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甘做春泥更护花》。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

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将一批批莘莘学子,培育成祖国栋梁。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呕心沥血,哺育幼苗;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教师更象泥土,朴实无华,任劳任怨。

十三年前,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登上三尺讲台,开始教学生涯。

青春的身影化作岁月的底片,留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我和学生一起晨练,一起爬山,赏海;足球败北时,我和他们一起落泪;每次夺冠时一同激动和兴奋……青春的汗水浇灌着幼嫩的花苗,在人生的里程碑上留下一个个亮点。

孩子出生后,生活更加忙碌。

丈夫是军人,远在外省服役,家庭的重担全压在我一人肩上。

虽然家务繁重,但我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为了能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工作,我早早给孩子断了奶,寄养在母亲家。

孩子在哺乳期时,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由母亲和婆婆轮流帮我照看。

记得有个夏未秋初的傍晚,放学时学校领导找到我,说接到临时通知,明天上级领导来我校听课,让我准备一堂观摩课。

时间紧,任务重,放学后我留在学校认真准备,母亲打来电话,说孩子发烧,让我快点回家,当时我全身心地投入备课,只是简单告诉母亲先给孩子吃点感冒药。

等我备完课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了。

没想到后半夜时儿子再度发烧,体温高达40.5度。

当时正下着大雨,当我冒雨将孩子送到医院时,医生狠狠训斥了我一顿,说我是个不称职的母亲,象这种情况不及时送孩子就诊,很容易引起肺炎等严重疾病。

我听后真有些后怕。

儿子打上吊瓶后,想到课还没有准备充分,我就一边看护,一边备课。

第二天我把观摩课顺利讲完了,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有一次,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腿受伤,因为牵挂刚接手的新班,我腿伤未愈就提前出院回校上班了,忍受着疼痛给学生上好了每一节课。

后来我将儿子接到身边上幼儿园,每天接送儿子,管理班级,上课,洗衣,打饭,忙得团团转。

每天晚上儿子睡后,我便悄悄地锁上门,到办公室里备课或批作业。

更多的时候,是将书或作业带回宿舍,因为儿子睡觉不老实,怕他蹬被子感冒或从床上掉下来。

有时候,我批着批着就睡过去了。

我体质较弱,同事和朋友多次劝我别光顾埋头工作,要注意身体,可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使命感,我不能容忍自己面对四五十双眼睛上一节心里没底的课。

每一堂课,我都先认真钻研教材,与同事探讨研究教学思路、授课方法等,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还参照课外资料,拓宽视野,课后总结经验,力求每一堂课让学生有所收获。

工作之余,我又参加自学考试,取得本科学历。

随着时
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水平越来越高,多次在校、镇出讲公开课,在市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好评。

去年,学校领导把成绩较差的一个班交给我,为了改善班级落后局面,我起早贪黑,跟班加点,“抓两头,促中间”,及时发现并处理好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凭着一颗爱心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我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鲁斐斐本就家境贫寒,又因父亲突然去世,陷入困境,无心学习。

我千方百计劝慰她,鼓励她发挥写作特长,为她借书、买本,还帮她修改、投稿,鼓励她用稿费帮母亲减轻经济负担。

看她穿的破旧我就把侄女穿的衣服送给她,还多次帮她垫付书费。

看到她久违的笑容,我如释重负。

在工作中,象这样有困难的学生每届都有,因此这么多年来我自己也记不清资助了多少学生。

还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后各自再婚,在批阅他的作文时,我发现他对生母成见很深,性格孤僻,我意识到这种心态对他成长不利,便经常找他谈心,并以书信形式和他沟通,开导他要学会理解和宽容,最终使他们母子和好如初。

经过这件事,本来成绩平平的他竞在期未考试中名列前茅!正是真诚无私的爱,触及了学生的心灵,改变了学生的心态,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在期末考试中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跃居级部前茅。

由于用心工作,用爱教学,我的劳动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所教学科成绩在历次考试中均名列前茅,并撰写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辅导学生xxx等在省、国家组织的作文大赛中多次获奖。

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极高的荣誉,连续多年我被评为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03年被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05年被评为即墨市优秀教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工作中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在教育这方热土上,我愿继续做一捧默无闻的泥土,与广大同仁携手并进,为祖国的明天培育更多更灿烂的花朵!
谢谢大家!
xx中学xxx
2006年5月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