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尿酸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糖关系的人群研究

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糖关系的人群研究

2 不 同性 别 按 不 同血 尿 酸 浓 度 的血 脂 和 血 糖 分 .
在男性 中调 整年 龄和 民族 后 T C和 TG是 随 着血
尿酸 浓度 的增 加 而 增 加 , 势 检验 有统 计 学意 义 。在 趋 女性 中调 整年 龄和 民族后 TC TG和 L 、 DL—C是 随着 血 尿 酸浓 度 的增 加而增 加 , 趋势 检验 有统 计 学意义 。
女性 除 6 以上年 龄段 外朝鲜 族 高于 汉族 , O岁 差异 有统
计学意 义。
表 2 男性 按 不 同血 尿 酸 浓 度 的 血 脂 和 血 糖 分 布 ( ;±S ) E
*: 龄 和 民 族 调 整 年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6 14 3 50 3 ) 1 延边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部 (3 0 0 . 13 0 ) 2 延边大 学医学部护理 学院(3 0 0 . 13 0 )
维普资讯
Chn s o m a fHelhSa it sA 2 0 。 125 No 4 ieeJ u l o at ttsi 。 c 0 8 vo . 。 .
表 3 女 性 按 不 同 血 尿 酸 浓 度 的 血脂 和 血 糖 分 布 。 ;±S ) ( E
* 龄 和 民族 调整 年
3 不 同性 别按血 尿酸 不 同浓度 的血 脂 、 糖异 常 . 血
分 布见表 4 5 、。
表 4 男 性按 血尿 酸 不 同 浓 度 的 血脂 、 糖 异 常 分 布 ( 血 %)
血尿 酸水 平 无 论 朝 鲜 族 还 是 汉族 均 男 性 高 于 女
性 , 与李 风 华 【 等 报 道 一致 , 原 因 主要 生统计 2 0 0 8年 8月第 2 5卷第 4期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7 00 300甘 肃 省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di1 . 99 j i n 10 —64 . 0 0 o:0 36 /.s 低发 射频率 声波 与脉 C 冲多普勒相结 合 , 使声波穿透颅骨较薄 弱 的部 位 , 直接检测到可 以反 映颅 内动脉血 流动力学 变化 的多普勒信号技术 , 已成 现
3~ 5年 , 相关报道甚少 , 两者 之间有 否相 关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
综 上 所 述 , 响 T D探 测 的 因 素 很 影 C 多 , 要 的 因 素 是 颅 骨 板 厚 度 以 及 超声 发 主 射功率 , 而加大发射功率对机体是否有害 目前 尚不 明确 。 因 此 ,C 经 颞 窗 检 测 颅 TD
1 罗兰 , 钟妙红. 老年人经颡 窗经颅多普 勒检 测脑血 流效 果 分 析. 国超 声诊 断杂 志 , 中
20 5 4 :4 —2 2 04,( )2 1 4 .
加, 发生骨质疏 松 , 在颅骨 的具 体表 现是 颅骨内板 增厚 , 使其对超声的阻挡作用增
强 , T D经 颞 窗 探 测 不 满 意 的 一 个 重 是 C 要因素。 探 头 频率 : 们 利 用 变 频 超 声 探 头 在 我
为现代医学影像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 是研究脑血 流生 理学 与病 理生理 状态 下
血流动力学变 化 的重要手 段 。但颞 窗探 测成功率 降低 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 其 原因 尚不 明确 , 文通 过 对我 院 10 本 2 0例 T D检查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 , C 总结 出影响 T D检测成功率 的因素有 以下几方 面。 C 年龄 : 在透 声 与 非 透声 两 组 的 比较 中, 我们发现 与年 龄 的关 系 比较大 , 与相
论 著 ・临 床 辅 助 检 查

血尿酸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血尿酸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血尿酸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5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查。

按照SUA浓度四分位数分为4个浓度组(Q1~Q4组),比较四组血脂水平。

结果男性SUA平均水平为(333.3±83.46)?mol/L,女性SUA平均水平为(255.08±67.72)?mol/L,男性SUA平均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G、LDL-C均随SUA浓度(Q1~Q4)的升高呈递增趋势,而HDL-C 随SUA水平升高而递减(P<0.05)。

结论男性SUA水平高于女性,TC、TG、LDL-C均随SUA水平的升高而增高,而HDL-C随SUA水平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血尿酸;血脂;相关性早在19世纪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经被认识,但尿酸仅仅是作为心血管疾病标志物,高尿酸血症促进心血管的炎症、缺血或氧化应激等,最新实验研究发现SUA水平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

SUA同血脂密切相关[2] ,并且两者均同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病病死率相关,国内外对SUA和血脂的关系报道有争议,为了探讨SUA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现对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40例体检者血清进行SUA以及血脂的检测并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3~6月本院540例健康体验者为研究对象,男260例,女28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95±10.59)岁。

按照SUA 浓度四分位数分为4个浓度组。

SUA水平Q1组(45例)0~209.0 μmol/L,Q2组(118例)209.0~246.6 μmol/L,Q3组(199例)246.6~293.0 μmol/L,Q4组(178例)>293.0 μmol/L。

黑龙江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的相关性探讨

黑龙江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的相关性探讨

法 , 剂 及 质 控 品均 使 用 英 国 朗道 质 控 血 清 进 行 质 控 。 试
HD C呈 负 相 关 性 (一 一0 4 1 P 一0 0 0 。HDL I 一 r .7 , .0 ) —C与 T TG、 L UA 呈 负 相 关 ( P 一0 0 0 , 关 系 数 分 别 C、 G U、 均 .0 )相
为 T r 一0 32 C( 一 . 4 ,P 一 0 0 0 、 . 0 ) TG( 一 一 0 2 6 r . 3 ,P =
联 系 密 切 相 关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心 病 和 高 血 压 发 病 的 危 ]是 冠 险 因素 , 是 冠 心 病 患 者 死 亡 的独 立 预 警 因子 , 且 在 糖 尿 病 也 并 及 其 并 发症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中起 重 要 作 用 L 。本 文 主 要 对 来 我 2 ]
0 0 0 , 中 与 T 相 关 性 最 好 ( 一0 7 1 P =0 0 0 , .0 )其 G r .8 , . 0 ) 与
酸血症( HUA) 病 率 呈 升 高 趋 势 。研 究 表 明 , 尿 酸 血 症 不 发 高 但与痛风 、 肾结 石 有 关 , 发 现 高 尿 酸 血 症 与 血 糖 及 血 脂 代 谢 还
于 对 照 组 , 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低 于 对 照 组 , 有 显 著 差 异 ( < 0 0 ) 相 关 性 分 析 显 示 , 高 均 尸 .5 ; 高尿 酸 血 症 与 甘 油 三 脂 、 清 总胆 固醇 、 腹 血 糖 呈 正 相 关 ,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呈 负相 关 性 ( < 0 0 ) 血 空 与 P . 5 。结 论 高尿 酸 血症 与血 脂 、 糖 异 常 相 关 , 示尿 酸 可 能是 心 血 管 危 险 因 素 的标 志 物 。 血 提

高血尿酸人群血糖血脂分析

高血尿酸人群血糖血脂分析

高血尿酸人群血糖血脂分析发表时间:2011-11-02T14:39:44.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班永宏[导读] 目的探讨高尿酸(UA)血症与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的关系。

班永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0009)【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158-02 【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UA)血症与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的关系。

方法以685名血尿酸增高人群为观察组、4421名血尿酸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用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两组人群的UA、GLU、TG、TCH进行检测,以了解高血尿酸人群血糖血脂的情况。

结果高血尿酸人群男性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显著增高(P<0.01),女性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显著增高(P<0.05)、总胆固醇(TCH)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高尿酸血症易合并高血糖、高血脂,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和高脂血症患病率逐渐增加。

为了解高血尿酸人群的血糖血脂情况,本文对近年来在体检中发现的685名血尿酸增高人员的血糖血脂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9年4月以来在我所体检中发现的血尿酸增高人员685名,其中男性609名,年龄20~77岁,平均41.3岁,女性76名,年龄20~76岁,平均40.3岁作为观察组;另选血尿酸正常人员4421名,其中男性3461名,年龄19~59岁,平均41.0岁,女性960名,年龄20~54岁,平均40.6岁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与分组1.2.1 方法用一次性真空促凝采血管(BD公司产品)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孵育30分钟后立即分离血清,用生化仪分别检测UA、GLU、TG、TCH。

奉贤区某社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奉贤区某社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奉贤区某社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代谢过程会发生变化,而老年人常常会出现尿酸水平的升高。

高尿酸水平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痛风、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等。

因此,了解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对于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进行奉贤区某社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老年人的样本范围。

在奉贤区某社区的人口中,选择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

同时,为确保统计的准确性,我们要求参与调查的老年人没有明显的健康问题,比如肾功能异常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

其次,我们需要采集老年人的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常见的代谢指标包括血尿酸、血糖、血脂等。

我们可以通过抽取静脉血样来进行必要的测试。

血尿酸水平可以通过尿酸仪进行直接测试,而其他指标则需要在合适的实验室条件下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还需要记录老年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以便分析时进行相关性的修正。

在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来评估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来评估血尿酸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血尿酸水平为因变量,其他代谢指标为自变量,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经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首先,我们可以评估血尿酸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如血尿酸与血糖、血脂之间的相关性。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建立更为具体和可靠的函数关系模型,以预测血尿酸水平。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以供健康管理部门或个人参考。

总之,奉贤区某社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细致的工作。

高尿酸血症与血糖、血脂相关因素分析

高尿酸血症与血糖、血脂相关因素分析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3 4 3 ( 0 0 0 — 0 80 1 7 — 1 0 2 1 ) 91 1 — 2
高 尿 酸 血 症 指 由 于 嘌 呤 代 谢 异 常 致 血 尿 酸 ( r c , ui ai c d UA) 平 升 高 , 去 血 尿 酸增 高仅 被 看 作 是 痛 风 及 其 并 发症 的 水 过 病 理 基础 , 随 着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及 平 均 寿 命 的延 长 , 但 高 尿 酸 血症 的患 病 率 也 日趋 升 高 , 很 多 研 究 表 明 高 尿酸 血 症 与 而 糖 尿病 、 代谢 紊乱 等 密 切 相 关 。为 探 讨 体检 人 群 中高 尿 酸 血 脂 症 与 血脂 、 血糖 异 常 的 情 况 , 对 本 院 体 检 中 心 120例 体 检 现 0
软 件 进 行 分析 , 各组 间均 数 的差 异 比较 用 t 验 , 间 率 的 比 检 组
较 采 用 检验 , < O 0 P . 5为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结 果
是 由于 雌 激 素 有 促 进 尿 酸 排 泄 的 作 用 , 女 性 发 病 率 低 , 故 因此 12 0例 体检 者 0
展 中起 重 要 作 用
。为 了探 讨 高 尿酸 血 症 与 血 糖 及 血 脂 异 常
的相 关 性 , 研 究 对 12 0例 体 检 者 的 血 尿 酸 、 糖 、 脂 进 行 本 0 血 血 了检 测 , 分 析 它 们 之 间 的 相 关 性 。 并
5统 计 学 处 理 .
试 验 数 据 以 ± S 示 。使 用 Saa. 表 tt7 0
在 男 性 中预 防 高 尿 酸 血症 尤 为重 要 。

中青年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关系情况调查

中青年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关系情况调查

中青年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关系情况调查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中青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伴有高血脂和高血糖,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青年高尿酸血症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我国某地区的300名中青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50名,女性150名,年龄在25-45岁之间。

我们对这300名中青年人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身体检查,收集了他们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以及血尿酸、血脂、血糖等相关数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1.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300名中青年人中,有80人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患病率为26.7%。

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占55%,女性占45%。

高尿酸血症在中青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引起重视。

2.高尿酸血症与血脂的关系在80名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60人伴有高血脂,占75%。

而在未患高尿酸血症的220名人群中,有80人伴有高血脂,占36.4%。

经统计学分析得知,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有高血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中青年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需要引起社会和个人的重视;2.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高血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提示着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有高血脂和高血糖;3. 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能是导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中青年人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四、预防和治疗建议针对中青年高尿酸血症患者,我们提出以下预防和治疗建议:1. 合理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2. 积极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帮助代谢废物,促进尿酸排泄,有利于降低尿酸和血脂;3.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症状;4. 定期检测:中青年人群中尿酸、血脂、血糖检测至关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研究 •79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1] 李立东,白俊清.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3):430-433.[2] 朱建辛.38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分析[J ].中国中医药资讯杂志,2011,3(9):227-228.[3] 杜庆民,王义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创伤性股骨头坏死[J ].中原医刊,2007,34(14):13-14.[4] 王跃,刘仲前,庞建,等.62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分析[J ].四川医学,2011,32(9):1352-1354.探讨血尿酸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张 怡(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摘要】目的 分析人群血尿酸和血脂代谢以及血糖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探讨三者之间关系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接受体检的人群500例,对其做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测定工作,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36~40岁年龄段高血尿酸症的发病概率最高,并且高血尿酸症组和正常组相比,患高血脂的概率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患高血糖的概率较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36~40岁时血尿酸的水平最高,并且高血尿酸与高血脂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血尿酸;血脂;血糖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5)22-0079-02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饮食组织结构以及饮食质量也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中年和青年人群中肥胖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趋势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引发了同行学者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血尿酸和血脂、血糖之间的联系,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所在地区的500例人群,对其做分析研究。

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接受体检的人群500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200例,年龄最大的为73岁,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29.1±12.4)岁。

体检的资料包括了血尿酸、空腹血糖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 方法:清晨进行一次静脉抽血,抽血之前的12 h 内禁食、禁水。

抽取的血液立刻送去检查,使用的仪器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进行检测。

血尿酸使用的是酶比色法,总胆固醇测量使用酶比色法、三酰甘油使用GPO-PAP 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用选择性抑制法,空腹血糖使用氧化酶法。

1.3 观察指标:诊断标准为总胆固醇>6.0 mmol/L ,三酰甘油>1.81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6 mmol/L ,在这之中,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就确诊为高脂血症;血尿酸>440 µmol/L ;血糖>6.11 mmol/L 。

1.4 统计学分析:本组数据采用S P 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2 结 果2.1 各年龄层高血尿酸症的患病率: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中,高血尿酸症的分布呈现的规律是先高后低,极大值出现在36~40岁这一组别中。

见表1。

2.2 不同血尿酸症组和血脂、血糖之间的分析:正常尿酸组患高血脂的概率13.1%低于高尿酸组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患高血糖的概率14.9%低于高尿酸组15.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 讨 论高尿酸是指由于嘌呤代谢异常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而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有相似的致病因素,同时也会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的紊乱。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进行健康检查的人数500例,从其一般资料中可以发现,高血尿酸症的分布情况存在的规律是先高后低,极大值出现在36~40岁这一组上,比例为38.2%,并且高尿酸组的高血脂的患病概率是36.9%,高血糖的患病率是15.1%,和正常血尿酸组的13.1%和14.9%明显高出许多[2]。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大多数25~40岁的年轻人的工作强度和生活方式为自身健康都带来了影响,通常表现为工作强度较大,生活无规律,同时受到高嘌呤饮食、饮酒、心理压力、情绪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这也是这阶段人群高尿酸情况出现异常的主要因素。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动脉壁造成动脉壁增厚,可以诱发炎性反应,激活血小板与凝血过程,发生脂质浸润,最终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因此高尿酸血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在36~40岁的年轻人群需要加强自身健康的重视度,做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

在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高血尿酸症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尿酸症和肥胖、血脂紊乱以及脂肪肝等代谢紊乱情况有密切联系,其有可能会增加上文中提及的代谢异常情况发生的概率[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尿酸组患高血脂的概率13.1%低于高尿酸组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患高血糖的概率14.9%低于高尿酸组15.1%,差异比表1 500例接受调查者各个年龄层高血尿酸症患病率对比年龄例数患病人数患病率(%)20~251733721.326~30902123.331~35963435.436~40471838.241~4528310.746~503239.3751~557114.256~602129.52>60600总计50011923.8表2 不同血尿酸症组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分析[n (%)]组别例数高血脂高血糖正常尿酸组38150(13.1%)57(14.9%)高尿酸组11944(36.9%)18(15.1%)80• 临床研究•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多发伤抢救中的应用孔霜婵苏淑芬陈咸哲郑丽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汕头 515800)【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5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16例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创伤急救流程,比较两组在急诊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38%与对照组的83.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诊抢救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优化创伤急救流程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的抢救时间,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机,对减少伤残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优化流程;创伤;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5)22-0080-02随着工业和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动、势能事故造成的创伤显著上升趋势。

创伤动能的不断加大,各类创伤患者的伤情发生了巨大变化,单纯伤比例下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比例显著增加,伤类更为复杂,伤情更加严重[1],使得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公害”[2]。

因此,快速有效地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缩短患者在急诊的抢救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我院于2012年起将优化后的创伤急救流程应用于116例多发伤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急诊救治的多发伤患者221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65例,年龄4~76岁,平均38.72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9例,工程事故51例,高空坠落伤18例,利器砍伤或刺伤24例,爆炸伤或火器伤13例,其他6例,受伤累及部位有颅脑、胸部、腹部、脊柱和四肢等,其中3例有腹腔内容物脱出,2例匕首存留颅内,合并休克152例,伤后至入院时间15 min~3 h。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优化急救流程前的105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16例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优化前的流程:①当班护士接诊创伤患者后检查患者受伤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做好抢救准备。

②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液、输血,纠正失血性休克。

③根据医嘱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及抢救护理工作,如静脉采血及心电监护等。

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情况,准确记录病情。

⑤转运前简单电话通知,护士护送交接病情,有简单的护理流程。

1.2.2 观察组急救流程的优化:结合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情况,建立创伤抢救护理小组,每组由1名高年资护士,2名低年资护士组成,设1名主班护士,1名责任护士,1名治疗护士,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2.1 接诊和伤情评估的优化:对就诊于急诊科的多发创伤患者进行“二段式”CRAM S评分,分别在患者就诊时及急救处理后二个阶段进行评分。

CRAM S评分法是通过对创伤患者的循环、呼吸、胸腹部、运动和言语5个方面进行评价,按正常、轻度和重度异常分别计2分、1分和0分,5项积分相加确定患者伤情的严重程度,总分9~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极重度[3-4]。

当多发伤患者前来就诊时主班护士立即推平车至门口迎接,同时迅速边看边听边问边检查,具体做法如下:①看意识、呼吸动度及呼吸频率、面色、表情、体位、瞳孔、血迹和呕吐物污染情况。

②听呼吸音。

③问致伤工具、致伤方式及时间、撞击或着地部位等与创伤相关的细节。

④检查受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四肢皮肤湿冷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腹部情况以及肢体有无畸形,若有颈椎及颈脊髓损伤,检查时不可使其损伤进一步加重;测血压、心率、呼吸,并迅速以CRAM S评分初步评估伤情程度,对得分≤8分的重度患者,迅速明确处理重点,立即组织抢救。

急救处理后、转运前或一旦病情有变化,进行第二阶段的评估。

1.2.2.2 抢救流程的优化:经初步评估为严重创伤的患者迅速安置于抢救床上,及时通知医师及护理抢救小组,实施先抢救,后缴费的绿色通道制度。

抢救方法按W est提出的VIPC抢救程序:V——通气: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及充分吸氧;I——灌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以防止休克的发生或恶化;P——搏动: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C——控制出血:紧急加压包扎控制活动性外出血。

将程序优化以“定人、定岗、定时、定位”的模式进行抢救[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