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表产品名称:____________ 批量数:____________ 不合格来源:____________ 规格型号:____________ 检验数:____________ 发现部门:____________ 不合格数:____________不合格事实描述:在年月日时,检验员发现了上述产品中存在不合格品。

经过原因分析,不合格品来源为(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进料检验、生产加工、成品检验、库存产品、客户退货、客户投诉。

具体不合格事实描述如下:在此处详细描述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原因分析:经过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此处详细描述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人为因素、设备故障、材料问题等方面的因素)评审结论:在参加评审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该不合格品属于(选择其中一项):一般不合格品、重大不合格品。

评审处置意见:为了解决不合格品问题,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返工返修、让步接受、报废、拒收退货、其他。

责任部门提出处置方案:为了确保不合格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们提出了以下处置方案:在此处详细描述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案,包括返工返修的具体流程、让步接受的条件、报废的具体方式等)责任部门负责人: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批准意见:经过审核,我们批准了上述处置方案,并对责任部门(人)做出了以下处理意见:在此处详细描述对责任部门(人)的处理意见,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职等)批准人: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本次处置情况记录:责任部门负责人在此记录本次处置的情况:在此处详细描述本次处置的具体情况,包括返工返修的数量、报废的数量等)日期:____________验证处置结果:为了确保不合格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进行了验证,结果如下:在此处详细描述验证结果,包括返工返修的合格率、报废的数量等)日期:____________。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识别、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识别、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识别、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等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形成全过程的不合格品和可疑材料控制及交付后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3.定义3.1不合格品:没有满足规定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的产品。

3.2废品:凡丧失使用性能且无法修复或不能经济修复的产品。

3.3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的纠正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3.4返修:对不合格品采取的纠正措施,虽不符合规定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

4.职责4.1检查科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下属质量管理室和检验室具体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别、记录、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等工作。

4.2技术科负责返工产品规程的制定。

4.3生产安全科负责执行对外协件、半成品、成品评审后不合格品的处置。

4.4计划供应部负责执行对原材料、外购件中不合格品的处置。

4.5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置的审批。

5.工作程序5.1不合格品的鉴别专职检验员按《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分别进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及时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5.2鉴别依据不合格品的判定依据是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检验规程等)。

5.3不合格品缺陷严重性分类:5.3.1严重缺陷(A类):必然会造成产品在使用中丧失功能、运转故障、增加安全风险、降低使用寿命和顾客索赔。

5.3.2主要缺陷(B类):可能影响后道工序加工、装配、装车等困难,但易于排除,而不影响产品功能,外露部分有锐利边缘及返工痕迹,明显的外观缺陷(氧化皮过涂,裂纹,折纹等)。

5.3.3轻微缺陷(C类):不影响产品在使用时的功能和寿命,不明显的外观缺陷(如划痕、斑点、轻微色差等)。

5.4标识、记录、隔离、报告5.4.1一经发现或怀疑为不合格品,专职检验员负责立即对不合格品按《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记录产品不合格项,采取必要措施对以前的产品进行检查或复查,将不合格品隔离至规定区域,及时将《不合格品通知单》上报检查科。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工程名称:XXXX工程
建设单位:单位全称
施工部位:XXXX桩基础
(品名)
检验人员:XXX
责任单位:
责任人:
不合格情况:
(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或接到监理、业主、公司、局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隐患整改通知单上的内容)
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
(对于质量问题,项目部要组织对不合格过程或产品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不合格严重程度、产生的原因、建议和处置方法。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按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降级使用、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项目部应向责任单位发出整改指令或书面的整改通知,责任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整改,项目部对处置情况进行复查)
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时间
时间
质量损失统计台账
序号
质量损失发生部位
发生时间
损失金额
处置后质量情况
责任人
编制
质检工程师
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时间
时间
处置结果:
通过采取XXXX处理措施,达到了XXXX要求,经检验和试验合格。
编制
项目质量工程师
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不合格品台账
序号
不合格过程
(产品)名称
发生部位
发生时间
不合格性质
处置方法
评审人
处置人
处置后质量情况
1
桩基础
具体部位
XX年XX月XX日
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xxxxxxຫໍສະໝຸດ 合格编制项目质量工程师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记录日期:[日期]参与人员:[参与人员]一、评审背景在[具体事项]过程中,发现了[不合格品名称],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置,本次会议旨在对不合格品进行全面评审,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评审内容1.不合格品详情-不合格品名称:-编号/批次:-规格:-数量:-不合格原因:-对公司经营和客户的影响:-报告人:2.不合格原因分析针对不合格品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列举了可能的原因:-设计问题:是否产品设计存在缺陷或工程参数设置不合理;-材料问题: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制造过程问题:制造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失误或工艺控制不到位;-设备问题:是否设备故障或设备维护不及时;-人员问题:操作人员是否操作规范、技术要求是否满足。

3.可能的处置方案结合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可能的处置方案:-返工修复:如果不合格品存在可修复的问题,可以返工修复,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报废处理:如果不合格品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则可以选择报废处理,防止继续流入市场;-材料更换:如果不合格品存在材料问题,可以考虑材料更换,以确保质量合格;-工艺调整:针对制造过程问题,可以对工艺进行调整,保证产品质量;-设备维护和更新:如果设备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新设备,以确保生产质量。

4.所需资源和时间估计根据具体的处置方案,明确所需的资源和时间估计,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以便进行后续的工作安排和跟进。

三、决策和行动计划根据评审讨论的结果,决定采取[具体处置方案]来处理不合格品,具体行动计划如下:1.负责人和责任部门:指定负责人和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必须根据行动计划执行;2.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具体列出处置不合格品的步骤和时间,明确每个步骤的时间节点;3.所需资源:列出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并确保能够及时获取;4.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针对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处置过程顺利进行;5.反馈和沟通机制:明确沟通和反馈机制,确保各个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处置进展和结果。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范文.doc

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范文.doc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发现部门
批量数检验数不合格数
不合格来源□进料检验;□生产加工;□成品检验;□库存产品;□客户退货;□客户投诉不合格事实描述:
检验员:年月日时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
分析人员签名:
责任部门:
参加评审部门
评审人员签名
评审结论:□一般不合格品;□重大不合格品:
评审处置意见:□返工返修;□让步接受;□报废;□拒收退货;
□其他:
责任部门提出处置方案:(不合格品的处置+改进计划+如造成损失对责任部门( 人 ) 的处理意见)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批准意见:
批准人:日期:
本次处置情况记录: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验证处置结果:
验证人:日期:。

产品不合格评审及处置记录

产品不合格评审及处置记录

产品不合格评审及处置记录1. 评审记录2. 处置记录根据评审结果,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相应的处置措施:2.1. 产品编号:001对于外包装破损的产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 维修破损的外包装,确保产品外观完好。

- 添加额外的保护材料,防止进一步损坏。

2.2. 产品编号:002对于使用说明书不清晰的产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 重新设计和制作使用说明书,确保内容清晰易懂。

- 替换所有已发布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2.3. 产品编号:003对于内容物与规格不符的产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 验证产品规格和内容物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 向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更换产品或进行退款。

2.4. 产品编号:004对于产品外观有划痕的产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 检查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尽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 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替换或修复产品的方案。

2.5. 产品编号:005对于包装密封不严的产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 检查并改进包装程序和工艺,以确保密封质量。

- 对已发布的产品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2.6. 产品编号:006对于存在质量问题易损坏的产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置:- 与供应商合作,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 客户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提供退货、更换或维修的方案。

3. 结论通过以上评审和处置措施,我们将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并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我们将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修复问题并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验收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验收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处置验收记录1.评审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参会人员:A、B、C、D、E、F评审项目:不合格品评审评审内容:不合格品描述、原因分析、改善措施、责任追究、风险评估2.不合格品描述:根据质量问题报告,发现以下产品存在不合格问题:-产品A:存在颜色不一致、错位装配等问题;-产品B:存在尺寸偏差、包装损坏等问题;-产品C:存在材料瑕疵、外观缺陷等问题。

3.原因分析:经过讨论和分析,确定不合格品的原因如下:-生产工艺不规范,操作操作失误;-原材料供应商存在质量问题;-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

4.改善措施:针对不合格品问题,制定以下改善措施:-完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操作规范;-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质量监控;-维护和更新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5.责任追究: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责任归属,确定以下责任追究措施:-向操作人员提出批评教育,并进行再培训;-跟踪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改善情况,必要时采取停止合作等措施;-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的计划,并落实责任人。

6.风险评估:对不合格品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未来工作的安全和质量:-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用户投诉、退货等影响品牌形象;-不合格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用户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不合格品可能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如召回、补偿等费用。

7.处置记录:针对不合格品,采取以下处置措施:-产品A:进行返工处理,确保颜色一致、装配正确;-产品B:进行修复或替换,确保尺寸准确、包装完好;-产品C:进行报废处理,并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追责。

8.验收记录:经过改善措施的实施和处置后,对不合格品进行重新验收:-产品A:验收合格,颜色一致、装配正确;-产品B:验收合格,尺寸准确、包装完好;-产品C:验收不合格,由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建议重新评估材料供应商的选择。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日地点:XX公司生产车间记录人:XX背景信息: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了一批不合格品。

这些不合格品包括破损、变形、不完整等问题。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对不合格品应进行及时处置,确保不合格品不会影响到合格产品的生产和客户的使用。

处置方案:1.鉴定不合格品的原因。

在确认不合格品的具体问题后,我们进行了鉴定分析。

经过检查,发现这批不合格品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所致,如仪器设备操作不当、工人失误等。

2.制订不合格品处置的措施。

根据鉴定的原因和具体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处置措施:a.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将其全部报废。

b.对于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二次加工,修复其问题,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报废处理。

将不能修复的不合格品全部报废,确保其不会再次被使用。

报废的不合格品需要进行记录和标记,以便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查验。

4.二次加工。

对于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二次加工处理。

修复的过程需要按照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标准进行。

修复后的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达到合格品的标准。

5.审核和验收。

修复后的产品需要经过质量管理部门的审核和验收。

质量管理部门会对修复后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6.整改措施。

根据对不合格品的分析和处置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这包括提供员工培训,增加工艺控制点等,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审查和追踪。

对于处置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和整改措施,我们进行了审查和追踪。

通过记录和归档的方式,对不合格品和整改措施进行追踪和监控。

在2024年10月1日,我们对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了以下处置措施:1.鉴定不合格品的原因:在对不合格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鉴定后,确定了不合格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人生产操作失误所致。

2.不合格品处置措施:a.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将其全部报废。

b.对于可以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二次加工,修复其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JL-8.3-02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发现部门
批量数检验数不合格数
不合格来源□进料检验;□生产加工;□成品检验;□库存产品;□客户退货;□客户投诉不合格事实描述:
检验员:年月日时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
分析人员签名:
责任部门:
参加评审部门
评审人员签名
评审结论:□一般不合格品;□重大不合格品:
评审处置意见:□返工返修;□让步接受;□报废;□拒收退货;
□其他:
责任部门提出处置方案:(不合格品的处置 + 改进计划 + 如造成损失对责任部门(人)的处理意见)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批准意见:
批准人:日期:
本次处置情况记录: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验证处置结果:
验证人: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