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1
小 总统受内阁部长制约
1.通过对表格的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更接近于哪个国家?法
_①__中_①《_华内中族 由民华容一 和国民主:律 选国权中举_平临_属华、_等时于_被主民__约国_;选权法国_民_国在举》主_全民_民体权权有属;人普滨君于确身天,权_莫立国之_神、封非__行下授民_居_建王_,政全社_住_臣莫__会体非_、、_法王言;立律土论国法规;等内、定率司自各土法民之 ②有自人 由国③②身,内性意三、有各质义权居选民住举族::分、被一是具立宗选律中有的教举平人国反政信等等权历对治仰项,平封史_体等权国等_项利民建上制__专第。“为等制一_君妻级部_为纲制制_资臣”度_度_产纲_的_阶,_进父_级_步为的意子民纲义主,。宪夫法。
辛亥革命并非“英雄革命”,也不是过激主义,
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结合时代背景进行 分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是 过激主义的结果”这一观点进行反驳。(4分)
一、背景及条件:
(一)背景 ——《 辛丑条约 》签订后,中国两半 社会完全形成,社会
危机加剧。清政府试图挽救,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结果破产。
二、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三、高潮
大(总1统),中定华都民_国南__成京__立,:以1五91色2年旗元为旦国,旗。 就职临时
司(法2①)内族 由《容一 和中:律 选华中举_平民_华、_等国_被民__临_;选国_时_国举主_约_民权权法有属;》人于确颁身_立布_、孙_国_行_居_民中_全政_住_山体___、、_言;立论国法等内、自各民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是 过激主义的结果”这一观点进行反驳。(4分)
即时反馈选择1: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 取代维新思潮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思潮之一。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

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

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

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

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
的速度为15%
规规定定::“中国华务民员国辅人佐民临一时律大平总等统,,无负种其族责、任阶”级;、“宗国教务之员区别
于临时大人总民统有提保出有法财律产案及、营公业布之法自律由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之。” 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六章“法院”
责任内阁 自由平等
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1912大事年表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1912大事年表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 统。
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2月14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 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PPT课件[2]
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
1.爆发
①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②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③结果: 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教案

第三单元第2课辛亥革命──人教版新课程必修1导学教程高明爽【学法指导】课程标准内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始。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各省相继摆脱清朝统治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

与此同时,各省的立宪派.旧官僚相互勾结,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篡权活动,使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严重危机。

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重点。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观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1911年,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在20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有更多.更深的崇拜与感激。

因此,学好这段历史,对于青年学生激发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志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网络构建】【重难点导析】1.辛亥革命的评价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探寻二:共和与让位
●悲欢辛亥歌
清廷被迫宣布溥仪退位
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结合课本P64探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光芒永闪烁
史海拾贝 感悟精神
一.孙中山先生早年学医。穷苦人求医,他不仅免收
诊费还赠送药品,后来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九州风雷动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宣统帝颁诏退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九州风雷动
功过后人说: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悲欢辛亥歌
5.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3)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促进了当时的社会习俗改变。
历史必修(I)
第四单元·第13课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 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九州风雷动
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16张PPT)
么? 5、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为何会失败?
一、辛亥革命共的和背之景 梦
为什么在民2族0世危机纪加初剧的;中清国政会府爆内外发交辛困亥,革丧命失?民心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等多次武装起义
文学社、共进会
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共和之路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辛亥革命中有哪些重大事件?
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
6、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 碑。
共辛和亥革之命殇失败 梦破灭了
袁世凯
1、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 合绞杀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
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民取主消共帝和制。观1念91深7年入,人军心阀张勋拥
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 复辟丑剧草草收场。——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
追 梦 赤 子
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的油画 孙中山1原9名05孙年文同,盟会18成66立年留出影生于广东香 山翠亨村1。912年担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 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 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 系列斗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颁布《南京临时约法》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课件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课件
4
一、背景
必要性 1、政治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挽救危机。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可能性 4、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清廷调兵镇压,使武汉兵力空虚
23
感悟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1、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3、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 4、……
24
辛亥革命
六个第一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资产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性巨变
25
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
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国际上: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21
3、局限(失败说) (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根本改变。
教衡训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 在定帝目国标主是义否时达代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 方的老路,民族资产阶级也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 得完全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 它表明( )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2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1894 1905 1911.4 1911.10.10 1911.12 1912.1.1 1912.2.12 1912.3 1912.4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一、背景 3.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发动
(1)组织上:建立兴中会、同盟会
(2)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3)导火线: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
时间:1911年
目的: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修筑铁路的 主权。
影响:清派兵镇压四川保路运,造成武汉地 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有利时机。
保路运动纪念碑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些现象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何关系?
一、背景 1.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
政府反动卖国本质。
2.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改革,客观上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发动
(≠封建制度)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
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 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
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变化?
而是通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和平价值,以逊位禅让的方式,把一个现代共和国的
宪法性蕴含呈现出来。 (3)通过谈判和平移交政权,使民众少受战乱之苦,使国家免于 分裂。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1
大清朝国歌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 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也。
——鲁迅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 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 独立,不可不革命;
…… ——《革命军》
邹容
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
四川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
三、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首都:南京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辛亥革命的影响及意义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同盟会的建立

间:1905年

点:东京
于政是乃治敢定纲立“领中:华驱民国除”鞑之虏名,称恢而复公中布于华党,员,使之各
回本省,鼓吹革命主义,而传布中华创民立国之民思国想,焉平。均不期
不管资产阶级社会怎样缺少英雄气概,它的 诞生却是需要英雄行为、自我牺牲、恐怖、 内战和民族战斗的。
——马克思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 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 治,改阴历为阳历,既服色亦效 洋式,而外洋各国之蚕食鲸吞, 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 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 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共和。 ——蔡民
年地而权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 风总潮一日千丈,其进步理之:速孙,中有出山人意表者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2
①内容: (见课本)
a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 b 、自由平等原则; 。 c 、三权分立原则。 d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政体) ②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 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③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 法。 ④意义: 积极性: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局限性: A.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 B.没有涉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C.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 D.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仅凭一纸约法就要捆住袁世 凯手脚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以至于约法最后成了一纸 空文。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2。历程
1)1905五大臣考察宪政 2)1906宣布预备立宪 3)1907设资政院、谘议局
4)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1911皇族内阁出台
宪法大纲的内容以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蓝本,删去了
其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全文共23条,由正文“君上大权” 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14条,规定;“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本着这一精神, 赋予了皇帝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或解散议院,设官制禄 、黜陟百司,统率陆海军队、宣战议和、订立条约,派遣命名臣 ,宣布紧急戒严和以诏令限制臣民自由,以及司法审判等大权。 与日本宪法所赋予天皇的权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末新政(1901-1904)
3、结果:
消极: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没有跳出中体 西用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 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高涨。 积极客观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及官制近代化 有利于近代军队的建设
预备立宪(1905-1911)
1。原因
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13课辛 亥 革 命
(1911.10.10)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必要性:
1.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可能性: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步骤: 对清王朝――威逼其清廷退位,1912
年2月宣统退位,清朝结束。 对革命党――通电共和,孙中山辞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结局?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 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训: 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1906年 日知会
蔡元培 刘静庵
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同盟 会
1、概况:①时间:1905年; ②地点:日本东京;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④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三、革命的高潮(成果)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 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措施;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大 总 统 誓 词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五)、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影响:
国内 ①政治:政体变化。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 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 利;促进了法制的近代化。 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生活习俗: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发生重大变化 ④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国际 ⑤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 的影响。
“臣民权利义务”共9条。重点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义务。 而权利和自由则非常简单,只规定: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 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 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事项。
3。实质 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
是一场骗局,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清末新政(1901-1904)
1、目的: 2、措施:
对外取媚洋人,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对内笼络人心(尤其是拉拢资产阶级的上层), ,挽 救清朝危局,维持专制统治。
①改革官制: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 衙 ②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 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④奖励工商业: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新人教版必修一 辛亥革命2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①外因: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 ②内因: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 机向革命派进攻; ③根本原因;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 袁世凯抱有幻想 ④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⑤ 机关刊物:《民报》
2、性质:近代第 一个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3、意义:标志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新阶段。
二、革命的爆发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1日
领导 : 共进会 文学社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