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共50张PPT)

毛泽东主席将《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
2007年5月30日至6月9日, 李登辉再访日本,日本媒 体表示大肆欢迎;对于李 的演讲内容,日本政府还 表示不作限制。
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中日关系发展 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突出特点:
政治——“冷”;
经济——“热”
最大障碍:
历史问题
(三)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 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1969.8.1,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说:“中美两国对 骂了二十多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 种状况。” 1969.8.3,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时说:我想在我的任 期内,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能否请您向中国人 传递我的意愿。
会媒洒 大体 而 外 厦描 豪 交 的述 放 部 玻为 的 副 璃: 大 部 !“ 笑 长 ”震 , 乔
碎被冠 了西华 议方潇
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利时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 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 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 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 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 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 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 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 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8张PPT)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中国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
期争端。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努力:中国方面的回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 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 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 我愿意和他谈。”
(2)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 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3、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 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 力量。
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 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 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中日关系面临四大绊脚石
• 1、历史问题。 • 2、台湾问题。 • 3、钓鱼岛问题。 • 4、东海问题。 • 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因素为历史问题。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成就一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直接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3)历史原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 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 应?
单边主义意味着冲突和对抗,是强权政 治表现。多边主义是多元、平等、互利和合 作,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表现





中国维和部队出发赴利比里亚 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
我国首批维和女军人
APEC会议 时间:2001.10
地点:上海
与会者:中国、美 国、俄罗斯总统 普京等19位领导 人
成果:“上海共识”
意义:为促进亚太地 区的经济合作和贸 易往来作出了重大 贡献。
C.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4.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表明( )
①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②中国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③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⑤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A.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课堂感悟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国家力量坚强后盾 一个中国必须坚持 维和反恐作用关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 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 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 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 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必修一 第七单元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概况
1、时间: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
2、提案国家: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
3、提案内容: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 利(含安理会席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1、背景:
美国阻挠,台湾占据。
2、恢复
原 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的加强。
外交部副部长 乔冠华潇洒而 豪放的大笑, 被西方媒体描 述为:“震碎 了议会大厦的 玻璃!”
1971年11月1日
1、背景:
美国阻挠,台湾占据。
2、恢复
1971年10月 26届联大
3、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 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举手投反 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I am very happy.
“总统先生, 你把手伸过 了世界上最 辽阔的海洋 来和我握手。 22年没交往 了呵!”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50、60S中美关系:敌对、紧张
上海APEC会议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上海合作 组织会徽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一、70年代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实现: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 么是“恢复” 而不是用其他的“加 入”之类的提法?
(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2)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建设,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目标:
3、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二、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
建设,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目标:
3、新时期外交成就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 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 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一、70年代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实现: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 (2)原因 (3)意义:
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 最大障碍是什么?
历史问题
练一练
1.20世70年代美国决定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改善对中国的 关系,主要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美国遏制战略的失败,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试图同中国一起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 2.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有什么影响( )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2)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 国建交的热潮(3)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4)促进了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A.(1)(2)(3) B.(1)(2)(4) C.(2)(3)(4) D.(1)(2)(3)(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35张PPT)

想的。 ——尼克松讲话
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
“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
对解决台湾问题,国实更现富有侵略性。
材料五:
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 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 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 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 论。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上海 APEC会议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基础演练:第8题
广泛地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
(三)、中日关系改善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 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建交的联合声明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 泽东会见来访的 日本首相田中角 荣。
同年1972年签 署 《中日联合声 明》,两国建交, 实现了两国关系 正常化。
25
与中国建交的国
20

15
10
5
0
1950年 1959年 1969年
陷入侵越战争的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泥潭,与苏联争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霸于中缓处慢于,守又势陷入侵
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
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2)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开放政 策,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 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 开放;既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也 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强弱大小的限制。这 一全方位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将长期执行下去。 (3)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即不结盟 政策。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 不结盟。这样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 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维护世 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答案】
D
三、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国际 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新调 整了对外政策。主要包括: (1)改变了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国际形势的发展 表明,和平力量的增长大于战争因素的增长, 争取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这个判断,中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在国际 活动中,高举和平的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 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5.(2015·潍坊高一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 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 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 第二十四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
情境导入
2
目标导航
5
随堂练习
3
自主预习
6
高考演练
4
课堂探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材料三 现在世界上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 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文选》
问题:(1)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并 说明具体表现。
提示:(1)特点:材料一表明中国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材料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外交政

策,材料三表明中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分析中美关系改善 的原因。
提示:(1)原因:材料一表明中美关系改善是美国对外战 略调整的结果;材料二表明中美关系改善是应对苏联威 胁等共同利益的需要。
问题:(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中美关系的对中国 的影响。
提示:(2)影响:材料二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 推动解决台湾问题,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缓解 苏联对中国的压力;材料三反映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 了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1)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设外部条件作为首要
目标,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积极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 论。为此,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无敌国”外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
材料一:
国7,0年19代71,年中推建国交动与17460国4个年,国代19家7建2建年交立以了热后外潮建交交的关4到5系国。来。其中,1970年建交5
材料二: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1年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805亿美
元中,美是双边19贸79易年推额中动累美计建两近交国6时千的的亿经3美2.济元8倍共。。目同据前发统,展计美,国自是1中97国9至第2二00大1年贸,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单元总结
会媒洒 大体 而 外 厦描 豪 交 的述 放 部 玻为 的 副 璃: 大 部 !“ 笑 长 ”震 , 乔
碎被冠 了西华 议方潇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这一
事件发生19在4(5年19联71 )合年国。创是立在联之合初国,(26中)国届既大是会上创,始否定了美 国等家提2。3出国的的国 国(提又 的“案双是筹,重得安建代以表理和实权会成案现”的常 立)。任 做,其通理 过中过支事 重了持国 要(的阿之 贡尔主巴要一 献尼是亚。。)(对、发(联展阿中合尔及利)亚国)
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4:参加日内瓦会议 55:参加万隆会议
与许多亚非国家建交 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联苏反美 “一边倒”
反苏反美
“两只拳头回击”“一大片”
联美反苏 “一条线”
维护世界和周边和平环境, 在世界舞台起着重要作用
联美联俄
“全方位”
和平外交
练一练
1、新中国成立后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的阻 力来自 A.法国 B.日本 C.美国 D.苏联
1964
1970
我 国 年第 一 颗 原 子 弹
东 方 年红 一 号
1960
1967
我 国 年第 一 颗 氢 弹 南 京 年长 江 大 桥
多 选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并成为联合 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重大历史意义


ABCDE
❖ A.这是中国、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 ❖ B.它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 ❖ C.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普遍认同,并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到进一步提高。 ❖ D.它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我
国统一大业的进行。 ❖ E.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
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2020/3/11
一一一 份次次 公握旅 报手行 ,,, 震跨破 撼越除 着了了 世最最 界辽深 的阔厚 格的的 局海坚 。洋冰
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
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
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
5、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主要针对 A、外来势力对中国的敌视 B、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制造紧张局势 C、有的与会国反对共产主义,对中国怀疑 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各国间的分歧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习内容
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
结合教材,给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事件排序
① 《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中美
③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④ “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④②③①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 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联合公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与旧外交决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站稳”脚跟(第一次建交高峰) 三.始有所为(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从容入“舞”(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 :"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 述的史实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 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三: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 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
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两国共同利益要求
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利于改善国际地位 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重要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1972年9月, 毛泽东主席 会见来访的 日本首相田 中角荣,田 中访华期间, 两国政府首 脑签署了中 日政府联合 声明,实现
签署1中97日2“年联9合言月声2必9明日信,周中,恩日来行两总必国理之和果间田”的中不角了正正荣常两常在化国状北。关态京系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
上海APEC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新特 点是
B
A 独立自主的外交
B 无敌国外交
C 一大片外交
D 加强与第三世界的联系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阶段
主要成就
与美苏关系 外交特点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90年代 至今
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材料三:
的“两中个美重关要系有国正利家常于发化展地远友远区好超和合出世作两关界国系关的,系和对的平于范促稳围进。定太位平于洋太地平区洋和两世岸界
和平,无疑将是一个重要因素。”
——邓小平
“和则两利” ………
改革开放以后外 交政策的调整
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 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 1、为一什切么权用力“。恢但复由”于而美不国用的“阻加挠入,”这?个(问背景) 2、中题国一为直什被么搁能置够,恢直复到联7合0年国代合初法才席得位到?彻(原 因)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