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1 女娲补天
小学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女娲补天》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
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
小学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ēng)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语文《女娲补天》知识点字:塌(tā)、救、稠词:幸福、挣(zhēng)扎、熄(xī)灭、冶(yě)炼(liàn)、窟窿、云霞、女娲补天重点句子: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2、女娲难过极了。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1 女娲补天

山冈上
田野里 许多人 许多人
燃烧着熊熊大火
到处是洪水 被火围困在山顶上 在水里挣扎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 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 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零零星星的碎 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 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 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 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把它( 装 )在一个大盆里, ( 端 )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 往上一( 泼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 窿立刻被( 补 )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 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 的地方。
小练笔:
女娲,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一道道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师:
远远的天空 地被
生:
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武东小学
祝莉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 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 的地方。
女娲
人类之母 音乐女神
婚姻女神
31 、 女 娲 补 天
阅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记 一下。 3、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塌下 轰隆隆 欢歌笑语
1
2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 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 青石。
天亮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女娲在( 天黑了,夜晚来临了,她还在( )。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1.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康乐希小向毅教学目标:1、合理想象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并简要复述寻石过程,感受寻石的艰辛。
2、借助动词,大胆想象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感悟女娲的神力,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合理想象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借助动词,大胆想象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女娲的神力,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梳理故事脉络,简要复述故事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手指课题,生齐读)。
这些词语上节课已经学过,(出示词语)一起读读吧。
2、看着这些词语,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女娲补天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看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二、聚焦重点,感受补天艰难,大胆想象经过,创造复述故事(一)感受寻石的艰辛,合理想象,复述寻石经过。
1、请大家朗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女娲补天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最后又做了什么?(抽生说,师板书:寻石、炼石、补天)2、要补天必须先找来五彩石,赶快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到女娲寻找五彩石的句子,用直线勾画下来多读几遍,想想这是一次怎样的寻找?(1)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出示句子:她跑到山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找五彩石很不容易)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几天几夜)从这几天几夜中你读懂了什么?她是白天找,夜晚寻。
白天找五彩石容易吗?为什么?请你读出女娲的不易,那晚上呢?想象一下女娲晚上怎样找五彩石。
(抽生说)那可真够辛苦的,咱们一起读出女娲的艰辛。
过渡:尽管女娲这样不分白天黑夜、艰辛地寻找着五彩石,可还是(缺少一种纯青石)。
(2)于是她又找啊找啊(出示句子: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将这个句子跟(于是,她又找啊,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对比,这样写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女娲找石的困难、不容易)齐读句子。
女娲她又找啊找啊,她走了许多路,爬了许多山,去了许多地方,她来到了高高的山上,还可能会去到哪里,请你想象一下。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31 女娲补天 教学设计

31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通过了解“受灾”“救灾”“寻石”“补天”的故事过程,理解相关词句,感悟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勇敢精神和高贵品质。
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对阅读神话故事产生兴趣,激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寻石”“补天”两个部分。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词语导入,揭题。
1、【课件出示: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愚公移山】齐读词语。
2、你有什么发现?(神话故事)3、是的,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勤劳而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了许多优美的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就是其中之一。
【课件出示:课题】(1)指导读“娲”wā.(2)女娲:传说女娲是人首蛇身的善良女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不仅创造了人类,还为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最感人的还是——指名读课题。
4、质疑:【课件出示:读着读着,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课件出示: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么补天的呢?结果怎么样?】答案就藏在书本的130爷,赶快打开,自己先把故事读通,把字音读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自由选择方式读文,遇到难读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塌下熄灭冶炼轰隆隆熊熊大火挣扎窟窿围困燃烧】1)指名读注意“冶炼”的读音,范写。
“冶炼”是指用焙烧﹑熔炼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的金属。
所以“炼”是金字旁,很容易理解,那“冶”为什么是两点水呢?因为古代“冶”是指以冰融化解释金属销熔,范写“冶炼” 2)指名读第二组词语,你们发现这四组词语的规律了吗?(偏旁部首都是一样的)范写“挣”;3)学生练习:冶、炼、挣3、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4、围绕课题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这个故事!先去看看女娲究竟为什么补天?三、精读“原因”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十一课女娲补天

20XX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十一课女娲补天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课文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互相交流,然后抓住第三、四自然段深入学习。
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的响声震醒了。
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
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看到这些,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许多小船,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冒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于是,她跑到山上,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
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1/ 3不着费多大力气。
可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
女娲先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课文教学解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文言文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解】1、四极废:天的四边毁坏了。
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
废是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了。
四极:指天的四极。
2、九州裂:指大地陷裂。
古时分天下为九州,具体说法不一,一说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3、天不兼覆:天有所损毁,不能尽覆万物。
兼:全部4、地不周载: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
周:遍,全5、爁(làn )焱:大火延烧的情景。
6、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
7、鸷(zhì)鸟:凶猛的禽鸟。
8、攫:抓;夺。
9、于是:在这时(古今异义)10、鳌:生活在海中的巨龟。
11、黑龙:水怪,发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说即指水神共工。
12、济:救济13、冀州:古九州之一,指黄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带。
14、淫水:泛滥的洪水。
15、涸:干枯。
16、狡虫:指恶禽猛兽。
虫,泛指动物。
17、故:原来(引申为:于是,所以)【翻译】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天空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得到了修补,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得到了控制,冀州得到了平定。
恶禽猛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活下来了。
【精神】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张琳【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其中《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5个生字,规范书写“”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重点指导学习“炼”这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炼”的横折钩最容易写错,不要写成竖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想象故事中灾难的可怕性并练习读出可怕。
采用想象补白的形式揣摩人物心理,并尝试借助句式练习说话。
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借助抓关键动词的形式体会女娲补天的神奇法力,通过朗读故事灾难画面的句子感知灾难的可怕,感悟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4.借助抓关键词的方法感知人物美好品质,通过抓住“零零星星、几天几夜、终于”等词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奋不顾身,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评价方案】1.通过小老师领读词语和老师教授重点字词的方式,落实评价目标1;2.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落实评价目标2;3.通过师生合作朗读,想象补白,谈感受,落实评价目标3;4.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谈感受,落实评价目标4;【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1 .女娲补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
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生:讲述自己了解的信息。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连老师都不知道。
不过老师也看到了一个悲惨的状况,那是在2006年5月27日那天,印尼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有近5800人在地震中丧生,34万人无家可归,地震还使33000人受伤,3倒塌不计其数,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各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这手,给灾区人民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生:女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30页,老师非常想把这个故事再一次读给大家,你们欢迎吗?生:欢迎。
师:在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配乐朗读)师: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师:那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女娲)生: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女娲很神奇,女娲很了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
2、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
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点】
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神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走进神话世界,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
3、(板书课题)生跟着写。
提示:娲、补的写法。
3齐读题目《女娲补天》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你们提的问题很好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女娲。
打开课文130页。
2、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塌下露出熄灭喷火燃烧围困挣扎缺少冶炼液体轰隆隆熊熊大火金光四射(生读,师纠正,多音字,容易读错的词语)
指导书写生字:冶炼缺
4、师生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的故事。
)
三、品读故事,了解起因。
师引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课件出示,雷电声)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1、生思考:究竟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抽读,课件出示句子
2、(课件四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
A,用一个词语概括此时的感受(可怕,悲惨)
B自由读。
C如果用一幅画把这一幕幕画下来,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哪些画面。
练说: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这是多么悲惨,多么可怕的景象啊!
D用朗读再现当时可怕的情景。
(生自读、抽读、齐读)
师小结过渡:这句话传神、逼真地写出了天塌地裂带来的人间惨状。
(板书:天塌地裂),此时,作为人类母亲的女娲难过极了,她做了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神话导入,回顾起因
1、师:“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这是我们三年级《朝读经典》中的第一篇《始祖神话》。
同学们,谁来说说,这篇古文写了哪两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2、指名回顾这件可怕的事。
(出示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回忆事情的起因。
)
女娲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她心情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二、研读救人经过
1、(出示文字)女娲难过极了。
女娲这样难过,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出示文字)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自由读第二段,思考: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板书: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2、指名读。
齐读,读出女娲的难过和着急。
3、女娲还做了什么事?(找石补天)三件事中文章重点写哪一件?对啊。
重点的内容应该围绕着题目去写。
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只用了区区40 个字,而找石补天却用了两大段。
看来啊,文章从内容的表达上做到了有所侧重。
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去详细写一件事和略写一件事。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重点的段落。
三、感受补天艰难
㈠整体感知,理清故事线索
1、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
(1)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
(2)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用“——”画出有关的词句。
先个人默读,画线,再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2、全班交流:
女娲做了三件事:寻找——冶炼——补好
出示填空题:师板书:(找——炼——补)
㈡寻找五彩石,感受补天艰难
过渡: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她会碰到什么困难呢?
1、重点句子品析
⑴(出示句子)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理解:零零星星
⑵(出示句子)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补充出示女娲找石小故事:女娲背着砍山神斧,她跑到东山,从陡峭的岩壁上采来红砂石,她又跑到西山,从深深的峡谷中采来白玉石,她还跑到南山黑黑的山洞、北山密密的树丛里采来黄、蓝两色石头。
可是最难寻找的纯青石仍然没有找到。
师:为了找齐五彩石,女娲还到哪里去找呢?(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
⑶(出示句子)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指导读出喜悦之情。
师:啊!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充满危险与困难的找石过程吧。
(出示“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引读,生跟读(配乐)。
(三)冶炼补天,感受女娲神力
1、边听边想象
师: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请大家闭上眼
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视频)
2、交流。
A、抓住动词体会
师:你好像看见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如果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就更棒了!
(课件:动词加小圆点)(齐读第4段)
B、抓住“五天五夜”从时间上体会
师:据说女娲找五彩石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炼五彩石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好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彩石。
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把天补好,她不顾生命危险硬撑着!
C、感悟补天神力
指名读: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课件演示“金光四射”)
3、指名读,齐读,感受女娲神力。
4、女娲补天的地方,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出示五彩云霞)
四、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你最想对女娲说什么?
(甘愿奉献勇敢坚强善良真女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为人类了不起伟大)
2、女娲补天这个过程中哪个地方让你最感动,或者什么地方你觉得最神奇?
这篇文章是一个神话故事,而神话则是通过神奇的想象,将自然界中不可能发生的是变为可能,表达人们的愿望。
五、拓展阅读
1、师:传说女娲补了天以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
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出示《女娲补天》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
2、推荐《山海经》。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部分出自这本书。
六、作业超市
1.抄写文中生动的句子。
2.练习复述课文。
3.推荐阅读《山海经》,让我们在书中认识更多神奇的人物。
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
求雨灭火造船救人(略)
天塌地裂五彩云霞寻石补天(补炼找)(详)
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