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

合集下载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与浓度监测化学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化物、臭氧、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等。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对浓度进行监测,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氯化物消毒剂氯化物消毒剂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常见的有次氯酸钠、氯气、氯酸、氯化钠等。

使用氯化物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氯化物消毒剂的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在使用前应对所需的物品和器材进行清洗和除菌处理;3.消毒时间应长,一般需要十分钟以上;4.保持通风,避免因氯气刺激造成危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氯化物消毒剂和有机物质接触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避免与有机物质接触。

臭氧消毒剂臭氧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微生物杀灭效果好,而且臭氧本身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使用臭氧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臭氧发生器和功率应符合要求;2.臭氧浓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3.臭氧消毒时间应长,一般需要三十分钟以上;4.臭氧应在空气中彻底分解,需要放置一段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臭氧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它是一种高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消毒剂。

使用过氧化氢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过氧化氢浓度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2.确保过氧化氢浓度和时间充分杀菌;3.确保消毒完全,杀菌完整无死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使用时应避免与有机物质接触以及引起的危险。

氢氧化钠消毒剂氢氧化钠消毒剂是一种常见的较强碱性消毒剂,它的杀菌率很高。

使用氢氧化钠消毒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氢氧化钠浓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2.在使用前应对所需的物品和器材进行清洗和除菌处理;3.消毒时间要长,通常需要超过10分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物质,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免引起伤害。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餐饮服务化学消毒..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餐饮服务化学消毒..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资料性附录)一、洗手程序(一)打开水龙头,用自来水(宜为温水)将双手弄湿。

(二)双手涂上皂液或洗手液等。

(三)双手互相搓擦20秒(必要时,以洁净的指甲刷清洁指甲)。

工作服为长袖的应洗到腕部,工作服为短袖的应洗到肘部。

(四)用自来水冲净双手。

(五)关闭水龙头(手动式水龙头应用肘部或以清洁纸巾包裹水龙头将其关闭)。

(六)用清洁纸巾、卷轴式清洁抹手布或干手机干燥双手。

二、标准的清洗手部方法1.掌心对掌心搓擦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三、标准的消毒手部方法消毒手部前应先洗净手部,然后参照以下方法消毒:方法一:将洗净后的双手在消毒剂水溶液中浸泡20~30秒,用自来水将双手冲净。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见附录K)方法二:取适量的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标准的清洗手部方法充分搓擦双手20~30秒,搓擦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双手皮肤,直至干燥。

附录J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资料性附录)一、清洗方法(一)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用具表面;3.用自来水冲去餐用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

(二)采用洗碗机清洗的,按设备使用说明操作。

二、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1.采用蒸汽、煮沸消毒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0℃,并保持10分钟以上;2.采用红外线消毒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20℃以上,并保持10分钟以上;3.采用洗碗机消毒的,消毒温度、时间等应确保消毒效果满足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二)化学消毒主要为使用各种含氯消毒剂(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见附录K)消毒,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其他消毒剂和参数。

方法之一:使用含氯消毒剂(不包括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方法:1.严格按照含氯消毒剂产品说明书标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浓度宜在250mg/L以上;2.将餐用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5分钟以上;3.用自来水冲去餐用具表面残留的消毒液。

食堂消毒操作规程(二)2024

食堂消毒操作规程(二)2024

食堂消毒操作规程(二)引言概述:食堂消毒操作规程(二)旨在规范食堂消毒操作,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卫生,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本文档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说明食堂消毒操作规程的要点。

正文内容:一、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包括氯化物类、过氧化氢类等,并了解其适用范围与特点。

2. 控制消毒剂的浓度,根据食堂不同区域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消毒效果。

3. 使用消毒剂时,注意正确的配制方法和使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造成浪费或效果不佳。

4. 注意消毒剂的保存,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引起变质。

二、消毒设备的操作与维护1. 了解各类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包括喷雾器、消毒柜等。

2. 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洗喷嘴、更换滤网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 配备适当数量的消毒设备,合理布局在食堂各个区域,确保消毒工作的覆盖范围。

三、食品和餐具的消毒处理1. 食品消毒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如高温煮沸、加热等,确保杀灭病原微生物。

2. 饭菜留样时,采取适当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繁殖。

3. 对餐具的消毒要求采用有效的方法,如高温烘烤、蒸汽消毒等,确保无病原微生物残留。

四、操作规程的培训与执行1. 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消毒操作规程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2. 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明确各项消毒操作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规程的落实执行。

3.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食堂工作人员对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纠正和改进。

五、突发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1. 预先制定食堂消毒操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食品中毒、疫情爆发等情况下的消毒措施和紧急处置措施。

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如防护服、消毒液等,以备不时之需。

3. 培训食堂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总结:食堂消毒操作是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本文档通过对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消毒设备的操作与维护、食品和餐具的消毒处理、操作规程的培训与执行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的阐述,为食堂消毒工作提供了详细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使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餐具时,配好的消毒液

使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餐具时,配好的消毒液

使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餐具时,配好的消毒液
化学消毒是餐具消毒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消毒手段。

无论是餐饮服务单位还是家庭,都可以采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餐具,但是在消毒时务必使用正确配好的消毒液。

首先,在使用化学消毒方法消毒餐具时,可以选择一些安全性较好的消毒剂,比如次氯酸钠、抑菌剂等。

即使对餐具清洗干净,也要用混合消毒液消毒。

准确的说,混合消毒液由两种不同消毒剂混合而成,其中之一是高效次氯酸钠,可以有效杀灭大多数病原体;另一个是抑菌剂,能够有效预防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两种消毒剂的浓度要恰当地进行配比,以保证消毒效果达到最佳,防止残存毒素对人体产生危害。

其次,消毒液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首先,检查消毒液的色度,要求颜色均匀,无析出物;其次,检查浓度,采用专用的测量工具确保各组分浓度恰当;最后,要检查消毒液的有效期,长期未使用或超出有效期的消毒液
节胞起,要及时用新液替换。

此外,消毒液的使用要按照正确的工艺方法进行,比如,易腐烂的食物,可以采用浸泡法进行消毒,餐具灵活,可以采用喷淋或拧穿法;对于某些不易浸泡的物品,一般多采用“保湿消毒”方法,即在物品表面施加一定量的清水,然后再喷洒消毒液;如果采用喷洒消毒液方法,洒水前须先调好液体浓度和洒水时间等。

以上就是关于化学消毒法消毒餐具时,所配好的消毒液详述的内容,要使用安全的消毒剂,检查消毒液的质量,按照正确的工艺要求进行消毒,以保证消毒效果最佳,保证餐具安全卫生的使用。

完整版)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完整版)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剂可用于物体表面、餐饮具、纺织物、地面和墙面的消毒。

在使用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应根据疾病种类和接触密切程度等因素来判定。

2.对于餐饮具的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法,如煮沸消毒,若条件不允许再考虑使用化学消毒法。

3.纺织物的消毒剂应全部覆盖,含氯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漂白作用,喷洒时应注意不要喷洒在贵重物品和有色衣物上,纺织品在征得病家同意后再进行消毒。

4.地面消毒应先由外向内喷洒,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喷洒一次,所以用量应加倍,喷药量为200-300mL/㎡。

5.墙面消毒应根据不同的墙面材质和污染程度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150-300mL/㎡的消毒液。

对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使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
喷雾器进行消毒,对于过氧乙酸溶液的浓度应为0.2%。

在使
用过程中,应注意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达到。

使用原液浓度为15%的酸制作消毒剂。

将1333mL过氧乙酸加入9867mL水中(喷雾器容量为10L),边加边搅拌,混
匀喷洒。

作用时间为60min或120min。

在制作消毒剂前,器
械应该清洁。

根据消毒对象和计算数据选择合适的消毒器械和。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注意事项一、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一)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此外还含有氢氧化钙、氧化钙、氯化钙等。

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

漂白粉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饮具等的涂擦和浸泡消毒。

(二)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使用时,应将其充分溶解在水中。

普通片剂应碾碎后,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

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水中溶解。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三)次氯酸钠使用时,应将其在水中充分混匀。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四)二氧化氯因配制的水溶液不稳定,应在使用前加入活化剂,且现配现用。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因氧化作用极强,使用时应避免其接触油脂,防止加速其氧化。

(五)乙醇浓度为75%的乙醇可用于操作台、设备、工具、手部等涂擦消毒。

(六)乙醇类免洗速干手消毒剂取适量的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标准洗手方法,充分搓擦双手20~30秒。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以每片含有效氯的漂粉精片配制1L的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为例:(一)在专用容器中事先标好1L的刻度线。

(二)在专用容器中加自来水至刻度线。

(三)将1片漂粉精片碾碎后加入水中。

(四)搅拌至漂粉精片充分溶解。

三、化学消毒注意事项(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处于保质期,并符合消毒产品相关标准,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照规定浓度进行配制。

(三)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使用。

(四)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消毒前,应先清洗干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五)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消毒时应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保持5分钟以上,或者按消毒剂产品使用说明操作。

(六)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中有效消毒成分的浓度。

有效消毒成分浓度低于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消毒液或适量补加消毒剂。

(七)定时更换配置好的消毒液,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八)消毒后,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表面的消毒液应冲洗干净,并沥干或烘干。

原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原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原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在餐饮服务行业中,确保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对于餐厅使用的餐用具的清洗消毒方法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顾客的健康与安全。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清洗方法1. 水洗法水洗法是最基本的清洗方法,适用于一般餐用具的清洗。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餐用具浸泡在温水中,使沾附在上面的食物残渣软化。

•第二步:使用中性洗涤剂,使用刷子或海绵彻底清洁餐用具。

切忌使用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对餐用具造成损害。

•第三步:用清水冲洗干净餐用具,确保残留的洗涤剂彻底清除。

•第四步:将餐用具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 汽油活化清洗法汽油活化清洗法适用于餐用具上附着的顽固性污渍或油渍较多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餐用具浸泡在预先加热的汽油中,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

•第二步:使用清洁刷彻底清洁餐用具上的污渍。

切勿使用金属刷子或尖锐物品,以免对餐用具造成损害。

•第三步:用清水彻底冲洗餐用具,确保残留的汽油彻底清除。

•第四步:将餐用具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消毒方法1. 热水消毒法热水消毒法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通过高温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使用专用的消毒锅和热水将餐用具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以上。

•第二步:取出餐用具并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 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物品来消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漂白粉、双氧水等。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餐用具浸泡在稀释好的化学消毒剂中,浸泡时间根据使用说明进行。

•第二步:将餐用具取出并用清水彻底冲洗,确保残留的化学物质彻底清除。

•第三步:将餐用具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注意事项在使用以上清洗消毒方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经常更换清洁用具,避免陈旧的清洁用具带来的二次污染。

2.对于餐用具上的油渍和污渍,应及时清洗和消除,以免细菌滋生。

食堂消毒与隔离操作规程

食堂消毒与隔离操作规程

食堂消毒与隔离操作规程1. 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食堂的消毒与隔离工作能够有效进行,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环境,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

2. 操作程序2.1 消毒操作2.1.1 消毒剂选择根据食品安全卫生标准,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 次氯酸钠溶液:适用于常规消毒。

- 过氧乙酸溶液:适用于食品接触表面的消毒。

-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对化学消毒剂敏感的区域。

2.1.2 消毒频率根据食堂使用情况,制定消毒频率计划。

常规消毒应每日进行,重点区域消毒应每周进行。

2.1.3 消毒操作步骤1.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和工作服。

2. 准备合适的消毒剂和工具。

3. 先清洁食堂各个区域,确保无明显污垢。

4. 根据消毒剂说明,配制消毒液。

5. 使用喷雾器、拖把或布进行消毒操作,确保润湿表面。

6. 注意重点消毒区域,如餐桌、餐具、厨房用具等。

7. 食堂关闭后,对整个区域进行综合消毒,包括地面、墙壁等。

2.2 隔离操作2.2.1 隔离区域划分根据食堂使用情况,划分不同的隔离区域。

常见的隔离区域包括:- 食品储存区:用于储存食材和成品食品。

- 食品加工区:用于食品的加工和烹饪。

- 餐饮区:用于顾客就餐。

2.2.2 隔离操作要求1. 每个隔离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员工和顾客识别。

2. 各个隔离区域之间应有明确的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3. 隔离区域应保持清洁,及时清理碎屑、污渍等。

4. 隔离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频率与消毒操作相同。

3. 员工培训与监督为确保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应进行员工培训与监督。

培训内容包括消毒操作流程、隔离区域划分和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等。

员工应定期参加培训,并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监督人员应定期检查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相关信息。

4. 应急措施在出现食堂疫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应急措施应包括食堂关闭、全面消毒和隔离区域扩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服务化学消毒常用消毒剂及使用
注意事项
一、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一)漂白粉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此外还含有氢氧化钙、氧化钙、氯化钙等。

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

漂白粉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饮具等的涂擦和浸泡消毒。

(二)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
使用时,应将其充分溶解在水中。

普通片剂应碾碎后,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溶解。

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水中溶解。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三)次氯酸钠
使用时,应将其在水中充分混匀。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四)二氧化氯
因配制的水溶液不稳定,应在使用前加入活化剂,且现配现用。

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因氧化作用极强,使用时应避免其接触油脂,防止加速其氧化。

(五)乙醇
浓度为75%的乙醇可用于操作台、设备、工具、手部等涂擦消毒。

(六)乙醇类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取适量的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标准洗手方法,充分搓擦双手20~30秒。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
以每片含有效氯0.25g的漂粉精片配制1L的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为例:
(一)在专用容器中事先标好1L的刻度线。

(二)在专用容器中加自来水至刻度线。

(三)将1片漂粉精片碾碎后加入水中。

(四)搅拌至漂粉精片充分溶解。

三、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处于保质期,并符合消毒产品相关标准,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照规定浓度进行配制。

(三)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使用。

(四)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在消毒前,应先清洗干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五)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消毒时应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保持5分钟以上,或者按消毒剂产品使用说明操作。

(六)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中有效消毒成分的浓度。

有效消毒成分浓度低于要求时,应立即更换消毒液或适量补加消毒剂。

(七)定时更换配置好的消毒液,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八)消毒后,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表面的消毒液应冲洗干净,并沥干或烘干。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