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门窗及陈设
古建窗户的种类

古建窗户的种类
古建窗户的种类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1. 推拉窗:也称为榻榻米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窗户。
它可以推拉开启,方便通风和采光。
2. 小护窗:又称为小窗格窗,通常是用木材制作的,上面有花格或叉状的装饰。
它在传统中国建筑中常用于厨房、卫生间等场所,起到通风和防止外物进入的作用。
3. 抱厦窗:抱厦窗是一种具有明显传统特色的窗户,常见于中国古代寺庙、宫殿等建筑。
它通常由木料制成,具有复杂的雕刻和装饰,以展示建筑的尊贵和华丽。
4. 拱形窗:拱形窗是一种常见的古建窗户,其窗框上部呈拱形,给人一种优雅和典雅的感觉。
它通常出现在古代教堂、宫殿和庭院等建筑中。
5. 杂花窗:杂花窗又称为点窗、窗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窗户。
窗格上有镶嵌的玻璃、陶瓷等材料,形成美丽的花纹图案,起到通风、采光和装饰的作用。
6. 窨子窗:窨子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阳台窗户,也叫飘窨窗。
它通常位于二楼,可以采光、通风,同时也可以使人在阳台上观赏外景。
这只是古建窗户的一部分种类,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古建窗户,每种窗户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功能。
古建窗户的种类范文

古建窗户的种类范文古建窗户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古代,窗户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古建窗户种类。
1.“小蓦蓦窗”小蓦蓦窗是一种小巧精致的窗户,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精美的雕刻而著称。
它通常是以木质材料制成,具有浓厚的民居特色。
小蓦蓦窗多用于庭院及民居的客厅、书房等处,具有一定的格调和文化内涵。
2.“敞明窗”敞明窗是一种大型的窗户,它采用石材或木材等材料构建,常见于古代庙宇、宫殿和官府等建筑中。
敞明窗的特点是窗洞面积大、透光性强,可以让室内充满光线,给人一种宽敞舒适的感觉。
3.“窗棂”窗棂是指窗户布置和构造中的突出物,它可以起到固定窗户玻璃的作用。
窗棂有很多种形式,如提花棂、镂空棂、布窗小和花窗小等。
窗棂的造型和装饰常常和窗户整体的风格和主题相呼应,丰富了窗户的艺术表现力。
4.“回廊窗”回廊窗是一种窗户的布置形式,它是在室内和室外之间建立一个过渡空间,通常是在楼廊或走廊中设置。
回廊窗由一系列的窗洞组成,每个窗洞之间通过栏杆或雕花进行分隔。
回廊窗能够保持室内外的通风和互动,同时也为建筑增添了美感。
5.“悬空窗”悬空窗是一种窗户的布置形式,它常常出现在古代建筑的阁楼和楼梯间。
悬空窗是独立悬挂在建筑结构之外,由支撑结构支持而成,能够让光线充分进入室内,与室外形成一种对比。
悬空窗造型独特,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6.“褒窗”褒窗是一种中式建筑中常见的窗户布置形式,它起到加强建筑立面层次感和装饰效果的作用。
褒窗的形式多样,有“一褒一柱”、“二褒二柱”、“三褒三柱”等不同的变化形式。
褒窗通常用于古代宫殿、寺庙和重要官府建筑等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7.“榉木窗”榉木窗是一种以榉木为材料制作的窗户,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窗户形式。
榉木窗具有抗腐蚀、防蛀、保温等优点,同时榉木的纹理清晰、质感细腻,非常适合做窗户的材料。
榉木窗常用于民居、客厅、书房等地方,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中国建筑艺术之古门古窗

中国建筑艺术之古门古窗古门古窗:古香古色之韵就像中国红木古典家具在中国家具文化史的地位一样,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
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
中国古代尤其是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时下正日益成为现代家居最时尚的装饰材料之一。
巧夺天工的门窗艺术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看,建筑艺术发展的核心就是木构件的比例、曲率、组合方式等艺术的演变。
结构艺术的成熟,使中国古代工匠最具空间表现力地完成了门窗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中国古代门窗的文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门窗的装饰也体现了房屋主人--官员、商人与文人--迥异的审美情趣、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
古代门窗一般用上好的楠木、柏木雕成,历经上百年一点都不变形,经过长年使用反而浸润得更加油亮。
在雕刻手法上也颇为繁复,门、窗、隔断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牡丹、兰花等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
有的人家在花窗上还贴有薄薄一层金箔以显示富贵,这些金箔历经百年现在仍清晰可见。
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雕有诗词书画,信佛的人家门板上刻有云锣伞盖、弥勒佛等佛教图案,从门板上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家人的出身、喜好。
花窗花板按照木质可以分为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等,根据木质有不同的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
古代门窗木雕大致有三派:第一是东洋木雕,雕刻得比较浅,比较细致;第二是安徽徽派,雕刻由深到浅;再有一种就是福建永春,一般以人物、情节见长,让人看了很舒服。
花板大都来自门、窗、桌、床、椅、屏等。
门窗纹饰及图案有以下分类:1、几何图案凡用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等等,构成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纹样做装饰的图案,统称几何图案。
古建筑装饰构件——门窗样式及装饰

古建筑装饰构件——门窗样式及装饰展开全文门,供人出入建筑;窗,用于室内,通气和采光。
两千多年以前的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里说:“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之用”。
户即门,牖即窗。
在中国,两千年前的地面建筑没有留存下来,但我们从汉代地下墓室中出土的明器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建筑形象,在这些不大的建筑模型上给我们提供了门、窗的式样;在窗上已经有用木条组成的直条、交叉、斜方等形式的窗格。
佛殿上可以见到板门和直棂窗。
在没有玻璃用在建筑上之前,只能用纸或绸、纱之类的织品贴糊在这些密集的直棂和方格上以避风雨和防寒暑。
宋朝廷颁行的《营造法式》是一部官定的有关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专著,在这部著作里专门列举了各种窗的式样、做法并附有图样。
从这些记载和建筑实例中可以见到,当时的门窗不仅有了多种样式,而且还有了装饰,门窗上出现了用木棂条组成的各式花纹。
明、清两朝的建筑留存至今的数量大,类型多,它们给今人展示了当时门窗的大量实例。
以明、清时期木门窗为例,向人们展示并阐述古建筑门窗结构与样式。
门窗分类(1) 板门类: 包括实榻门、攒边门、撒带门、屏门等。
(2) 隔扇类: 包括隔扇、帘架、风门、碧纱厨等。
(3) 窗类: 包括槛窗、支摘窗、牖窗、什锦窗、横陂及棚子窗等。
(4) 花罩类:包括室内各种炕罩、花罩、几腿罩、栏杆罩、圆光單、八角罩以及室外花罩等。
门槛、框分类中国古建筑的门窗都是安装在槛框里面的。
槛框是古建门窗外框的总称,它的形式和作用,与现代建筑木制门窗的口框相类似。
在古建筑装修槛框中,处于水平位置的构件为槛,处于垂直位置的构件为框。
槛依位置不同,又分为上槛、中槛、下槛,下槛是紧贴地面的横槛,是安装大门、隔扇的重要构件。
槛框当中,垂直安装的构件为框,其中,紧贴柱子安装的框叫做抱框,位于中槛与上槛之间的抱框叫短抱框,抱框的厚同槛;在门框与抱框之间,安装两根短横槛,称为“腰枋”,它的作用在于稳定门框。
门框与抱框的空隙部分称为余塞,余塞部分安装木板,称为余塞板。
古建窗户的种类

古建窗户的种类古建窗户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富有装饰性,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古建窗户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窗户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窗户种类。
一、褡破窗:褡破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窗户形式。
它的特点是窗扇内凹,形状像一个碗状,窗扇外凸,形状像一个盖状。
褡破窗的窗扇多为木质,表面上雕刻着各种图案,精美细致。
褡破窗除了具有采光和通风的功能外,还有辟邪驱凶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二、花板窗:花板窗是一种在建筑物外墙上开设的窗户,其窗扇上镶嵌有花板。
花板窗的花板多由石材或木材制成,花板上雕刻着各种花纹或图案,美观大方。
花板窗不仅具有采光和通风的功能,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装饰效果,提升整体的艺术价值。
三、券门窗:券门窗是一种将窗户和门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窗户,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物的门窗设施。
券门窗的窗扇和门扇通常由木材或金属制成,窗扇上镶嵌有玻璃或金属网格,既可以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又可以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券门窗的门扇上常常雕刻有各种图案和文字,寓意吉祥如意,具有辟邪驱凶的功能。
四、护窗:护窗是一种用于保护窗户的结构,常见于古代建筑中。
护窗通常由木材或金属制成,安装在窗户的外侧,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外来物体破坏窗户。
护窗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装饰效果,使建筑物更加美观。
五、推窗:推窗是一种通过向内推动窗扇来开启的窗户,常见于中国传统建筑中。
推窗的窗扇通常由木材制成,制作精良,操作灵活。
推窗的窗扇上常常雕刻有各种花纹或图案,美观大方。
推窗不仅具有采光和通风的功能,还可以使室内外的空气流通,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六、固窗:固窗是一种无法开启的窗户,常见于墙体上。
固窗的窗扇通常由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可以起到采光的作用。
固窗的设计多样,有的窗扇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有的窗扇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美观大方。
固窗的窗扇通常固定在窗框上,无法开启,因此在通风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古建筑中门窗墙面构件详解

古建筑中门窗墙面构件详解古建筑的门窗墙面,不仅仅是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承载着历史、文化、情感,甚至是岁月的痕迹。
走进那些古老的院落,轻轻推开一扇窗,或者轻叩一下大门,你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构件,背后都藏着满满的智慧和巧思。
不信?那就跟着我一起瞧瞧这些古建筑的门窗墙面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吧!首先说到门吧,古代的门可不是像现在的门那么简单。
别看它们都只是一块大木板或者几根铁条拼凑起来的东西,在古建筑中,门可是个大人物。
门的设计往往反映了一个地方的身份地位。
你看看那些宫殿大门,高大威严,雕梁画栋,气派非凡,远远看去就像是给整个建筑定了个高门槛。
哎,这不只是给外人看的,更是对内外的一种象征。
门是“关”的,是“守”的,是能把外面的风雨挡住的防线,也是家里平安的守护者。
所以那扇门,无论大小,往往都充满了力量感。
再说窗。
窗在古建筑中的角色也绝对不容小觑。
你可能觉得窗不就是个用来透气透光的东西嘛,怎么能和门比?但你看那些古代的窗,尤其是那种格子窗,精致得让人眼睛一亮。
窗框上雕花镂空,图案或精美或生动,完全是工匠们巧手的杰作。
更重要的是,这些窗子往往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
像那种“花格窗”,它的每一格,代表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隔离,更是一种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
你站在窗前,看看外面的景色,仿佛整个人都被古老的文化氛围包围着。
那种心境,现代的玻璃窗怎么比得上?说到墙面,哎呀,这可是古建筑中最有故事的地方了。
墙面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骨架,不仅支撑着房顶,也像是一幅大画卷,慢慢展现出建筑的整体风貌。
尤其是在那些古老的寺庙或者民居中,墙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彩绘或者浮雕,这些都是古代工艺的结晶。
就拿一些庙宇墙上的壁画来说,每一幅都讲述着一个神话故事,或者是表达一种信仰。
你站在墙前,仔细一瞧,甚至能感受到那些画中的人物好像在跟你交流,传递着一些你不太理解却又莫名其妙的情感。
这种神秘感,简直让人心驰神往。
古建筑民居门窗有哪几种类型

古建筑民居门窗有哪几种类型古建筑民居门窗有哪几种类型作为建筑学专家,门窗是一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的设计不仅能够烘托建筑的整体气息,而且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建筑民居门窗也逐步发展出不同的类型。
在此,本文将以古建筑民居的角度,探讨古建筑民居门窗的不同种类和设计。
一、窗花门扇类窗花门扇类是一种在民居中常见的门窗形式。
窗花门扇多用于房屋的门和窗上,这种门窗独特的设计常常具有美丽大方的装饰效果。
窗花门扇的制作过程分为一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设计:门窗的外形和风格是由设计来决定的。
第二步:制作窗花门扇。
该过程是利用木材,将其削成门窗的形状,然后在门窗表面雕出巧妙的花纹来。
第三步:组装。
将制作好的门窗组装起来,利用木框架进行固定,使门窗稳定与耐用。
二、封窗类封窗类是在古建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门窗设计。
封窗是一种与窗户相似的门窗,通常是由门扇、窗户拼成的一个整体。
其设计特点是很小的缝隙,不易透风。
封窗类的制作流程如下:第一步:测量门窗的尺寸。
通过测量,确定窗户的长度和宽度。
第二步:制作封窗。
利用木材将门扇、窗户拼接,成为一个整体,将窗户的玻璃固定在木框上。
第三步:安装。
利用木墩,将封窗按照墙面的尺寸安装固定。
三、推拉窗类推拉窗通常由两扇窗户组成,每一扇上都设有推拉托手,可以方便地将窗户拉开或推关。
推拉窗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商业建筑中,如商场和店铺等,这种门窗既美观又实用。
推拉窗的制作流程如下:第一步:确定窗户的尺寸和形状。
通过精确测量,确定窗户的长、宽和厚度。
第二步:制作推拉门扇,制作任意数量的门扇,每个门扇都具有独特的推拉托手。
第三步:安装。
将制作好的门窗按照设计图纸安装起来,注意门窗与墙面之间要平齐。
四、悬窗类悬窗即为可伸缩的窗户,由多个铁条相互连接,可以打开和关闭。
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效果,因此在古代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悬窗的制作流程如下:第一步:准备材料。
需要准备铁皮和铁丝等金属材料。
中国古建筑简图讲解台基、门窗

台基由台明、台阶、月台和栏杆四部分组成。
月台、台阶、栏杆都是台基的附件,并非台基所必有的,只有高体制的台基才用月台和勾阑,当台明很矮时,则连台阶也可以不用。
台明,台明是台基的主体部分,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从形式上分为普通式(平台式)和须弥座两大类。
台阶又称踏道,是上下台基的阶梯,通常有阶梯型踏步和坡道两种类型。
月台,又称露台或平台,它是台明的扩大和延伸,有扩大建筑前活动空间及壮大建筑体量和气势的作用。
其形式和做法与台明相同,根据月台与台明的关系,月台可以分为正座月台和包台基月台。
正座月台的高度比台明低“五寸”,也就是一个踏级,而包台基月台要比台明低很多。
栏杆又称勾阑,起到防护安全,分隔空间、装饰台基的作用。
古建筑的上出大于下出,二者之间有一段尺度差,这段差叫“回水”,回水的作用在于保证屋檐流下的水不会浇在台明上,从而起到保护柱根、墙身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
古建筑各种柱子名称与简介:1、檐柱,在屋檐下的柱子称为檐柱,在外的称为外檐柱,在内的称为内檐柱。
按清式营造则例,檐柱高60斗口,直径6斗口;或高等于面阔的6/7,口径等于柱高的1/10。
2、角柱,在建筑物四角的柱子,称为角柱。
一个建筑一般只有四根角柱。
3、金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称为金柱。
金柱按其内外位置,分别称为内金柱、外金柱。
按清式营造则例,金柱高60斗口加廊步5举,直径=6.6斗口。
4、山柱,在山墙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称为山柱。
按清式营造则例,山柱直径=7斗口。
5、中柱,在建筑物中线(横轴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除山柱之外的,统称中柱。
按清式营造则例中柱的直径=7斗口。
6、童柱,安置在横梁或枋之上的短柱称为童柱。
按清式营造则例,童柱直径=6.6斗口。
7、瓜柱,安置在上下梁之间的短柱,称为瓜柱。
8、通柱,直通上下层的柱子称为通柱。
9、蜀柱,又称脊瓜柱、侏儒柱,安置于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桁的短柱。
广广义上来说,童柱、瓜柱和蜀柱是一个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门窗及陈设
中国古代建筑,常常有精美的木雕,所谓雕梁画栋、曲栏朱槛指的也就是这个。
山西、安徽、江南水乡和闽粤地区建筑上的木雕都是非常有名的。
浙江绍兴、东阳一带的木工当年名扬天下;山西豪门富甲一方,其建筑奢华如非亲眼目睹都无法相
造型、结构受到建筑的影响,如果建筑是表,家具就是里,这种表里关系体现在造型和结构上一脉相承,如童柱、角替、须弥座即是家具中的矮老、站牙、束腰,在造型语言和装饰手法上都达到了表里和谐,里外呼应。
中国古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门窗的式样也情趣大异。
比如侨乡福建和广东一带,人们喜好在建筑上大施彩绘,所以闽粤地区出产的门窗常见
到有大漆绘就并加以纯金涂饰的。
相反的,色调以青灰为主的江南水乡,人们的审美观念中也以清新淡雅为美,因此门窗也少有彩绘,而往往以木本色示人。
工艺方面中国南北地区也有差异。
像浙江一带雕工发达,而浙江产的门窗上无论浮雕还是透雕,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
清代历史上有浙江木工向山西迁徙的记载,所以在一些山西门窗上也能看到南方的秀丽风格。
另外,江浙地区特别是苏州的工匠,其技
人们采用象形、会意、谐音、借喻、比拟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装修造型,图案及雕饰题材,凭借艺术语言来寄托对于幸福、美好、富庶、吉祥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图案和造型丰富而又洗练,朴实而又高雅,使人百看不厌、玩味无穷。
北京传统住宅装修的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图案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接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
将这种
装修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
牋_灯笼框(又名灯笼锦)是又一种常见的传统窗格图案,它是简单化、抽象化了的灯笼形象,周围点缀团花、卡子花等雕饰,图案简洁舒朗。
灯笼框窗格中间留有较大面积的空白,可题诗作画于其上,或绘梅兰竹菊,或点山水花鸟,清新
"龟背锦".
如,用蝙蝠、万字寿字组成"万福万寿"图案;使蝙蝠(或佛手)、葫芦(或石榴)、桃(或寿字)组成"多子、多福、多寿";用万字、柿子、如意组成"万事如意",在花瓶内插上月季花(或四季花),加上鹌鹑,表现"四季平安";兰花、灵芝表现"君子之交",芙蓉、牡丹表现"荣华富贵",葫芦或石榴或葡萄加上缠枝绕叶,表现"子孙万代";灵芝、兰花、牡丹花组成"兰芝富贵"……
牋牋用如上吉祥图案作为传统木装修雕刻题材的。
仅北京地区就有几十种之多。
这些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建筑文化,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封建糟粕,如:马上封侯(猴子骑在马上,加上蜜蜂),五子登科(一只公鸡,五只小鸡),连中三元(桂圆、荔枝、核桃)等。
但是,多数内容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