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论文-《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收获与启发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读后感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读后感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

文献综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5篇第一篇: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文献综述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受到重视,有关于汉字教学各方面的研究都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偏误分析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果从1984 年鲁健骥先生引进中介语理论算起,偏误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 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 偏误分析的各项成果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等各个领域破土发芽。
为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我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
主题关于汉字学习的偏误分析,其本身发展就不是很早,所以这方面的综述更是不多。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些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综述,在这些综述中提到了关于汉字偏误分析的内容及成果。
例如潘先军的《近4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2003)、李蕊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2008)。
2005年,出现了专门针对汉字偏误分析的综述,如刘晓岚的《留学生汉字偏误研究综述》。
鉴于这方面的综述做得较少,我只是简要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的研究进行了查阅,主要针对语音、汉字、词类、语法等进行的分析。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分析研究者们主要分析对比了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轻重音、儿化音等方面的语音偏误,并提出了一系列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语音偏误分析的面貌,这为在汉语学习和教学中避免语音上的偏误提供了帮助,并为我们进一步寻找更有效的纠正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帮助。
如郭宏的《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2005)针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叶南的《对外语语音偏误研究》(2008)针对学生的语音偏误,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语音偏误对策:《拼音方案》的策略性调整;声调、变调和轻声的音乐旋律练唱;韵母类推系联网络;声母纵横系联方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摘要】:第⼆语⾔习得者在使⽤汉语时因语⾔能⼒的不⾜⽽出现的语病,它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当事⼈⼀般不能改正,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它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并使得学习者的语⾔能⼒难以取得成效,本⽂就简要阐述了偏误是什么,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偏误主要表现在汉语教学中哪些⽅⾯,偏误产⽣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偏误。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意义⽅⾯原因策略⼀、偏误是什么偏误是指第⼆语⾔学习者在使⽤语⾔时不⾃觉地对⽬的语的偏离,是以⽬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的语⾔能⼒,属于语⾔能⼒的范畴。
要清楚理解“偏误”的含义,就必须与“失误”相区分。
失误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的语⾔错误,⽐如注意⼒不集中、疲劳、粗⼼或紧张等,具有偶然性。
第⼆语⾔学习者和使⽤母语的⼈都有可能发⽣这类错误,⽽且在错误发⽣之后有能⼒进⾏改正。
所以,它属于语⾔运⽤范畴,不能反映说话⼈的语⾔能⼒。
例如:①这周是6⽉份的第三(个)星期。
②这周是7⽉份的第⼀个星期。
这⾥的两个例⼦前⼀句遗漏了量词“个”,⽽句法环境相同的后⼀句却未遗漏,可见前⾯的错误是由于她的疏忽产⽣的,属于失误。
③我每天吃饭在⾷堂。
④我上课在教室。
这⾥句⼦明显就是偏误。
汉语中当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共同出现时,地点状语⼀定要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时间状语之后,⽽这⾥是把地点状语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
由于学习者没有把句⼦的语序问题弄清楚,造成⼀系列的错误,这就反映了说话⼈的语⾔能⼒,属于语⾔能⼒的范畴。
⼆、偏误分析对汉语教学的意义对教师⽽⾔,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标语的掌握情况及其所达到的阶段;从⽽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法,教学进度,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可以进⾏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便于⼤纲、教材和词典的编撰。
使得其更好的适应学⽣的情况,从⽽促使教学有意义的进⾏。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随着全球化发展,全世界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各国留学生蜂拥而至来到中国,他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带来了自己的本土文化,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母语的影响而在汉语学习中产生一些错误和偏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对偏误和错误认识不清,从而引发一些学习困难。
本文主要对偏误的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及学习者有所帮助。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鲁健骥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从整体上说,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
——正字法的、语音的、语法的、词汇的、篇章的、语用的。
我们把这种差距叫做‘偏误’。
”“偏误则是学习外语的人才会有的,是多发的、有规律的。
学习外语的人只有经过反复纠正偏误,他所使用的外语才能逐步实现该语言的标准形式。
”[1]偏误分析指的是针对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误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归纳二语习得时偏误产生的规律,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及其类型,进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有很多研究者对偏误进行研究分析,一般分析偏误的理论有语言的对比分析论以及偏误分析论。
语言的对比分析理论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刺激—反应”为基础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通过对比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来总结在语言学习时母语干扰目的语的规律,解释和预见学习者可能发生的错误与难点。
但对比分析论一般不区分偏误与错误,提倡学习者机械操练,这只能用在课堂训练上,不能解释和预见全部的偏误,具有局限性。
而偏误分析论的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二语习得的过程创造了新的语言系统,语言习得者下意识地对目的语的形式先作出一定假设,而后再去验证这个假设,验证过程中发现偏误,然后重新修改假设,再验证,再发现偏误,再修改。
如此反复验证,才能使语言习得者设置的假设更加接近目的语的标准形式。
偏误分析最早的倡导者科德提出,偏误分为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教案及反思

•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 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术,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提
02
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基于母语背景的对外汉语偏误 分析方法
• 了解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分析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预测可能 出现的偏误
• 语言结构差异:词汇、语法、语序等方面的差异 • 语言功能差异:表达方式、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差异 • 文化差异:习惯、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 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 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加强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高级阶段的偏误分析案例
案例:高级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的学习
• 偏误类型:语法偏误,如时态错误、语序错误等 • 教学策略:加强语法教学,通过讲解、练习、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习者掌握 语法
反思:
•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适合高级学习者的语法教学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 • 教学效果:学习者的语法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语法偏误是否得到有效纠正
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针对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加强汉语与日语之间的对比分析,
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针对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加强汉语与韩语之间的对比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对外汉语 偏误分析教学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偏误 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 语料库建设:建立对外汉语偏误语料库,方便教师和学生查阅 和学习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偏误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在语言表达、文化传递等方面存在的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偏误可能来自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教育环境的不同、学生个人认知的误区等多种因素。
以下是我对对外汉语教学偏误的分析。
首先,语法偏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偏误。
许多学生学习汉语时,容易在句子构造和语法规则上犯错。
例如,在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中,学生往往会颠倒词序,导致句子语序不通顺。
或者,在疑问句中,学生容易误用疑问句结构,导致句意不明。
其次,发音偏误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偏误。
与很多学生母语语音系统的不同,汉语拥有复杂而独特的音系。
因此,学生常常在发音上出现偏误。
例如,一些学生会将类似的声母或韵母混淆,并且难以发音一些带有声调的字词,导致交流中的误解。
还有,词汇偏误也是一种常见的偏误。
学习汉语的学生由于词汇量的不足,导致他们在进行口语和写作时难以准确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一些学生在描述事物或事件时,往往使用过于简单或含义不准确的词汇,导致语言交流的困难。
文化偏误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常见的问题之一、学习汉语的学生常常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对中国的文化理解存在差异。
他们可能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社交礼仪、习俗等。
这种缺乏文化理解的偏误将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运用和交流效果。
此外,学习策略偏误也是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往往没有合适的学习策略。
他们可能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也可能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在语法、发音、词汇、文化和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都存在。
对于教师而言,要仔细分析学生的错误,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只有在不断纠正和改善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启示

基本内容
教师还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和朗读练习,帮助他们逐步纠正这个偏误。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语音训练的重要性以及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的必要性。
基本内容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偏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 克服这些偏误,提高其汉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自 身素质,并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更 加全面、有效的指导,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基本内容
这些语音偏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交际效果,还可能引发歧义,甚至造成文化 误解。
基本内容
针对这些语音偏误,对外汉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语音训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训练应作为重要环节加以重视。 教师应当系统地介绍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及其发音要领,使学生对这些语音 单位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要通过大量的模仿、朗读和会话练习,帮助学生逐步 纠正语音偏误,提高发音准确性。
一、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分析
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见的语音偏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声母方面的偏误
1、声母方面的偏误
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发出不准确的发音。例 如,韩语中没有唇齿音,导致韩国学生发汉语的唇齿音时出现困难。此外,韩国 学生容易将汉语的舌尖后音误发为舌尖前音。
基本内容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当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情景教学、任务教学等。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 如制作语音课件、使用在线学习平台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汉语语音的 特征。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朗读比赛、话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语音知识。
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论文

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论文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经常出现一些偏误,。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在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回答“是非问句”中的错误的基础上,阐述此理论,揭示偏误的来源,以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全文如下:摘要: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学生第二语言学习中偏误并对其规律进行分析,对偏误进行纠正的过程。
也可以叫它错误分析。
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两种:一种是失误,一种是偏误,失误是偶然发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误、和笔误。
它是在紧张、疲劳、注意力分散时发生。
失误的发生本身是没有规律的,一旦发了由生学生自己发现或改正。
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是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也叫中介语,又称中继语。
学生使用这种新语言既有正确成分,也有错误成分。
随着学习的进展,中介语逐渐向目的语的标准形式靠拢,当学生的交际需求一旦满足,或其他原因停止学习的时候,他的中介语就停下来。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发现的各种骗吴,自然发生在低年级,低水平的学生群里。
一、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偏误问题(一)现状新疆,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讲授非母语课程。
事实上,真正的双语教学应该是教师用流利的汉语讲述非汉语课程。
这就是要求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既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汉语语言功底。
目前,双语教学应该如何开设和评价双语课程等问题都尚无定论;双语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都处于实验与探索阶段。
首先,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掌握很多语言知识,如果初次接触并掌握的语法,句法或发言是错误的,那么需要表达时,他们往往说出的则不标准的汉语,这个各阶段的学生自然会出现更多偏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的收获与启发2014级汉硕3班吴冬媚 20140710060一、收获老师在第一节课劈头而来的一个问题——“请举例说明汉语很简单”,实在引人深思。
当外国人问我,“汉语是不是很难学?”我从各个方面获知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所以我也人云亦云:“挺难学的,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却忘了我作为汉语教师的使命——传播中文。
汉语确实很难,但作为汉语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相信汉语不难。
上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对待对外汉语的态度其实不太端正,缺乏使命感。
虽说我很热爱这个专业,但五年来一直有人问我“对外汉语以后做什么工作的”,我只简单直接地回答“教外国人汉语”,而不愿多费口舌进一步解释,以至于很多人会接话:“教外国人汉语很有意思,网上的“小明”真的很好笑”。
我们都知道,“小明”只是网友的意淫,在被英语虐待了十几年之后企图以古怪的汉语来“侮辱”外国人,这与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可谓是南辕北辙。
国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无知,作为“对外汉语人”,我有一定的责任。
这一门课我上了大概11节课,短短十几个小时的学习让我深刻意识到,汉语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通过对比,我们才能发现汉语的特色。
同时,承载着汉语特色的文章、段子、语言游戏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问题意识,有语料意识,就能发现汉语的奥秘。
课堂上,郑老师都是从一些日常生活的语言游戏或网络小段子来引发我们的思考。
留意有趣的语言现象,做个有心人,我们可以从语言现象出发,从而总结出汉语的规律。
二、启发——从音义关系中获启发1.音与义的关系我们知道,英语表音,汉语表意,但并不意味着汉语不表音。
汉字形声字可分为声旁和形旁,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中国人常说,秀才识字读半边。
声旁能提示发音,如丁、订、盯、叮、钉。
形声字占了《康熙字典》收录汉字的90%左右。
所以我认为,汉字最初是表义兼表音文字,而英语只能表音。
虽然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字系统。
然而,在对比两种事物时,我们不仅要找出其差异,还要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汉语的音和义有时候有关联,可以辅助教学,如丁的本义是钉子,其外形也很像一颗钉子,教学时可以借助钉子掉在地上发出“ding”的声音来帮助学生记音。
学生通过记住丁,就可以把订、盯、叮、钉等的发音记住了。
由此笔者想到,英语某些词和汉语的某些词很巧合地对应起来了,英汉的音和义也可以联合起来辅助教学。
也就是说,英汉有些词发音相似,意义相近。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辅助教学。
去年有一个流行的帖子——《我们不需要这些让人哭笑的神级翻译》给予了我启发。
这些所谓的神级翻译就是发现了汉语与英语在音义上的某种巧合。
如,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有人把它翻译成了《我们都是昌平人》,流行歌曲《Young Girls》变成了《秧歌》,《Because You Love Me》变成《因为你是我的优乐美》(这个翻译很妙),《Love Maze》译成《辣妹子》,《The Best of the Yardbirds》译成《绝味鸭脖》,《Follow Your Heart》译成《怂》,“四大发明”翻译成了“star farming”,让人哭笑不得,却过目难忘。
从英语过渡到汉语的这一阶段称之为中介语,中介语对于掌握目的语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如洋泾浜,我们不可否认洋泾浜在民国时期的作用。
同样,我们小时候初学英语时,喜欢用中文给英语注音,这是一种蠢办法,但新东方却告诉我们,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他们就是利用了音义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如下表:英语中文注释英文中文注释pregnant 怀孕 ----扑来个男的ambulance 救护车 ----俺不能死ponderous 肥胖的 ----胖的要死pest 害虫 ----拍死它ambition 雄心 ----俺必胜hermit 隐士 ----何处觅他agony 痛苦 ----爱过你flee 逃跑 ----飞离sting 蛰 ----死盯admire 羡慕 ----额的妈呀strong 强壮 ----死壮bachelor 学士/单身汉 ----白吃了economy 经济 ----依靠农民coffin 棺材 ----靠坟appall 惊骇 ----我跑ail 疼痛 ----哎哟同理,我们也可以借助英语来帮学生记住汉字词汇,如便宜(peny,便士/分);毛病(morbid ,病态的);图腾(totem,图腾),凌迟(lynch 私刑处死),闪(shun,闪躲),台风(typhoon,台风),餐厅(canteen,饭堂),等等。
以上这些说法可能会引来诟病,因为这些对应或是巧合,或是人为臆想,但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教语言,并非教语言学,使用这样的小窍门既可以增加汉语课的趣味性,又能帮助学生识记汉字,何乐而不为?再者,如今现代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汉字无法溯源,学术界的考证结果也是一种猜想,尚不可得到证实,那教师以一种新视角来解释汉语又何尝不可呢?2.拟声词对比每一种语言里都有拟声词,拟声词是来自于自然界或者事物本身固有的发音。
每一种语言的拟声词按理来说,都应该一样,因为自然界的发音是固有的,是超越语言的。
然而我们却发现,不用语言的拟声词却不尽相同。
我们来对比一下:事物发出的声音英语西语中文喷嚏Ahchoo;kerchoo achís 哈啾枪击的声音Pop,bang;crash;Shot;bangBiubiubiu/biang/砰砰羊、鹿的咩咩叫声Baa,bleat be 咩咩摔门bang bang bang 棒弹簧的声音未查到boing Deng(~~) 打嗝的声音Burping burp 呃~~ 让大家安静一下hush Chis 嘘母鸡的叫声cackle clo, clo 咯咯咯狗叫bark Guau(呱呱)汪汪猫叫mew miau 喵喵牛的哞哞声boo mu 哞哞射击声shot pam; pum Biubiubiu/biang/砰砰哨声whistling pi 哔哔敲门声rub-a-dub,rat-tat,rat-a-tattoc 叩叩叩铃声ring dilín 铃铃铃表示疲劳、恼火、懊恼,表示反感Bah,alas uf 咳/唉吐痰声未查到stup Ca-tu掌声clap plas 啪啪吻mua Chuic/mua咳嗽声cough cof 咳咳鼓声rumble pom 咚咚锵油在锅里sizzle 滋滋鞭炮声pop pum 噼里啪啦不大的寒风声rustle 瑟瑟金属碰撞Clang,clank,jingle,cling-clang,kikiriki 哐哐哐风吹沙子。
树叶Rustle,sough 未查到沙沙,飒飒婴儿叫cry Ñaña(niania)未查到鸟叫Tweet 未查到叽叽喳喳青蛙叫croak Roak roak 呱呱疼痛gosh, Ouch ay 哎呀,啊惊讶Oh,gosh,wow wow 哇苍蝇buzz 未查到嗡嗡相比之下,我们发现以下几点:(1)英语和西语的发音更接近于事物本身的发音。
因为英语西语是字母文字,可以构造出各种发音的拟声词,而汉字的发音就只有400多个,拟声的范围有限,因此汉语拟声词跟事物实际的发音有一些出入。
因此,即便事物发音固有不变,但每一种语言的发音系统不一样,因而对自然界事物发音的转音也不一样。
(2)拟声词分为直接拟声词和间接拟声词,直接拟声词指词的发音与实际事物发音基本吻合,能够产生音义的联想。
汉语大多是直接拟声词,汉语的拟声词干脆利落,直接模仿事物发音。
间接拟声词指词的发音并不能直接唤起某种听觉的经验,间接拟声词是通过某种象征性意义才能产生联想。
如马培基先生认为,S是嘶音,能让人联想到很多动物的发音,如蛇叫,马喷鼻息的嘶嘶声,所以snake 是蛇的意思。
H是吐气音,象征着努力或费劲,如此可以联想到Hurry,hurl等词。
英语和西语里很多间接拟声词,需要通过联想。
我觉得上表中的whistling (哨声)是间接拟声词。
(3)受语言系统的影响,西语和英语的拟声词往往带有辅音词尾或前辅音。
我们可以从神曲《The Fox》的歌词中窥测一斑:“Dog goes woof(狗汪汪)Cat goes meow(猫喵喵)Bird goes tweet(鸟啾啾)And mouse goes squeek(老鼠吱吱)Cow goes moo(牛哞哞)Frog goes croak(青蛙呱呱)And the elephant goes toot(大象则是嘟嘟)Ducks say quack(鸭呱呱)And fish go blub(鱼啵啵)And the seal goes ow ow ow(海豹是嗷嗷嗷)”Woof、meow、tweet、squeek、croak、toot、quack、blub和ow都有辅音字母词尾,有的辅音词尾不发声,有的辅音词尾需要发声。
这让我很疑惑,这些动物的叫声本身没有尾音,但英语都要带词尾,这是否因为英语构词习惯一般是“辅音+原音+辅音”的结构?一如汉语喜欢双音节词语一样,抑或是还有其他原因?三、结语如今在墨西哥实习,我处于全西语的环境之下,我常常保持着语言对比的问题意识,这让我在与墨西哥人的交流过程中充满了好奇。
过几天就要参加西语学习班了,希望到时候能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
参考文献[1]孙中运.形声字声旁及其分类——同周有光先生商榷[J].辽宁师范学报,1982.[2]李燕,康加深.现代汉语形声字声符研究[C].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1995.[3]陈乃香.形声字声旁也表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4]胡双宝.声旁有义与形声字教学[J].汉字文化,2003.[5]张冬梅.英语语用效果与语言幽默的理解[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link?url=ZnGiFGwkWAo9d0AFB2xHn1jqArV-LKkXXEFr1iuj6SLj5UwpySRWzEgwQyNjNjQDdXVdrvWLBThV1a-3FuJ7rqDJPN-MGkJ_5dnlcQ5S7ym (常见英语拟声词)[7]/thread-10870-1-1.html (我们不需要这些让人笑哭的神翻译)[8]/life/13651.html 27个亮瞎你的逗比新词!节操碎一地(请自动忽略限制级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