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汇报模板
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案例分析1、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便认为的差班.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
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
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案例分析模板

案例分析模板一、背景介绍。
本案例分析旨在对某公司市场推广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为未来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健康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
二、市场推广活动。
公司在过去一年内进行了多次市场推广活动,包括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社交媒体营销、赞助活动等。
这些活动覆盖了不同的受众群体,并且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旨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三、市场推广效果分析。
1. 销售额增长情况。
通过对比活动前后的销售数据,可以发现在市场推广活动进行期间,公司的销售额有了明显的增长。
尤其是在促销活动期间,销售额增长更为显著,这表明促销活动对销售额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品牌知名度提升情况。
通过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在市场推广活动后有所提升。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营销和赞助活动中,公司的品牌曝光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对于未来的品牌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市场推广活动的优劣势分析。
1. 优势。
公司的市场推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尤其是促销活动和社交媒体营销效果显著。
2. 劣势。
在部分活动中,公司的市场推广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活动的投入产出比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五、未来市场推广策略建议。
1. 根据市场推广活动效果,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促销活动和社交媒体营销策略,加大投入,提升效果。
2. 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制定更加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
3.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赞助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
六、结语。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市场推广活动对公司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也需要看到市场推广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未来公司需要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市场推广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案例分析报告模板,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感谢网友“杨三恨”向本站投稿了15篇与“案例分析报告模板”相关的素材。
篇1:案例分析报告一、网络病毒营销互联网是消费者学习的最紧要的渠道,在新品牌和新产品方面,互联网的紧要性第一次排在电视广告前面。
VANCL凡客诚品采用广告同盟的方式,将广告遍布大大小小的网站,由于采用试用的策略,广告的点击率也是比较高,由于采用了大面积的网络营销,其综合营销本钱也相对降低,而且营销效果和规模要远胜于传统媒体。
二、体验营销一次良好的品牌体验(或一次糟糕的品牌体验)比正面或负面的品牌形象要强有力的多。
VANCL凡客诚品采用“VANCL试用啦啦队”,免费获新品BRA——魅力BRA试穿写体验活动的策略,用户只需要填写真实信息和邮寄住址,就可以拿到试用装。
当消费者试用过VANCL 凡客诚品产品后,那么就会对此评价,而且和其他潜在消费者沟通,一般情况沟通都是正面的(试用装很差估量牌子就砸掉了)。
三、口碑营销消费者对潜在消费者的介绍或建议,往往能够促成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媒体渐渐有失公正的公关,已经让消费者对传统媒体广告信任度下降,口碑传播往往成为消费最有力的营销策略。
四、会员制体系仿佛于贝塔斯曼书友会的模式,订购VANCL凡客诚品商品的同时自动就成为VANCL凡客诚品会员,无需缴纳任何入会费与年会费。
VANCL凡客诚品会员还可获赠DM杂志,成为VANCL凡客诚品与会员之间传递信息、双向沟通的纽带。
采用会员制大大提高了VANCL凡客诚品消费者的归属感,拉近了VANCL凡客诚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从以上的分析而言,互联网对VANCaL凡客诚品最大的促进有三方面:A、降低了营销本钱。
B、大幅度提高了品牌占有市场的速度。
C、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对潜在消费者有效的口碑。
自此数据和案例我觉得可以引起很多的思考,一方面是传统企业如何针对消费者的心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工具进行有效的营销推广。
典型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1. 案件来源:简要介绍案件来源,如诉讼、仲裁、行政处罚等。
2. 当事人信息: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等。
3. 案件起因:概述案件发生的原因,涉及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
二、案件事实1. 事实经过:详细叙述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当事人之间的互动。
2. 争议焦点:明确指出案件中的争议点,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等。
3. 相关证据:列举案件中的关键证据,如合同、协议、证人证言、鉴定报告等。
三、法律分析1. 法律依据: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政策文件等,作为分析案件的法律依据。
2. 法律关系:分析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如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劳动关系等。
3. 责任认定:根据法律依据和案件事实,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进行认定。
4. 判决理由:结合法律依据和案件事实,阐述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判决的理由。
四、案例分析1. 案件特点:分析案件的特点,如新型法律问题、社会影响、行业监管等。
2. 争议解决:探讨案件争议的解决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
3. 启示与建议:从案件分析中提炼出的法律知识、经验教训,对类似案件的处理提出建议。
五、案例总结1. 案件结果:简要概括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如判决结果、调解结果等。
2. 法律适用:总结案件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如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3. 社会意义:指出案件对社会的影响,如对法律的完善、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等。
以下为具体案例分析示例:案例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业主的合同纠纷案一、案例背景1. 案件来源:原告业主与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
2. 当事人信息:原告为业主,被告为房地产开发公司。
3. 案件起因:业主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开发商未按约定交付房屋,业主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二、案件事实1. 事实经过:业主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开发商于2022年1月1日前交付房屋。
法律案例的报告分析模板(3篇)

第1篇一、标题[案例名称]法律案例报告分析二、案例背景1. 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基本情况2. 案件发生的起因和背景3. 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三、案件事实1.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 争议的具体事实和证据3. 当事人的诉求和主张四、法律依据1. 相关法律法规2. 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3. 当地政策规定五、案例分析1. 争议焦点分析a.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b. 争议的法律适用c. 争议的事实认定2. 法律依据分析a. 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b. 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c. 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争议3. 案例特点分析a. 案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b. 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c. 案件的法律意义和社会影响六、判决结果1. 法院判决的基本内容2. 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得到支持3. 案件判决的法律依据和理由七、案例分析结论1. 案件判决的法律依据是否充分2. 案件判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 案件判决是否公平公正4. 案件判决对类似案件的法律适用有何启示八、建议与展望1. 对类似案件的法律适用提出建议2. 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建议3. 对法律教育和法律宣传提出建议4. 对未来法律发展的展望九、附录1. 案件判决书2. 相关法律法规3. 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4. 当地政策规定5. 其他参考资料以下为模板的具体内容:一、标题[案例名称]法律案例报告分析二、案例背景1. 案件发生的时间:2021年5月2. 案件发生的地点:某市某区人民法院3. 当事人基本情况:a. 原告: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b. 被告:乙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4. 案件发生的起因和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
合同履行过程中,乙公司未能按时支付货款,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5. 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甲公司主张乙公司支付货款,乙公司则认为甲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拒绝支付货款。
三、案件事实1.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a. 原告: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经营范围:货物进出口、贸易代理等b. 被告:乙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经营范围:贸易代理、货物运输等2. 争议的具体事实和证据:a. 甲公司提供了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证明双方存在买卖关系。
案例分析(附答案)【范本模板】

案例一一般资料:男,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目前休学l年。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意外身亡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
"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听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警察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警察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认为自己脑子里想的事别人知道了.“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
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一次,突然对电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坏人";求助者时常自言自语,对母亲不象以前那么关心了,生活极端懒散,整天不刷牙洗脸甚至不主动摄食。
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被带到心理门诊.多选:1、该案例典型症状包括()。
(A)妄想(B)错觉(C)幻觉(D)强迫多选:2、该案例异常心理的症状包括(A)自罪妄想(B)被洞悉感(C)幻听(D)意志缺乏单选:3、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断他属于()。
(A)心理正常(B)心理健康(C)心理不健康(D)心理异常单选:4、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精神分裂症(B)强迫性神经症(C)焦虑性神经症(D)恐怖性神经症单选单选:5、该案例怡当的处理方式是( )。
(A)进行心理治疗(B)建议看精神科(C)建议加强交往(D)纠正歪曲认知多选:6、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不符合()。
(A)主客观世界统一性(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D)身心状态的同一性多选多选:7、对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作定性分析的依据包括()。
(A)无主动求治愿望(B)对症状无自知力(C)有幻听妄想症状(D)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单选:8、求助者的自知力程度属于( )。
(A)自知力完全存在(B)自知力部分存在(C)几乎没有自知力(D)该资料难以判断多选:9、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明其()。
(A)自知力完整(B)自知力缺失(C)主动性求医(D)被动性求医多选:10、本案例还应了解的信息是( )。
法律案例分析模板

法律案例分析模板一、案件基本信息。
1. 案号,xxxxx。
2. 当事人,原告/被告。
3. 法院,xxx法院。
4. 案件类型,民事/刑事/行政。
5. 审理程序,一审/二审/再审。
6. 审理法官,xxx法官。
7. 审理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二、案件背景。
该案件涉及xxx问题,起因于xxxx。
原告/被告因xxx原因提起诉讼,要求xxx。
经过xxx程序,最终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三、案件争点。
1. 原告诉称。
原告主要诉称xxx,认为xxx违反了xxx法律规定,造成了xxx损失,要求被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被告辩称。
被告主要辩称xxx,认为xxx并不存在,或者xxx并非由被告造成,要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四、法院裁决。
1. 法院认定。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定了xxx事实,对xxx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裁定。
2. 裁判结果。
法院最终裁定xxx,对原告/被告做出了xxx的判决。
判决结果为xxx。
五、案件分析与启示。
1. 法律适用。
对于本案涉及的法律条款,法院是如何适用的?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 事实认定。
法院在本案中认定的事实是否准确?是否有证据证明?3. 判决结果。
法院对于本案的判决结果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4. 启示意义。
本案对于类似案件的启示意义是什么?对于相关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有何借鉴意义?六、结语。
通过对该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xxx。
这给我们提供了xxx的启示,对于今后的类似案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对于法律案例分析的模板,希望对于大家的案例分析有所帮助。
财务案例分析报告_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1. 公司简介(在此处简要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市场地位等基本信息。
)2. 案例背景介绍(在此处详细描述案例产生的背景,包括行业环境、政策法规、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以及公司内部的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流动资产分析-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构成,判断其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 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坏账准备等,评估其回收风险。
- 存货:分析存货周转率、跌价准备等,评估其变现能力和跌价风险。
- 流动负债:分析流动负债的构成,判断其短期偿债能力。
(2)非流动资产分析- 固定资产: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折旧政策等,评估其使用效率和折旧风险。
- 无形资产:分析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政策等,评估其价值和使用寿命。
(3)所有者权益分析- 实收资本:分析实收资本的构成,判断其稳定性和扩张能力。
- 盈余公积:分析盈余公积的构成和用途,评估其风险控制能力。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 分析营业收入构成,判断其增长趋势和业务结构。
- 分析营业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的比较,评估其市场竞争力。
(2)营业成本分析- 分析营业成本构成,判断其控制效果和成本优势。
- 分析营业成本与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的比较,评估其成本控制能力。
(3)期间费用分析- 分析期间费用构成,判断其合理性和控制效果。
- 分析期间费用与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的比较,评估其费用控制能力。
(4)利润分析- 分析净利润构成,判断其增长趋势和盈利能力。
- 分析净利润与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的比较,评估其盈利水平。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判断其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 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比较,评估其现金创造能力。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判断其投资方向和投资效益。
-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公司发展战略的比较,评估其投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XXX的案例分析
汇报人:XXX 2019年11月29日
1
content
隧道行为 浙江海纳 春兰股份 防范措施
Case analysis
隧道行为
Suidao xingwei
什么叫“隧道行为”?
定义
上市公司或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通过种种非 正当及非法的手段侵蚀中小投资者利益这一类行 为。
Case analysis
春兰股份
Chunlan gufen
春兰股份——简介
春兰股份全称为江苏春兰制冷设备股份有 限公司,是春兰(集团)公司、泰州春兰特种空 调器厂、春兰销售公司和香港钟山有限公司 四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兰股份1994年通过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至2016年,春兰集 团为春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为 25.34%。
春兰股份有着众多的关联方,关联交易在 它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同时 形式也多种多样。
春兰股份——XXX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Case analysis
防范措施
Take
Measures
浙大海纳(股票代码000925)于1999年6 月1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浙江海纳在8年时间里先后两次被中控技 术和立立电子掏空。
浙大海纳(股票代码000925)于1999年6 月1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浙大海纳——XXX
点击输入标题点击输入标题点击输入标题
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 容在此处输入内容 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
如何防止实际控股人的“隧道行为”呢?
• 方法一
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 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 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具体分析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 容在此处输入内容 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
• 在此处输入内容 • 在此处输入内容 • 在此处输入内容
浙大海纳——XXX
什么叫直接占用资金?
• 直接占用是指控股股东直接从上市公司拿走各种财产物资,表现为上市公 司账面上存在控股股东或由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为债务人的大量其他应收款。
• 这种其他应收款最后可能通过“坏账损失”冲销,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当年 亏损的主要原因。
直接占用资金
• 根据《通知》,公司被“飞天系”直接占用的资金包括:招商银行上海大 木桥支行账户余额与公司该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之间的差额20200万元, 国 债投资1845万元,关联方资金拆借8804万元及其在中国银行廊坊分行的银 行存款1350万元,金额合计32199万元。
Case analysis
浙大
Zheda
海纳
haina
浙大海纳——简介
浙大海纳(股票代码000925)于1999年6 月1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浙江海纳在8年时间里先后两次被中控技 术和立立电子掏空。
公司成立之初,其实际控制人为浙江大 学企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数为5620万 股,持股比例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