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截肢以后要怎么护理

合集下载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一、护理措施
1、控制外出活动,减少病人与病毒的接触,避免细菌侵入;
2、穿戴正确的保护装备,使患者免受外界伤害;
3、及时更换患者术后床单枕头、睡衣;
4、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5、严格的清洁护理措施,如双手消毒,定期更换护理用品;
6、掌握病人术后体温及搏动,观察术后的病情是否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7、注意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调节;
8、注意术后护理和活动训练,术后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松解和针管作用;
9、监测术后凝血功能,避免发生出血;
10、携带病人护理将近,防止意外状况;
二、观察要点
1、术后及时对残端再造情况进行观察,及时更换植入物表面的衣物和活动装置;
2、注意观察残端再造区是否有炎症的迹象,如肿胀、红肿、出血、疼痛等;
3、术后需要观察被截肢部位感染的情况,如有高温、生疮、脓血表面等;
4、注意观察是否排气;
5、及时更换床单和枕头,并注意观察体表散发物渗液的情况;
6、定期监测肢体血压能否正常;
7、定期观察肢体及关节的活动状况,早期实施微创肢体训练;
8、定期记录残端再造区血糖、耐氧量以及其他检查结果;
9、观察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早期及时开展心理干预,防止术后抑郁等心理病;
10、对肢体肌肉酸痛及体温异常等症状进行观察,及时通知医生。

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的康复护理

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的康复护理

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的康复护理作者:张红艳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第08期[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11月68例接受截肢术治疗的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4)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4)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康复护理后,截肢断端感染、残肢浮肿、关节挛缩、畸形预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老年性糖尿病足;截肢术;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136-02糖尿病足是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长期生活质量的主要并发症,一般情况下,严重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开展截肢术进行治疗,从而避免感染进一步恶化。

做好截肢术术后康复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患者良好预后奠定基础。

该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68例接受截肢术治疗的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分析其康复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6年11月68例老年性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足相关诊疗标准[1],且满足截肢术相关操作指征,患者术后意识清晰,能够配合临床诊治疗工作。

数字随机法分组,观察组(n=34)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8.74±3.97)岁。

糖尿病病程6~23年,平均病程(14.72±3.71)年。

对照组(n=34)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78.63±3.99)岁。

糖尿病病程6~22年,平均病程(14.68±3.77)年。

2组患者病情明确,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糖尿病足截肢术后突发心跳骤停救治成功1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术后突发心跳骤停救治成功1例护理体会

[] 2 鲁文军 , 李玲 , 马恒銮 , 小 儿股静 脉穿刺的体表定位及 穿刺 方 等.
法 . 国实 用 护 理 杂 志 ,0 4 2 ( ):2 中 2 0 ,0 6 4 .
肢 运动障碍 , 若穿刺 失败 , 针后 再失 败 , 复 应换 另一 侧 , 要 不
在同一 部位 多次反复穿刺或左右摆动 , 以免 造成血 肿或较 大
5m n 观 察 局 部 有 无 活 动 性 出 血 , 出 血 、 血 异 常 的 患 儿 , i, 对 凝
[ ] 国飞 . 4 林 新生儿行股静脉穿刺采集 血标 本的体会. 中国实用 护理
杂 志 ,0 4,0 1 3 . 20 2 ( ):8
[ ]王凤华 , 5 李皎化 , 徐春岚. 新生儿股 静脉新穿刺部位探讨. 中国实
[ ]王秀萍 , 3 冯玉荣 , 彭兆兰 , 专科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等. 郑州 : 南 河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O o 14—17 2 o :5 5.

范围的损伤 。穿刺 时 密切观 察患 儿 的意识 、 面色 、 生命 体征 等变化 , 如有异常 , 即停 止操作 。穿刺后应 按压穿刺点 3 立
患者 , , 女 5 O岁。在笔者所 在医院确诊 2 型糖 尿病 3 , 年

引流量 、 敷料的情况 等 。因患者 有冠 心病史 , 血管 受累 的 有
情况 , 血糖控制 不 理想 , 术后 应 常规 进行 心 电监 护 , 意心 注 率、 心律的变化 , 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的情况 。 2 13 疼痛 的护理 .. 术后 疼痛包括 术 口疼 痛和患肢痛 。术 口疼痛一般 2 4h后逐渐 缓解 , 患肢 痛可 以持 续 1~3个 月 。 术后应检查患肢 的情况 , 予舒适 的体 位 , 给 排除 因患肢 受压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3.6残肢护理:术后前2天患肢抬高20。一30。,以利于静脉回流,避免残端水肿;2天后患肢伸直位放置,一般术后1~3 d拨出引流管[6],并将残肢维持在功能位,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残端用软衬垫护,残肢缠绕绷带,预防水肿、减少皮下脂防、促进残端萎缩,使残肢早期成熟。伤口愈合后,每日要用肥皂水清洗,保持残端卫生。及时换药,争取切口一期愈合,残端完全愈合后经常给予均匀的压迫、按摩、拍打和蹬踩,并逐渐增加残肢的负重,强化残肢面的韧性和肌肉力量,为安装假体做好准备。
关键词:糖尿病足; 坏疽; 截肢; 护理
1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实现所在科室2017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截肢患者20例。其中男 10 例,女 8 例。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趾尖麻痹、疼痛皮肤苍白或紫绀其疼痛可导致夜不安席;严重者合并感染后足部腐烂、坏死、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在面临截肢后都会产生惊怖、懊恼、悲观等厌世不良的心理活动,更有甚者会出现对生活的无望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有研究发现,血糖较高、有并发症及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更为突出 [2] 。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手术是为保障生命,及术后可安装假肢与功能重建,鼓励患者战胜自我,同时取得亲属的支持,经常来探视患者,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还可请心理专业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参与,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及具体社会问题,精神上给予鼓励,耐心给予心理辅导,帮助其冷静地正视现实,尽快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2.2.2 控制感染 对于局部坏疽创面,应做分泌物培养及药敏,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为截肢手术创造条件,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及下肢肢体变化,发现患者神情淡漠、体温升高或过低、局部发黑范围增大时应高度重视以防败血症的发生,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为标题,本文旨在阐述一下截肢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在现代的医疗护理中,截肢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不但作用于治疗,还在生活中用于保护残疾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从护理准备、手术护理、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观察评估和病情处理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截肢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一、护理准备。

护理准备是护士在截肢手术前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宣教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介绍和宣传,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理检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确定患者是否适宜手术,为患者的手术护理做的准备工作。

同时,护士还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进行病人的血液检查,确定患者的血液类型,为紧急流血时使用输血做准备。

二、手术护理。

手术护理包括护士对患者实施基本护理,操作活动,维持心理状态,为患者准备和管理外科器械,安排患者的术前注射,辅助外科医师完成外科操作,陪伴患者进行手术,以及维护外科洁净度,并逐步准备患者恢复护理。

三、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是指创面的护理,其目的在于促进外科创面的愈合,防止感染,减少疼痛,以及维持肢体正常活动。

包括:清洁创面、滋润消毒、预防淤痂等,以及应用绷带托膝法、悬挂法、网状法等护理技能。

四、观察评估观察评估是护士对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以及对创面的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观察创面有无愈合,颜色是否正常,风湿性关节疼痛的发生等。

同时,护士还要定时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心率、体重等进行评估,并记录下来。

五、病情处理病情处理是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观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的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和治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维护患者的生理功能,以保护截肢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截肢术后护理和观察要点囊括了护理准备、手术护理、截肢患者的基本需求、观察评估和病情处理几个方面,是完成手术护理的重要步骤,是保证截肢患者的安全的关键。

护士应该牢记,要积极正确地开展截肢患者的护理及观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较快的恢复。

截肢术后的饮食护理措施

截肢术后的饮食护理措施

一、引言截肢术是一种治疗肢体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血管病变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患者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而合理的饮食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截肢术后的饮食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二、截肢术后饮食护理原则1.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截肢术后患者身体虚弱,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2. 适量控制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饮食中的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3. 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保证患者身体所需。

4.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刺激伤口,影响康复。

5.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伤口愈合。

三、截肢术后饮食护理措施1. 术后初期(1-2周)(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鸡蛋、豆腐等。

(2)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奶制品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3)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4)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 术后中期(3-4周)(1)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如米饭、馒头、蔬菜、水果等。

(2)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肉、鱼肉、豆腐等。

(3)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4)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预防便秘。

3. 术后后期(4周以上)(1)恢复正常饮食,根据个人口味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2)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适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4)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四、特殊人群的饮食护理1.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应选择易消化、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物。

2. 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

3.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摄入膳食纤维,保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足截肢的术后护理

糖尿病足截肢的术后护理

糖尿病足截肢的术后护理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并且注意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在术后的第一周内,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伤口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并且避免接触水以及污染的物品。

同时,应该定期复诊,确保伤口的愈合情况良好。

如果出现任何感染的迹象,如红肿、发热、分泌物等,应该及时就医。

其次,患者需要关注自身的日常生活习惯。

在康复期间,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伤口受到额外的压力和摩擦。

同时保持适当的营养和体重,可以帮助加快伤口愈合速度。

在活动方面,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以保持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最后,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后的变化而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总而言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护理需要综合考虑身体、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因素。

患者和家人要密切配合医生和护理团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对膳食、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整。

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应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此外,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的使用剂量也很关键。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洗脚、修剪趾甲,避免使脚部受到外伤或感染同样十分重要。

在术后康复阶段,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及灵活性。

这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产生,也有助于提升整体康复效果。

除此之外,患者的家人也需要承担重要的照护责任。

他们应该关注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他们也需要注重照护者自身的健康,避免疲劳和过度负担,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最后,糖尿病足截肢患者需要面对与自己康复及生活质量相关的挑战。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糖尿病足是指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其严重者可导致下肢截肢。

其伤害性不仅是肢体和功能的丧失,还有内心巨大的创伤。

我院 2011 至 2016 年我科收治 50 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截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2],为2型糖尿病。

本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6岁,平均70.2岁。

肢端坏疽按 Wagner,s级分类标准。

IV级24例,V级22例。

44例单侧截肢,6例双侧截肢;膝上截肢5肢,膝下截肢20肢,踝部截肢10例,趾列截肢15足。

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1.1mmol/L,餐后2h血糖15.5~24.6mmol/L。

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检查,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及控制血糖水平。

完善尿糖、尿酮体、血尿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肺X线、心脏彩超等检查。

常规患肢多普勒超声检测,必要时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

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

监测血糖,一天7次。

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术前1~2d宜停用长效胰岛素,改为早、午、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的方式,控制空腹血糖在6~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

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82~90mmHg。

血脂异常给予控制血脂。

给予支持疗法,术前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2 心理护理患者常出现悲观失望,对截肢手术难以接受,我们要真诚地表示理解、同情。

帮助患者分析病情,鼓励患者正视和接受现实。

我们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通过图片或幻灯安装假肢后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截肢以后要怎么护理
问到这个问题的病人及家属不少,在医院截了肢,想要了解一下术后的护理问题。

虽然截肢可以避免,但是截肢已成事实,为了较好的康复也要知道一些术后的康复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谈谈,看看护理都需要注意什么。

1、控制好血糖。

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截肢后更不能忽视。

稳定的血糖能提高创面的恢复和愈合能力,最好的办法是胰岛素注射治疗。

2、时刻关注创面的恢复情况。

术后时刻关注创面的恢复情况,因为糖尿病人的伤口经常难愈合,截肢创面同样如此。

如果伤口没有任何好转迹象,就要及时咨询医生,万不可抱着“先治治看”、不以为然的态度。

3、警惕幻肢状态。

截肢手术后心理和身体上受到刺激较大,病人很难接受事实,仍会感觉自己是正常人,肢体依然完整。

尤其是夜间,病人会突然下床活动,就会出现意外和危险,特别年纪大的病人经不起磕磕绊绊。

所以,在重视病人心理康复的同时,术后几天一定要有人陪护,避免风险。

4、警惕术后并发症。

糖尿病足病人下肢存在血管病变,不能排除其他地方如心脑血管同样会有问题。

截肢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大大提高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所以家属要配合医生一起,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5、经常活动增加功能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就像是机器一样,不运动就会出问题。

对于因某些原因导致肢体不全的病人,运动更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由家属或者专业人员帮助,刚开始时活动强度不要大,视恢复情况适度增加,对于血糖控制和伤口愈合都很关键。

当然,术后的康复病人的主治医生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方案,也会因为个体、病程、症状以及严重程度会存在一定性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病人、家属和医生之间一定要及时沟通,争取早日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