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合集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情况,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手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术后的护理措施。

一、手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病史、手术指征等,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 术前准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3. 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材、药物、血液制品等,并安排手术室、麻醉科等配合工作。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1. 手术室护理:提前准备好手术室,确保手术室的净化和消毒工作,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手术所需的器材、设备、药物等。

2. 麻醉护理: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局麻、全身麻醉或联合麻醉等方式,护士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相关操作,包括给药、监护等。

3. 术中监护: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矫正。

4. 手术协助: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包括准备器械、吸引血液、缝合伤口等。

2. 观察伤口状况: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状况,包括颜色、渗出物、肿胀等,及时发现感染或出血并予以处理。

3. 应用药物:根据医嘱给予相关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等,并定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5.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康复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6.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并定期进行伤口护理。

7. 督促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方式,护士要督促患者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8.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焦虑等,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以上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术后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03-12T14:27:57.8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肖春霞赵亮李建军乔秀娟刘小丽田秀玲[导读] 通过对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全身状态得到积极恢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三科, 北京市 101300)糖尿病足是指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其严重者可导致下肢截肢。

其伤害性不仅是肢体和功能的丧失,还有内心巨大的创伤。

我院 2011 至 2016 年我科收治 50 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截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2],为2型糖尿病。

本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6岁,平均70.2岁。

肢端坏疽按Wagner,s级分类标准。

IV级24例,V级22例。

44例单侧截肢,6例双侧截肢;膝上截肢5肢,膝下截肢20肢,踝部截肢10例,趾列截肢15足。

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1.1mmol/L,餐后2h血糖15.5~24.6mmol/L。

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检查,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及控制血糖水平。

完善尿糖、尿酮体、血尿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肺X线、心脏彩超等检查。

常规患肢多普勒超声检测,必要时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

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

监测血糖,一天7次。

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术前1~2d宜停用长效胰岛素,改为早、午、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的方式,控制空腹血糖在6~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

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82~90mmHg。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 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rt One
添加标题
Prt Two
添加标题
Prt Three
添加标题
Prt Four
添加标题
Prt Five
添加标题
P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糖尿病病人02围手术期护
理的重要性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手术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 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 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
药物治疗:按时服药,保持药物治疗效 果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 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
03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病人情况
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血糖水平, 评估血糖控制效 果
并发症情况:评 估是否有糖尿病 并发症,如心血 管疾病、肾病等
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恢复的作用
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 定,减少并发症风险
预防感染:降低术后感 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 入,促进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 力,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饮食,避免高糖、 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血糖控制: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内
药物调整: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 量或种类
饮食控制: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避 免高糖、高脂食物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围手术期护理10例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围手术期护理10例
患 者 的耐 受 力 安 排 锻 炼 时 间 ,一 般 每 天 3 4次 ,每 次 l ~ ~ O 2 分 钟 ;以 后再 指 导 患 者 进 行 各 关 节 的 功 能 锻 炼 , 防 止 关 O
2 1 术前护理 : . 2 1 1 监 测 血 糖 及 胰 岛 素 治 疗 护 理 : 每 日三 餐 前 及 睡 前 测 ..
血糖 ,血 糖 波 动 大 时 可 测 定 血 糖 q h 2 ,并 根 据 血 糖 浓 度 调 整 胰 岛 素 的 用 量 ,患 者 餐 后 血 糖 控 制 在 7 0 1 . . ~ 1 1mmo/ lL时
才 能行 手 术 治 疗 。
节 屈 曲 、挛 缩 ;残 端 伤 口完 全 愈 合后 ,指 导 患 者 对 残 端 肢 体
mmo/ lL,1 0例 患 者 均 顺 利 出 院 。
2 护
控 制 疼 痛 的方 法 ,如 听 音 乐 、阅 读 、交谈 等 。
2 2 5 功 能 锻 炼 :术 后 6 时 即 开 始 指 导 患 者 进 行 肌 肉 收 .. 小 缩 运 动 , 如股 四头 肌 等 长 收 缩 运 动 及 臀 肌 收 缩 运 动 等 。根 据
高 2 ~3 度 ,促 进 静 脉 回 流 , 以 防 出 血 及 肿 胀 ,两 天 后 将 O O
残 肢 放 平 固定 于 功 能 位 。术 后 床 头 备 止 血 带 一 条 , 以随 时 处
理 出血 情 况 ,注 意 观 察 残 端 血运 、渗 血情 况 ,预 防 局 部 组 织 坏 死 。渗 血 较 多 时 应 及 时 更 换 敷 料 ,观 察 伤 口敷 料 包 扎 松 紧 是 否 适 宜 ,因包 扎 太 紧 可影 响 血 运 ,严 重 可 导 致 局 部 组 织 坏 死 ;太 松 敷 料 易 脱 落 导 致 伤 口污 染 。

糖尿病足高位截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高位截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高位截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介绍糖尿病足高位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护理糖尿病足溃疡发生高位截肢危险大,致死致残率高,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极为关键。

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11例糖尿病足并行高位截肢术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54~83岁;糖尿病史5~15年,平均9.22年;糖尿病足病程6~14个月,平均10.42个月。

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疼痛等肢体缺血、缺氧的临床表现,皆有程度不同的肢端溃疡、坏疽。

1.2结果病人入院时血糖9.23-17.78mmol/L ,术前降至7.65-11.09mmol/L,术后血糖6.54-9.89mmol/L。

1例术后并发低血糖昏迷,经及时补糖后好转。

截肢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天数28-54天。

2 护理干预2.1术前护理2.1.1术前健康指导术前评估患者糖尿病史、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糖尿病足分级、各种合并症程度、疼痛程度、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方式等,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术前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根据计划向患者分次进行健康宣教。

向患者告知疾病的进展、手术的必要性、糖尿病足的保健常识,血糖的自我检测方法、胰岛素的应用及配合,指导进行床上翻身及大小便的适应性训练,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方法等。

2.1.2心理支持患者普遍对截肢反应敏感,针对不同的病人,我们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压抑沉默者我们详细介绍病情及预后,介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预后良好的病例,与其促膝谈心,谆谆善诱,鼓励其诉说不良心理感受,指导其通过倾诉、哭泣、聊天等方式解除焦虑恐惧心理,建立积极的就医心态。

暴躁易怒者我们面对其不良情绪,忍耐、平静面对、倾听,引导其用理性状态面对疾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应对机制。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

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都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状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以便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水平,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果病人需要输液或输血,医护人员也需要特别关注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留意病人是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或伤口愈合不良。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同时,病人在术后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和药物的使用,确保血糖水平恢复稳定。

总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确保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全度过,并尽快康复。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护理措施。

此外,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术前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充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特别是与糖尿病相关的潜在风险。

他们需要了解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手术后需要做些什么,如何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以及需要遵守哪些特定的饮食和用药指导。

另外,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还需要密切协调多个团队,包括内分泌科、外科、麻醉科、营养科以及护理团队。

这些团队需要密切协作,共同制定病人的护理方案,并及时交流和调整护理计划。

在围手术期间,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也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室内外给予全方位的监护,包括术中血糖的实时监测、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术后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包括血糖的控制和合并症的监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此病。

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风险高,手术前期要注意进行足部检查,保证患者足部无裂痕、溃疡、感染等疾病。

手术期间需要保证患者血糖平稳,注意血压、呼吸、心率等重要生命指标。

1. 观察生命体征: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生命体征评估,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重要指标,并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手术期间应当特别关注血压、心率、呼吸等,随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2. 糖尿病与足部检查: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血糖监测,保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足部检查,确保患者足部无裂痕、溃疡、感染等疾病。

3. 动脉血流量监测:手术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流量监测,以判断手术效果。

手术后还需要定期进行血流量监测,以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

4. 营养支持:手术前应给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增强患者抵抗力。

手术后应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5. 插管护理:手术期间需要进行插管操作,要注意插管护理。

保证插管通畅,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6.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手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手术部位,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手术后还需要恰当处理手术创面,避免局部感染。

7. 防止术后并发症:手术后需要定期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手术部位、一般情况等,及时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防止发生术后并发症。

8. 心理护理:手术期间应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等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在手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营养状况、足部检查、动脉血流量监测、插管护理、手术部位观察等方面,防止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确保手术的成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围手术期护理简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而糖尿病足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当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就会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更高的难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准备1. 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其患有的其他疾病和过往的手术历史。

2.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并给予充足的营养,围手术期口服药物的剂量要注意调整。

3. 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术前身体状况,判断手术的风险性。

4. 做好手术前的皮肤消毒、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室准备等。

术中护理1. 保持患者的体温和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2.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尿量等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3.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避免手术感染并迅速处理感染的风险。

4. 术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麻醉和镇痛,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不会感到过度的疼痛。

5. 术中应保持患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如果需要输液请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

1. 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心率、血糖水平等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2. 定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渗血和感染的情况。

3. 控制患者的活动范围,防止疤痕牵拉造成创口裂开,同时做好床位护理,包括定位、翻身、深静脉血栓护理等。

4. 合理控制疼痛,给予足够的镇痛药物,同时监测患者的呼吸和血氧水平,防止镇痛药物过度而导致呼吸抑制。

5. 控制患者的饮食,包括饮食种类和量,尽量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时避免低血糖。

注意事项1. 在围手术期,要保持充分沟通,及时汇报患者的情况,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情况。

2. 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对于手术区域应该特别注意,以防止感染的风险。

3.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时刻关注其血糖水平的变化,做好对血糖水平的调整和控制。

4.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避免因为手术而导致其他后遗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截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发表时间:
2018-01-08T16:10:53.8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 作者: 林静
[导读] 控制及正规治疗糖尿病是对形成糖尿病足的有效预防。即使患有糖尿病足,也应该端正心态,积极地控制住感染。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302-02
糖尿病足是指那些由于患有糖尿病而导致足部的神经病变使得下肢的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的病变而致使动脉的灌注不
足,从而引发的微循环障碍,导致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致残,甚至死亡的
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而且影响其及家人的正常生活并且给家庭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2016年我科共收治11例
糖尿病足病人,其中男性病人
7例,女性病人4例,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病人中有7表现为足部或趾端发黑,呈现出一种干性的坏死状,局部会感到疼痛麻木,其严重疼痛者可能会导致无法入睡;4
例表现为下肢肿胀溃烂,组织坏死、严重的会散发出恶臭,经过长期的清创换药后,症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收转至我科进行截趾或
截肢术。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因为足部溃烂、引发疼痛,组织坏死、伤口经久不愈,甚至有些病人因足部感染坏疽,严重的甚至散发出恶臭,这一类病人
需面临致残手术,会变得敏感自卑,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病人暗自流泪,封闭自己,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容易发怒,脾
气暴躁甚至对治疗与护理产生不配合情绪、行为等问题,这是对即将进行的手术及手术后的恢复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手术前首先需要
对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支持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对病人进行鼓励,多向其介
绍治疗成功案例;向病人展示手术后的积极信息,以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能力和信心。多倾听病人自己的心理感受,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同时指导病人家属给予病人在情感及心理上的支持,关心体贴病人鼓励其保持思想乐观稳定的情绪。
2.2 术前护理
2.2.1病人需对床上大小便进行训练,男性病人需要规劝其戒烟,并指出烟草是含有一定量的氧化氮及微量氰化物等危害物质,是诱导
本病的向不良方向发展的因素之一,甚至可能会加重
HbCO的缺氧效应。

2.2.2防止患处感染 对患处产生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后,选用敏感药物,如莫西沙星等。嘱咐病人在床上绝对静养,并将患
肢抬高悬空。患处需每天进行换药,将分泌物清除干净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2.2.3饮食护理及血糖的指导 饮食护理是对糖尿病病人的治疗进行的基础部分,能对糖尿病病人病情的控制起到十分要的作用。所以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饮食方面对糖尿病病情的影响就十分重要了。指导病人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制定多样化的食谱,在利于病情的同时丰
富饮食。同时指导病人要定时、定量进餐,适当补充维生素及营养物质,防止代谢紊乱。积极控制血搪,每日定时测空腹、餐后血糖。
2.2.4术前准备,手术前做好术前指导工作,嘱咐病人禁食、禁饮,按照手术部位准备术区皮肤的清洁,备血及药物皮试。
2.3 术后护理
2.3.1监测生命体征,手术返回房后,拿开枕头让病人躺平6h。心电监护,监测血压、神志、心率、呼吸1h/次,持续吸氧4L/min。保持
静脉通道通畅,遵照医嘱为病人输液。观察截肢处伤口敷料的渗血渗液情况。床旁备止血带,以备创面出血时用。
2.3.2下肢残端护理,将病人残肢垫高,利用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术后2~3天将残肢维持在伸展位或固定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僵硬及肌
肉挛缩,对骨隆突出处垫软枕,预防压力性损伤,定时帮助病人拍背翻身,加强基础护理工作。
2.3.3密切观察伤口包扎敷料情况(松紧度,渗出液的颜色及量) 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将患肢抬高以便减轻肿胀及出血的症状,做好引流
液颜色及量的记录。一般术后
1~3天拔除引流管。

2.3.4功能锻炼,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行循序渐进的残肢功能锻炼。术后24h可以指导病人或其家属在病床上按摩患肢并进行肌肉收缩
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及残肢轻微的抬起、放下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拆线后,伤口愈合良好,可下床拄拐行
走,进行一些肌肉的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及伸屈残肢关节的运动。并用弹力绷带使残肢皱缩及定型。此时我们应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锻
炼方法,循序渐进,避免病人造成伤害。
2.3.5术后营养支持,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制定合理的术后食谱。同时再次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保证能量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
密切监测血糖谱的变化。
3.小结
控制及正规治疗糖尿病是对形成糖尿病足的有效预防。即使患有糖尿病足,也应该端正心态,积极地控制住感染。截肢手术是一种不
得已而为之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具有严重的破坏性的手术,破坏体形、外观,造成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失衡,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
降。在本院治疗的
11例病人,截肢术后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治疗,使病人生理功能迅速恢复,并帮助病人正确面对现实,端正心
态,以良好的姿态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黄雪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护理[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6,6(6):188-189.
[2]范丽风,李峥等.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J].现代护理,2005.10(17):1337-13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