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玩转四驱(1) 四驱基础知识讲解篇

玩转四驱(1)四驱基础知识讲解篇四驱,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贴着4×4或AWD商标的汽车。
相信“四驱”这个概念在每个网友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车轮都有动力的车就是四驱汽车。
但是要是再往进一步说,四驱车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嘛?为什么有些恶劣地形有的四驱车能过去有的四驱车过不去?发烧级的四驱车仅仅是外观比较威猛?如果您对这些问题还有疑问,不用着急,在这里可以让您对四驱的一切变得明晰。
一、差速器/差速锁——不能混淆的基础概念!①差速器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之后不久,差速器这个东西也就随之诞生了,它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为了汽车能正常转弯。
过去的马车两侧车轮是通过一根硬轴链接的,所以两侧的车轮的转速永远是相同的,因为无法差速,转弯的时候内侧的车轮除了滚动摩擦外还会有滑动摩擦,还好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做的,耐磨……同理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一根硬轴链接,那么转弯时汽车的轮胎等部件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今汽车都是两个半轴的设计,将两个半轴链接起来的就是差速器,有了差速器也就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直行状态下差速器不工作』『转弯状态下差速器工作』能达到实现两侧车轮转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差速器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
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做一个比喻:差速器壳体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就可以抽象地看作为只有一个齿的“齿轮”,也就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可以链接两侧的半轴,并带动两个半轴旋转。
注意,这个棍子除了随着传动轴公转,同时还可以自转。
如果两侧的车辆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那么这根棍子就不会有自转,即两侧车轮转速也相同;如果有一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侧,那么这根棍子本身就会发生自转,这样在不改变公转转速的情况加上自转,就可以达到两侧转速不一样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侧的轮子被卡死不能转动了,那也无妨,虽然动力依然存在,但这个会自转的棍子就会带动那个没有被卡死的轮子转动。
全时四驱的原理

全时四驱的原理
全时四驱是一种车辆驱动系统,它能够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四个轮子的驱动力分配,以提供更好的车辆稳定性和牵引力。
全时四驱的原理基于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驱动力分配器、差速器和传动系统。
驱动力分配器是全时四驱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够根据车辆的实时状况调节驱动力分配。
在正常行驶情况下,驱动力分配器将大部分的驱动力传输到前轮,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
然而,当车辆检测到前轮打滑或路面附着力不足时,驱动力分配器会自动将一部分驱动力传输到后轮,以增加牵引力和稳定性。
差速器是另一个关键部件,它能够将驱动力分配到不同的车轮上。
在全时四驱系统中,差速器分为中央差速器和前后差速器。
中央差速器位于前后轴之间,它使得前后轮能够以不同的转速运转,并确保驱动力合理地分配。
前后差速器则将驱动力分配到同一轴上的两个轮子上,以确保两个轮子能够以不同的转速运转,以适应曲线行驶等情况。
传动系统是全时四驱系统的动力传输装置,它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四个轮子上。
在全时四驱系统中,传动系统通常采用液力偶合器、多片湿式离合器或电子控制多片湿式离合器等技术,以实现驱动力的快速和精确的分配。
这些传动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需要,快速地响应并调整驱动力的分配,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全时四驱的原理是通过驱动力分配器、差速器和传动系统的配合,根据车辆的实时状况来动态地调节驱动力的分配,以提供更好的车辆稳定性和牵引力。
这种系统能够在不同的路况和驾驶环境下,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行驶性能。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

其后“ ut o 系统再一次进化 , Q at ” r 在前后差速器 引入了 E L电子差速锁 , D 而中央差速器仍继续沿用 托森差速器 。随着 汽车电子系统不断进步 , 发展 至 今 ,Q a r” “ u t o 系统只在中央差速器上保 留了托森部 t 件, 而将前 、 后两边的车轮交 由 E P电子稳定程序 S 监控, 从而代替了各种结构笨重的差速锁机构。我 们现在所驾驶的各式新款奥迪带“ ut o 功能 的 Q a r” t 轿车, 便是这种最新的托森差速器加 E P s 结构的四 驱 系统 了 。
图 1 “ u t o 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Q at ” r
维普资讯
设计 ・ 计算 ・ 研究 ・
・
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
20 0 6年
第6 期
这种设计非常紧凑 , 可靠性高 , 成本 比分体式 的 要低 , 传动效率却 比分体式的要高。由于奥迪使用 前置发动机, 发动机放在前轴之前 , 所以空间非常有 限, 如果装上 V 发动机 , 8 那么空间更加紧张。有 了 这样紧凑的传动系统设计 , 确实 给发动机舱腾 出了 不少空间, 让散热 、 空调等系统有足够的布置空间, 整个发动机舱的匹配更加合理。 2 2 性 能特点 . 由 此可见, uto 的四驱系统使用 了三个差速 “ ar Q t” 器, 分别是传统的前差速器、 后差速器和一个托森中央 差速器。前后差速器负责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差, 托 森中央差速器负责调节前后驱动桥的动力分配。 这样的设计对整车 的行驶性能会有 什么样 的影响 呢?它与普通前置前驱的奥迪车型在性能上的区别 在于 : 普通的奥迪车采用 了发动机前置、 前轮驱动设 计, 因此 , 整车的重心靠前 , 这样 , 在极 限转弯时 , 轮 胎能提供的横向加速度有限, 由于车头太重 , 车辆就 会偏离原有的运动轨迹 , 向转向圆弧的外切线运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转向不足。此时 , 前轮 已经快要 达到附着极限了 , 如果再加油转弯 , 就很容易完全丧 失附着力而冲出弯道 。如果装上 了“ a r” Qut o 全时 t 四轮 驱动 系统 , 况就会 发 生变 化 。通 常 , 辆 的 四 情 车 个车轮分别获得 2 的驱动力 , 5, 9 6 这样 , 与普通前置 前驱的奥迪车相 比, 平均分 配到驱动轮上 的扭矩就 减小了一倍 , 那么打滑空转的机会也减小 了一倍 , 加 速出弯时前轮失去 附着力 的机会也减小 了一倍 , 所 以转弯极限得到提高 , 在下雨或冰雪天气 , 这种性能 更能得 以体现。如果转弯速度更快 , 前轮就会利用 托森中央差速器起作用而不会失去横向附着力 。如 前文所说 , 托森 中央差速器是根 据轮胎 的附着力大 小分配扭矩的, 当前轮超 过了所能承受的负荷, 开始
奥迪Q5混合动力四驱车自学手册说明书

AudiService TrainingA udi Q5 hybrid quattro自学手册 489仅供内部使用 奥迪Q5混合动力四驱车获取更多资料微信搜索蓝领星球2Audi Q5 hybrid quattro(奥迪Q5混合动力四驱)车是奥迪公司第一款高级SUV级的完全混合动力车。
在经历了三代Audi duo混合动力轿车后,Audi Q5 hybrid quattro是第一款采用两种动力形式的混合动力车型(这种混合动力是一种最新的高效并联式混合动力技术),其动力像V6发动机,油耗像四缸TDI发动机。
德国奥迪公司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已经有20多年经验了。
奥迪公司早在1989年就推出了第一代Audi duo混合动力轿车,该车是以Audi 100 Avant C3车为基础开发而来的。
该Audi duo混合动力轿车用一台五缸汽油发动机驱动前轮,用一台9kW(12PS)可切换电机驱动后轮,使用镍-镉蓄电池来储存电能。
两年以后,又推出了另一款Audi duo混合动力轿车,它是以Audi 100 Avant quattro C4车为基础开发而来的。
在1997年,奥迪公司成为首家小批量生产完全混合动力汽车的欧洲汽车生产商,该款Audi duo混合动力轿车是以A4 Avant B5车为基础开发而来的。
该车使用一台66 kW (90 PS)的1,9l-TDI发动机和一台水冷式21kW(29PS)电机来提供动力,使用安装在车后部的铅-凝胶蓄电池来提供电能。
这两种动力装置都是驱动前轮的。
该车使用155 kW (211 PS)的2,0l-TFSI*发动机,该发动机以智能而灵活的方式与40kW(54PS)的水冷式电机配合工作,可以让用户享受到运动型的行驶性能。
该电机由小巧的锂离子蓄电池来供电。
489_020489_021489_022本自学手册的学习目标:本自学手册讲述了Audi Q5 hybrid quattro(奥迪Q5混合动力四驱)车的整个车的情况,您在学习完后,应能回答下述问题:489_023与前面提到的两例研究成果一样,量产的Audi duo混合动力轿车也是采用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插电式(Plug-in)设计,其蓄电池可以连接在插座上来充电。
quattro和4motion有什么区别

文章要点:Quattro、4Motion分别是奥迪与大众四驱品牌商标,不代表核心技术两品牌的四驱核心差速系统与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关中央差速器:Torsen(托森)为纯机械式,Haldex(瀚德)为机电一体式提到四驱,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从上世纪70年代北京212吉普车上的“4*4”,到现在花样繁多贴在汽车尾部的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等等标识,似乎四驱已经成了“好车”的代名词之一。
同时四轮驱动轿车也越来越常见,可以说四驱汽车凭借其良好的操控性和通过性能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
那么形形色色的四驱技术究竟差别在哪儿?在实际使用中各自的表现又如何?从本期开始,小编就跟您聊聊咱们身边的四驱。
第一篇:Quattro Vs 4MotionQuattro、4Motion是奥迪和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注册商标,值得注意的是仅凭Quattro或4Motion并不能完全绝对地表示四驱系统的核心技术。
因为同为大众旗下的奥迪与大众品牌技术共享,因而两种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的:如大众辉腾和奥迪A8这两款纵置发动机轿车,其四驱系统均以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Quattro和4Motion 究竟有何异同。
四驱车型尾部标识及奥迪A8与大众辉腾Quattro1980年,第一辆奥迪Quattro在日内瓦车展的亮相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
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成为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四驱技术代表。
其核心为纯机械结构的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
4Motion1986年大众公司率先在GOLF车型上配备的“syncro”四驱系统就是今天4Motion 的前身,当时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为限滑传动装置。
1998年公司引进瑞典Haldex 耦合器,从此采用Haldex限滑技术的四驱系统被命名为4Motion。
几种常见四轮驱动的区别

几种常见四轮驱动的区别Quattro/4WD/AWD/xDrive类型一:Quattro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是Torsen中央差速器,他比任何电子控制技术更快的调节前后轴力量的分配。
EDL(电子差速锁)在必要时将多余的动力传送到车轮上,增强抓地性。
当车轮空转或者没有与地面接触时,这些浪费的驱动力就被输送到可以受力的车轮上。
一旦出现外部条件引起的前后轴的速度差异,Torsen就会自动地,毫无损失的将大部分的能量传输到有能力工作的驱动轴上,自动优化和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
由于轴荷的平衡分布,驾驶者能够更好的掌握转向的精确性和灵活性,而不需要扭矩转向辅助。
25年前,奥迪的工程师以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在驱动技术领域树立了里程碑。
类型二:4WD(4X4)/AWD/ xDrive/sDrive四轮驱动系统(4wd系统,车身上标识4X4与4WD意思一样)是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从2wd系统的两轮传动变为四轮传动。
4wd系统之所以列入主动安全系统, 主要是4wd系统有比2wd 更优异的发动机驱动力应用效率, 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
就安全性来说,4wd系统对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更佳应用, 造成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循迹性。
除此之外4wd系统更有2wd所没有的越野性。
AWD (全时四驱系统)已经变得和4WD 几乎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AWD 比4WD 少了低比率的传动装置,不过AWD 仍然提供在湿滑路面、恶劣天气以及轻微越野路面的牵引能力。
但实际情况是,对一辆车的越野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车辆的离地高度而非AWD 能力。
所有的AWD 系统是全时四轮驱动的,这也就意味着你不用进行2 轮驱动或者全轮驱动模式的转换。
而宝马的xDrive、奔驰的4MATIC与AWD一样是全时四驱系统,仅仅是称呼不一样,而sDrive则为后驱系统。
不管是4WD还是AWD,最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功率分配是如何达成的。
目前市场上最优秀、最聪明的扭矩分配装置非托森(Torsen)莫属。
全新奥迪A4L技术亮点解读(上)

图1 第三代MLBevo 2.0 L-TFSI 4缸发动机
式。其中功率等级1的发动机,采用的是改进 过的米勒循环燃烧方式。该发动机在2015年 5月的维也纳发动机学术交流会上,被誉为本 级别发动机中效率最高的汽油发动机。
全 新奥 迪 A 4 L可 配 备自适 应 巡 航 系 统 (包括堵车辅助系统)、预测式高效辅助系 统、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奥迪换道辅 助系统、泊车辅助系统、后方交通辅助系统、 预防保护系统等舒适及安全配置。同时配备 第二代MMI信息娱乐平台,MMI操纵面板的 中心部件是全触摸式触屏。可选装抬头显示 系统,该系统可以把相应的信息转换成易于 快速理解的符号和数字并投射到风挡玻璃 上。标配单区自动空调,可选装3区舒适自动 空调。
②活塞冷却喷嘴 由于功率等级1的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 装置有所变化(窜气要绕过平衡轴),因此缸 体的制造也有变化。这就影响到了活塞冷却 喷嘴的安装位置,不再位于曲轴箱处。 在前代的发动机上,有一个定位棱边用 于安装活塞冷却喷嘴,现在这款新发动机上 则取消了这个定位棱边,因此在安装活塞冷 却喷嘴时,要注意精确对准,否则就无法保证 活塞冷却功能的可靠性(图6)。
②通过缩小压缩容积,使压缩比从9.6:1 提高到11.7:1。
③气门挤气带有变化。 ④燃烧室顶下沉9 mm。 ⑤活塞形状有变化。 ⑥FSI喷油器位置更靠近燃烧室。 ⑦进气道形状做了重新构造,进气道变 得更直了,这样可以改善充气运动。 ⑧火花塞和高压喷油器以及活塞形状 都针对燃烧室形状做了重新匹配。 ⑨排气门的气门杆油封采用双密封 唇口。 (4)链条机构 链条的基本结构直接取自前代发动机, 但是有所改进。由于摩擦降低,所以链条结 构所需的驱动功率也降低了。功率等级1的发 动机改进较多,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①链条导向装置(图8) 张紧导轨用于在2个凸轮轴正时齿轮间 引导链条,但是它几乎不接触链条。新发动 机的链条导向装置加长了,且用螺栓拧在气 缸盖罩上,以作为防跳板使用。导轨的两端
奥迪双钻四驱车教学说明书

奥迪双钻四驱车教学说明书一、引言奥迪双钻四驱车是奥迪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四驱汽车,其强大的动力系统和卓越的操控性能使得它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教学说明书将介绍奥迪双钻四驱车的基本特点、驾驶技巧以及保养要点,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驾驶和保养这款车型。
二、基本特点1. 强大的动力系统奥迪双钻四驱车搭载了一台高性能的发动机,拥有充沛的动力输出。
其四驱系统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智能调节动力分配,确保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2. 优秀的悬挂系统奥迪双钻四驱车配备了专业级的悬挂系统,能够提供卓越的悬挂舒适性和稳定性。
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该车都能保持平稳的行驶,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3. 安全性能卓越奥迪双钻四驱车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安全系统,包括主动刹车辅助、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等。
这些系统可以及时感知驾驶环境,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辅助控制,确保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三、驾驶技巧1. 启动和驾驶前检查在启动车辆之前,驾驶者应该先检查刹车、转向和灯光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检查车辆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等液位,并确保轮胎气压适中。
2. 正确的换挡操作在驾驶奥迪双钻四驱车时,驾驶者应根据车速和路况合理选择挡位。
在快速加速时,可以选择低挡位以获得更大的动力输出;在高速行驶时,应适当提高挡位以降低发动机转速,提高燃油经济性。
3. 安全驾驶技巧为了保证驾驶的安全性,驾驶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
在高速行驶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并根据路况和天气状况适当调整车速。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稳定心态,冷静应对,避免急刹车或急转向。
四、保养要点1. 定期保养为了保持奥迪双钻四驱车的良好性能,驾驶者应按照厂家规定的保养周期进行定期保养。
保养内容包括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等,以确保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转。
2. 车辆清洁定期清洗外观和内饰可以保持车辆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洗车身底部和轮胎内侧的泥沙,以防止腐蚀和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06月02日 01:00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苑璐[汽车之家技术] 奥迪品牌给国人的印象一直是大气稳重的行政用车,从奥迪Q7和Q5的推出便打破了这个局面,原来主打轿车的品牌同样可以做出高品质的SUV。
优秀的品质也让奥迪Q5国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场面。
既然说到了SUV车型,必然要关注它们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四驱系统。
我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最早将四驱装置运用于拉力赛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汽车厂商。
在对其四驱系统进行解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的历史。
『奥迪quattro与大众4Motion之间的区别』●奥迪品牌介绍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7月16日创立,奥迪著名的四环标志代表了四个汽车品牌:奥迪(Audi),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
四大品牌于1932年6月29日组建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
『奥古斯特·霍希(左)』1965年,二战后在巴伐利亚重组的新汽车联盟被大众公司收购,随后1969年3月10日,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合并。
新公司定名为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
1985年,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的名称被简化,简称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同年,公司总部迁往了英戈尔斯塔特。
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奥迪四驱技术历史回顾奥迪目前使用的四驱系统即我们所熟悉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车上的标志为中网的“quattro”和尾部的小壁虎的Log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还有其他含义。
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
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
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奥迪quattro赛车』『奥迪quattro概念车』奥迪的quattro技术亮相于1980年,到目前为止经历了6代技术的沿革,最早该技术是应用在轿车上面,采用了开放式中央差速器(手动锁止)+前轴开放式差速器+后轴开放式差速器(手动锁止)的结构。
1987年,奥迪将标志性的托森中央差速器(A型)正式引入到第二代quattro体系中并沿用至今,期间quattro体系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第三代quattro首次应用于自动挡车型。
到了第四代quattro系统,首次应用B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和EDL电子差速锁,通常情况下前后轴扭矩分配比例为50:50,差速器自动锁止时可将最多80%的扭矩传输给前轴或后轴。
而第五代quattro则与ESP系统进行了结合。
『奥迪Q7是Q系列的首款车型』2005年,奥迪的第六代quattro技术正式推出。
quattro的核心技术中央差速器升级到了C型,采用行星齿轮结构的扭矩感应式C型中央差速器结构更加精巧,自动锁止功能的反应时间更为迅速。
同年,全系标配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奥迪Q7正式问世,这款充满动感的顶级豪华SUV标志着奥迪Q系列车型的诞生。
第六代quattro系统采用了托森C型中央差速器,它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变化是在一般状态下,前后轴的扭矩分配比被控制在40:60。
在路况不理想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至25:75或75:25。
由于前后轴之间使用了开放式差速器,所以当遇到某个车轮因失去抓地而空转时,四驱系统中的电子差速锁会通过ABS系统给打滑车轮施加制动力,避免了打滑车轮损耗掉更多动力,从而保持同轴的两个车轮尽可能的保持相同的转速。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扭矩牵引,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
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半轴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
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扭矩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
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可能通过我们对于奥迪quattro系统每代的讲解,大家还不能清晰的对它们区分,所以我们制作了下面的表格,相信通过它您会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每代四驱系统的区别。
●在售的奥迪品牌四驱车型奥迪品牌搭载“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车型包括A4、A6、A8以及TT、R8等轿车、跑车以及Q5、Q7两款SUV车型。
而刚刚发布官图的奥迪Q3也正式加入了奥迪的四驱车型之中。
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SUV车型,所以其它轿车车型暂时没有被提及,在以后我们还会推出四驱轿车篇,请大家稍安勿躁。
除了经典的纵置发动机并采用托森差速器外,奥迪旗下TT以及刚刚上市的奥迪Q3都是使用了横置发动机平台的车型,采用了Haldex多片离合式中央差速器,这种结构虽然原理上是大众的4motion系统,但是由于属于奥迪品牌下,因此同样叫做quattro。
奥迪Q3与大众途观使用的是相同的平台,在四驱的结构上使用的仅是多片离合器结构而并非是中央托森差速器结构,在这点上与大众途观也是一样的。
途观在我们的四驱测试中,由于其车轮电子辅助系统介入的力度不够,在交叉轴的测试中没能顺利的通过。
这次奥迪Q3的推出,会不会也在面对交叉轴测试中以失败告终呢?还是等到我们拿到测试车,再为大家展示吧!对于此篇文章,我们也会及时更新,请大家随时关注。
下面,我们就将进入到今天玩转四驱的具体内容当中,向大家分别来具体介绍一下奥迪Q5和奥迪Q7这两款车型的四驱系统以及它们在测试中的表现。
●奥迪Q5车型介绍之前奥迪Q5在国内有进口和国产两种车型,在动力配置上,进口车型可以选择2.0L涡轮增压和3.2L自然吸气两款发动机,与其搭配的变速箱均使用了当今先进的S-Tronic双离合器变速箱。
2.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55kW(211马力),最大扭矩输出达到了350N·m/1500-4200rpm;3.2L V6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199kW(277马力),最大扭矩为330N·m/3000-5000rpm。
相比之下,在扭矩的输出上2.0T发动机表现的更好,而且输出的转速范围也更加宽泛。
『奥迪Q5共有进口(左)和国产两种车型』2011款国产奥迪Q5仅有2.0L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款配备,在动力输出上与进口车型完全一样。
在变速箱的配备上,除了2.0T动感型之外,其它车型均放弃了之前的双离合变速箱,而使用的是8速Tiptronic变速箱,原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普通的“8AT变速箱更耐造,可以更好的承受扭矩施压,最终也使(2011款国产)奥迪Q5的四驱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下面的介绍你会更清楚的了解这一点。
●奥迪quattro四驱结构奥迪Q5是以托森差速锁结构为主的全时四驱系统,前后轴之间都使用了常规的开放式差速器,它们并不具备锁止能力。
为了有效的达到轮间限滑,奥迪Q5是通过EDL电子差速锁而实现的。
奥迪Q5在一般情况下,quattro系统会在驾驶中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动力分配。
在平时使用时,前后轴分配比为40:60,极限状态下,前轴最多可获得65%的动力,而后轴最多可以得到85%的动力。
●奥迪Q5(进口)(7速双离合变速箱)售价:57.7~67.8万元进口奥迪Q5由于使用了S-Tronic双离合器变速箱,在面对单侧车轮打滑的情况时,系统对于打滑车轮的制动控制并不明显,这也是为了避免对离合器造成负荷过大的现象而做出的保护行为。
在交叉轴的测试过程中,车轮空转造成了一部分的扭矩流失,不过,最终它还是勉强通过了测试,只不过整个过程还不够流畅。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一汽奥迪-奥迪Q5(8AT变速箱)售价:37.98~56.77万元进口奥迪Q5面对越野测试失败的表现,厂家对在一汽生产的2011款奥迪Q5进行了变速箱的更换,这次使用了来自ZF的8AT手自一体变速箱。
结构上还是传统的液力变矩器结构,多档位的设计让其齿轮比更密,换挡速度也更快。
在四驱系统的结构上,与之前的奥迪Q5完全一样,更换了8速Tiptronic变速箱,厂家也宣称新款奥迪Q5的车轮电子辅助制动方面也更强。
那么它在越野的能力上能否有所提升呢?还是让我们的测试来告诉您吧!这次测试并没有沿用老款车型测试的斜坡和挖坑的方式,而是使用了难度更大也更加专业的四驱性能测试器械考验新款车型的脱困能力。
在测试器械的坡道上,分别将滑轮组安放在车辆对角车轮位置。
当新款奥迪Q5左前轮和右后轮同时到达滑轮组的位置上时,会出现短暂的打滑现象。
不过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电子辅助制动系统接入迅速并明显,因此面对交叉轴的测试,新款奥迪Q5能够很顺利的通过。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通过对比配备不同变速箱的奥迪Q5,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车辆越野能力上有着不小的差距。
之前奥迪Q5使用双离合器变速箱的车型,在面对车轮电子辅助制动时,发动机扭矩会继续输出,此时离合器会出现打滑的现象使本身过热而造成损伤,所以厂家减弱了车轮的电子辅助系统,这也是制约它脱困性的根本原因。
在推出的2011款国产奥迪Q5车型时,奥迪改用了传统液力变矩器结构的8AT变速箱,相比娇贵的双离合变速箱,8AT更经得起折腾,因此也就可以让电子辅助制动系统尽情的发挥,从而提高越野性能。
更换变速箱之后,奥迪Q5已经可以顺利通过交叉轴的测试了。
相比科技性更高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成熟的产品未必就是落后的,在这两款变速箱之间并不存在谁更好,而是谁更加合适。
面对SUV车型,8AT变速箱能够让其发挥更好的越野性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奥迪(进口)-奥迪Q7售价:81.50~131.10万奥迪Q7的四驱结构与Q5相同,都是以托森差结构为主的全时四驱系统。
通常情况下,中央差速器会以40:60的比例将动力传递至前、后轴。
当遇到特殊路况时,前轮可以根据需要分配到15%~65%的动力,后轮则可以分配到85%~35%的动力。
在日常行驶当中,后轮被分配到更多的动力,这样分配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在直线加速或弯道中这点优势会比较明显的展现出来。
奥迪Q7的车底安装了大尺寸的金属护板,避免了通过恶劣的道路时,底盘部件受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