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四轮驱动系统_奥迪quattro

合集下载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
・ 38 ・
其后“ ut o 系统再一次进化 , Q at ” r 在前后差速器 引入了 E L电子差速锁 , D 而中央差速器仍继续沿用 托森差速器 。随着 汽车电子系统不断进步 , 发展 至 今 ,Q a r” “ u t o 系统只在中央差速器上保 留了托森部 t 件, 而将前 、 后两边的车轮交 由 E P电子稳定程序 S 监控, 从而代替了各种结构笨重的差速锁机构。我 们现在所驾驶的各式新款奥迪带“ ut o 功能 的 Q a r” t 轿车, 便是这种最新的托森差速器加 E P s 结构的四 驱 系统 了 。
图 1 “ u t o 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Q at ” r
维普资讯
设计 ・ 计算 ・ 研究 ・





与 研

20 0 6年
第6 期
这种设计非常紧凑 , 可靠性高 , 成本 比分体式 的 要低 , 传动效率却 比分体式的要高。由于奥迪使用 前置发动机, 发动机放在前轴之前 , 所以空间非常有 限, 如果装上 V 发动机 , 8 那么空间更加紧张。有 了 这样紧凑的传动系统设计 , 确实 给发动机舱腾 出了 不少空间, 让散热 、 空调等系统有足够的布置空间, 整个发动机舱的匹配更加合理。 2 2 性 能特点 . 由 此可见, uto 的四驱系统使用 了三个差速 “ ar Q t” 器, 分别是传统的前差速器、 后差速器和一个托森中央 差速器。前后差速器负责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差, 托 森中央差速器负责调节前后驱动桥的动力分配。 这样的设计对整车 的行驶性能会有 什么样 的影响 呢?它与普通前置前驱的奥迪车型在性能上的区别 在于 : 普通的奥迪车采用 了发动机前置、 前轮驱动设 计, 因此 , 整车的重心靠前 , 这样 , 在极 限转弯时 , 轮 胎能提供的横向加速度有限, 由于车头太重 , 车辆就 会偏离原有的运动轨迹 , 向转向圆弧的外切线运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转向不足。此时 , 前轮 已经快要 达到附着极限了 , 如果再加油转弯 , 就很容易完全丧 失附着力而冲出弯道 。如果装上 了“ a r” Qut o 全时 t 四轮 驱动 系统 , 况就会 发 生变 化 。通 常 , 辆 的 四 情 车 个车轮分别获得 2 的驱动力 , 5, 9 6 这样 , 与普通前置 前驱的奥迪车相 比, 平均分 配到驱动轮上 的扭矩就 减小了一倍 , 那么打滑空转的机会也减小 了一倍 , 加 速出弯时前轮失去 附着力 的机会也减小 了一倍 , 所 以转弯极限得到提高 , 在下雨或冰雪天气 , 这种性能 更能得 以体现。如果转弯速度更快 , 前轮就会利用 托森中央差速器起作用而不会失去横向附着力 。如 前文所说 , 托森 中央差速器是根 据轮胎 的附着力大 小分配扭矩的, 当前轮超 过了所能承受的负荷, 开始

WRC车辆资料

WRC车辆资料

AUDI Quattro WRC赛车采用四轮驱动的奥迪Quattro赛车用惊人的战绩获得了1981年和1982年赛季的胜利。

这部四驱猛兽采用轻量化的管状车架撑和碳纤维车身,整车仅重1200公斤。

直列5气缸的双顶置凸轮轴(DOHC)5气门发动机纵向放置在车身前部,并搭载大尺寸涡轮增压器。

这台排量2.2升的增压引擎可以输出惊人的598匹马力。

配合6前速的手动变速箱,奥迪S1 Sport Quattro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2.3秒。

不过奥迪Quattro的辉煌在1987年结束。

奥迪S1 Sport Quattro,你能想象这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小型汽车可以在赛道上轻松秒杀法拉利恩佐么?别惊讶,这是真的。

这部机械怪兽搭载的2.2升直列五缸涡轮引擎在每分钟7500转的时候能够爆发出惊人的500匹马力输出,0-100加速3.6秒...奥迪S1 Sport Quattro Pikes Peak,2.2升直5引擎能够输出598匹马力的变态水平,0-100公里/时加速仅仅用时2.3秒,别说是恩佐,就连威龙也只能俯首称臣蓝旗亚Delta HF S4, 于1985年首次在WRC赛场上亮相并接替了老车型蓝旗亚037的地位. 蓝旗亚Delta HF S4是专门针对B组比赛设计的赛车,采用中置发动机布置和四轮驱动系统。

蓝旗亚为1759cc排量的四缸发动机加装了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机械增压器的出现使得低速涡轮滞怠的缺陷得以解决。

经过双重增压后的发动机可以发出 550匹马力的功率,0-100km/h加速时间为2.5秒。

兰旗亚Stratos(1976年)兰旗亚Stratos首先吸引我们的当然是它那靓丽的造型,原形车由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室博通出品,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造型更是出众。

兰旗亚Stratos采用的是法拉利Dino发动机,最大马力输出为270匹,重量950kg,后轮驱动,0-100km/h加速用时约5.4秒。

兰旗亚Stratos在1970年代有17场分站获胜记录,是哪个年代WRC的绝对强者。

Audi A6L规格配备表

Audi A6L规格配备表

•奥迪后撞防护装置 Audi Backguard
•第三制动灯在后风挡的高处
•第三制动灯在后风挡的高处
•儿童安全锁
•儿童安全锁
•随速助力转向系统
•随速助力转向系统
•全尺寸,环形展开,两级释放的司机和 前排乘员安全气囊 •前后乘员侧安全气囊 •头部安全侧气帘 •带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的防抱 死系统(ABS) •带电子差速锁(EDL),驱动防滑系统 (ASR)及制动辅助功能的电子稳定程 序(ESP) •电子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EPB) •侧面防撞保护梁 •三点式安全带 •安全转向柱 •双面镀锂钢板车身 •奥迪后撞防护装置 Audi Backguard •第三制动灯在后风挡的高处 •儿童安全锁 •随速助力转向系统
162 (220)/5750-6800 231(290)/4850-6800
最大输出扭矩 Nm/rpm
230/3000-5000
280/1800-4200
280/3000-5000
280/3000-5000
420/2500-4850
排放系统
满足EU4标准(带OBD系统)
满足EU4标准(带OBD系统)
5035/1855/1485
5035/1855/1485
轴距(mm)
2945
2945
2945
2945
2945
行李厢容积(L)
501
501
501
501
501
油厢(L)
80
80
80
80
80
整备质量(kg)
1755
1715
1750
1860
1765
1900
最小转弯半径(m)
12.1

quattro和4motion有什么区别

quattro和4motion有什么区别

文章要点:Quattro、4Motion分别是奥迪与大众四驱品牌商标,不代表核心技术两品牌的四驱核心差速系统与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关中央差速器:Torsen(托森)为纯机械式,Haldex(瀚德)为机电一体式提到四驱,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从上世纪70年代北京212吉普车上的“4*4”,到现在花样繁多贴在汽车尾部的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等等标识,似乎四驱已经成了“好车”的代名词之一。

同时四轮驱动轿车也越来越常见,可以说四驱汽车凭借其良好的操控性和通过性能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

那么形形色色的四驱技术究竟差别在哪儿?在实际使用中各自的表现又如何?从本期开始,小编就跟您聊聊咱们身边的四驱。

第一篇:Quattro Vs 4MotionQuattro、4Motion是奥迪和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注册商标,值得注意的是仅凭Quattro或4Motion并不能完全绝对地表示四驱系统的核心技术。

因为同为大众旗下的奥迪与大众品牌技术共享,因而两种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的:如大众辉腾和奥迪A8这两款纵置发动机轿车,其四驱系统均以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Quattro和4Motion 究竟有何异同。

四驱车型尾部标识及奥迪A8与大众辉腾Quattro1980年,第一辆奥迪Quattro在日内瓦车展的亮相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

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成为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四驱技术代表。

其核心为纯机械结构的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

4Motion1986年大众公司率先在GOLF车型上配备的“syncro”四驱系统就是今天4Motion 的前身,当时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为限滑传动装置。

1998年公司引进瑞典Haldex 耦合器,从此采用Haldex限滑技术的四驱系统被命名为4Motion。

产品说明:奥迪Q5

产品说明:奥迪Q5

产品说明长白山2013年1月29日奥迪Q5一汽-大众奥迪Q5自上市以来就以优雅独特的外观设计、高效澎湃的动力表现、强劲可靠的越野性能和超越同级别的做工品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自2010年初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吸引了一大批追求完美的社会主流精英的青睐,成为中国高档SUV 的领军车型。

融合运动外观和充裕内部空间的杰出车身设计奥迪Q5以其独有的流线型车身和0.33的风阻系数告诉人们,SUV并非只能方方正正或棱角鲜明,即便是在一款中型SUV上,也可以实现动感优雅的流线型设计。

一条流畅的线条由A柱延伸至车尾,勾勒出犹如Coupé轿跑车般的动感风格。

设计师采用这样的设计语言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奥迪Q系列车型的设计风格,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为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而Q5舒展的腰线自然延伸至前后车灯,不仅暗示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强大的抓地力,同时展现了奥迪一贯的高雅气质。

奥迪Q5的前进气格栅和车尾造型都采用了奥迪Q系列车型的最新设计元素。

奥迪家族标志性的一体化进气格栅外沿由镀铬材质包裹,配合纵向镀铬饰条尽显非凡气度。

作为LED日间行车灯的创领者,奥迪Q5的LED日间行车灯置于氙气灯组之中,在提升行车安全的同时成为奥迪Q5独有的个性标识。

车尾则使用了Q系车型独有的包围式尾门设计理念:不仅尾门上部包含了一部分D 柱,更将整个LED尾灯收纳其中。

一气呵成的设计风格使尾部更为美观,同时更加宽广的开口面积便于车主装卸大件物品。

位于后保险杠两侧的辅助尾灯不仅让尾部造型更为动感流畅,而且在尾门开启状态下还可以继续警示后方车辆,从而提供了更贴心的安全性。

与奥迪Q5流线动感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其充裕的车内空间。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车内空间,奥迪Q5提供同级别车型中最为灵活的座椅组合方式。

其中,前排座椅具备了电动座椅位置调节功能,而后排座椅也可提供四种折叠方式,并能够进行前后100毫米的水平位置调节。

在后排座椅全部向前放倒后,Q5的行李厢容积从540升增加至1,560升,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最出色的装载能力。

某汽车A6L30TFSI

某汽车A6L30TFSI

商务优选测试奥迪A6L3.0TFSIquattro奥迪——四个圈。

这是让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与标志。

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引进的第一批车型。

当时只有到达一定级不的干部才有资格乘坐奥迪,它曾经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时至今日的奥迪A6L,尽管它仍然保持着官车的身份,同时要到达相应的级不才能配备。

但在国内差不多仅属于中高端车型,尽管还没普及到“飞进平常百姓家〞,却差不多并不是那么让人瞧尘莫及了。

关于奥迪A6L的外瞧,我相信能瞧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会不熟悉,不管你会可不能开车,不管你是否有车,就凭现在满大街的“四个圈〞。

谁敢讲自己不熟悉奥迪?不明白A6?现在的A6L凭借其大气的外瞧成为更多商务人士的优选。

在外瞧设计上,新奥迪A6L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变。

尤其前脸的改变,前雾灯由老款的圆形改成了方形,而且设计上也更加新奇。

自习惯随动转向大灯的下沿配以两组LED日间行车灯。

要是讲A4L的LED灯富有动感,那A6L的LED灯就更加沉稳、大气。

车身让人一目了然的瞧到,A6L被宽广老总及领导喜爱和选择是尽对有道理的,确实特别大、特别宽敞。

不得不成认,奥迪确实特别明白得中国人的心理。

树杈式的轮毂如同绞轮一般,并配以固特异轮胎。

车身顶部的天窗是带有内置太阳能蓄电池的着色玻璃,由太阳能驱动通风机,即使是在热天停车的时候,车内也同样能够维持凉快。

如前大灯一般,尾部也加了LED 灯组,而且是围绕式的,与老款不同,灯组延伸至后备箱处。

而后备箱的设计也与老款大不相同,更规那么,更顺眼。

奥迪A6L的外瞧关于人们来讲,实在是难有新奇感,依旧因为大伙儿瞧的太多了,估量不管讲的如何天花乱坠也无法提起宽广网友的喜好。

这也使我们介绍外瞧时,除了讲一些小小的细节改变外,着实不情愿再用过多的形容词往讲它。

依旧来介绍一下内饰吧,尽管内饰的风格也与奥迪家族其他车型如出一辙,但内饰毕竟不像外瞧那样随处可见的被宽广民众所普及。

整体的内饰风格连续奥迪家族的经典等个,不管在颜色的搭配依旧在格局排布上,不仅与老款车型相近,与其他几款车型也相差无几。

奥迪车系新技术名词简释

奥迪车系新技术名词简释

奥迪车系新技术名词简释ADAPTIVE AIR SUSPENSION SYSTEM自适应式空气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挂的韧性,使操控灵活性与乘座舒适性完美结合,驾驶者可以自由选择AUTOMATIC(自动),COMFORT(舒适)、DYNAMIC(动感)和LIFT(车身升高)4种悬架工作模式。

ADAPTIVE LIGHT自适应前照灯,该技术远胜于传统的前照灯。

在转弯期间,在前照灯照亮道路的直线区域之前,道路前方以及弯道周围的障碍物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黑暗之中。

但是,奥迪的自适应大灯可以动态调节方向盘的移动以及车辆前进方向的变化:根据各种参数,例如行驶速度、转向角和偏移速率等,计算出前照灯位置必要的修正值。

在10km/h到110km/h的速度范围内,前照灯组可随方向盘的转向角度最多旋转15°。

在转向和转弯时显著改善道路前方的照明,同时,由于驾驶员能够及早发现路面障碍物及其他车辆,并在警觉度足够高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因此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定速巡航控制系统,该系统借助特殊的雷达传感器测量与前方汽车之间的距离以便控制车速,并确保行驶速度不超过设定值。

此外,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还能自动与前方行驶的汽车保持恒定的距离。

ADVANCED KEY高级钥匙,这种先进的车钥匙其实一套电子存取和授权识别系统。

携带车钥匙的驾驶员在离汽车大概1.5m的范围内停下,然后将手伸向车门把手,车门内的接近传感器和钥匙壳内的射频脉冲发生器立即识别钥匙身份。

拉动车门把手时,汽车可以自动开锁。

这种高级钥匙在驾驶员的口袋中即可开锁并起动汽车。

AUDI DRIVE SELECT奥迪驾驶模式选择,奥迪驾驶模式选项系统综合了各种决定驾驶品质的尖端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转向机构(可选配),避震器(可选配)和运动差动器(可选配)。

驾驶员可以随时调节这些系统的特性以满足个人的偏好。

奥迪 Q7 e-tron quattro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下)

奥迪 Q7 e-tron quattro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下)

图20 变速器集中通风◆文/山东 刘春晖奥迪 Q7 e-tron quattro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下)(接上期)(3)变速器集中通风当变速器加热或冷却时,会通过变速器通风装置进行压力补偿,如图20所示。

(4)ATF油底壳塑料ATF油底壳减轻了重量,它与ATF吸滤器组成一个部件,不得将变速器以ATF油底壳为着力面放置。

在放置时,变速器压在电动机的功率接口上和ATF油底壳的两个点上。

ATF油底壳无法承受这个重量负荷。

ATF排放螺塞用卡口取代普通的螺纹。

它不能重复使用,在检查机油液位后必须更换。

过两个泵来保证,一个机械驱动式ATF泵和变速器油电动辅助液压泵1 V475。

这两个泵经过ATF吸滤器抽吸ATF。

辅助液压泵1 V475位于机械电子单元的后方,它在汽车调试时补充机械驱动式ATF泵的输送功率,直到变速器输人转速达到约500r/min。

在行驶过程中,机械驱动式ATF泵保证ATF供应,机械驱动式ATF泵在变矩器外壳上方由电动机和/或发动机驱动。

为了通过发动机驱动,分离离合器K0必须处于接合状态。

当ATF泵具有必要的转速时,它无须辅助液压泵就能够提供系统压力。

系统压力和对应的体积流量产生液压能。

液压能是变速器工作的前提条件,能够对变速器的执行器(制动器和离合器)进行控制、操纵、润滑和冷却,从而驾驶汽车。

6.机械驱动式ATF泵这种ATF泵相当于0BK变速器使用的双冲程叶片泵,如图21所示。

机械驱动式ATF泵通过一个链条传动机构与泵驱动毂连接。

驱动毂的细牙花键以形状配合方式与变矩器外壳的细牙花键咬合。

7.变速器油辅助液压泵1 V475变速器油辅助液压泵1 V475如图22和图23所示。

辅助液压泵能够在0~125℃的ATF温度范围内以3个功率级输送ATF。

该泵通过一根LIN总线导线与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通信。

按压按钮“STARTENGINE STOP”(停止启动发动机)后,(5)用于分动箱和前轴主减速器的机油泵用于分动箱和前轴主减速器的机油泵的设计已首次在09E变速器中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适时四轮驱动系统 ——Real-Time 4WD
适时四轮驱动,是指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 会选择四轮驱动模式,而在其他情况下仍 然是两轮驱动的驱动系统。适时四轮驱动 是一些多功能城市SUV、CRV车型常用的 四驱方式。
相比全时四轮驱动,适时四轮 驱动的结构要简单得多,这不仅 可以有效的减低成本,而且有利 于降低车身重量。
适时四轮驱动系统 ——结构
4.电控四轮驱动系统 ——优缺点
① 提高通过性。由于四轮驱动车辆的4个车轮都传递动力, 所以车辆所获得的驱动力是两轮驱动的2倍。且前后轮相互 支持,大大提高了在湿滑冰雪路面和凹凸不平路面的通过性。
② 提高爬坡性。同理,四轮驱动的车辆可以爬上两轮驱动车 辆爬不上去的陡坡。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组成
全时全时四轮驱动系 统采用3个差速器,除了 前后桥各有一个差速器 外,在前后驱动桥之间 还有一个差速器,称为 轴间差速器。轴间差速 器是全时四轮驱动的重 要标志。
轴间差速器一般还带 有差速锁止功能,也称 差动限制。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差速器的特点
差速器具有平均分配力矩特点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差速器的特点
MA


Mr
M1
M2
内摩擦力矩(Mr )=星行齿轮摩擦力矩+半轴齿轮摩擦力矩
左半轴扭矩: M1=1/2(MA-Mr)
转动快的半轴获得的力矩小
右半轴扭矩: M2=1/2(MA+M ——差速器的特点
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特点总结
奥迪Quattro
奥迪Quattro ——含义
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 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 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
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 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
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 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轴间差动限制装置
液压多摩擦片式离合器是液 压多摩擦片接通系统的核心。 图为应用于VOLVO的液压多 摩擦片接通系统。液压多摩擦 片式离合器是当今最流行的限 滑技术,这套装置的主要组成 部分就是液压系统和摩擦片。 摩擦片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 差速器壳与一侧半轴上。当液 压系统对摩擦片作用时,两组 相邻的摩擦片就会紧紧挤压在 一起,从而将差速器锁死,从 而达到限滑的目的。
1、总是将转矩近似平均地分配给左右驱动轮。
2、当一侧驱动车轮因地面附着力小而空转,则另 一侧驱动轮获得的转矩与打滑驱动轮上很小的转 矩近似相等,致使车辆总牵引力不足而无法前进 行驶。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轴间差动限制装置
轴间差动限制装置多采用黏性耦合器、液压多片式离 合器或直接采用托森式差速器(Torsen LSD)。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Full-Time 4WD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按照前后扭矩分配比 例的大小可分为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和变动 扭矩分配方式两种。
① 固定扭矩分配方式利用
轴间差速器把扭矩分配到前 后车轮,扭矩分配比取决于 轴间差速器的结构,多数为 50:50。常配置于一般的 越野吉普车上。
② 变动扭矩分配方式是指汽车在 行进中能适应行驶状态和路面情 况的变化,自动将不同的扭距合 理地分配给前后车轮,使车轮驱 动力及转向力达到最佳配置,具 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和行驶循 迹性。变动扭矩分配方式属于高 性能传动系统,常用于一些高性 能的轿车上。
2.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Full-Time 4WD
全时四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AWD, All Wheel Drive),即全部时间都保持四轮 驱动模式,不能选择退出四轮驱动状态, 是常啮合式四轮驱动系统。应用全时四轮 驱动系统的车型并不是为了越野行驶,而 是在不良附着力的情况下(冰雪滑溜路面) 提高汽车的行驶性。
黏液耦合器又称粘性联 轴节, 汽车上自动分配动力 的的装置,通常安装在以 前轮驱动为基础的四轮驱 动汽车上。这种汽车平时 按前轮驱动方式行驶。粘 性联轴节的最大特点就是 不需驾驶员操纵,可根据 黏液耦合器由一个内装若干紧密配合 需要自动把动力分配给后 的薄圆钢盘并充满粘稠液体硅油的圆筒 驱动桥。
组成。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组成
主要用于越野或在 光滑的路面上行驶的 情况,所以是越野车 采用的驱动布置方案, 通常由变速器、分动 器、前传动轴、前桥 差速器和后传动轴、 后桥差速器等组成, 一般不设有轴间差速 器。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特点
分时四轮驱动的特点是人工操作,由驾 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 来选择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优点就 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 较经济。
③ 转弯性能极佳。轮胎的附着力与传输至道路的动力大小有 密切的关系,随动力的增大,轮胎的转弯力趋向减小。动力 减小,转弯力升高,提高湿滑路面与变换车道时的性能。
④ 启动和加速性能极佳。四轮驱动的车辆,发动机功率平均 传递至所有4个车轮,4个车轮的附着力都可以被有效利用。 所以即使猛然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车轮也不可能空转,从而 提高了车辆的启动和加速性能。
电控四轮驱动系统分类
及奥迪Quattro
四轮驱动技术(4WD) ——什么是4WD
4 Wheel Drive,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 动动力,发动机的动力分配给四个车轮, 在复杂的道路条件下,汽车的通过能力得 到极大提高,在无路或越野条件下行驶时, 能发挥出极强的越野能力。
四轮驱动汽车通常标有4X4、4WD或 AWD字样,表示其具有四轮驱动功能。
四轮驱动技术(4WD)
——4WD的发展
一战:开始使用,运送兵员和武器 二战:机动部队的交通工具 战后:军事、野营、运输、通勤,开始向
轿车、轻型车普及
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分类
电控四轮驱动系统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适时四轮驱动系统
1.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Part-Time 4WD
部分时间采用四轮驱动模式,正常 时间仍采用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模式, 是一种可以根据驾驶者的意愿在两轮 驱动和四轮驱动之间切换选择的四轮 驱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