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分析
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分析

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分析摘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中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
如何在课堂上使得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是所有一线教师奋斗的目标与导向。
本文将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分析探讨在核心素养要求下,怎样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课程结构,彰显高中音乐课堂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课堂教学1.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主题突出。
优秀高效的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衔接自然,在紧紧把握主题的前提下,将音乐作品分析到位,对学生感知音乐艺术的美、体验和表达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为了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和丰富老师教学内容,新版(2019版)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中的每一个章节涵盖的音乐作品数量都比较多,乐曲的篇幅也比较大,老师们应该如何来选择?是把一首作品分析透彻,将其中的曲式结构、每段不同的情绪情感表达、音乐要素所起的作用比较细致的讲解,还是课堂教学中欣赏两到三首作品,粗略的感受、有重点的鉴赏作品的某一个知识点。
其实每一种教学设计都有优势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尽可能的做到突出重点与发散音乐知识面之间相对的平衡,就能较好的渗透核心素养的要求与核心。
例如在《汉族民歌》一节中,每个作品都代表着汉族地区各地方特点的优秀音乐文化,每首歌曲也都较为短小精悍。
本节课的重点就可以设置成欣赏各类汉族民歌,了解民歌的常见体裁。
一方面紧紧围绕了课本中知识一栏,学生们在聆听作品同时掌握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另一方面,就可以通过多首作品对比欣赏、演唱,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突出“汉族民歌”这一主题。
这样设计就非常符合音乐学科素养提倡的对我国民歌艺术的美的感受以及通过歌唱等多种体验实践艺术表现,更能激发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创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创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作者:陈江华来源:《家长》2024年第01期“知识改变命运”,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知识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面对高考,高中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之心,奋勇向前。
教师们也同样在为“护航高考,筑梦远航”不懈奋斗着。
也正因如此,部分学校降低了对音乐等技能课的重视程度,在音乐教学中只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设备也不够完善。
但事实上,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培养音乐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思考音乐和认识音乐的过程中陶冶学生情操,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基于此,笔者就创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当前状况(一)学校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些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学生艺术方面的教育,致力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尽管如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认为,高中是学生重要的转折点。
在高中阶段,学校还是将重心放在文化学科的教学上,更倾向于让学生在高考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发挥一个较好的水平。
因此,学校对于音乐课的设置并不在意。
而学校对音乐课程的不重视,促使音乐教师缺乏教学热情,音乐教学模式单一,音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致不高。
久而久之,音乐课程就变得可有可无。
(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人音版音乐教材中编排了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影视音乐、舞蹈音乐、民族音乐等内容,学习这些精彩的音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提升综合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高中生对上述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高中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在文化学科的学习当中,导致对音乐的学习兴致低下。
另一方面,是因为音乐教学方式单一,音乐课堂枯燥沉闷,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降低。
(三)学校的教学设备有待改善近年来,各级政府愈加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关注校容校貌的发展,着眼于改善教学环境,致力于完善教学设施。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等。
为了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学生兴趣不高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对于传统音乐课程的兴趣不高的问题。
学生们认为这些课程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
2.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学校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音乐的实际表演和创作。
3.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缺少互动性和创新性。
二、解决对策1.提高师资力量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音乐实践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可以开设合唱、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多种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性课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学生音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文化节等活动,增加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为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学校可以投入更多的经费购买音乐教学资源,如乐器、音乐书籍、音乐学习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6.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吉他演奏、钢琴弹奏、作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7.开设音乐欣赏课程除了传统的音乐理论课程以外,学校还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品味和鉴赏能力。
8.进行跨学科教学以上就是关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一些建议。
希望学校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音乐学习体验。
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探究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摘要:音乐鉴赏是高中教学体系核心构成因素,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渠道,然而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跟着节奏演唱,忽视了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此新时期下教师应有效调整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展开研究,借助恰当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教学改革前言: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感知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及艺术表达能力的课程,而教师若想充分展现该学科教学价值,必须要对以往教学理念及方法进行改革,注意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并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中获得精神方面的愉悦感。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审美感知能力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能够察觉到学生主动性及学习积极性较为缺失,从而导致融入程度不足,很难使得教学效率得到加强。
为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有意识的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热情,让其能够在聆听作品中享受音乐、美化人生,如此才可将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促使其逐步建立审美感知能力。
为此,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歌曲内容进行细致化讲解和演唱示范,还应在此期间针对歌曲背后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情感展开介绍,进而对他们思想及价值观形成启迪,帮助其养成正确三观及良好道德品质。
以人音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第四节“少数民族民歌”为例,学习本单元音乐曲目时,教师应对歌曲中包含的情感进行讲述。
本单元共涉及四首音乐作品,《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汉》《蝉之歌》,这部分曲目分别代表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及侗族的民族文化。
而当前大部分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而对我国少数民族乐曲的掌握不足,为此教师应鼓励他们了解民族文化,借助文化使其对民族音乐形成热爱之情,并激发他们呢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学生在演唱期间可以深切感受到歌曲中隐藏的情感,逐步认识到我国属于一个多民族国家。
高中音乐课评课稿

高中音乐课评课稿这是一份高中音乐课的评课稿,旨在评估和总结这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
以下是对这堂课的评价和建议。
本节音乐课的主题是音乐鉴赏,课时为45分钟。
在这堂课上,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音乐风格和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音乐的多样性和美感。
1.教师的准备工作充分,课前准备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和多媒体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示范。
2.教师运用互动和参与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1.部分学生在课堂笔记和记录方面不够认真,导致研究效果不理想。
建议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检查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质量。
2.部分学生的反馈显示对于某些音乐风格或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音乐分析和探索,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添加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活跃度。
2.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更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音乐作品,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3.建议教师安排一些小型演出和表演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演能力。
这堂高中音乐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准备充分。
尽管存在一些学生研究效果方面的问题,但整体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研究体验和效果。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优化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

、
音乐欣 赏课在 高 中素质教 育 中
的作 用
( ) 节作 用 一 调
在音 乐欣赏教学 中 ,常常是教 师讲 得 神采飞扬 , 生听得 昏昏欲睡 ; 师唱 学 教
着 主角 , 学生充 当着配角 。更 有甚者 , 有
的教师 干脆把 音乐欣 赏课 改 成唱 歌课 ,
高 中生 的学习 、 生活都十分紧张。学 生不仅 仅在学习上有 压力 ,他 们的精神
匕 高 窨乐 赏课 喾 方
口江苏省海安县立发 中学 梅润清
【 关键词 】 优化 高中音 乐 欣赏课
教 学 方 法
品质的形成起一定 的促进作 用 ;积极 向
极 性 ,才能使他 们主动地投 入到音乐欣
赏中。
上的音乐能激励 、 鼓舞学 生 , 学生从 中 让
得到教育 。 音乐能缓解学 生的 紧张情 绪 ,学生 在欣赏音乐时 , 以什 么也不想 , 可 尽情地 放松 自己的心情 。同时 , 它还能影响学生
果改 为向少量饱和 澄清石灰水 中滴 人一 滴饱 和碳 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就 非常明
和社会 发展 的关 系就会 有 更深 的认 识 。 这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社会 责任感 ,强化 学生的环保 意识 。由于这 些时事来 自学 生的身边 , 很容易激 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从 而提 高课堂效率 。 四、利 用多种媒体创 设有效教 学情
旅游 经历 向其他 学生 介绍 草原 风景 ; 有 学生利用 自己已有 的知识 向大家介绍歌曲 作者;有学生试唱出歌 曲的主题旋律…… 之后, 我再 对学生所 说加 以补充 , 时 , 这 学生们听得很入神 , 兴趣也很浓 。在学生 了解了这个作 品之 后 ,我 弹奏歌 曲的第
一
高中音乐_中国现当代音乐(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现当代音乐(2)——器乐作品风格特点授课人:【中国现当代音乐(2)】【课型】新授课【年级】高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我国现当代的音乐作品感兴趣,愿意进一步欣赏既具有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又兼备中国新音乐风格的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对比、演唱主题旋律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理解音乐内容;通过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发展方式。
3、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演唱《保卫黄河》主题旋律;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知道两首作品的体裁和结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作品,了解中国现当代音乐之器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音乐主题变化时不完整的呈现,需要仔细聆听,认真体验。
【教学方法】运用演示、讨论、练习启发的教法,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法。
在交流中进步,在点拨中成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引出本课的课题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本课的主题。
)2.新授课(1)简介创作背景①简介《黄河大合唱》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②简介由《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背景。
(2)完整欣赏《保卫黄河》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并思考:主题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吗?乐曲中出现了哪种我国的民族乐器?简单介绍协奏曲。
(3)分段聆听Ⅰ:主题呈现①聆听主题,思考:音乐速度、力度、情绪如何?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作品?(速度稍快、力度较强,运用两拍子,使得音乐带有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显得高亢激越,振奋人心。
)②老师简单介绍歌曲中出现的附点和切分节奏,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对音乐的影响,演唱主题旋律片段,思考音乐表达了怎样的音乐形象?③课堂实践1:有感情地演唱《保卫黄河》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分析、对比、演唱等活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主题,感受轮唱的演唱形式,了解音乐主题所表现出的音乐形象。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创新思路分析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创新思路分析高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创新思路。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音乐欣赏课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学生更好地专注和感受音乐。
可以通过布置音乐室、提供舒适的座位、调整照明等方式来打造适合音乐欣赏的学习空间。
二、提供多样化的音乐资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只涉及古典音乐,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我们可以整合多样的音乐资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涵盖各个时期和地域,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三、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音乐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可以融入文学、美术、历史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例如,通过学习某一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倡导互动式教学方式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我们可以尝试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
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赛事竞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欣赏课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展示音乐作品的视频、图片、歌词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和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分享。
六、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和演出音乐欣赏课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和演出,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校音乐会、观看音乐剧、参观音乐展览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创造空间。
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表达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目标。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选择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学习,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创作音乐作品、组织音乐团队等,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作能力。
八、定期评估和反思教学效果定期评估和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分析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推动了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发展,也对其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简要分析了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的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实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
高中音乐教学因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性,往往存在课时较少、时间较多,且
往往被其他课业占用的弊端,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效果,限制了
高中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不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高中音
乐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当下高中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相符的,高
中音乐教学亦是如此。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生的注
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影响,往往在兴趣培养和注意力集中上需要教师的引导。
而积极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其次,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好的
音乐作品都是创造出来的,在世界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
尔夫教学法等都是基于创造这个主题开展的教学模式。
可见,高中音乐教学的高
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有利于加强教学效果。
无论是开展
何种教学,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在何种学科的教育中,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教学效果。
高中音乐教学的创造性发展,顾名思义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才是最大
的教学效果。
一般而言,创造教学是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水平掌握的重要
标准之一。
因此,高中音乐教学的开展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相关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1.优化教学课件体系,积极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将学生的注意
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课件体系是高中教学的基础构成,包括教材内容、课堂总
结以及课堂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判和处理。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积极做好
高中音乐教学的课件准备。
一方面,教师要专研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结合
学生特点和兴趣,做好教学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事先筹谋教学中可能会出现
的状况,同学会问的问题,尽量保证所授的课程能被学生接收。
此外,教师应该
积极做好课堂总结,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此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
有效性。
在“松花江上”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做足功课,可以先了解《松
花江上》这首歌是创作于九一八事变后的背景下,搜集一些抗战的许多激奋人心
的爱国故事,以此带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学生们在伟大的爱国情怀下慷慨激昂的
唱完整首歌。
2.结合音乐鉴赏方法,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
音乐文化主题,融合文化和音乐自身,达到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目的。
如
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以“月”为主题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帮
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透漏出的独特的“东方神韵”,进而帮助学生能更好的欣
赏中国传统音乐。
同时,因这首歌是中国古典歌曲,还是使用古筝独奏的,对习
惯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来说是极为陌生的。
教师可以不用介绍这首古曲的任何背景,直接播放歌曲,让中国古典乐的安宁来抚平学生不安的心,听完之后,在介绍整
首歌曲,相信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会达到相应的教学结果。
3.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逐渐渗透音乐情感体验
目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应试考试科目,往往会被教师和学生忽视,教学也大多局限于课堂
教学中,这往往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积极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
场地移到剧院大厅,那里正在剧演梁祝,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断萦绕,学生在
这样的氛围下,不仅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动容,还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
又
如在“铁蹄下的歌女”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该首歌的视频,体验音乐中蕴藏
的情感,将“舞台上的歌星”这首歌引进教学中,对比教学,让学生自主感受歌曲
中蕴含的艺术美感和情感体验。
4.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在现代教育中,各个学科之间大多是融会贯通的,比如数学和逻辑是相通的,音乐也是,其与语文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
比如“白毛女”歌曲的教学,因这
首歌有动人的音乐,还体现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文化。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将语文课文《白毛女》与这首歌曲相结合,进行分析,就两者在教学中涉及
到的内容进行探讨。
教师还可以介绍白毛女这个现实人物的一些经历,讲述在解
放前华北农村的一些人文、地理、历史等文化。
把歌曲和民族文化的结合,可以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加强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艺术分析符合了当下我国高中音乐
教育发展的需求,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加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对提
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教学质量等有积极作用。
而为了能更好地提升教学
效果和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课件体系,积极带动
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结合音乐鉴赏方法,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应该营
造良好的音乐氛围,逐渐渗透音乐情感体验,要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提升教
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珍珍.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J].黄河之声,2017(20).
[2]朱丹丹.试析高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J].速读(旬刊),2017(7).
[3]祝江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课堂调控艺术[J].北方音乐,2016(19).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中学 3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