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中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1. 不等式3+2x≥1的解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2. 下列图形是四所大学校徽的部分图案,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 若m>n,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m−6<n−6B. m6>n6C. 6m<6nD. −6m>−6n4. 下列对△ABC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A:∠B:∠C=1: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 若AB:BC:CA=1: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C. 若AB=BC,∠A=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D. 若AB=BC,∠C=50°,则∠B=50°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C=28°,AB+BD=AC,将△ABD沿AD所在直线翻折,点B在AC边上的落点记为点E,那么∠AED的度数为( )A. 28°B. 50°C. 56°D. 65°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MN,若点A(−1,3)的对应点为M (2,5),则点B(−3,−1)的对应点N的坐标是( )A. (−6,0)B. (0,−6)C. (0,1)D. (1,0)7. 若不等式组{x<2x<m的解集为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2B. m<2C. m≥2D. m≤28.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P(−2,3),与x轴交于点(−5,0),则满足不等式组0<kx+b<3的整数x有( )A. 2个B. 3个C. 4个D. 无数个9. 如图,在正三角形网格中,以某点为中心,将△MNP旋转,得到△M1N1P1,则旋转中心是( )A. 点AB. 点BC. 点C10. 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点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2CD;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 A C:S△A B C=2:1.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1. 不等式1−3(x−1)<8−x的解集为______ .12.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 cm.13. 如图,在Rt△ABC中,∠BAC=9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点B的对应点是点B′,点C的对应点是点C′),连接CC′,若∠CC′B′=23°,则∠B的大小是______.14. 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果∠AEF=75°,那么∠BAF=______°.15.如图,在x、y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AB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12于点C.若C的坐标为(3a,−a+8),则a=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0分。

人教版七下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下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题号 一二三总分19 2021222324得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结论的代号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志的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有(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若a<-2<b,且a,b 是两个连续整数,则a+b 的值是( ) A . 1 B. 2 C. 3 D. 4 3.点(x,x-1)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的是( )A. 43∠=∠B. 21∠=∠C. DCE D ∠=∠D.180=∠+∠ACD D得 分 评卷人 EDC B4321第4题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零是绝对值最小的实数;②π-3的相反数是3-π;③无理数就是带根号的数;④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⑤所有的实数都有倒数( )A. 5个B. 4个C. 3 个D. 2个 6. 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C .D .7.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 )A .横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 B.横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 C .纵向向上平移2个单位 D.纵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8.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一角的两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相交,一角与其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④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 4 B. 3 C. 2 D. 1 9.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射线OM 平分∠AOC ,ON ⊥OM , 若∠AOM=35°,则∠CON 的度数为( ) A.35° B.45°C.55°D.65°10.已知点P 位于y 轴的右侧,距y 轴5个单位长度,位于x 轴的上方,距x 轴6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是( )A. (-5,6)B. (6,5)C. (-6,5)D. (5,6) 11.在实数﹣,0.32,π,0.2,,0.101001…,23)(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 3 B . 4 C . 5 D . 6第9题12. 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 .(2,3)B .(3,2)C .(﹣2,﹣3)D .(﹣3,2)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比较下列各组数大小: (1)12;(2)0.5;(3)π 3.14;14.﹣64的立方根与的平方根之和是 .15.若点a (3,a+1)在x 轴上,点b (2b ﹣1,1)在y 轴上,则a 2+b 2= . 16.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若∠1=2∠2,则∠1= °.17.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沿OG 折叠后,点B 、C 分别落在B ′、C ′的位置上,已知∠AOB′= 70º,则∠OGC = °.18.如图,下列结论:①若AB//CD,则∠3=∠4;②若∠1=∠BEG ,则EF//GH ; ③若∠FGH+∠3=180°,则EF//GH ;④若AB//CD ,∠4=62°,EG 平分∠BEF ,则∠1=59°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得 分 评卷人第16题第17题第12题E 123 4 HF A BCDG 第18题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过程. 19.(本小题12分)计算:(1)25161204.0-+ (2))142(241083++-+(3)362126---+- (4) ()32332327)21()4()4(2--⨯-+-⨯-20.(本小题5分)已知,0423)13(2=-+-+-z y x 求18xyz 的平方根.得 分 评卷人得 分 评卷人如图,BD 是∠ABC 的平分线,ED ∥BC ,∠3=∠4,则EF 也是∠AED 的平分线.完成下列推理过程:证明:∵BD 是∠ABC 的平分线(已知)∴∠1=∠2 ( ) ∵ED ∥BC(已知)∴∠4=∠2 ( ) ∴___ ( 等量代换 ) 又∵∠3=∠4(已知)∴_____∥_____ ( ) ∴∠5=∠1 ( ) ∴∠5=∠3 ( ) ∴EF 是∠AED 的平分线22. (本小题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7)、(-3,0)、(0,3).(1) 在图中画出△ABC ; (2) 求△ABC 的面积;(3) 在△ABC 中,点C 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C′(5,2),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点A′、B′的坐标.得 分 评卷人1 23 45如图所示,已知∠1+∠2=180°,∠DEF=∠A,∠DEB=60°,求∠ACB的度数.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试说明∠APB=∠PAC+∠PBD;(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这三个角的关系(不用证明);(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点P不在直线BA上),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说明.七年级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BABBDCBCCDA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 > 14.-2或-6 15.4516.80 17.125 18.①③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 19.(本小题12分) (1)原式=53251⨯+ (2)原式=2212102++-+ =57-----3分 = 22+ ------6分 (3)原式=631226+--+- (4)原式=341448-⨯-⨯-=462- ----9分 = -36 ----12分20.(本小题5分)解:由题意得⎪⎩⎪⎨⎧=-=-=-04023013z y x .解得⎪⎪⎪⎩⎪⎪⎪⎨⎧===42331z y x -------3分所以618±=±xyz --------5分 21.(本小题8分)(该题每空1分)角平分线的定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1; EF ; BD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22. (本小题7分) (1)画图 ------2分 (2)1546213321732176=⨯⨯-⨯⨯-⨯⨯-⨯=S -----4分(3)A′(-1,6) ------5分B′(2,-1) ------6分 画图 -------7分23.(本小题6分)证明:∵∠1+∠2=180°(已知),∠1+∠DFE=180°(邻补角定义)∴∠2=∠DFE (同角的补角相等) ----1分 ∴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分 ∴∠BDE=∠DE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分 ∵∠DEF=∠A (已知)∴∠BDE=∠A (等量代换) ----4分 ∴DE ∥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分 ∴∠ACB=∠DE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ED=60°∴∠ACB=60° ----6分24.(本小题8分)解法:如图过点P 作FP ∥AC , ∴∠PAC=∠APF .∵AC ∥BD ,∴FP ∥BD . ∴∠FPB=∠PBD . ∴∠APB=∠APF+∠FPB=∠PAC+∠PBD ; -----3分(2)∠APB=∠PAC+∠PBD 不成立,∠APB+∠PAC+∠PBD=360°,ABC A 'B ''APFE D ABC12F七年级数学第 11 页 共 11页 -----4分(3)①当动点P 在射线BA 的右侧时,如图3,结论是∠PBD=∠PAC+∠APB ,---5分过P 作EF ∥AC , ∵AC ∥BD ,∴AC ∥EF ∥BD ,∴∠EPB=∠PBD ,∠EPA=∠PAC ,∵∠EPB=∠EPA+∠APB∴∠PBD=∠PAC+∠APB②当动点P 在射线BA 的左侧时,如图5,结论是:∠PAC=∠APB+∠PBD ,---6分过P 作EF ∥AC ,∵AC ∥BD , ∴AC ∥EF ∥BD ,∴∠EPB=∠PBD ,∠EPA=∠PAC ,∵∠EPA=∠EPB+∠APB∴∠PAC=∠PBD+∠APB任选一种证明2分共8分E FE F。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的相反数是()A.B.C.﹣D.+12.点P(﹣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如图,已知∠1=∠2,∠3=80°,则∠4=()A.80°B.70°C.60°D.50°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A.B.C.D.5.在数﹣3.14,,0,π,,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3个B.2个C.1个D.4个6.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米,那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从出口A到出口B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A.100米B.99米C.98米D.74米7.点(﹣1,0)在()A.x轴的正半轴B.x轴的负半轴C.y轴的正半轴D.y轴的负半轴8.如图,AB∥CD,那么∠A+∠C+∠AEC=()A.360°B.270°C.200°D.180°9.三个实数﹣,﹣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2B.﹣>﹣2>﹣C.﹣2>﹣>﹣D.﹣<﹣2<﹣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5,4)B.(4,5)B.C.(3,4)D.(4,3)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11.2﹣的绝对值是.12.已知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为.13.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EOC=28°,则∠AOD=度.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A(﹣1,0)处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跳2个单位长度到点A′处,则点A′的坐标为.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D=65°,则∠AEC=.16.﹣4是的立方根.17.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18.如图,a∥b,∠1+∠2=70°,则∠3+∠4=°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6分)19.计算:﹣|2﹣|﹣.20.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3a﹣4和1﹣6a,求x的值.21.如图,平移坐标系中的△ABC,使AB平移到A1B1的位置,再将△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22.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23.如图所示,△ABO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7,2),C,G,F,E分别为过A,B两点所作的y轴、x轴的垂线与y轴、x轴的交点.求△AOB 的面积.24.如图,已知∠1+∠2=180°,∠B=∠3,你能判断∠C与∠AED的大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的相反数是()A.B.C.﹣D.+1【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解答】解:的相反数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2.点P(﹣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解答】解:点P(﹣2,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已知∠1=∠2,∠3=80°,则∠4=()A.80°B.70°C.60°D.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根据∠1=∠2,∠1=∠5得到:∠5=∠2,则a∥b∴∠4=∠3=80度.故选A.【点评】本题在证明两直线平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A.B.C.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相邻且互补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进行判断.【解答】解:A、B选项,∠1与∠2没有公共顶点且不相邻,不是邻补角;C选项∠1与∠2不互补,不是邻补角;D选项互补且相邻,是邻补角.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邻补角的定义,是一个需要熟记的内容.5.在数﹣3.14,,0,π,,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3个B.2个C.1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利用无理数的概念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在数﹣3.14,,0,π,,0.1010010001…中,∵=4,∴无理数有,π,0.1010010001…共3个.故选A.【点评】此题要熟记无理数的概念及形式.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6.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米,那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从出口A到出口B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A.100米B.99米C.98米D.74米【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已知可以得出此图形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分析,横向距离等于AB,纵向距离等于(AD﹣1)×2,求出即可.【解答】解:利用已知可以得出此图形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分析,横向距离等于AB,纵向距离等于(AD﹣1)×2,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50+(25﹣1)×2=98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根据已知得出所走路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点(﹣1,0)在()A.x轴的正半轴B.x轴的负半轴C.y轴的正半轴D.y轴的负半轴【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解答】解:点(﹣1,0)在x轴的负半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CD,那么∠A+∠C+∠AEC=()A.360°B.270°C.200°D.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A+∠C+∠AEC就可以转化为两对同旁内角的和.【解答】解:过点E作EF∥AB,∴∠A+∠AEF=180°;∵AB∥CD,∴EF∥CD,∴∠C+∠FEC=180°,∴(∠A+∠AEF)+(∠C+∠FEC)=360°,即:∠A+∠C+∠AEC=360°.故选A.【点评】有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9.三个实数﹣,﹣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2B.﹣>﹣2>﹣C.﹣2>﹣>﹣D.﹣<﹣2<﹣【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又∵<<∴﹣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绝对值比较实数的大小,比较简单.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5,4)B.(4,5)C.(3,4)D.(4,3)【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各点的坐标.【解答】解:如果小华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如图所示就是以小华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所以小刚的位置为(4,3).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是学数学在生活中用的例子.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2﹣的绝对值是﹣2.【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2﹣的绝对值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利用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是解题关键.12.已知点P的坐标为(﹣2,3),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为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2,3),∴点P到y轴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EOC=28°,则∠AOD=62度.【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直的性质可以得到∠BOC的度数,然后利用对顶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OE⊥AB,∴∠EOB=90°,∴∠BOC=90°﹣∠EOC=90°﹣28°=62°,∴∠AOD=∠BOC=62°.故答案是: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要注意领会由直角得垂直这一要点.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青蛙从点A(﹣1,0)处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跳2个单位长度到点A′处,则点A′的坐标为(1,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向右移动,横坐标加,纵坐标不变;向上移动,纵坐标加,横坐标不变解答.【解答】解:点A(﹣1,0)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即﹣1+2=1,向上2个单位,即:0+2=2,∴点A′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与坐标与图形的变化,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D=65°,则∠AEC=1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BED,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EC即可.【解答】解:∵DF∥AB,∴∠BED=180°﹣∠D,∵∠D=65°,∴∠BED=115°,∴∠AEC=∠BED=115°,故答案为:115°.【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6.﹣4是﹣64的立方根.【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4,∴﹣4是﹣64的立方根.故答案为:﹣64.【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立方根的定义.17.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点A、B平移后横纵坐标的变化可得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然后再确定a、b的值,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了1个单位,∵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1),(1,3),∴a+b=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8.如图,a∥b,∠1+∠2=70°,则∠3+∠4=11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5,故可得出∠4+∠5=110°,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6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3=∠5.∵∠1+∠2=70°,∴∠6=110°,∴∠3+∠4=∠4+∠5=∠6=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此题时熟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隐藏条件.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6分)19.计算:﹣|2﹣|﹣.【考点】实数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第二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5﹣2++3=6+.【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3a﹣4和1﹣6a,求x的值.【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的值,继而得出x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3a﹣4+1﹣6a=0,解得:a=﹣1,则3a﹣4=﹣7,故x的值是49.【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21.如图,平移坐标系中的△ABC,使AB平移到A1B1的位置,再将△A1B1C1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2B2C2,并写出各点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2(6,4),B2(5,﹣1),C2(8,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1=65°,∠ABD+∠BDC=180°,由BC平分∠ABD,得到∠ABD=2∠ABC=130°,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D,∴∠ABC=∠1=65°,∠ABD+∠BDC=180°,∵BC平分∠ABD,∴∠ABD=2∠ABC=130°,∴∠BDC=180°﹣∠ABD=50°,∴∠2=∠BDC=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D的度数,题目较好,难度不大.23.如图所示,△ABO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7,2),C,G,F,E分别为过A,B两点所作的y轴、x轴的垂线与y轴、x轴的交点.求△AOB 的面积.【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AC、CO、OE、BE、AF、EF的长度,然后根据S△AOB=S矩形ACOF+S梯形AFEB﹣S△ACO﹣S△BOE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2,4),B(7,2),∴AC=2、CO=4、OE=7、BE=2、AF=4、EF=OE﹣OF=7﹣2=5,由图可知,S △AOB =S 矩形ACOF +S 梯形AFEB ﹣S △ACO ﹣S △BOE ,=2×4+(2+4)×5﹣×2×4﹣×7×2,=8+15﹣4﹣7,=23﹣11,=12.【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仔细观察图形,列出△AOB 的面积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已知∠1+∠2=180°,∠B=∠3,你能判断∠C 与∠AED 的大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C 与∠AED 相等,理由为:由邻补角定义得到∠1与∠DFE 互补,再由已知∠1与∠2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出∠2与∠DFE 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B 与EF 平行,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3与∠ADE 相等,由已知∠B 与∠3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可得出∠B 与∠ADE 相等,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E 与BC 平行,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证.【解答】解:∠C 与∠AED 相等,理由为:证明:∵∠1+∠2=180°(已知),∠1+∠DFE=180°(邻补角定义),∴∠2=∠DFE (同角的补角相等),∴AB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3(已知),∴∠B=∠ADE(等量代换),∴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邻补角定义,利用了转化及等量代换的思想,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最新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题(有答案)

最新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方程中,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x﹣3=5B.3a﹣6=4a﹣8C.x=0D.+1=02.方程3x+1=m+4的解是x=2,则m的值是()A.4B.5C.6D.73.把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A.3x﹣(x﹣1)=1B.3x﹣x﹣1=1C.3x﹣x﹣1=6D.3x﹣(x﹣1)=64.方程kx+3y=5有一组解是,则k的相反数是()A.1B.﹣1C.0D.25.若单项式2a x﹣2b与﹣3a3b3﹣y是同类项,则x、y分别是()A.5和3B.5和2C.4和3D.4和26.若a<b,则下面可能错误的变形是()A.6a<6b B.a+3<b+4C.ac+3<bc+3D.﹣7.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为6,这样的两位数中,是正整数的有()A.6个B.5个C.3个D.无数个8.某班学生分组,若每组7人,则有2人分不到组里;若每组8人,则最后一组差4人,若设计划分x组,则可列方程为()A.7x+2=8x﹣4B.7x﹣2y=8x+4C.7x+2=8x+4D.7x﹣2y=8x﹣49.如图所示,小刚手拿20元钱正在和售货员对话,请你仔细看图,1听果奶、1听可乐的单价分别是()A.3元,3.5元B.3.5元,3元C.4元,4.5元D.4.5元,4元10.在如图的2018年4月的月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上的三个相邻的数和横排中三个相邻的数.这六个数的和可能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98B.99C.100D.10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代数式4x+13的值不小于代数式2x﹣1的值,则x的取值范围是.12.在2x+3y=3中,若用y表示x,则x=.13.不等式5x+14≥0的负整数解是.14.方程mx+ny=10有两组解和,则2m﹣n2=.15.若方程组的解也是x+y=1的一个解,则a=.1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则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周长是.17.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可以和两个盒底可制成一个罐头盒.现有36张白铁皮,设用x张制盒身,y张制盒底,恰好配套制成罐头盒,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18.已知方程组和方程组有相同的解,则a2﹣b2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56分)19.(6分)解方程:.20.(6分)解不等式3(x﹣1)<4(x﹣)﹣3,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6分)某商场把一个双肩背的书包按进价提高60%标价,然后再按8折(标价的80%)出售,这样商场每卖出一个书包就可赢利14元.这种书包的进价是多少元?22.(6分)解方程组:.23.(7分)满足方程组的x和y的值之和是2,求k的值.24.(8分)若不等式5(x﹣2)+8≤6(x﹣1)+7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3x﹣ax=﹣3的解,求﹣|10﹣a2|的值.25.(8分)去年,某学校积极组织捐款支援地震灾区,七年级(1)班55名同学共捐款274元,捐款情况如下表.表中捐款2元和5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看不清楚,请你用所学方程的知识求出捐款2元和5元的人数.26.(9分)合肥某单位计划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人数估计在10~25人之间.甲、乙两旅行社的服务质量都较好,且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200元.该单位联系时,甲旅行社表示可以给予每位旅客7.5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免去一带队领导的旅游费用,其他游客8折优惠.问该单位怎样选择,可使其支付的旅游总费用较少?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方程中,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x﹣3=5B.3a﹣6=4a﹣8C.x=0D.+1=0【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方程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B、该方程化简后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C、该方程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D、该方程为分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2.方程3x+1=m+4的解是x=2,则m的值是()A.4B.5C.6D.7【分析】由x=2为方程的解,将x=2代入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将x=2代入方程得:6+1=m+4,解得:m=6.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3.把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A.3x﹣(x﹣1)=1B.3x﹣x﹣1=1C.3x﹣x﹣1=6D.3x﹣(x﹣1)=6【分析】去分母的方法是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在去分母的过程中注意分数线起到括号的作用,以及去分母时不能漏乘没有分母的项.【解答】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得:3x﹣(x﹣1)=6.故选:D.【点评】在去分母的过程中注意分数线起到括号的作用,并注意不能漏乘没有分母的项.4.方程kx+3y=5有一组解是,则k的相反数是()A.1B.﹣1C.0D.2【分析】将x=2、y=1代入kx+3y=5求出k的值,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将x=2、y=1代入kx+3y=5,得:2k+3=5,解得:k=1,所以k的相反数为﹣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5.若单项式2a x﹣2b与﹣3a3b3﹣y是同类项,则x、y分别是()A.5和3B.5和2C.4和3D.4和2【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单项式2a x﹣2b与﹣3a3b3﹣y是同类项,∴x﹣2=3,3﹣y=1,∴x=5,y=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的意义,解简单的一次方程,建立方程求解是解本题的关键.6.若a<b,则下面可能错误的变形是()A.6a<6b B.a+3<b+4C.ac+3<bc+3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本选项正确;B、不等式小的一边加上3,大的一边加上4,不等号方向改变,故本选项正确;C、对不等式两边都乘以c,再加上3,不等式不一定还成立,故本选项错误;D、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不等号方向改变,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7.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为6,这样的两位数中,是正整数的有()A.6个B.5个C.3个D.无数个【分析】可以设两位数的个位数为x,十位为y,根据两数之和为6,且xy为整数,分别讨论两未知数的取值即可.注意不要漏解.【解答】解:设两位数的个位数为x,十位为y,根据题意得:x+y=6,∵xy都是整数,∴当x=0时,y=6,两位数为60;当x=1时,y=5,两位数为51;当x=2时,y=4,两位数为42;当x=3时,y=3,两位数为33;当x=4时,y=2,两位数为24;当x=5时,y=1,两位数为15;则此两位数可以为:60、51、42、33、24、15,共6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未知数的整数性质讨论未知数的具体值,注意不要漏掉两位数的个位数可以为0的情况.8.某班学生分组,若每组7人,则有2人分不到组里;若每组8人,则最后一组差4人,若设计划分x组,则可列方程为()A.7x+2=8x﹣4B.7x﹣2y=8x+4C.7x+2=8x+4D.7x﹣2y=8x﹣4【分析】等量关系为:7×组数+2=8×组数﹣4,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解答】解:若每组有7人,实际人数为7x+2;若每组有8人,实际人数为8x﹣4,∴可列方程为7x+2=8x﹣4.故选:A.【点评】考查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得到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小刚手拿20元钱正在和售货员对话,请你仔细看图,1听果奶、1听可乐的单价分别是()A.3元,3.5元B.3.5元,3元C.4元,4.5元D.4.5元,4元【分析】设1听果奶为x元,1听可乐y元,由题意可得等量关系:①1听果奶的费用+4听可乐的费用=17元,②1听可乐的费用﹣1听果奶的费用=0.5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解答】解:设1听果奶为x元,1听可乐y元,由题意得:,解得:,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组.10.在如图的2018年4月的月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上的三个相邻的数和横排中三个相邻的数.这六个数的和可能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98B.99C.100D.101【分析】设竖上的三个相邻的数分别为x﹣7,x,x+7,横排中三个相邻的数分别为y﹣1,y,y+1,则这六个数的和为3x+3y,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设竖上的三个相邻的数分别为x﹣7,x,x+7,横排中三个相邻的数分别为y﹣1,y,y+1,则这六个数的和为3x+3y,即3(x+y),99为3的整数倍,而98,100,101不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利用表中数据的排列规律合理设未知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代数式4x+13的值不小于代数式2x﹣1的值,则x的取值范围是x≥﹣7.【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移项,合并同类项,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解:∵代数式4x+13的值不小于代数式2x﹣1的值,∴4x+13≥2x﹣1,移项得,4x﹣2x≥﹣1﹣13,合并同类项得,2x≥﹣14,把x的系数化为1得,x≥﹣7.故答案为:x≥﹣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在2x+3y=3中,若用y表示x,则x=.【分析】根据移项、系数化为1,可得答案.【解答】解:2x+3y=3,移项,得2x=3﹣3y,系数化为1,得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表示谁就该把谁放到等号的一边,其他的项移到另一边,然后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就可用含y的式子表示x的形式.13.不等式5x+14≥0的负整数解是﹣2,﹣1.【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符合条件的负整数解即可.【解答】解:移项得,5x≥﹣14,系数化为1得,x≥﹣,在数轴上表示为:由数轴上x的取值范围可知,不等式5x+14≥0的负整数解是﹣2,﹣1共两个.【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借助于数轴便可直观解答.14.方程mx+ny=10有两组解和,则2m﹣n2=﹣80.【分析】把x与y的两对值代入方程得到关于m与n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m与n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2m﹣n2=20﹣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5.若方程组的解也是x+y=1的一个解,则a=﹣.【分析】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得到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组的解,然后解方程组后把x、y的值代入9﹣2a=10中可求出a的值,【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也是x+y=1的一个解,∴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得,把x=3,y=﹣2代入3x+ay=10得9﹣2a=10,解得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则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周长是72cm.【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由图形可列方程组,可求出x,y的值,即可求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周长.【解答】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根据题意可得:解得:∴小长方形地砖的周长=2(27+9)=72cm故答案为:72cm【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正确的方程组是本题的关键.17.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可以和两个盒底可制成一个罐头盒.现有36张白铁皮,设用x张制盒身,y张制盒底,恰好配套制成罐头盒,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18.已知方程组和方程组有相同的解,则a2﹣b2的值为﹣5.【分析】根据方程组同解得出,解之求得x、y的值,代入另外两个方程得出a+b、a﹣b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a2﹣b2=(a+b)(a﹣b)=1×(﹣5)=﹣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56分)19.(6分)解方程:.【分析】这是一个带分母的方程,所以要先去分母,再去括号,最后移项,化系数为1,从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3(1﹣3x)=2﹣6x,去括号得:3﹣9x=2﹣6x,移项合并得:﹣3x=﹣1,系数化为1得:得x=.【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带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20.(6分)解不等式3(x﹣1)<4(x﹣)﹣3,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依此求解不等式,再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3(x﹣1)<4(x﹣)﹣3,去括号:3x﹣3<4x﹣2﹣3,移项得:3x﹣4x<﹣2﹣3+3,合并同类项得﹣x<﹣2,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x>2,所以原不等式的解是:x>2,在数轴上表示为:【点评】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化系数为1.21.(6分)某商场把一个双肩背的书包按进价提高60%标价,然后再按8折(标价的80%)出售,这样商场每卖出一个书包就可赢利14元.这种书包的进价是多少元?【分析】设这种书包的进价是x元,其标价是(1+60%)x元,根据“按标价8折(标价的80%)出售,这样商场每卖出一个书包就可赢利14元”,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解答】解:设这种书包的进价是x元,其标价是(1+60%)x元,由题意得:(1+60%)x•80%﹣x=14,解得:x=50,答:这种书包的进价是50元.【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6分)解方程组:.【分析】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组整理得:,②﹣①得:3y=﹣3,即y=﹣1,把y=﹣1代入②得:x=4,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3.(7分)满足方程组的x和y的值之和是2,求k的值.【分析】方程组消去k表示出x+y,代入x+y=2中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②×2﹣①得:x+y=5﹣5k,代入x+y=2得:5﹣5k=2,解得:k=.【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4.(8分)若不等式5(x﹣2)+8≤6(x﹣1)+7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3x﹣ax=﹣3的解,求﹣|10﹣a2|的值.【分析】解不等式求出x的范围,从而得出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代入方程求得a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解答】解:去括号,得:5x﹣10+8≤6x﹣6+7,移项,得:5x﹣6x≤﹣6+7+10﹣8,合并同类项,得:﹣x≤3,系数化为1,得:x≥﹣3,则该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为x=﹣3,根据题意,将x=﹣3代入方程3x﹣ax=﹣3,得:﹣9+3a=﹣3,解得:a=2,则原式=﹣|10﹣4|=﹣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及代数式的求值,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得出a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8分)去年,某学校积极组织捐款支援地震灾区,七年级(1)班55名同学共捐款274元,捐款情况如下表.表中捐款2元和5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看不清楚,请你用所学方程的知识求出捐款2元和5元的人数.【分析】设捐款2元和5元的学生人数分别为x人、y人,根据总人数是55人,捐款数是274元,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解:设捐款2元和5元的学生人数分别为x人、y人,依题意得:,,解方程组,得,答:捐款2元的有4人,捐款5元的有38人.【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本题的等量关系是总人数=1元的人数+2元的人数+5元的人数+10元的人数,总钱数=捐1元的总数+捐2元的总数+捐5元的总数+捐10元的总数.26.(9分)合肥某单位计划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人数估计在10~25人之间.甲、乙两旅行社的服务质量都较好,且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200元.该单位联系时,甲旅行社表示可以给予每位旅客7.5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免去一带队领导的旅游费用,其他游客8折优惠.问该单位怎样选择,可使其支付的旅游总费用较少?【分析】设人数为x,则可得10≤x≤25,从而可得甲旅行社需要花费:200x×0.75,乙旅行社:200(x﹣1)×0.8,让两式相等可求出人数x为何值时两家相等,从而据此讨论x取其他值的情况.【解答】解:设该单位有x人外出旅游,则选择甲旅行社的总费用为0.75×200x=150x(元),选择乙旅行社的总费用为0.8×200(x﹣1)=(160x﹣160)(元).①当150x<160x﹣160时,解得x>16,即当人数在17~25人时,选择甲旅行社总费用较少;②当150x=160x﹣160时,解得x=16,即当人数为16人时,选择甲、乙旅行社总费用相同;③当150x>160x﹣160时,解得x<16,即当人数为10~15人时,选择乙旅行社总费用较少.【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与实际结合得比较紧密,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两家花费一样的人数的值,这是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绝对值是( )A .2B .12C .12-D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0a <,则20a <B .x 是实数,且2x a =,则0a >C .x -有意义时,0x ≤D .0.1的平方根是0.01±3.若整数x 满足5+19≤x ≤45+2,则x 的值是( )A .8B .9C .10D .114.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A .120元B .100元C .80元D .60元5.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1=∠2B .∠3=∠4C .∠5=∠BD .∠B +∠BDC =180°6.如果23a b -=22()2a b a b a a b+-⋅-的值为( ) A 3 B .23C .33D .37.在数轴上,点A ,B 在原点O 的两侧,分别表示数a ,2,将点A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若CO=BO ,则a 的值为( )A .-3B .-2C .-1D .18.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x 个,小房间有y 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7086480x y x y +=⎧⎨+=⎩B .7068480x y x y +=⎧⎨+=⎩C .4806870x y x y +=⎧⎨+=⎩D .4808670x y x y +=⎧⎨+=⎩9.如图,在△ABC 中,AB=AC ,∠A=30°,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与∠A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则∠D 的度数为( )A .15°B .17.5°C .20°D .22.5°10.下列四个不等式组中,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的是( )A .23x x ≥⎧⎨>-⎩B .23x x ≤⎧⎨<-⎩C .23x x ≥⎧⎨<-⎩D .23x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310x a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先作AB ⊥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0a <,0b >,0c >,a b c >+,则a b c ++________0.4.若x 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____.5.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6.木工师傅在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料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3223x y x y -=-⎧⎨+=⎩2.甲、乙两名同学在解方程组5{213mx y x ny +=-=时,甲解题时看错了m ,解得7{22x y ==- ;乙解题时看错了n ,解得3{7x y ==-.请你以上两种结果,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3.如图,Rt △ABC 中,∠C=90°,AD 平分∠CAB ,DE ⊥AB 于E ,若AC=6,BC=8,CD=3.(1)求DE 的长;(2)求△ADB 的面积.4.如图①,在△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1)如果∠A =80°,求∠BPC 的度数;(2)如图②,作△ABC 外角∠MBC ,∠N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 ,试探索∠Q 、∠A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延长线段BP 、QC 交于点E ,△BQE 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2倍,求∠A 的度数.5.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身达人”小陈为了了解他的好友的运动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好友进行调查,把他们6月1日那天行走的情况分为四个类别:A(0~5000步)(说明:“0~5000”表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000,下同),B(5001~10000步),C(10001~15000步),D(15000步以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位好友.(2)已知A类好友人数是D类好友人数的5倍.①请补全条形图;②扇形图中,“A”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度.③若小陈微信朋友圈共有好友150人,请根据调查数据估计大约有多少位好友6月1日这天行走的步数超过10000步?6.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①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②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千克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时呢?③若所挂重物为7千克时(在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的弹簧长度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C4、C5、A6、A7、A8、A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 ≥22、垂线段最短.3、<4、±10.5、±46、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x y =⎧⎨=⎩. 2、n = 3 , m = 4, 2{3x y ==-3、(1)DE=3;(2)ADB S 15∆=.4、(1)130°.(2)∠Q==90°﹣12∠A ;(3)∠A 的度数是90°或60°或120°.5、(1)30;(2)①补图见解析;②120;③70人.6、①上表反映了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挂物体质量是自变量,弹簧长度是因变量;②当所挂物体重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24厘米;当不挂重物时,弹簧长18厘米;③32厘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不等式组111324(1)2()x x x x a -⎧-<-⎪⎨⎪-≤-⎩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65a -≤<- B .65a -<≤- C .65a -<<- D .65a -≤≤-2.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问题中样本是( )A .100B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C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D .全校学生家长的意见3.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 c a b c a -----的结果是( )A .a –2cB .–aC .aD .2b –a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 ∥b ( )A .∠2=∠4B .∠1+∠4=180°C .∠5=∠4D .∠1=∠35.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14.7亿元,数据“214.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147×102B .0.2147×103C .2.147×1010D .0.2147×10116.若A =(2+1)(22+1)(24+1)(28+1)+1,则A 的末位数字是( )A .2B .4C .6D .87.下列各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4cm、4cm、5cm B.4cm、6cm、11cmC.4cm、5cm、6cm D.5cm、12cm、13cm8.已知多项式2x2+bx+c分解因式为2(x-3)(x+1),则b,c的值为().A.b=3,c=-1 B.b=-6,c=2C.b=-6,c=-4 D.b=-4,c=-69.已知:如图,∠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10.如图,已知直线a∥b,则∠1、∠2、∠3的关系是()A.∠1+∠2+∠3=360°B.∠1+∠2﹣∠3=180°C.∠1﹣∠2+∠3=180°D.∠1+∠2+∠3=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531xa x-≥-⎧⎨-<⎩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如图1,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E点在边AD上,F、G分别在边AB、CD 上,分别以EF、EG为折痕进行折叠并压平,点A、D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和点D′,若ED′平分∠FEG,且'ED在A EF∠'内部,如图2,设∠A′ED'=n°,则∠FE D′的度数为_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若点P (2x ,x-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5,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 +6和2a ﹣15,则这个数为________.5.为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班计划购买甲、乙两种体育用品(每种体育用品都购买),其中甲种体育用品每件20元,乙种体育用品每件30元,共用去150元,请你设计一下,共有________种购买方案.6.如图,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 =10,DH =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1)(1)2(1)13x x x +--=-;(2)30564x x --=; (3)3 1.4570.50.46x x x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23(1)138222x x x x a +>-⎧⎪⎨≤-+⎪⎩有四个整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如图是一个长为a ,宽为b 的矩形,两个阴影图形都是一对底边长为1,且底边在矩形对边上的平行四边形.(1)用含字母a ,b 的代数式表示矩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2)当a =3,b =2时,求矩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4.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O,M,射线OP在∠AOE的内部,且OP⊥EF,垂足为点O.若∠AOP=30°,求∠EMD的度数.5.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资源的丰富,在线学习已成为更多人的自主学习选择.某校计划为学生提供以下四类在线学习方式: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题和在线讨论.为了解学生需求,该校随机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你对哪类在线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在线讨论”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该校共有学生2100人,请你估计该校对在线阅读最感兴趣的学生人数. 6.杭州地铁5号线全长48.18公里,投资315.9亿元,规划建设预期2014-2019年,杭州工程地铁队负责建设,分两个班组分别从杭州南站外香樟路站和余杭科技岛站同时开工掘进.已知甲组比乙组平均每天多掘进2.4米,经过5天施工,两组共掘进了110米.(1)求甲、乙两个班组平均每天各掘进多少米?(2)为加快工程进度,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在剩余的工程中,甲组平均每天能比原来多掘进1.7米,乙组平均每天能比原来多掘进1.3米.按此施工进度,能够比原来少用多少天完成任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D5、C6、C7、B8、D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 ≥22、1804n ︒-︒3、2或2-34、815、两6、4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x =-;(2)30x =;(3)0.7x =-.2、-3≤a <-23、(1)S =ab ﹣a ﹣b +1;(2)矩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2;4、60°5、(1)9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48︒;(3)560人.6、(1)甲班组平均每天掘进12.2米,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9.8米.(2)少用262.2天完成任务.。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9的平方根”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 .9B .±9C .3D .±3 2.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B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C .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D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202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下列四个命题:①4±是64的立方根;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且只有2个.其中真命题有( )个A .1B .2C .3D .45.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 ,CD ,若//CD BE ,若1∠=α,则2∠的度数是( )A .3αB .1803α︒-C .4αD .1804︒-α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9的平方根是3±B .16的值是8C .127的立方根是13D .38-的值是2- 7.如图,ABC 中,AE 平分BAC ∠,BE AE ⊥于点E ,//ED AC ,34BAE ∠=︒,则BED ∠的度数为( )A .134°B .124°C .114°D .10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2,0A ,点A 第一次向左跳动至()11,1A -,第二次向右跳动至()22,1A ,第三次向左跳动至()32,2A -,第四次向右跳动至()43,2A ,…依照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 第2020次跳动至2020A 的坐标为( )A .()1011,1010B .()1012,1010C .()1010,1009-D .()2020,2021二、填空题9.计算:36的结果为_____.10.点(,1)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b ,则+a b 的值是______.11.如图,已知OB 、OC 为△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交AB 、AC 于D 、E ,△ADE 的周长为12,BC 长为5,则△ABC 的周长__.12.如图,现将一块含有60°角的三角板的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那么∠1的度数为__________.13.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170∠=︒,则2∠的度数为____.14.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则如下:对于两个有理数a ,b ,a b ab b =-,若()()521x -=-,则x =______15.如图,若“马”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2,2-,“象”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4-,则“将"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_.16.如图所示,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箭头所示方向呈台阶状移动,第一次从原点运动到点(0,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1,1),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1,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3)24(223252(3)220183|3|27(4)(1)-+---.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值(1)x 2﹣614= (2)12(2x ﹣1)3=﹣4 19.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D 、E 、F 分别是三角形ABC 的边BC 、CA 、AB 上的点,连接DE ,DF ,//DE AB ,BFD CED ∠=∠,连接BE 交DF 于点G ,求证:180EGF AEG ∠+∠=︒.证明:∵//DE AB (已知)∴A CED ∠=∠(_______________)又∵BFD CED ∠=∠(已知)∴A BFD ∠=∠(______________)∴//DF AC (_____________)∴180EGF AEG ∠+∠=︒(_______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 (a ,b )是△ABC 的边AC 上一点,△ABC 经平移后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请画出上述平移后的△A 1B 1C 1,并写出点A 1,C 1的坐标;(2)写出平移的过程;(3)求出以A ,C ,A 1,C 1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但是由于122<<2 1.21,差就是21.根据以上的内容,解答下面的问题:(15___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___;(2)若设23+x ,小数部分是y ,求x y -的值.22.动手试一试,如图1,纸上有10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我们可以按图2的虚线,AB BC 将它剪开后,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 .(1)基础巩固:拼成的大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边长AD为______;(2)知识运用:如图3所示,将图2水平放置在数轴上,使得顶点B与数轴上的1-重合.以点B为圆心,BC边为半径画圆弧,交数轴于点E,则点E表示的数是______;(3)变式拓展:⨯的方格纸(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你能从中剪出一个面积为13的①如图4,给定55正方形吗?若能,请在图中画出示意图;②请你利用①中图形在数轴上用直尺和圆规.....表示面积为13的正方形边长所表示的数.23.已知:如图(1)直线AB、CD被直线MN所截,∠1=∠2.(1)求证:AB//CD;(2)如图(2),点E在AB,CD之间的直线MN上,P、Q分别在直线AB、CD上,连接PE、EQ,PF平分∠BPE,QF平分∠EQD,则∠PEQ和∠PFQ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P点作PH//EQ交CD于点H,连接PQ,若PQ平分∠EPH,∠QPF:∠EQF=1:5,求∠PHQ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b≥),那么a就叫做b的平方根,解答即可.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如果2a b=(0【详解】解:∵(29=∴“9的平方根”这句话用数学符号表示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是基础概念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B解析:C【分析】判断是否是平移现象,要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即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详解】解:A.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B.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在空中不是沿直线运动,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C. 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此选项是平移现象;D.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变成大气泡,大小发生了变化,此选项不是平移现象.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A(1,-2021),∴A点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A点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逐项判断即可.【详解】64的立方根是4,故①是假命题; 25的算数平方根是5,故②是真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是真命题;与两坐标轴距离都是2的点有(2,2)、(2,-2)、(-2,2)、(-2,-2)共4点,故④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性质与判定是解题关键.5.D【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BAG,2∠BDC+∠2=180°,根据BE∥AG,得到∠CFB=∠CAG=2∠1,从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DB=2∠1,则∠2=180°-4∠1.【详解】解:由题意得:AG∥BE∥CD,CF∥BD,∴∠CFB=∠CAG,∠CFB+∠DBF=180°,∠DBF+∠CDB=180°∴∠CFB=∠CDB∴∠CAG=∠CDB由折叠的性质得∠1=∠BAG,2∠BDC+∠2=180°∴∠CAG=∠CDB=∠1+∠BAG=2α∴∠2=180°-2∠BDC=180°-4α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6.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9的平方根是3 ,此项说法正确;B4,此项说法错误;C、127的立方根是13,此项说法正确;D2-,此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B【分析】已知AE平分∠BAC,ED∥AC,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知∠DEA的度数,再由周角为360°,求得∠BED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E平分∠BAC,∴∠BAE=∠CAE=34°,∵ED∥AC,∴∠CAE+∠AED=180°,∴∠DEA=180°-34°=146°,∵BE⊥AE,∴∠AEB=90°,∵∠AEB+∠BED+∠AED=360°,∴∠BED=360°-146°-90°=12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周角的定义,熟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发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的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然后写出即可.【详解】解:如图,解析:A【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发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奇数次跳动与该偶数次跳动的横坐标的相反数加上1,纵坐标相同,然后写出即可.【详解】解:如图,观察发现,第2次跳动至点2A 的坐标是(2,1),第4次跳动至点4A 的坐标是(3,2),第6次跳动至点6A 的坐标是(4,3),第8次跳动至点8A 的坐标是(5,4),⋯第2n 次跳动至点2n A 的坐标是(1,)n n +,则第2020次跳动至点2020A 的坐标是(1011,10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的性,结合图形得到偶数次跳动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的结果为6.故答案为6【点睛】考查了算术平方根,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a 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a 本身是非负数解析: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6.故答案为6【点睛】考查了算术平方根,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a 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a 本身是非负数.10.4【分析】根据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反,确定a,b 的值,计算即可.【详解】∵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5,b= -1,∴a+b= 5-1=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解析:4【分析】根据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反,确定a,b的值,计算即可.【详解】∵点(,1)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5,)b,∴a=5,b= -1,∴a+b= 5-1=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坐标变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1.17【详解】∵0B、OC为△ABC的角平分线,∴∠ABO=∠OBC,∠ACO=∠BCO,∵DE∥BC,∴∠DOB=∠OBC,∠EOC=∠OCB,∴∠ABO=∠DOB,∠ACO=∠EOC,解析:17【详解】∵0B、OC为△ABC的角平分线,∴∠ABO=∠OBC,∠ACO=∠BCO,∵DE∥BC,∴∠DOB=∠OBC,∠EOC=∠OCB,∴∠ABO=∠DOB,∠ACO=∠EOC,∴BD=OD,EC=OE,∴DE=OD+OE=BD+EC;∵△ADE的周长为12,∴AD+DE+AE=AD+OD+OE+AE=AD+BD+CE+AE=AB+AC=12,∵BC=7,∴△ABC的周长为:AB+AC+BC=12+5=17.故答案为17.12.【分析】根据题意知:,得出,从而得出,从而求算∠1.解:如图:∵∴又∵∠1=∠2,∴,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析:60︒【分析】根据题意知://AB CD ,得出2GFD ∠=∠,从而得出21+60=180∠︒︒,从而求算∠1.【详解】解:如图:∵//AB CD∴2GFD ∠=∠又∵∠1=∠2,60HFG ∠=︒∴21+60=180∠︒︒,解得:1=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关键.13.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所示,∵∠1=70°,∴∠3+∠4=180°-∠1=110°,又∵折叠,∴∠3=∠4=55°,∵AB//DE,∴∠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14.【分析】根据给定新运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5x-x)⊙(−2)=−1,∴-2(5x-x)-(-2)=-1,∴-8x+2=-1,解之得解析:38【分析】根据给定新运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5x-x)⊙(−2)=−1,∴-2(5x-x)-(-2)=-1,∴-8x+2=-1,解之得:38x ,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通过阅读题目材料找出有关定义和运算法则并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是解题关键 .15.【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坐标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马”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象”所在位置的坐标为∴棋盘中每一格代表1∴“将"所在位置的坐标为,即故答案为:.【点睛】本解析:()1,4【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坐标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马”所在的位置的坐标为()2,2-,“象”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4-∴棋盘中每一格代表1∴“将"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4-+,即()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坐标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16.(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解析:(1010,1011)【分析】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观察发现:第一次运动到点(0,1),第二次运动到点(1,1);第三次运动到点(1,2),第四次运动到点(2,2);第五次运动到点(2,3),第六次运动到点(3,3),…,当n 为奇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12n -,12n +), 当n 为偶数时,第n 次运动到点(2n ,2n ), 所以经过202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1010,1011),故答案为:(1010,10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每个对应点的坐标.三、解答题17.(1)9;(2)-;(3)-3.【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 =﹣ ,(3)原式=3﹣3﹣4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1);(2).【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1)x2﹣6,移项得:,开方得:x ,解得:;(2)(2x﹣1)3=﹣4,变形得:解析:(1)52x=±;(2)12x=-.【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1)x2﹣614 =,移项得:2125644x=+=,开方得:x=解得:52x=±;(2)12(2x﹣1)3=﹣4,变形得:(2x﹣1)3=﹣8,开立方得:212x-=-,∴2x=﹣1,解得:12x=-.【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及平方根的应用,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1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证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证明:∵(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证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证明:∵//DE AB(已知)∴A CE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FD CED ∠=∠(已知)∴A BFD ∠=∠(等量代换)∴//DF 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0EGF AEG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20.(1)图见详解;;(2)平移过程为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3)以A ,C ,A1,C1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4.【分析】(1)根据点P 的对应点P1(a+6,b+2)可分别解析:(1)图见详解;()()113,4,4,2A C ;(2)平移过程为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3)以A ,C ,A 1,C 1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4.【分析】(1)根据点P 的对应点P 1(a +6,b +2)可分别得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的坐标,然后连接即可得出图象;(2)由(1)可直接进行求解;(3)由(1)的图象可直接利用割补法进行求解面积.【详解】解:(1)由点P 的对应点P 1(a +6,b +2)可得如图所示图象:∴由图象可得()()113,4,4,2A C ;(2)由图象可得:平移过程为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3)连接11,,AA CC ,如图所示:∵点()()13,2,4,2A C -,∴点1,A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与x 轴平行, ∴1111272142AC C ACC A S S =⨯=⨯=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性质及坐标与图形,熟练掌握坐标的平移是解题的关键. 21.(1)2,;(2).【分析】(1)利用求解;(2)由于,则,,然后计算.【详解】解:(1)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2),而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1)252;(2)43.【分析】(1)利用253<求解;(2)由于132<<,则3x =,23331y ==,然后计算x y -.【详解】解:(15252;(2)132<<, 而23x ,小数部分是y ,3x ∴=,23331y ==,x y.3(31)33143【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得关键.22.(1)10,;(2);(3)见解析;(4)见解析【分析】(1)易得10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那么就得到了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大正方形的边长结合实解析:(1)10,10;(2)101-;(3)见解析;(4)见解析【分析】(1)易得10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那么就得到了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大正方形的边长结合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得结果;(3)以2×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为边长即可画出图形;(4)得到①中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画出图形.【详解】解:(1)∵图1中有10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0,边长AD为10;(2)∵BC=10,点B表示的数为-1,∴BE=10,∴点E表示的数为101-;(3)①如图所示:②∵正方形面积为13,∴13如图,点E表示面积为13的正方形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正方形的面积,算术平方根,实数与数轴,巧妙地根据网格的特点画出正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PEQ+2∠PFQ=360°;(3)30°【分析】(1)首先证明∠1=∠3,易证得AB//CD;(2)如图2中,∠PEQ+2∠PFQ=360°.作EH//AB.理由平行线解析:(1)见解析;(2)∠PEQ+2∠PFQ=360°;(3)30°【分析】(1)首先证明∠1=∠3,易证得AB//CD;(2)如图2中,∠PEQ+2∠PFQ=360°.作EH//AB.理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3)如图3中,设∠QPF=y,∠PHQ=x.∠EPQ=z,则∠EQF=∠FQH=5y,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1中,∵∠2=∠3,∠1=∠2,∴∠1=∠3,∴AB//CD.(2)结论:如图2中,∠PEQ+2∠PFQ=360°.理由:作EH//AB.∵AB//CD,EH//AB,∴EH//CD,∴∠1=∠2,∠3=∠4,∴∠2+∠3=∠1+∠4,∴∠PEQ=∠1+∠4,同法可证:∠PFQ=∠BPF+∠FQD,∵∠BPE=2∠BPF,∠EQD=2∠FQD,∠1+∠BPE=180°,∠4+∠EQD=180°,∴∠1+∠4+∠EQD+∠BPE=2×180°,即∠PEQ+2(∠FQD+∠BPF)=360°,∴∠PEQ+2∠PFQ=360°.(3)如图3中,设∠QPF=y,∠PHQ=x.∠EPQ=z,则∠EQF=∠FQH=5y,∵EQ//PH,∴∠EQC=∠PHQ=x,∴x+10y=180°,∵AB//CD,∴∠BPH=∠PHQ=x,∵PF平分∠BPE,∴∠EPQ+∠FPQ=∠FPH+∠BPH,∴∠FPH=y+z﹣x,∵PQ平分∠EPH,∴Z=y+y+z﹣x,∴x=2y,∴12y=180°,∴y=15°,∴x=30°,∴∠PHQ=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2)中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中能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找到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矩形B. 等边三角形C. 菱形D. 圆{答案:D}2. 已知一组数据:2,4,6,8,10,12,14,16,其中众数是()A. 2B. 4C. 6D. 8{答案:D}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a^2 = 2a\)B. \(a^2 = -2a\)C. \(2a = a^2\)D. \(a^2 = a\){答案:C}4. 某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9D. -9{答案:C}5.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sqrt{2}\)B. \(2\sqrt{2}\)C. \(\sqrt[3]{2}\)D.\(2\sqrt[3]{2}\){答案:A}二、填空题1. 若 \(a\) 为有理数,且 \(a^2 = 14\),则 \(a\) 的值为______。

{答案:±\(\sqrt{14}\)}2. 已知一组数据:1,3,5,7,9,其中中位数______。

{答案:5}3. 若\(a\) 为实数,且\(a+2>0\),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a>-2\)}4. 下列各数中,是等差数列的是______。

{答案:2,4,6,8,10}5. 若 \(a\) 为实数,且 \(a^2 - 3a + 2 = 0\),则 \(a\) 的值为______。

{答案:1 或 2}三、解答题1. 解方程:\(2x - 5 = 3x + 1\)。

{答案:\(x = -6\)}2. 计算:\(\frac{1}{3} + \frac{2}{5} - \frac{1}{6}\)。

{答案:\(\frac{19}{30}\)}3. 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答案:80元}4. 解不等式:\(3x - 7 > 2x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a 5=a 5
B .(﹣a 3)2=a 6
C .a 8÷a 2=a 4
D .a 3+a 3=a 6
2. 如图,∠B 的内错角是( )
A .∠1
B .∠2
C .∠3
D .∠4
3.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y
B .x +y -m=0
C .2x +3=0
D .x -2y=1
4. 某种细胞的直径是0.00000024m ,将0.0000002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4×10﹣7
B .2.4×10﹣8
C .0.24×10﹣7
D .24×10﹣8
5. 如图:下列条件能说明AB ∥CD 的是( )
A .∠A+∠
B =180° B .∠A =∠
C C .∠A+∠C =180°
D .∠B =∠D
6. 下列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3a+b )(3b ﹣a )
B .(﹣1)(﹣﹣1)
C .(x ﹣y )(﹣x+y )
D .(﹣a ﹣b )(a ﹣b )
7.已知a m =2,a n =4,则a 3m -2n =( )
A.﹣12
B. 12
C.1
D.2 8. 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
的解中x 的值比y 的值的相反数大2,则k 为( ) A .﹣3 B .﹣2 C .﹣1 D .1
9.下列语句: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同位角相等;③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⑤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0
B.1
C.2
D.3
10. 已知a 1,a 2,…,a 2015均为负数,且满足M=(a 1+a 2+…+a 2014)(a 2+a 3+…+a 2015),N=(a 1+a 2+…+a 2015)(a 2+a 3+…+a 2014),则M 与N 之间的关系式( )
A. M =N
B. M >N
C.M <N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DF ∥AB .若∠AEC =100°,则∠D 等于 .
12计算:(a 2b )3=_________.
13.已知x -2y ﹣1=0,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
14.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x +y =4的解,则k
的值为
. 15.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沿AB 折叠,若∠1=40°,则纸带重叠部分中∠CAB = °.
16. 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为,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
的解为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6+8+8+10+10+12+12=66)
17.化简计算:
(1)(π-3)0-3-2 (2)(﹣2a 2)(3ab 2-5ab 3)
18.解方程组: (1) ⎩⎨⎧==+5y -x 39y x 4 (2)⎪⎩⎪⎨⎧=+=23y x 233y -x 3
19.若实数x 满足x 2﹣2x ﹣1=0,求代数式(2x ﹣1)2﹣x (x +4)+(x ﹣2)(x +2)的值.
20.如图,已知EB∥DC,∠C=∠E,∠A=40°,点A,B,C三点共线,求证:∠A=∠EDA.
21.某制衣厂某车间计划用10天加工一批出口童装和成人装共360件,该车间的加工能力是:每天能单独加工童

45件或成人装30件.
(1)该车间应安排几天加工童装,几天加工成人装,才能如期完成任务?
(2)若加工童装一件可获利80元,加工成人装一件可获利120元,那么该车间加工完这批服装后,共可获利多少元?
22. 如图1,小明同学用1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2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3张边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拼出
了一个长方形纸片拼成了一个长为(2a+b),宽为(a+b)的长方形,它的面积为(a+2b)(a+b),于是,我们可以得到等式(a+2b)(a+b)=a2+3ab+2b2.请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2,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2)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a+b+c=10,a2+b2+c2=40,求ab+bc+ac的值;
(3)小明同学又用4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3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8张边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拼出了一个长方形,那么该长方形的长为,宽为.
23.(1)已知一列数:2,6,18,54,162,…,若将这列数的第一个数记为a1,第二个数记为a2,…,第n个数记为a n,则a6=,a7=,a n=.
(2)观察下列运算过程:
S=1+2+22+23+…+2n,①
①×2,得
2S=2+22+23+…+2n+1,②
②-①,得
S=2n+1-1,
参照上面的方法,求(1)中数列前n个数的和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