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绪论之参考文献和思考题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章节、专题首页)(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1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2 、3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4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5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 6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7、8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9、10 次课(章节、专题分页)授课时间第11、12 次课授课时间第13 、14 次课授课时间第15、16、17 次课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公元前255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教学目的: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音乐的起源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2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3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1.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答: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生活实用功能娱乐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群体凝聚功能2..什么是木卡姆歌舞?答: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传统古典大曲,具有统一调式体系,以歌舞乐三者组合而成。
主要存在两种歌舞组曲结构形式:一是麦西热普而是象多朗木卡姆3.什么是说唱音乐?答: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文体上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传统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4.什么是广东音乐?答: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
流传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后又传至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
目前主奏乐器是粤胡。
著名乐曲有《旱天雷》《连环扣》《双星恨》5.戏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文学、音乐、舞蹈、舞美、武术、杂技、诗歌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
1、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
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2、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
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3、虚拟性(舞台表现的象征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6.简述唐代琵琶形制的变革答: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乐器改革方面,巧妙地将传统直项琵琶与外来曲项琵琶结合起来。
保留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由原来十二柱变成十四柱;在演奏上改变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习与备考——《中国传统音乐习题集》 [1]前言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习与备考——《中国传统音乐习题集》 [1]前言](https://img.taocdn.com/s3/m/aaaa8a23cfc789eb172dc8b6.png)
中国传统音乐 ,一般是指历代传 承 、没有受西方
音乐影响的 ,且 具有我国农业 文明时期 典型文化特征
并非一个学科概念 ,它只是我 国民族音乐学 学科 中的
一
个重要研究领域 ( 其他还有诸如世界 民族音乐 、城
的音乐类型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形成于 2 0世 纪以前 ,
诚然 ,还包括其后按 自身规律而发展 延续至今 的那一 部分 。2 0世 纪 以来 ,受 西方 音乐 影 响而产 生 的各类
重要 基石 。为此 ,笔者编撰 了 《中国传统音乐 习题 集》 ,为 大家提供一本研 习备考之 书。
关键 词 : 中 国传 统 音 乐 ; 学科 特 点 ;学 习方 法 ;试 题 类 型 ;答 题要 求
中图分类号 :Jo 6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2 7 ( 02 2— 00— 7 0 4— 12 2 1 )0 0 2 0
曲艺 、戏 曲、器乐等 ,即为一种体 裁分类 。这 五大类
( 除少数例外 )若 从社会 属性上看 ,又应归 为 民间音
是采用分类表述 的方 法。诸 如民歌按体 裁分类可 分为 号子 、山歌 、小调 等 ;按歌种分类 可分为信 天游 、山 曲 、爬 山调 、花儿 、客家 山歌 、江浙小调 等等。第 三
个要点便 是 “ 何特点 ” 。关于 民歌 的特点 ,可 以从 这
乐探索 20 2 1 2.
—
P OR TO NSI U I L Af M SC N
中 国传 统 音乐 的研 习与 备 考
— —
《 中国传统音乐 习题集》 前言
蔡 际 洲
( 武汉音 乐学院音 乐学系 湖北武汉 406 ) 30 0
摘 要 : 中 国传 统 音 乐是 各 类 音 乐 艺术 院 校 中 的 一 门重 要 课 程 , 它是 实 施 “ 中华 文 化 为 母 语 ” 的 音 乐教 育 的 以
基于传统音乐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基于传统音乐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传统音乐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民族特色。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也影响了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一、传承困境传统音乐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许多传统音乐的演奏和教学比较困难。
特别是老一代的传统音乐大师逐渐离去,传承的问题更加突出。
如何将传统音乐的艺术精髓传承下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演出形式单一传统音乐的演出形式比较固定,以演唱、器乐演奏、舞蹈等为主,演出形式单一。
这使得传统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创新受到了较大限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如何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掘新的表现方式和体现方式,成为当前传统音乐界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三、接受程度下降随着现代音乐的兴盛和流行,许多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和兴趣逐渐下降,这影响了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许多传统音乐在演出方式、形式等方面的落后也导致了不少人对传统音乐认知上的误解和偏见。
如何增加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接受度和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成为传统音乐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创新不足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但是在发展中,传统音乐并没有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积淀,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与此同时,现代音乐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推进,这使得传统音乐的演出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显得老套和陈旧。
如何在传承传统音乐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发展,让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是传统音乐未来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的来说,传统音乐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需要传统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共同协作解决,不断推进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让传统音乐在新时代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
《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中国民歌》,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
《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敦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周勤如,《音乐中国》(美国英文季刊)。
《草原Χ黄河:我心底的情节》,赵宋光.《何谓‘民歌’》,杜亚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民间歌手》,张君仁,《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浅析江苏民歌的艺术特征》,刘跃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民族音乐的几个问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方暨申。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张贵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试论传统小调歌曲》,路行,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
《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宫钦科、耿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王鸿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张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国乐今说》,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咏叹百年》,乔建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音乐与传播》,冯光钰,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
中国传统器乐1.绪论

三是“传统乐器四分法”:
1、吹管乐器: 边棱音吹管乐器:笛、箫、尺八等。
簧哨类吹管乐器:笙、巴乌、葫芦丝、唢呐、管 子等。
(刘正国按民族吹管乐器执势吹法分类:横吹、 竖吹、直吹,斜吹)
2、拉弦乐器:二胡、板胡、高胡、坠胡、马头 琴等。
3、弹拨乐器:古琴、古筝、琵琶、扬琴等。 4、打击乐器:锣、鼓、板等。
1、民族音乐:按照欧洲十九世纪、20世纪上半 页期间的观念来看,他们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各 民族音乐,都称之为“民族音乐”。受到西方 民族音乐学传入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50、60 年代,开始较多地使用这一概念。当时,这一 概念是相对于西洋音乐来说的,是指中国国内 各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具有 中国各民族文化特征的音乐。
(2)BC2070年以后的乐器考古发现 ►夏代石磬
►战国曾侯乙墓编钟
►战国曾侯乙墓编磬
►战国曾侯乙墓十弦琴
►战国曾侯乙墓五弦琴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七弦琴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筑
►南北朝古琴
(3)历代乐器举例
►春秋战国时期的箜篌
►北魏曲项琵琶
►唐代奚琴
►宋代陈旸《乐书》轧筝
►轧筝的结构与演奏
2、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 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 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 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 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运用本 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 态特征的音乐。
3、中国音乐:1840年以前,所谓中国音乐就是 指中国传统音乐。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 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人在学习 西方音乐的技术和基础理论后,借鉴和按照欧 洲音乐技术和理论创作出来的音乐和中国古代 音乐在各方面都有所不同,这样,中国音乐一 词的含义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当前,中国 音乐不仅指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而且也 指中国人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这样,中国音乐就包含两个主要部分:传统音 乐、中国新音乐。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参考文献] [1] 童忠良,谷杰,周耘,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27. [2] 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基本乐理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55. [3] 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69. [4] 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M].中华书局,1936:9.
并且《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这本书里运用了晓白、简洁 的语言,从整体上能把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中的五个内涵能够准 确地概括出来,这音乐理论体系的内容杂糅、语言艰涩。在这样的 情况下能把庞杂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概括出来很是不易,这样更 表现出田耀农老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力,随着日后,人们对中国传统 音乐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一定会发现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不止五个 系统,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但是尽管是这样,也不会降低 《述要》这本书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地位,这本著作为整个系 统的建立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一、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乐理” 结合这本读物,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是具有或然 性的,只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具备或然性不是因为其理论缺失,而 是因为它的理论是如此的浩瀚,不仅浩瀚它还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 归纳,这样没有头绪的理论,才使得人们难以对这本书进行把握。 而田耀农先生的新著《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对音乐理论做出了 系统性的概括,使得人们对音乐理论可以进行全面地把握,并且也 提及了一些可以用于实践的指导理论。田耀农先生的这本书里,包 括了绪论和“美学”“表演”“乐律学”“记谱法”“结构”等五 个单元,这本书它所涉及的面很广,并且概括性也很强,具有很鲜 明的特色,在这本书里,内容涵盖了古今的特色,运用了古人的理 论和今人的成果,有选择性的进行阐述,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有很 强的创新和见解,这些新的观念的提出,都使得读者有很强的感染 力,令大众耳目一新。 田耀农先生的新著《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这本书最大贡献 就是为读者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一个完整体系,田 耀农先生对我国传统的音乐理论进行整理。先是对“理论”这一名 称做出解释,“理论”这一名词首先是出自于日语,为我国古诗所 选用,并且在唐朝时被借用。唐朝时期的“理论”一词不同于我国 当下的“理论”一词, 古汉语中使用的“理论”和现代汉语中所使用的“理论”并不 是同一个概念。“音乐理论”可以理解为“音乐理论”,也可以作为 “乐理”的意思,作为“乐理”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追溯到《宋 史》这本典籍中,在这里“乐理”指的是“乐”之“道理”的含义。 古代汉语中所阐述的“乐”和现代汉语中所阐述的“音乐” 并不是一回事,古汉语中的“乐理”是对文化有理解性的见解,他 们更多的是把“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将它作为一种人文情怀表 现出来,这种思想是本着从整体出发的局面来看,这样能从整体情 况上来进行研究;而当下的汉语解释,则是从音乐创作实践中总 结经验和规律,这时候对“乐理”的探究,则是不同于其他的“乐 理”,这也给当下的中国传统乐理研究和分析造成了很大麻烦,这 种困惑曾经引起了学界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就“乐理到底应当教什 么”这个问题展开。我们当下所提及的“传统”,大多数情况下是 指世代相传、所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多方面 的社会因素。例如历史上产生的世代相传的一些音乐作品,像《高 山流水》、《二泉映月》等这些作品,他们都是流传至今的佳作。 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的贡献 童斐先生在《中乐寻源》一书中曾说道:“中国言乐之书,累箧 盈架,欲以为教正,不知从何处说起。”之所以引起童先生发出这
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思考

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思考
中国民族音乐学是研究中国各民族音乐的学科,它涉及到音乐的创作、演奏、传承等各个方面。
中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鲜明的音乐传统。
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思考,既包括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进行深入研究,也包括对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思考。
对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理论思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各个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的历史考察。
中国各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各个民族音乐的历史考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是对各个民族音乐的音乐结构、乐器演奏技术、旋律模式等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中国民族音乐中有许多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演奏技术,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可以揭示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对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理论思考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代逐渐发生了许多创新与变化。
一些音乐家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现代风格的中国民族音乐。
对这些创新的音乐进行理论研究,可以提高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价值和表达方式的认识。
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思考还涉及到对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如少子化、乡村文化转型等。
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思考,对于保留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绪论之参考文献和思考题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
2.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
3. 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中国音乐》1987年第2期。
4. 冯光钰《中国传统音乐初论》,《中国音乐》1987年第2期。
5. 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
6. 蔡际洲《当代中国戏曲音乐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1期。
7. 荣鸿增《音乐研究与大学教育》,《中国音乐》2001年第3期。
8.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
(以上文献要求都要读一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去,读懂多少算多少)
思考题
1. 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如何看待以往的“民族音乐”这一概念?
2.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范畴有哪些?何谓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理论研究”、“文化史学研究”、“文化地理学研究”?
3.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社会地位?什么是审美价值?什么是文化价值?
4.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