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纹饰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合集下载

对瓦当纹饰发展与审美变迁的分析与探讨

对瓦当纹饰发展与审美变迁的分析与探讨

对瓦当纹饰发展与审美变迁的分析与探讨摘要:“秦砖汉瓦”一词很好的表现出了我国瓦当在建筑史上与美学史上的地位,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而言,瓦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构件,它除了对建筑主体有一定的保护功能之外,同时也具有非常高的装饰功能与美学价值,到今天为止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在瓦当的纹饰美学表现上,除了“甲天下”的汉瓦当,其他各个朝代的瓦当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纹饰美学表现形式。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各个朝代瓦当的纹饰发展与审美变迁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与品位瓦当的纹饰之美。

关键词:瓦当;纹饰;审美变迁1 周代瓦当的纹饰分析从目前实际的考古结果来看,我国最早出现瓦当的朝代是西周。

在陕西扶风召陈村被考古发现的瓦当,就源于西周晚期,这批被考古发现的瓦当纹饰全部都是重环纹,瓦当样式为半圆。

在春秋战国,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瓦当的纹饰使用也不尽相同,例如燕国的瓦当多使用饕餮纹,齐国的瓦当多使用树形纹,而秦国在瓦当的纹饰使用上,则主要以云纹、山纹以及树纹居多。

从整个商代的瓦当纹饰使用情况来看,不论是形象鲜明的饕餮纹,还是变化多样的几何组合纹饰,这都与当时的青铜器纹饰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例如本段开头所说的在陕西扶风召陈村被考古发现的瓦当所使用的重环纹,这就是当时青铜器所广泛使用的一种纹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最发达的一个历史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在整个社会与政治的体系地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在瓦当的纹饰使用上,也就直接采用了青铜器纹饰,这能够说明在某个历史阶段占据一定社会地位的器物,会对一个时代的审美起到引导与影响作用。

在铁器出现之后的战国历史阶段中,瓦当的纹饰就相对较为多样,动植物、几何图形,均在瓦当纹饰中有所应用,这体现出了我国先民在当时所具备的象形表达能力水平。

2 秦汉瓦当的纹饰分析秦汉是我国瓦当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秦汉瓦当具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解说汉代瓦当的形制和装饰艺术

解说汉代瓦当的形制和装饰艺术

解说汉代瓦当的形制和装饰艺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此时期,建筑的瓦当形制和装饰艺术逐步成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审美特点。

本文结合建筑学专家的角度,将对汉代瓦当进行解说,并对其中的流程进行展开说明,最后在文章结尾进行总结。

一、汉代瓦当的形制汉代瓦当是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主要用于筑墙、堵洞、结构加固等。

汉代瓦当的形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方砖方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汉代瓦当,主要用于筑墙。

方砖的特点是矩形、平面直角、边缘光滑,一般为18厘米长、8厘米宽、3厘米厚,大小一致,方便施工。

方砖还可以用于堵洞、天井等地方。

2.特殊形状瓦当在一些特殊场合下,为了适应建筑结构的需要,汉代建筑师们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出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瓦当。

比如“翻角砖”、“直角砖”、“平砖”等等,这些瓦当形状各异,可以满足建筑的不同要求。

3.缝砖缝砖一般是长宽不一的瓦当,主要用于填补墙体内部空隙以加固结构。

缝砖的大小和形状需按照具体情况设计,方便施工的同时也要保证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二、汉代瓦当的装饰艺术除了作为建筑材料外,汉代瓦当还有装饰功能。

在汉代建筑中,瓦当的装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案装饰汉代瓦当的图案装饰主要采用镂空和浮雕的方式。

常见的图案有龙纹、凤纹、瑞兽纹、云纹等,这些图案不仅精美华丽,而且寓意深刻,表现出当时的文化和审美特点。

2.色彩装饰汉代瓦当的色彩装饰主要采用彩绘的方式。

彩绘主要在瓦当表面进行,常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

彩绘图案多半采用纹饰、花卉、人物等,鲜明而不失优美。

3.器形装饰汉代瓦当的器形装饰主要表现在其特殊形状上。

建筑师们根据建筑的需要,设计出各种形状的瓦当,以达到装饰效果。

这些瓦当形状多样,有些甚至有抽象的艺术风格。

三、汉代瓦当的应用流程汉代瓦当的应用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瓦坯制作首先,需要将黏土制成瓦坯,一般使用的是高岭土、黄土等材料,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和石灰进行混合。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装饰审美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装饰审美

72撰文/马茉莉,史 鹏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装饰审美瓦当是中国古代极具艺术价值的一种装饰物,具有十分杰出的艺术成就。

随着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相关资料的丰富,人们不断挖掘其历史价值,秦汉动物纹瓦当已然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装饰,其自身所具备的精神魅力与审美内涵值得细细品鉴。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纹饰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很多现代艺术设计也更加愿意融入秦汉动物纹瓦当的相关元素。

新时代背景下,秦汉动物纹瓦当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件“宝贵的艺术品”,也是实用主义的“践行者”,对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审美内涵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极具现实意义。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装饰的审美内涵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装饰既是新时代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升背景下的“新兴产物”,也是精神性审美文化的主要承载者。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外在是各式各样的动物纹饰,看似简单的动物纹饰背后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抑或者象征着某种十分典型的艺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哲学的重要展现。

图腾崇拜是最早期的一种宗教形式,同时也是古老人类生活虚幻的主要体现。

对于古老人类来说,图腾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信仰者的重要精神支柱。

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主要来源就是图腾文化。

在当时,以图腾为代表的动物被称为祖先的化身,人们通常给予其极高的崇拜之礼。

随着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的不断转变,秦汉动物纹瓦当的图案实现了升华,人们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象征。

其中,包含青龙在内的“四神”是十分经典的代表。

在汉代,人们将四神瓦当置于宗庙祠堂中,以此特殊的方式表达古代人的天人观念。

不仅如此,部分动物瓦当还承载着王权政治的思想。

例如,秦汉时期的龙纹瓦当,相较于西汉时期的青龙纹瓦当(图1),秦汉时期的瓦当更具神话色彩,西汉时期的青龙纹绘画特点更加强烈,艺术性十分明显,表面上看是神秘天国气质的展现,实际上是统治者炫耀自己权势的一种表现。

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秦汉时期动物纹瓦当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图1 青龙纹瓦当且在表现形式上更倾向于浪漫主义与抽象表达。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

浅析汉代瓦当的美学内涵内容摘要(冒号):文章主要从各个层面论述汉代瓦当的题材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多变,形神皆备的特点,从而探讨其美学内涵。

关键词(冒号):瓦当形神皆备美学内涵据文献记载,瓦的出现是在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的事。

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中国建筑史划时代的进步。

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

中国古代的瓦分为板瓦和筒瓦两种。

在房屋的顶部覆瓦时,相对宽大的板瓦先顺次仰置于屋顶,然后再以相对弧度较窄的筒瓦覆扣于板瓦与板瓦纵向相接的缝上。

在最接近屋檐的最下的1个筒瓦头部有1个下垂的半圆或圆形部分,即瓦当,俗称瓦头。

瓦当是瓦最出彩的部分。

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起防风雨浸蚀、蔽护屋檐、延长建筑物寿命,又起美化装饰屋檐的作用。

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陕西扶风召陈遗址。

从考古资料看,汉代瓦当出土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质量最高,是我国古代瓦当艺术中的独1无2的珍品,汉代瓦当主要出土于陕西、河南和山东3省,其中陕西西安1带尤多,来自于建筑遗址、烧窑、灰坑及墓葬中,其最珍贵之处是它的实用与美观,功能与装饰的完美统1。

西汉自“文景之治”后,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之说。

商业走向繁荣,经济得到极大的复苏,故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宫廷楼台秉承周、秦、楚遗风,气势宏伟雄壮,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建筑规模宏大。

这些为瓦当艺术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而在这些建筑上必会配用造型精巧和意义深远的瓦当以显示皇家的气息与威严,从而构成了独具汉代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

瓦当1方面是建筑实用品,同时又是1种装饰工艺品,故其自身所包含的上层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在不自觉中成为上层阶级弘扬社会伦理、政治抱负、政治功绩和艺术偏好的附属品。

汉代瓦当题材10分丰富,人文与自然并存,神话与现实并存,抽象与写实并存,其题材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多变,形神皆备的特点不仅体现了古人杰出的艺术技巧,同时也折射出高超的艺术成就和美学内涵。

内蒙古地区辽金元瓦当纹饰

内蒙古地区辽金元瓦当纹饰
内蒙古地区辽金元瓦当纹饰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辽金元瓦当纹饰概述 • 辽金元瓦当纹饰的特点 • 辽金元瓦当纹饰的分类 • 辽金元瓦当纹饰的艺术价值 • 辽金元瓦当纹饰的保护与传承
01
辽金元瓦当纹饰概述
辽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
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 阶段,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 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
色彩寓意
不同的颜色也有不同的寓 意,如红色代表吉祥、繁 荣,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等 。
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文化
辽金元时期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 原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瓦当纹 饰中体现了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
特色。
宗教影响
受佛教、道教等宗教影响,瓦当纹 饰中常出现宗教符号和形象,如佛 像、莲花等。
寓意象征
瓦当纹饰的图案和色彩都具有深刻 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信仰、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此外,辽金元时期的瓦当纹饰在工艺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精美的浮雕和镂空 工艺,使瓦当纹饰更加立体和生动。这些瓦当纹饰不仅是建筑上的装饰,也是当时社会文化 和经济发展的见证。
02
辽金元瓦当纹饰的特点
图案设计
01
02
03
动物纹饰
以龙、凤、虎、鹿等动物 形象为主要设计元素,形 象生动,线条流畅。
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 融合发展:辽金元瓦当纹饰作为文化遗产,应当与现代社会相 融合,发挥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例如,将瓦当纹饰应用于 现代艺术、设计等领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加 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传承。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辽金元瓦当纹饰的分类

秦汉瓦当纹饰的形式美及其美学意义

秦汉瓦当纹饰的形式美及其美学意义

因此 , 我们 通 常 意义 上 的瓦 当艺 术指 的就是 秦 汉 瓦
当艺 术 , 秦汉 瓦 当艺 术 价 值 最 高 , 是 古 代 瓦 当 艺术
扮 演 了装 扮 帝 国雄威 的角 色 。 尽 管这 个 角色 在 当时
《 瓦 当 留 真》 , 王 培 良的 《 秦 汉 瓦 当 图论 》 , 吴磬 军 的 《 燕 下 都瓦 当文化 考 论 》 , 张童 心 、 黄 永久 编 著 的《 禹
王 城 瓦 当— — 东周 秦 汉 时期 晋 西南 瓦 当研 究 》 等 , 另有 1 0部 瓦 当图集 。据统 计 , 有 关 瓦 当研究 的单 篇 论文达 1 4 0余 篇 。其 中有 1 1篇 以秦 汉 瓦 当作 为 主
学术 著 作 。 研 究 者 普 遍 从 瓦 当考 古 、 瓦 当发 展 演 变
史 、瓦 当 的艺 术特 色 等几 个 层 面展 开 梳理 与 考 察 , 缺乏 从美 学 视 角对 其 进行 观 照 。 并 将其 视 为 艺术 样 式从 哲理 上探讨 它 与其 他艺 术样 式 的不 同 。秦汉 瓦
周 中晚期 出现 了刻 画重 纹 的半 瓦 当 ,春 秋 战 国时 期。 瓦 当经 历 了一 个 繁荣 的 阶段 , 出现 了秦 圆瓦 当 、
据学 、 金 石学 , 如北 宋 王辟 之 《 渑 水 燕谈 录 》 、 南宋 吕 大临 《 续 考古 图》 、 元李好文《 长 安志 图》 、 清程敦《 秦
要 研究 对 象 。综 合有 关秦 汉 瓦 当研 究 的学术 论 文和
不 受 人 重视 。因 为历 史 典 籍 中几 乎 找 不 到相 关 记 载, 但却 在千 百年 后 熠熠生 辉 。东 汉 以后 , 瓦 当制作 1 3渐衰 微 。瓦 当作 为一 种艺 术 的魅 力 逐 渐 消失 了 。

浅论瓦当纹饰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浅论瓦当纹饰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
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并参照国家推荐使用的示范文本 签订,这是《建筑法》、《合同法》对建设工程合同形式 上的要求,是国家对基本建设进行监督管理的需要,也 是由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于没有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的效 力,应根据《合同法》第 36 条的规定予以确定,即当事 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 该合同成立。
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论文在对古代图像瓦当的资料进行整理、概括的基础,发掘图像
瓦当在取材、表现、构图方面的精妙之处,得出各时代人们审美的变化。
[关键词]汉代;图像;瓦当;美学
[中图分类Hale Waihona Puke ] J5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2)12- 0171- 02
瓦当俗称瓦头、勾头,是中国古代建筑用的一种陶 制品— ——瓦的一种。瓦当是处于房檐头筒瓦的前端。东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训“当”为“底”。以今瓦当的位 置考察,正是位于筒瓦之最下端,椽头之上,用于遮蔽椽 头以防风雨侵蚀。与其他瓦种不同的是,瓦当用于遮蔽 的盖子,俗称烧饼盖,被匠人们加上了美丽的装饰,使之 成为一种艺术品。根据瓦当正面的纹饰不同,一般将瓦 当分为图案瓦当、图像瓦当和文字瓦当,这三种瓦当在 发展的过程中均有大量实物出现,但在各代的发展并不 均衡,其中图案瓦当与图像瓦当均为纹饰瓦当,论文以 瓦当纹饰为例进行论叙。
重大项目的建设工程合同,更应当受国家计划和管理的 约束。为了规范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保证国家投资计 划得以实现,保障质量,避免资源浪费,保证投资效益, 减少投资风险,《合同法》 中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 订立提出更严格的依据,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应当 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 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因此,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未取 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未依法办理报建手续等这些违反法定程序而签 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均无效。

《内蒙古地区北魏至辽金元时期瓦当纹饰造型艺术研究》范文

《内蒙古地区北魏至辽金元时期瓦当纹饰造型艺术研究》范文

《内蒙古地区北魏至辽金元时期瓦当纹饰造型艺术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历史区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

从北魏至辽金元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瓦当纹饰造型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该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瓦当纹饰的造型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历史价值。

二、北魏时期瓦当纹饰造型艺术北魏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瓦当纹饰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为主要特征。

这一时期的纹饰多以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为主,如龙、凤、鹿、莲花、卷云等。

这些纹饰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体现了北方民族的豪放与粗犷。

同时,这些纹饰也蕴含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三、辽金时期瓦当纹饰造型艺术辽金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瓦当纹饰在继承北魏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纹饰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更多的人物、动物、植物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同时,纹饰的构图也更加复杂,注重对称与均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辽金时期的瓦当纹饰还融入了汉族文化的元素,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四、元代瓦当纹饰造型艺术元代,内蒙古地区的瓦当纹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纹饰风格更加多样,既有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格,也有细腻精美的汉族风格。

同时,元代的瓦当纹饰在构图和色彩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构图上,元代的瓦当纹饰更加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层次感;色彩上,元代的瓦当纹饰运用了更多的色彩,使得整个纹饰更加生动鲜明。

此外,元代的瓦当纹饰还融入了更多的宗教元素,如佛教、道教等,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五、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内蒙古地区北魏至辽金元时期的瓦当纹饰造型艺术具有以下艺术特征:一是造型生动,线条流畅;二是构图复杂,注重对称与均衡;三是色彩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特征体现了北方民族的豪放与粗犷,同时也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纹饰多为云纹和葵花纹。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及以前的 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初。制 陶工艺发展到汉代已经非常发达,快轮制法使得汉瓦当 的瓦面大,瓦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 平整,质地明显较秦瓦好。汉代瓦当的纹饰以卷云、四神 等为代表。与唐代开始制作的琉璃瓦相比,朴素而富有 质感的汉代瓦当更适合表现图形、图像的原真形态。通 过对汉代瓦当纹饰的分析,笔者认为汉代瓦当在取材、 表现、构图上均显示出异于各代的审美特征。
·················································
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并参照国家推荐使用的示范文本 签订,这是《建筑法》、《合同法》对建设工程合同形式 上的要求,是国家对基本建设进行监督管理的需要,也 是由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特点所决定的。
对于没有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的效 力,应根据《合同法》第 36 条的规定予以确定,即当事 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 该合同成立。
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论文在对古代图像瓦当的资料进行整理、概括的基础,发掘图像
瓦当在取材、表现、构图方面的精妙之处,得出各时代人们审美的变化。
[关键词]汉代;图像;瓦当;美学
[中图分类号] 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2)12- 0171- 02
瓦当俗称瓦头、勾头,是中国古代建筑用的一种陶 制品— ——瓦的一种。瓦当是处于房檐头筒瓦的前端。东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训“当”为“底”。以今瓦当的位 置考察,正是位于筒瓦之最下端,椽头之上,用于遮蔽椽 头以防风雨侵蚀。与其他瓦种不同的是,瓦当用于遮蔽 的盖子,俗称烧饼盖,被匠人们加上了美丽的装饰,使之 成为一种艺术品。根据瓦当正面的纹饰不同,一般将瓦 当分为图案瓦当、图像瓦当和文字瓦当,这三种瓦当在 发展的过程中均有大量实物出现,但在各代的发展并不 均衡,其中图案瓦当与图像瓦当均为纹饰瓦当,论文以 瓦当纹饰为例进行论叙。
第 2012 12
年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 137 期
Dec2012
浅论瓦当纹饰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芦刚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摘要]瓦当作为一种建筑构件,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使用历史。瓦当因其造型使其不仅具有实用价
一、周代瓦当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瓦当最早出现在西周,陕西扶 风如陈村的西周晚期大型建筑基址曾发现很多不同形 式的瓦当,均为重环纹半圆瓦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
用瓦当不一而同。以战国为例,半圆和圆形的均有,各地 纹饰瓦当各具特色。燕多为饕餮纹,齐以树形纹为主,周 则以简化了的饕餮纹为多,突出饕餮的双目,后变为卷 云纹,秦则以树纹、山纹、云纹为主。首先,纵观整个周代 瓦当纹样可知,无论是饕餮纹还是其他以几何纹饰组合 成的图案纹饰,均与同时代青铜纹饰一致,如重环纹。周 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时期,青铜器在整个周代经历 了礼制建立到礼崩乐坏的全过程,青铜器的纹样在这一 时期也是最为丰富的,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纹样。瓦当作 为一种建筑构件运用青铜器纹饰的表现形式,也充分说 明在物质史上占据主要地位的器物审美影响着其他同 时代器物的审美特征。其次,在铁器发现以后的战国时 代,人们开始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运用几何纹饰简化 地表现在瓦当上,如树、云、鹿等,一方面可知在工具与 技艺不发达的情况下,事物的表现不可能过于复杂、写
1.取材— ——源于现实,超越现实的美 汉代图像瓦当纹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而且广泛的, 其纹饰的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 生活的各个部分,其中尤以动物类居多。下面笔者将动 物题材分为幻想和现实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以龙凤、饕 餮、四神等图腾纹饰为代表的幻想动物多来自于当时人 们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将现实的动物形态进行艺术加 工,最终形成这些具有神秘力量的神物的形像。龙凤纹、 饕餮纹在汉代以前就在统治阶级中盛行一时,其中龙凤 纹用来代表统治阶段生来高于平民的身份,而饕餮纹代 表威严、肃穆,用来帮助统治。四神纹与前两者相比,则 更有一些平民化的趋向,也是图像瓦当中动物题材出现 最多的一种。四神代表的更多是汉代人整体的观念,其 中三种是来源于现实中但被赋予更大力量的动物,因而 最为突出。在来自现实的动物中,以鹿、鱼、兽等动物最 为多见。这类题材体现出当时人们对动物形体的崇拜, 又是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2.表现— ——更加自由的美 汉代图像瓦当运用线与面的有机结合,以写实的手 法多方面逼真地摹写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并时有突 破,捕捉人类瞬息的灵感,去大胆地表现幻想中的物象。 通过人类的艺术夸张和想象而创作的神话图像,有很高 的艺术境界。与前代瓦当比较发现,汉代图像瓦当对动 物题材的表现不同于秦及先秦时期使用极简线条的粗 陋,而是使用类似于浅浮雕一类的表现手法,将丰富的 想象和巧妙的构思用细腻而多样的线条勾勒,用印章般 精妙而极富弹力的刀法来摹绘动物的体驱,用细微的表 面高度变化来体现动物的肌肉,进而以静态来烘托动态 的美。 3.构图— ——和谐的美 在汉代,制作瓦当的匠人除了对纹饰的表现达到美 的境界以外,还会特别意图对于纹饰位置的选择,使其 产生真正美的效果,这与当代美术的一种重要主题— —— 构图不谋而合。观察这些汉代的瓦当我们不难发现,瓦 当本身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整个画 面静中有动、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一,增强艺术形象的 整体性的美感,也就是说,瓦当自身体积造型已经起着 很好的衬托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瓦当 魏晋时,圆瓦当以云纹为主。西晋云纹瓦当的特征, 是在云纹以上有一圈锯齿纹。南北朝时期因受佛教的影 响,瓦当纹饰中出现忍冬纹和莲花纹,并出现兽面瓦当。 总体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瓦当纹饰的种类少,但在纹 饰的种类上有了一些创新。第一,将佛教植物引入到瓦 当纹饰中,瓦当中该纹饰的摹写是以写实为基础的,与 战国时期几何线性的表现完全不同,为后代引入写实性
参考文献: [1]宋宗宇.建设工程合同效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
报,2005,(4). [2]高玉兰,江怒.建设工程法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9:44. [3]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2.
· 171 ·
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先民在象形表达上具有很强的天赋。 二、秦汉瓦当 秦代瓦当以临潼秦始皇陵一带所出瓦当为代表,其
重大项目的建设工程合同,更应当受国家计划和管理的 约束。为了规范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保证国家投资计 划得以实现,保障质量,避免资源浪费,保证投资效益, 减少投资风险,《合同法》 中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 订立提出更严格的依据,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应当 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 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因此,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未取 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未依法办理报建手续等这些违反法定程序而签 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均无效。
五、合同是否经过法定程序 在我国,大量的建设工程系国有资本投资,因此建 设工程领域的违规操作也层出不穷,几成腐败的温床。 为规范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行为,《招标投标法》、《工 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和《工程建设项 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中分别对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 范围、招投标的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界定,违反规定应当 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而签署的合同当然无效。 建设工程合同因涉及基本建设规划,其标的物为不 动产的工程,承包人所完成的工作成果不仅具有不可移 动性,而且须长期存在和发挥效用,事关国计民生,因 此,从合同签订到合同的履行,从资金的投放到最终的 成果验收,国家要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