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建筑规范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范要求电梯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的设计和使用也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关于电梯的规范要求。

1. 电梯设备要求首先,电梯的设备本身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

电梯设备应该经过专业认证,并符合国家标准,如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梯的结构、材料、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 电梯尺寸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根据其功能和人员流量的需求,电梯的尺寸也存在差异。

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人员的数量和流动情况来确定电梯的尺寸。

比如,办公楼通常需要较大的电梯,以容纳较多的员工和办公用品。

而住宅楼则可能采用较小型的电梯,以适应居民的日常需求。

3. 电梯载重要求电梯的载重能力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电梯的类型和用途不同,载重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货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运送货物的重量和体积。

而乘客电梯则需要根据所在建筑的人员流量和服务需求来确定载重。

4. 电梯数量要求建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的数量。

根据建筑物的总面积、人员流量和使用需求,要合理确定所需的电梯数量。

此外,为了保证建筑内的人员流动效率,还需要考虑电梯的布置位置、电梯之间的间距等因素。

5. 电梯安全要求电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安全要求。

首先,电梯需要设有紧急救援设备,如紧急停车装置、应急通话装置等,以应对意外情况。

其次,电梯内应标明载重限制,警示乘客合理使用。

另外,电梯井道、轿厢门等需要设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的误入和意外伤害。

6. 电梯可达性要求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梯的可达性要求。

建筑物应设置无障碍通道,保证这些人群能够方便地使用电梯。

7. 电梯维保要求最后,建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电梯的维保要求。

电梯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和正常运行。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电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合理性和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从电梯尺寸与载重要求、电梯机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电梯尺寸与载重要求电梯的尺寸和载重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流量来确定的。

一般而言,住宅楼的电梯尺寸相对较小,而商业建筑如写字楼、购物中心等的电梯则需要能容纳更多的乘客。

同时,电梯的载重也需要满足实际需求,确保能够承载所需的重量。

2. 电梯机房的设计电梯机房是电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其设计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包括空间、通风等方面。

机房的尺寸需要充分考虑电梯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所需的空间,保证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进行操作。

此外,机房的通风系统需要保障正常运行,避免过热或通风不畅导致设备故障。

3. 电梯的安装电梯的安装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井道的施工、轿厢和配重块的吊装、导轨的安装等。

这些工作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且必须由合格的电梯安装公司进行操作。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各部件的固定稳定、电气连接正确等,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4. 电梯的维护与检修电梯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对于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维护工作包括电梯的清洁、润滑油的更换、电气系统的检查等,而检修工作则需要对电梯各个部件进行彻底的检测和修复。

维护和检修应由专业的电梯维保公司进行,并按照规范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

5. 电梯的安全设施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需要配备各种安全设施,如紧急停车系统、防止楼层错停的装置、紧急通信设备等。

这些设施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乘客可以安全撤离。

总结而言,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需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包括电梯尺寸与载重要求、电梯机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乘坐体验。

建筑电梯施工规范电梯安装与维护要求

建筑电梯施工规范电梯安装与维护要求

建筑电梯施工规范电梯安装与维护要求建筑电梯的施工规范以及电梯的安装与维护要求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乘坐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本文将从电梯施工和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的各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建筑电梯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一、电梯施工规范1. 设计规范:建筑电梯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包括但不限于GB/T 21739-2008《电梯设计通则》、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电梯的载重量、速度、行程等参数,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施工流程:电梯施工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安装电梯井道、导轨、悬挂装置、控制系统等各个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安装的精确性,确保电梯的整体结构牢固可靠。

3. 施工验收:电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需要对电梯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如电梯的载重量、速度、制动系统、门锁装置等。

只有通过验收并取得相应的证明文件,建筑电梯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二、电梯安装要求1. 安全防护:电梯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遵守安装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电气连接:电梯安装需要进行电气连接,包括电机、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接线。

电气连接需要符合国家电器安装规范,确保电梯的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3. 导轨安装:导轨是电梯运行中起到支撑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导轨的安装要保证其水平度和垂直度,以确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三、电梯维护要求1. 定期检查:建筑电梯在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

2. 润滑保养:电梯的各个部件需要进行润滑保养,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电梯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电梯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重点讨论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一、电梯的基本规范要求电梯的基本规范要求涵盖了电梯的尺寸、载重能力、速度等方面。

根据《电梯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电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所需的电梯载重量较大、速度较快,而低层建筑的电梯则相对简单。

1. 尺寸要求:电梯的尺寸应满足所服务的建筑物的需求,特别是针对楼层高度和电梯井道空间进行合理设计。

电梯井道的最小尺寸应满足电梯的安装要求,并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进入维护和保养电梯。

2. 载重能力:电梯的载重能力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确定,确保能够满足建筑物内人员和物品的运输需求。

高层建筑应具备较大的载重能力,以满足更多的人员和物品的运输。

3. 速度要求:电梯的速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需求来确定。

高层建筑的电梯速度一般较快,以提高乘梯效率和便利性,而低层建筑则相对较慢。

二、电梯运行的安全规范要求电梯的安全是电梯设计的核心要求之一。

为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范标准。

1. 安全门和门锁要求:电梯的入口必须装有安全门,并配备可靠的门锁机构。

安全门的设计应能够防止外部人员误操作或非法进入电梯,确保乘客的安全。

2. 紧急停止装置:电梯应装备有紧急停止装置,以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当发生火灾、地震等危险情况时,该装置能够立即停止电梯的运行,确保乘客的安全。

3. 紧急报警装置:电梯内应配备紧急报警装置,以便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寻求救援。

该装置通常为紧急呼叫按钮,放置在电梯车厢内醒目位置,并能够联通所在建筑的安保系统。

三、电梯的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无障碍电梯设计考虑到人们使用电梯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而言,无障碍设计尤其重要。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消防电梯设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住宅。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屋距室外设计地⾯的⾼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层住宅每单元只设⼀部电梯时,应采⽤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于多台梯中最⼤轿箱深度。

《⽼年⼈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处设介助安全扶⼿。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供病⼈使⽤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层⼜⽆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doc/0bd6d619964bcf84b9d57b99.html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层及⼆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梯。

《⽂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房的⽂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

电梯规范要求

电梯规范要求

4共用部分4.1 楼梯和电梯4.1.6 电梯是中高层、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多少层开始设计电梯是个居住标准的问题,各国标准不同。

在欧美一些国家,一般规定四层起应设电梯,前苏联、日本及我国台湾省规范规定六层起应设电梯。

我国1954年《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房间在五层以上或最高层的楼板面高出地平线在17公尺以上时,应有电梯设备”。

1987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七层(含七层)以上应设电梯,但10多年来,全国除北京、上海严格执行规范外,很多城市仍大量地出现七层、八层乃至九层、十层都不设电梯的住宅。

这类住宅在使用上极为不便,特别是对老、弱、残者上楼梯和搬运重物更为困难。

据调查,北京、天津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该市人口的12%,上海已占18%,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从住进五层、六层住宅后多年从未下过楼。

本次规范修编严格规定七层(含七层)以上必须设置电梯,原因是,其一,从生理学观点来分析,正常人的登高能力是受限制的。

根据对健康情况一般的中年人的实测,其登高运动量和生理反应见表4.1.6。

从上表看空手攀登六层(13.50m)已感腿软,上七层(16.20m)已抬腿困难,故登高能力控制在16m比较合适,这是使用功能最低要求。

其二,从防火、结构、造价等因素分析,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应通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和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以及户内须设消防给水,相邻单元还须设连通阳台或延廊。

其三,近年来,商品房中不设电梯的七层住宅的第七层销售困难。

其四,因为住宅建筑耐久年限在50~100年,随着人民居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设电梯的中高层住宅会越来越不适应,也难改造。

有的建议可预留电梯井和机房,但设计时无法选电梯型号,施工也无法预埋配件,给以后安装电梯造成困难,所留面积长期不用也是浪费,特别对商品房预留的电梯井面积无法分摊给住户,为此,本规范不作此规定。

本规范中规定“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的高度在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的理由是:一、如底层设高4.50m层高的商店或其它用房,以2.80m层高的住宅计算,(2.80m×4)(最高住户入口层楼面)+4.50m+0.30m(室外高差)=16m,也就是说,上部的住宅只能作五层,此时以16m层高来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建筑规范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
*《住宅设计规范》
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1.4:一、四层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消防电梯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建筑,塔式住宅。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住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3.2:高层建筑每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500m2设1台≥1500 m2,≤4500 m2设2台,>4500m3台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3.3: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