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总基础数据规范(doc 65页)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数据规范(试行)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数据规范(试行)第一部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煤炭产量监测系统、煤矿工业视频远程联网巡查系统2018年12月目录1.政策文件 (1)2.联网数据规范 (1)2.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1)2.2.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20)2.3.煤矿产量监测系统 (39)2.4.煤矿工业视频远程联网巡查系统 (58)3.数据交换要求 (73)附录 (74)附录A H.265协议功能扩展要求 (74)附录B编码通用技术要求 (76)附件 (87)附件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87)附件2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118)附件3产量部分 (145)附件4煤矿企业编码 (214)1.政策文件参照联网相关文件。
2.联网数据规范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数据规范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试行)》标准、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671.1-2012《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第1部分:煤矿安全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煤矿产量监测系统联网数据规范》,同时满足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初步设计。
2.1.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本数据采集标准为《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试行)》中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部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联网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信息传输、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的数据参数指标。
本标准用于指导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联网设计、选型、系统集成、使用、维护与管理。
适用范围:煤矿、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
2.1.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编制目的 (3)1.2 报告范围 (3)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概述 (4)2.1 煤与瓦斯突出的定义与特点 (5)2.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严重性 (6)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辨识 (8)3.1 采掘工作面风险辨识 (9)3.2 通风系统风险辨识 (10)3.3 监测监控系统风险辨识 (11)3.4 人员行为风险辨识 (12)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评估 (13)4.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5)4.2 事故的严重程度 (15)4.3 事故的暴露因子 (17)4.4 事故的后果严重性 (18)五、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风险控制措施 (19)5.1 采掘工作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20)5.2 通风系统的风险控制措施 (21)5.3 监测监控系统的风险控制措施 (22)5.4 人员行为的 (23)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25)6.1 应急组织与职责 (28)6.2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29)6.3 应急演练与评估 (29)七、结论与建议 (31)一、内容描述本评估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区域或矿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专项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报告首先概述了该区域或矿井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历史、通风系统、瓦斯抽放设施等。
报告详细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和倾角变化、瓦斯含量和涌出量、煤尘爆炸性等因素。
在辨识评估过程中,报告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现场实地调查、工程分析、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模型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法和数据,报告确定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关键风险点,并评估了这些风险点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报告还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议,旨在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概率,减轻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这些建议包括加强瓦斯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优化通风系统和抽采布局、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总基础数据规范标准

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项目基础数据规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年1月24日目录一、编码规则11 单位编码12 建立分类编码字典23 编码使用原则要求10二、数据标准12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132、安全监测监控与重大设备监控数据标准313、人员定位数据标准414、水文监测数据标准495、地应力监测数据标准596、矿震监测数据标准607、视频记录638、大数据分析数据标准639、统一认证6910、煤矿基本信息数据标准7111、隐患排查数据标准11412、灾害预警数据标准133一、编码规则1 单位编码依照安监总厅规划[2016]63号附件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全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对管辖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各分局实行统一编码,并形成检查单位编码字典。
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区(县、市)三级行政区域形成编码字典(见中国行政区域编码表)。
煤矿企业的单位编码,按照安监总厅规划[2016]63号附件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生产经营单位基础数据规》统一编码,并形成生产经营单位编码字典。
生产经营单位编码一旦确定,不再改变。
各煤矿的完整代码为20位的数字字符码,其格式及含义为:煤矿编码定义a)编码的前六位即“☆☆◆◆△△”是指行政区划编码,其中前两位为省行政编码,第3、4位为市行政编码,第5、6位为区县行政编码。
编码原则引用GB/T2260最新版中华人民国行政区代码。
b)编码的第7、8、9、10位即“●●●●”是指监管分类编码,其中:煤矿:B001c)编码的第11、12位即“▽▽”是指企业集团性质编码,其中:中央直属:10省属:20市、地属:40县(区)属:50街道、乡、镇属:60其他:90d)编码的第13、14位即“▲▲”是指二级集团编码,其中:00:无二级集团或子公司10:二级集团20:子公司30:控股公司e)后六位即“□□□□□□”是指矿井流水编码,由集团公司或省、地市(县区)制定。
关于成立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的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的
领导小组的通知
根据《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方案》(鲁煤监技装〔2017〕14号)要求,按照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总体部署, 为保障联网工作顺利开展,成立新河矿业公司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联网实施小组:
组长:季海明
全面负责联网工作。
副组长:郭学勇、宋传平、田茂虎、马勇、秦续峰
负责联网协调工作。
成员:姜全军、赵仁渔、侯卫卫、高培稳、殷海晨,负责各专业口数据传输联网工作;杨银龙,负责联网调试工作,并协助技术人员完成数据传输。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
煤矿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结果分析与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煤矿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结果分析与风险管理对策建议1. 结果分析根据煤矿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的结果分析,以下为我对报告结果的分析和总结:1.1 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在煤矿专项安全风险评估中,针对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设计和设备状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
结果显示,存在一些重大的安全风险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瓦斯爆炸、火灾、矿井塌方等。
1.2 风险等级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煤矿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级。
高风险煤矿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中风险煤矿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管理措施。
低风险煤矿安全控制较好,但仍需要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管理。
1.3 事故原因分析对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的因素、设备的问题、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安全意识不强、操作规程不规范、设备维护不及时等。
2. 风险管理对策建议鉴于煤矿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的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确保煤矿的安全操作和管理:2.1 加强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对煤矿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规程、应急预案、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以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2 强化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煤矿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按规定操作,并及时更新制度和规程以适应煤矿运营的实际情况。
同时,加强对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其落地和有效执行。
2.3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对矿井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2.4 强化管理监督与沟通协调加强对煤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管理层履行职责并关注安全风险。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及时了解员工的安全需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概述

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和员工反馈,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 理的效果和效率。
加强技术创新与引进
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促 进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04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案例分析
风险评估结果应用
制定管控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 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或
消除风险。
培训教育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
资源配备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配置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保煤矿安全生 产的有效投入。
监督检查
定期对煤矿各系统、设备、设施等进 行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实 施和执行。
案例二:某矿透水事故
事故经过
某矿在掘进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人员被困和财产损失。
风险辨识评估
事故发生前,该矿未对掘进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和评 估,未发现地下水异常情况。
管控措施
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和评估,建立完善的水位监测系统,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在透水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案例三:某矿顶板垮塌事故
矿井火灾
由于煤炭自燃、电气设备故障 等原因引起的火灾,可能造成 矿井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顶板垮塌
矿井内的顶板在重力作用下可 能发生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 设备损坏。
水灾
地下水或地面水进入矿井,可 能造成淹井等事故。
风险辨识流程
确定辨识范围
明确需要辨识的煤矿 生产环节和作业区域 。
煤矿监测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报告通过对煤矿监测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为煤矿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大型煤矿企业2019年至2021年的监测数据,包括瓦斯浓度、温度、湿度、压力、粉尘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关键参数。
2. 数据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其次,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参数量纲的影响;最后,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三、数据分析1. 瓦斯浓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瓦斯浓度平均值为0.5%,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但在2020年第二季度,瓦斯浓度曾短暂超标,达到0.6%,需引起重视。
(2)原因分析:通过对超标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瓦斯浓度超标主要与采煤工作面通风不良有关。
2. 温度与湿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温度和湿度均在合理范围内,平均温度为24℃,平均湿度为75%。
(2)原因分析:温度和湿度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季温度和湿度较高,冬季温度和湿度较低。
3. 压力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压力稳定,平均压力为0.8MPa,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原因分析:压力稳定主要得益于煤矿企业对压力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
4. 粉尘浓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粉尘浓度平均值为0.5mg/m³,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原因分析:粉尘浓度超标主要与采煤工作面切割、运输等环节有关。
5. 一氧化碳浓度分析(1)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1年,该煤矿一氧化碳浓度平均值为0.2ppm,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原因分析:一氧化碳浓度稳定主要得益于煤矿企业对通风系统的不断优化。
山东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设计方案

2192020年第9期徐 康等:山东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山东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建设设计方案徐 康1 尹 波2 李延振1(1.通用技术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31;2.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山东 济南 250031)摘 要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是为安全服务和研究机构提供分析研究的数据平台,利用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集成安全生产管理、煤矿远程监察平台、矿压监测、人员定位、监测监控、水文地质等信息,通过建立灾害事故分析预警模型,对事故风险进行分析,为煤矿安全监察提供信息化手段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煤矿 事故风险分析 平台建设中图分类号 TD7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20.09.081Design Scheme of Accident Risk Analysis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 Shandong Coal MineXu Kang 1 Yin Bo 2 Li Yanzhen 1(1.General Technology Group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handong Jinan 250031;2.Shandong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Bureau, Shandong Jinan 250031)Abstract: The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analysis platform is a data platform that provides analysis and research for safety servic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By using cloud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it integrates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al mine remote monitoring platform, mine pressure monitoring, personnel positioning,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hydrogeology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aster accident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model, the accident risk is analyz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means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Key words :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analysis platform construction收稿日期 2020-08-24作者简介 徐康(1981—),男,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供职于通用技术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事故风险分析平台项目基础数据规范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7年1月24日
目录
一、编码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单位编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建立分类编码字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编码使用原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安全监测监控与重大设备监控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人员定位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水文监测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地应力监测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矿震监测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视频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大数据分析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统一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煤矿基本信息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隐患排查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灾害预警数据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码规则
1 单位编码
依照安监总厅规划[2016]63号附件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对管辖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各分局实行统一编码,并形成检查单位编码字典。
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区(县、市)三级行政区域形成编码字典(见中国行政区域编码表)。
煤矿企业的单位编码,按照安监总厅规划[2016]63号附件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生产经营单位基础数据规范》统一编码,并形成生产经营单位编码字典。
生产经营单位编码一旦确定,不再改变。
各煤矿的完整代码为20位的数字字符码,其格式及含义为:
煤矿编码定义
a)编码的前六位即“☆☆◆◆△△”是指行政区划编码,其中前两位为省行政编码,第3、4位为市行政编码,第5、6位为区县行政编码。
编码原则引用GB/T2260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b)编码的第7、8、9、10位即“●●●●”是指监管分类编码,其中:煤矿:B001
c)编码的第11、12位即“▽▽”是指企业集团性质编码,其中:
中央直属:10
省属:20
市、地属:40
县(区)属:50
街道、乡、镇属:60
其他:90
d)编码的第13、14位即“▲▲”是指二级集团编码,其中:
00:无二级集团或子公司
10:二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