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5P8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C35P8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超过50m³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其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用、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和结构要求。
首先,材料的选用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细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等。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要选择密度适宜、颗粒形状良好、尺寸分布合理的骨料和细骨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其次,设计强度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结构的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从而确定水胶比和水灰比等参数。
大体积混凝土在设计强度方面需要特别注意,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工程的设计强度相匹配,并考虑到温度和支撑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再次,施工工艺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着温度升高、温度裂缝、浇注顺序等问题。
因此,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规划。
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等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和温度裂缝的发生。
最后,结构要求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结构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梁柱结构,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和受力性能,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池结构,需要考虑其耐久性和防渗性能。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材料选用、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和结构要求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才能得到合理、经济、安全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的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建造高层建筑、桥梁、堤坝等大型工程。
由于其体积较大,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配合比设计原则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强度、流动性、耐久性、收缩性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合比设计原则:1.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根据相应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和水胶比,并确定合适的水泥用量。
2.流动性大体积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较高,以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能够顺利流动并填满模板。
可通过控制水灰比、添加减水剂和黏结剂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3.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通常会承受较大的荷载和环境力学因素,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使用优质的水泥,并遵循适当的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4.收缩性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是很重要的。
应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和适当的掺合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养护方式和降低施工温度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和混凝土的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水泥的品牌、生产日期、标准等应符合规定。
骨料应符合强度和侵蚀性要求。
掺合料应选用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控制缩减水泥需求的材料。
2.配合比的准确性控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进行配料,确保各原材料的比例准确。
在配料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秤量、计量等,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3.掺合料的使用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掌握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分析摘要:在对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而使整个工程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整体性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对大体积配合比进行设计。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首先对其设计技术指标和要求进行阐述,并对原材料、配合比设计要点以及施工重难点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前言到目前为止,随着基建工程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大体积混凝土规模也不断扩大。
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是指结构体积相对较大的混凝土。
由于其体积较大,因此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其水化反应过程中的内外温差更大,为了控制内外温差,施工单位应以实际工程为依据,对其配合比进行设计,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项目,起始桩号为K42~600,结束桩号为K48+080,总长为5.48km,包含两座隧道、两座桥梁。
在两座桥梁施工过程中,桥墩最高为77m,共计144片40m预制T梁。
工程所处位置海拔较高,且地势险峻,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2)通过对施工条件以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可知,该大体积混凝土坍落度范围应为140~180mm。
3原材料(1)水泥。
该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水泥为P·O52.5,生产厂商为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指标见表1。
表1 水泥试验指标(2)砂。
该工程用砂细度模数为2.8,产地为江西赣江。
其试验指标见表2。
表2 工程用砂试验指标(3)粗集料。
该工程所用粗集料级配为4.75~26.5mm 连续级配,含泥量为0.3%,其试验指标见表3。
表3 粗集料试验指标(4)水为饮用水,其试验指标见表4。
表4 工程用水试验指标(5)减水剂。
该工程所用减水剂为AS-PCH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1%。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因规模较大、使用时间长、负荷高、要求耐久性好等特殊要求,而采用超过标准配比体积的混凝土,通常为1m³以上。
其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质量要求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如下:一、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其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等指标满足使用要求。
1.1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的确定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的核心,直接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在0.35~0.4之间,但应结合具体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点进行调整。
1.2 砂率和石子率的选定砂率和石子率的选定涉及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一般在2.5~2.8之间,但也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调整。
1.3 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的确定胶凝材料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应选择质量稳定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掺量。
1.4 掺合料的使用为了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应适量使用掺合料,如矿物掺合料、橡胶粉、矿渣粉等。
1.5 吸水率和总含水率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石子含水率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建议将石子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测定吸水率和总含水率。
二、原材料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中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2.1 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的质量应符合《水泥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42.5,同时应选用生产批次相近的产品,以保证同一批次的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
2.2 矿物掺合料的质量要求矿物掺合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确保掺合料与水泥充分反应,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3 石子和砂的质量要求石子和砂的质量应符合《建筑砂石骨料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要求,石子强度等级不低于水泥标号,同时石子和砂里不能掺杂泥土、草木根等杂质。
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其配合比设计原则【最新版】

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其配合比设计原则1 概述美国混凝土协会ACI207 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尺寸大到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和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美国混凝土协会还认为,对于结构最小尺寸大于0.6m 的混凝土,即应考虑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与开裂问题。
混凝土大坝是最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结构厚实、混凝土方量大,故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常常不是力学结构强度,而是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形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物和建造物使用年限的目的。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最突出的特点。
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不容易散失而蓄热于其内部,从而使其内部混凝土的温升较大;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外部,由于其所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失,从而使外部混凝土的温升较小,因此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就形成了一定的温度梯度,外部混凝土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其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即会产生裂缝。
因此,为了抑制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差———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必须改善混凝土的组成,妥善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精心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并配合采用其他温控手段和措施,多管齐下,以期最大可能地达到预期之目的。
2 对原材料的选择2.1 水泥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度因素,因此,在选择水泥时,应首先考虑选择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比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
对于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则应优先考虑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采取缓凝型外加剂等措施以延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2.2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和定义》GB8075 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重量的5%( 特殊情况除外)。
C5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1)配合比设计应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2)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60d或90d的强度作为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3)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热过高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所以水泥选择上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控制水泥用量。
(4)要考虑混凝土的膨胀收缩及其工作性能。
2 原材料的控制2.1 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裂缝,水泥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并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的耐久性,应选取低碱含量和低氯离子含量的水泥。
由于早期强度不宜太高,所以水泥细度不应过细。
2.2 矿物掺合料配置C50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高,但过高的水泥会造成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并会导致后续的混凝土温度快速地增长,造成温差裂缝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选用掺大量的矿物掺合料来降低水泥用量,并改善混凝土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的上升空间。
(1)矿粉。
矿粉用作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改善胶凝材料的物理级配,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延长水泥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
矿粉的选用应注意比表面积不要过大,过细的矿粉易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活性不应太小,不然后期强度无法保障,宜选用S95级矿粉。
(2)粉煤灰。
大体积混凝土掺粉煤灰可以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和不离析,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
粉煤灰应选用需水量小、烧失量低、安定性合格的品种,可减少单方用水量,减少和防止产生干缩裂缝。
2.3 骨料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骨料的选用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选择压碎值低、级配合理、含泥量低、非碱活性的骨料,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干缩、徐变的不利影响,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4 外加剂外加剂应选取缓凝型的外加剂,延长水泥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矿渣粉的掺量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矿渣粉的掺量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矿渣粉的掺量是一个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矿渣粉掺量的基本原则和建议:1. 双掺或三掺技术:可以采用粉煤灰、矿渣粉取代部分水泥,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这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减少因混凝土内外温差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纹,还可以适当提高矿物掺合料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量。
2. 混凝土强度和和易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并适当提高矿物掺合料的用量。
3. 矿渣粉的掺量:对于地上结构以及有较高早期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结构,矿渣粉的掺量一般为20~30%。
对于地下结构、强度要求中等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30~50%。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有严格温升控制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50~65%。
对于有较高耐久性能要求的特殊混凝土结构(如海工防腐蚀结构、污水处理设施等),掺量可达50~70%。
4. 其他原材料和掺合料:大体积混凝土宜掺用缓凝剂、减水剂。
原材料方面,可以选择P.O42.5水泥,其3d抗压强度为28.0MPa。
5. 限制和建议: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矿渣粉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40%。
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总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此外,根据一些研究,水泥掺量对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以及电通量的影响量为27.0%~27.8%,而矿渣粉掺量的影响量为60.8%~72.3%。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矿渣粉的掺量不仅与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有关,还与所使用的其他原材料和掺合料的比例有关。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引言1.1 背景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坝、桥梁、水电站等。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验证。
1.2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并详细解释每一个步骤和参数的选择原则,指导工程师进行准确可靠的配合比设计。
二、配合比设计步骤2.1 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包括抗压强度等级和抗折强度等级。
2.2 确定材料性能根据工程特点和材料可获得的性能数据,确定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品种、砂石比例、外加剂等材料的性能参数。
2.3 计算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材料性能,进行配合比计算。
包括水胶比、砂石比例、水灰比等参数的确定。
2.4 优化配合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调整。
考虑工程的特殊要求和可行性。
2.5 进行试验验证根据设计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测试强度和性能。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配合比设计参数选择原则3.1 水胶比选择水胶比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选择合适的水胶比应综合考虑设计强度等级、材料性能、工程要求等。
3.2 砂石比例选择砂石比例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
过多的砂石会增加混凝土的毛细孔,影响强度和耐久性。
3.3 外加剂选择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性能,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
四、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表格附件2:设计强度等级表格附件3:材料性能参数表格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法律名词1:XXXXX注释:XXXXX是指XXXXX的意思。
法律名词2:XXXXX注释:XXXXX是指XXXXX的意思。
六、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参数选择原则以及附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生米大桥
大体积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浇筑及养护
中铁一局南昌生米大桥
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05.2.5
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要分析大体积混凝土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工作。
一、大体积混凝土最大的难题是开裂,即贯穿开裂和表面开裂,治标先要治本,所以首先要谈混凝土的开裂。
混凝土的开裂有三种,自身收缩、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
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都是水的迁移造成的,但自身收缩不是水份蒸发了,是水泥水化时消耗了水份,产生自干燥作用,混凝土的相对湿度降低,体积减小。
水灰比对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正相反,水灰比减小干燥收缩减小,自身收缩增大,但水灰比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就各半了。
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在混凝土内部是均匀发生的,低水灰比的混凝土自身收缩集中发生在混凝土浇注后的初龄期,因为在这以后,由于混凝土体内的自干燥作用,水化就基本停止,也就是说在拆模前,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就已经大部分完成,不象干燥收缩,除了未覆盖且暴露面积很大的地方外,许多构件干缩都发生在拆模以后。
塑性收缩是混凝土水灰比较小,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混凝土表面蒸发的水分得不到补充,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产生裂缝,混凝土内部水份蒸发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
从以上可以得知混凝土的养护很关键,尤其是干燥收缩和塑性,养护是关键。
这三种收缩中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
但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它们和温度叠加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约束应力,它才是产生裂缝的元凶。
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是由水泥水化热、混凝土浇注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速度决定的。
在这三部分中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的绝热温升是主要因素,我们要降低绝热温生,实际就是降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胀外缩的应力,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降低绝热温升,并且控制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
而控制温度又有不利因素存在,㈠混凝土超厚;㈡因承台标号高,不得不采用42.5级水泥。
在这些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下,存在产生裂缝的危险,我们就要降低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入手,以下各项措施都围绕这两点来完成的。
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材料的选择及设计
在进行配合比时应以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用中低热水泥。
②尽量减低水泥用量/③降低水灰比及单位用水量④降低砂率⑤选用优质缓凝减水剂⑥掺入粉煤灰⑦尽可能选择粒径大一些的骨料。
水泥水化热虽然可以迅速提高混凝土早期的强度,但它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要推迟温峰的出现,并且要降低水化热。
配合比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降低温度,所以首先要有一个较低的水灰比,降低水灰比最佳途径就是一个好的减水剂,考虑推迟温峰的出现,应该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
水泥要采用低热水泥,首选无疑是矿渣水泥。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水化热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掺入粉煤灰。
考虑混凝土的可泵性、保证强度还有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粗集料应该采用碎石。
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和易性粘聚性会大幅度提高,而且粉煤灰混凝土的塌落度在T=15 c m时,完全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并且可以达到良好的可泵性,这样既降低水灰比,又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泌水问题。
由于南昌没有碎石及低热水泥,如果从外地运输必将大幅度提高成本,我们本着质量、经济的原则,在数家采石场精挑细选,以数据指标为准则,最后选定一家5~31.5连续继配的卵石,水泥确定为洋房42.5。
经过多次试配,强度、缓凝时间的验证,最终确定浙江虎强HQ303超缓泵送剂,水泥用量降低为310kg的配比。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如图1所示,图中的数字为浇筑先后次序),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并符合下列规格:
⑴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
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宜不大于600mm ;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 ;
⑵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
理。
14
8
12
17
161152371510614913
(a ) (b )
图1混凝土浇筑方法
(a )分层连续浇筑;(b )推移式浇筑
对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 ),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
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分层连续浇筑一是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二是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
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
另外。
对分层浇筑的层面间隔时间作了规定,防止因间隔时间过长产生“冷缝”。
层间的间隔时间是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准的。
关于混凝土的
初凝时间,在国际上是以贯入阻力法测定,以贯入阻力值为 3.5MPa 时为混凝土的初凝,所以应经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可见《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附录。
同时考虑到与《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协调,故也允许按GBJ204-83规定确定层面间隔时间。
当由于意外情况层面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
⑵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⑶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长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⑵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
⑶当采用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的清除工作,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比较大,泌水现象也比较严重。
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5、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控制指标的要求;
⑵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天。
保温覆盖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⑶保温养护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保温养护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防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6、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具有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用于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在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温性能好而又便宜的材料用作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
关于保温养护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固体的放热系数,保温材料的热阻系数,把保温层厚度虚拟成混凝土的厚度进行计算,以下给出了虚拟厚度的计算方法,可作为参考。
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层处理。
7、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进行监测,现场实测在高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是一重要环节,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可随时掌握与温控施工控制数据有关的数据(里外温差、最高温升及降温速度等),可根据这些实测结果调整保温养护措施以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8、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
否则,易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主要采用两种模板,即钢模和木模。
当采用钢模时,根据保温养护的需要,钢模外业应采取保温措施。
而采用木模时,都把木模作为保温材料考虑,无论钢模、木模在模板拆除后,都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内部实际的温度场情况,按温控指标的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
9、标高位于±0.0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0.000以上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10、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用取预防寒潮袭击、突然降温和剧
烈干燥等措施。
当采用木模板,而且木模板又作为保温养护措施的一部分时,木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保温养护的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