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东-WHO 泌尿道肿瘤分类(2016 )简介

合集下载

泌尿道肿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泌尿道肿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尿液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 红细胞和癌细胞等异常指标可 以提示泌尿道肿瘤的存在。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扫 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 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泌尿道肿瘤的检查和诊断
活检:通过取得患者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恶 性道肿瘤的 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泌尿道肿瘤概述 泌尿道肿瘤的原因 泌尿道肿瘤的检查和诊断 泌尿道肿瘤的治疗方法 泌尿道肿瘤的预防和生活 建议
泌尿道肿瘤概 述
泌尿道肿瘤概述
什么是泌尿道肿瘤:泌尿道肿瘤是 指发生在泌尿道内的肿瘤,包括肾 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尿道肿瘤的分类:泌尿道肿瘤可 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常见的恶 性肿瘤有肾细胞癌、膀胱癌和尿道 癌。
泌尿道肿瘤概述
泌尿道肿瘤的症状:常见症状 包括血尿、排尿不畅、腰痛和 腹痛等。
泌尿道肿瘤的 原因
泌尿道肿瘤的原因
环境因素:吸烟、暴露于化学 物质、慢性感染等环境因素可 以增加泌尿道肿瘤的风险。
遗传因素:部分泌尿道肿瘤与 遗传因素有关,特定基因突变 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泌尿道肿瘤的 检查和诊断
泌尿道肿瘤的检查和诊断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摄入丰 富的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身 体免疫力和降低患病风险。
泌尿道肿瘤的预防和生活建议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尿 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早发 现泌尿道肿瘤的征兆。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手术治疗:手术是常见的治疗 方法,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达 到治疗的目的。
放疗:放射线可以破坏肿瘤细 胞的DNA,从而阻止其生长和扩 散。
泌尿道肿瘤的治疗方法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或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泌尿道肿瘤的 预防和生活建

泌尿系肿瘤的TNM 分期

泌尿系肿瘤的TNM 分期

泌尿系肿瘤的TNM 分期
由 AJCC 制订的 TNM 分期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分期系统,该分期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临床对肿瘤进行分期,从而决定治疗方案,并判断肿瘤的预后,同时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目前,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TNM 分期系统已经更新到第八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泌尿系肿瘤的最新版 TNM 分期。

阴茎癌
更新内容:
1. Ta 从非浸润性疣状癌变为非浸润性鳞癌;
2. T1 从肿瘤侵犯皮下结缔组织变为更加具体的定义:侵犯龟头、包皮或阴茎体的皮下结缔组织;有无神经侵犯也用来区分 T1a 和 T1b;
3. T2 仅包括肿瘤侵犯阴茎海绵体,肿瘤侵犯尿道海绵体升级为 T3;
4. 肿瘤侵犯尿道以前被定为 T2,现在根据尿道海绵体的浸润情况既可以定为 T2,也可以定为 T3;
5. N1 和 N2 的区别由 1 个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变为 2 个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癌
更新内容:不再区分 T2 中的 T2a、T2b、T2c,统一合并为 T2。

睾丸癌
更新内容:
1. 纯精原细胞瘤以 3 cm 为界进一步分为 T1a 和 T1b;
2. 附睾侵犯从 T1 升级为 T2;
3. T2 增加了睾丸门软组织侵犯和肿瘤侵犯精索血管 / 淋巴管,但无实质浸润。

肾癌
更新内容:对于 T3a,将侵犯包含肌层的静脉改为侵犯肾段静脉,并增加了侵犯肾窦脂肪。

膀胱癌。

《泌尿系肿瘤》PPT课件

《泌尿系肿瘤》PPT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泌尿系肿瘤的案例分享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先生,5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诊断为膀胱癌 。经过膀胱镜检及病理活检,确定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过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未 见肿瘤复发。
案例二
患者王女士,70岁,因腰痛、尿频、尿急就诊,诊断为肾盂 癌。经过CT及MRI检查,确定为右肾盂癌伴肾盏受累。经过 根治性右肾输尿管全切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恢复良好, 未见肿瘤转移。
患者经验分享
患者张先生表示,他在发现腰痛、血 尿等症状后及时就医,经过医生的详 细检查和诊断,得到了正确的治疗方 案。在治疗过程中,他积极配合医生 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经过治疗后,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 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VS
患者刘女士则分享了她在治疗过程中 的心态调整经验。她表示,在治疗过 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适,但 她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 疗。同时,她也建议其他患者在治疗 过程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以提高自身的免疫 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泌尿系肿瘤的症状与诊 断
常见症状与表现
血尿
泌尿系肿瘤可能导致血 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变
红或混有血块。
疼痛
肿瘤压迫或侵犯周围组 织可能引起腰部或腹部
疼痛。
尿频尿急
泌尿系肿瘤可能刺激膀 胱,导致尿频、尿急等
症状。
尿潴留
部分泌尿系肿瘤可能导 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

cleason评级4十4二8

cleason评级4十4二8

cleason评级4十4二8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4+4=8分,是高危前列腺癌。

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放疗。

最常见的治疗方案可能就是内分泌治疗。

如果患者年龄比较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可以增加去势治疗。

通过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放疗,都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前列腺癌是种惰性肿瘤,建议发现后,应该积极进行治疗。

Gleason分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组织病理学评价前列腺腺癌的分级系统,该评分系统把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按5级评分,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的Gleason 分级值相加得到总评分即为其分化程度。

新版WHO提出前列腺癌新的分级分组是基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共识会议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级系统,并称为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该系统根据Gleason总评分和前列腺癌危险度的不同将前列腺癌分为5个不同的组别。

1.分级分组1级:Gleason评分≤6,仅由单个分离的、形态完好的腺体组成。

2.分级分组2级:Gleason评分3+4=7,主要由形态完好的腺体组成,伴有较少的形态发育不良腺体/融合腺体/筛状腺体组成。

3.分级分组3级:Gleason评分4+3=7,主要由发育不良的腺体/融合腺体/筛状腺体组成,伴少量形态完好的腺体。

4.分级分组4级:Gleason评分4+4=8;3+5=8;5+3=8,仅由发育不良的腺体/融合腺体/筛状腺体组成;或者以形态完好的腺体为主伴少量缺乏腺体分化的成分组成;或者以缺少腺体分化的成分为主伴少量形态完好的腺体组成。

5.分级分组5级:Gleason评分9-10,缺乏腺体形成结构(或伴坏死),伴或不伴腺体形态发育不良或融合腺体或筛状腺体。

Gleason分级越高,前列腺癌分化越低,前列腺癌的预后也就越差。

PD-L1判读与尿路上皮癌(UC)

PD-L1判读与尿路上皮癌(UC)

PD-L1判读与尿路上皮癌(UC) 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尿路上皮癌(UC)异质性大,不同组织学亚型具有不同的病理学及分子特征,传统化疗方案效果有限,患者易复发、易转移,总体预后较差1。

随着越来越多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获批用于晚期或转移性UC治疗,打破了UC多年来的诊疗瓶颈,为UC患者提供了长期生存的可能。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郑玉龙教授、病理科滕晓东教授就UC免疫治疗新进展及PD-L1 (SP263)检测在UC中的应用与判读标准进行了线上分享。

会议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医学部刘艳辉教授指出:“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UC等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临床提供更多诊疗选择的同时也对病理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建立统一规范化的PD-L1检测体系及判读标准,帮助临床准确评估患者PD-L1表达水平以筛选出潜在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成为病理医生目前的一大课题。

” PD-L1高表达或成为UC一二线免疫治疗重要参考标准 目前,复发风险仍是非肌层浸润性UC的一个挑战,5年内有近30%至70%的浅表复发风险以及1%至30%的疾病进展为肌层浸润性疾病2。

由于潜在的肾功能不全、功能状态差或合并症,多达50%的晚期UC患者不宜接受顺铂治疗2。

“UC早期易复发,近半数患者对一线铂类药物治疗不耐受,且几乎所有患者会发生疾病进展,而二线化疗方案无振奋性的生存改善,这导致UC长期处于系统性治疗困境。

”郑玉龙教授介绍道,“免疫治疗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其显著提升了UC患者的生存获益。

值得注意的是,多项临床研究表明,PD-L1高表达者在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更好的疗效。

” 一项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单药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的多中心I/II期开放性临床研究(Study 1108)结果显示,所有入组患者中,PD-L1高表达者接受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达27.6%,而PD-L1低表达者仅5.1%;对于二线铂类治疗失败的PD-L1高表达者ORR达27.4%,而PD-L1低表达者仅4.1%。

泌尿系肿瘤的分子分类与治疗

泌尿系肿瘤的分子分类与治疗

泌尿系肿瘤的分子分类与治疗泌尿系肿瘤是指发生在泌尿系(涉及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器官)中的肿瘤。

与其他癌症相比,泌尿系肿瘤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很多患者在迟至症状明显时才被确诊。

在治疗上,背景、病理学类型、分子特征等因素的差异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里将着重介绍泌尿系癌症的分子分类与治疗。

一、分子分类泌尿系肿瘤的分子分型研究在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

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子分类法,已成为了当前分子研究热点领域之一。

其中,输尿管上皮癌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于肾癌和前列腺癌,两者分子表型和临床症状差异较大。

1. 肾癌的分子分类法:基于基因表达谱分子分类法,按分子亚型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类:清细胞肾癌(ccRCC);- 二类:嗜酸肉瘤/成纤维样变性肾癌(papillary RCC);- 三类:嗜碱性肉瘤肾癌(chromophobe RCC);- 四类:肾平滑肌肿瘤(SMC RCC)。

2. 膀胱癌的分子分类法:基于基因表达谱和肿瘤基因组学的分子分类法,可分为五个独特的分子亚型:- 假乳头状结构形成型(FGFR3-DUP);- 类基底细胞癌(BCPN);- 包膜非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OLE-MUT);- 肿瘤基因组稳定型(CNA-LO);- 肿瘤基因组不稳定型(CNA-HI)。

3. 前列腺癌的分子分类法:基于基因表达谱可分为三个亚型:- 前列腺癌贫血素样反应亚型(luminal A);- 前列腺癌内分泌耐药亚型(luminal B);- 前列腺癌基底细胞亚型(basal)。

二、治疗泌尿系肿瘤常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然而在分子分型的指导下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被研究和探索。

此外,免疫治疗在泌尿系肿瘤治疗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肾癌治疗:1. 一类:清细胞肾癌(ccRCC)这种类型的肾癌对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有良好的反应,该类肾癌的主要靶点为VEGF和VEGFR,治疗药物一般是选择抗VEGF单抗(Bevacizumab) 和TkIs(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具有 可 比性 。见表 1 。
表 1 两 组患 者临床 资料 比较
1 2 治 疗 方 法 .
12 1 术前准备: .. 术前第 3天起 口服 甲硝唑 和链 霉 素, 术前第 2天起进全流食 ; 术前 1 天禁食 , 维持体液 及 电解质平 衡 。术前 均 口服 番泻 叶液 并 清 洁 洗肠 , 直 至灌肠液清洁为止。 12 2 手术方法 :7 .. 5 例患者采用低位前切除 ( A L R) 术( 均采用吻合器吻合 )或腹会 阴切 除( P ) , A R 术两种 术式。T E+ A P手术要点 :1 在直肠全 系膜切除 M PN () 的基础上 , 找到、 分离并显露肠 系膜下动脉根部 , 在其 稍左侧可找到肠系膜下静脉的根部 , 为了保护肠 系膜 下动脉神经 丛 , 要求 此处 结 扎、 断 应 稍远 离 根部 切
广 西 医学 2 1 6月第 3 00年 2卷第 6期
69 8
保 留 盆 腔 自主 神 经 直 肠 癌 根 治 术 对 男性 排 尿 功 能 及 性 功 能 的 影 响
韦 明 唐奇端
( 广西都安县人 民医院, 都安县 5 00 ) 肠癌患者行全直肠 系膜切除( M ) T E 并保 留盆腔 自主神经( A P 根治性切除 PN )
术的 临床 意 义。方 法 对3 0例 男性 直肠 癌 患者行 T ME+P N A P手 术 , 2 对 7例 男性 直 肠 癌 患者仅 行 T ME非 保
留盆腔 自主神 经根 治术 , 术后 1 调 查 患者 的病 死率 、 年 复发 率 , 并评 价 患者 的排尿 功 能及 性功 能 ( 包括 勃起 功能
科收治 6 岁 以下 的男性直肠癌 5 例 , O 7 患者术前均无 前列腺肥大 、 排尿 困难及性功能障碍。其中采用直肠 全系膜 切 除 (o a meoet xio ,ME th l src l cs n T )+盆腔 自 ae i 主神经( A P 术 3 P N ) 0例, 单纯常规应用 T E2 M 7例。 两组患 者 在发病 年 龄 、 前 平 均 病 程 、 术 肿瘤 距 肛 缘距 离、 ue 分期 、 理组织类 型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 D ks 病

大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3例并文献复习

大巢状变异型尿路上皮癌3例并文献复习
theurinarybladderisaglycogenrichtumorwithpoorerprognosis [J].JClinMed,2020,9(1):13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ClinExpPathol 2021May;37(5)
·589·
表 1 LNUC的临床病理资料
病例 1 2
注。1979年 Stern首次将该病变描述为良性;随后 Talbert和 Young提出质疑,认为该病变是具有“欺骗性良性特征”的尿 路上皮癌;后 续 文 献 报 道 其 具 有 较 高 的 侵 袭 性 及 转 移 性。 2011年,Cox和 Epstein首次提出“大巢状尿路上皮癌”的概 念,其作为尿路上皮癌的变异型,同样具有良善的细胞学特 征和侵袭性生 物 学 行 为,误 诊 风 险 极 高 [2]。 WHO(2016)泌 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正式将其收录,并归为巢状变异 型尿路上皮癌的特殊形态学类型。迄今为止,英文文献报道 有数十例,中文文献中仅有尹晓娜等[3]一篇报道。
接受日期:2021-03-12 基金项目:河北省 2020年度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01223)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唐山 063000 作者简介:白 洁,女,硕士,主治医师。Email:bj9210@126.com
宋 旭 东,男,硕 士,主 任 医 师,通 讯 作 者。 Email: songxd2002@sina.com
[17] HerawiM,DrewPA,PanCC,etal.Clearcelladenocarcinoma ofthebladderandurethra:casesdiffuselymimickingnephrogenic adenoma[J].Hum Pathol,2010,41(4):594-6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状分化
发生于40%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肿瘤细胞内存在细 胞间桥和/或角化。活检或经尿道切除标本中见有鳞 状分化提示存在局部进展,与HPV感染无关,可减 低肿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无足够证据证明与 癌症特异性生存率相关。
腺样分化
发生于18%浸润性 尿路上皮癌,肿瘤 内形成腺体。常表 现为肠型或为伴或 不伴印戒细胞特征 的黏液腺癌,预后 意义不明确
尿路上皮癌,大巢状变异型
大巢状型特征有大巢状结构同时存在小管和微 囊形成。
尿路上皮癌,大巢状变异型
微囊变型:
尿路上皮癌亦呈囊性排列,从微囊到直径1-2m m的囊,囊圆、卵圆形,有时扩张,内为坏死物 或粉红分泌物,亦可有钙化,缺乏内衬上皮,而 为扁平或尿路上皮可有黏液细胞的分化 须于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囊性膀胱炎,腺性 膀胱炎和肾源性腺瘤鉴别,浸润生长及免疫组化 标记有助。 本型与原发性膀胱腺癌无关。
WHO泌尿道肿瘤分类 (2016)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滕晓东
2016/2004对比
2016/2004对比
2016/2004对比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多向分化内容增加 大巢型归入巢状变异型
腺性肿瘤分类更详细:
腺癌及绒毛状腺瘤 脐尿管肿瘤 苗勒管肿瘤
印戒细胞癌归入浆细 胞样变异型
鉴别诊断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19(1) 11–19
Human Pathology (2006) 37, 1371– 1388
布氏巢及囊性膀胱炎
较大的肿瘤细胞巢,可有中央囊形成
尿路上皮癌,大巢状变异型
尿路上皮癌,大巢状变异型
细胞核不典型性轻或缺乏,仅见一定程度的 细胞学不典型,病变基底部常可见到肿瘤不 规则浸润 间质通常为黏液样,局灶有促纤维反应或缺 乏间质反应。
侵袭性癌,男性为主,70%病人死于4-40月 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在于浸润的特征及深部细 胞的异型改变 须于布氏巢,囊性、腺性膀胱炎,内翻,肾 源性腺瘤,类癌,副节组织和副节瘤鉴别
伴滋养层分化
单个的肿瘤性巨细胞类似于合体滋养层细胞,罕见 情况下无法与绒癌区分。βHCG免疫组化染色可见 于35%形态学不显示滋养层分化的尿路上皮癌中, 且βHCG表达与肿瘤的较高分级和分期有关。
大巢型尿路上皮癌归入巢状变异型
巢状尿路上皮癌(包括小巢型和大巢型)是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种细胞形态温和的变 异型,具有欺骗性的良性形态。 其常见的组织学特征为增生紊乱的尿路上皮 形成分散到融合拥挤的小细胞巢,位于尿路 上皮下。
Microcystic variant of urothelial cancinoma with variably sized cystic spaces and some
Microcystic variant of urothelial carcinoma with the tumor cells having scant cytoplasm producing structures that mimic lymph-vascular spaces.
solid nests.
肾源性腺瘤-实体型
AMACR
PAX8
微乳头变型:
男性为主,50-90岁,平均66岁,常见临床症状为血 尿。组织学微乳头癌表现2个特征:有中心血管轴乳头状 位于肿瘤表面,在横切面为小球样结构;浸润灶为细小细 胞巢或有中央乳头,周围裂隙类似淋巴管浸润。当然大 数病例有血管、淋巴管浸润。微乳头型的单个细胞核有明 显核仁及不规则分布的染色质,细胞质嗜酸或透明,核分 裂可多可少。尽管少数为低级别,但大多数是高级别、高 分期、高转移的尿路上皮癌,当遇到无明显原发灶的微乳 头癌时转移尿路上皮癌要考虑,尤其是男性和妇科正常的 女性
新加低分化尿路上皮癌 遗传学内容增加
神经内分泌肿瘤增加大 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内翻性生长尿路上皮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的尿路上皮 增生
黑色素细胞肿瘤增加黑变 病 间叶性肿瘤
增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增加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Ⅰ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多向分化内容增加 大巢型归入巢状变异型 印戒细胞癌归入浆细胞样变异型 增加低分化尿路上皮癌 遗传学内容增加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ER2-targeted therapy may be successful on the genomic level in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腺样分化×
不是 假腺 结构 不是 细胞 粘液
Cytoplasmic mucin is not visible on routine stains but is detectable in as many as 60% of high-grade tumours when mucin stains are applie. The presence of scattered mucin-containing cells or cytoplasmic mucin detected on histochemical stains is not considered to indicate glandular differentiation.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多向分化内容增加
包括向鳞状细胞、腺体、小细胞,甚至滋养层 或内胚窦细胞分化
Urothelial carcinoma with divergent differentiation Urothelial carcinoma has long been known to have a remarkable propensity for divergent differentiation,including differentiation along squamous,glandular, small cell, and even trophoblastic or endodermal sinus lin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