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性骨折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附36例分析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附36例分析
2d~ 个月 , 均 1 月 。 6 平 个
2 .检查 方 法 :6例 全 部行 X线 检 查 , 中 1 3 其 0 例 X线检 查设 备 为万 东 公 司 5 0 m 0 A X线 机 ,6例 2
或 突发 超 限度 用 力使 原 已受损 的骨 结构 加重 损伤 导 致 骨折 , 后一 类患 者可 有较 明确外 伤 史 , 程 常在 2 病
度 训练 , 骨疼 痛 后 不久 , 骨 继 出现 活 动 后 疼 痛 , 胫 股
但 仍可 行走 。肋 骨 s F为 1例 5 岁 患 者 , 常 咳嗽 , 8 经
在 摄 x线 胸 片时发 现 。2例女 性 ( 人 ) 军 患者 1 为 例 耻骨 上 、 肢 S 1例 是 滑 冰 运 动 员 , 胫 骨 中下 下 F, 为 13 S 。2例 股骨 下端 S 、 / F F 3例胫 骨上 端 S F青 年患 者, 仅表 现为花边状或不规则 骨膜反应 , 都 而摄 X
维普资讯
20 1 8年 7月第 2卷 第 7期 3
C i l ias Eet ncV ro )Jl 1 20 , o. - hnJCi c n( l r i es n , y 5, 8 V 12 ni co i u 0 7
临床经验 ・
应 力 性 骨 折 的影像 学诊 断— — 附3 例分析 6
加 重 , 累及 附着 的肌 肉 , 并 造成 肿痛 , 最终 导致 骨折 ;
1 般 资料 :6例均 为来 源于 解放 军第 2 1医 .一 3 5
院 19 9 8年 2月 至 2 0 0 7年 1 0月 病 例 , 3 男 4例 , 2 女 例 。年 龄 6~5 8岁 , 8~2 1 2岁 3 3例 ( 2 ) 9 % 。病 程

胫骨应力性骨折MRI表现论文

胫骨应力性骨折MRI表现论文

胫骨应力性骨折MRI表现【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应力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随访证实或病理证实13例胫骨应力骨折mri资料。

结果: mri不仅能显示疲劳性骨折的骨折线,而且能显示骨折周围软组织、髓腔内的水肿和出血,gre加脂肪抑制序列对诊断最有价值。

结论: mri对胫骨应力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应力性骨折;长骨;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27-01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多无明确外伤史,x线及ct检查常不能显示骨折线,采用mri扫描多能明确诊断,但发生在胫骨的应力性骨折易误诊为骨髓炎或肿瘤性病变,笔者搜集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间经临床随访或病理证实13例胫骨应力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降低误诊率。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3~25岁,平均年龄16.7 岁。

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但有长期运动史或短期内大强度训练史。

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局部疼痛、压痛及叩击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痛,部分可感觉局部硬性肿块。

1.2 影像学检查13例均行常规x线平片及mri检查。

x线检查采用kodak cr 设备,常规胫骨正侧位摄片;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ymphony 1.5 t 超导型磁共振仪, 行se、fse、gre加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多方位成像,层厚5mm,间隔0.5mm。

所有图像均经2位副高以上高年资医师阅片。

2 结果13例胫骨应力性骨折,发生在胫骨中上段10例,胫骨上段3例。

x线平片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mri检查:(1)13例均可见阳性表现,表现为髓腔内斑片状或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脂肪抑制像呈高信号;(2)8例髓腔内可见斜形或横形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影,可贯穿整个骨干或部分骨干,2例骨皮质中断;(3)5例见骨皮质增厚,呈长t1 、短t2 信号影;(4)9例可见骨膜水肿,表现为围绕骨皮质周围环形或半环形长t1、长t2信号影;(5)5例可见软组织肿胀,呈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

下肢应力性骨折358例X线类型与损伤特点分析

下肢应力性骨折358例X线类型与损伤特点分析
【 关键词 】 应力性骨折 X线类型 不 同损伤 时期 【 中国图书分类号 】 R 1.1 844
训练伤导致 的下肢应 力性骨折近年 有所增 多 , 管采取 尽
了一些预 防和治疗措施 , 但发生应力性 骨折 的病例仍然 比较 多 , 给部 队的训练和对发生骨折病员 的善后 处理带来 了一 这 些不便。笔者分析 了 自 18 95年 5月 ~2O 0 5年 5月 3 8例下 5
腺炎 、 纤维腺瘤 、 脂肪瘤 等相鉴别 : 腺癌 是乳腺 导管上皮 及 乳
末 梢导管上 皮发生 的恶 性肿瘤 L , 声表 现为孤 立肿块 , 3超 j 边 界 不清 , 内部腺体结构消失, 以不均匀低 回声多见, 后方 回声衰
性乳腺增生症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 而且可 以动态观察疗效 , 指
导治疗。彩超能较红外线检查提供更多的软组织信息 , 分辨囊 实性 , 给出明确的诊断 , 同时排除其 它疾病; 钼靶放射线检查 较
减, 血供紊乱 , 可合并相关淋巴结肿大; 男性乳腺炎很少见 , 声像
图为低 回声 、 或混合回声包块 , 血供较丰富, 结合 临床红 、 、 肿 热、 痛局部炎症的特征 , 鉴别诊断也不难 ; 纤维腺瘤 的声像图为形态 规则 、 回声均匀 、 边界清晰的孤立性肿块 , 血供可丰富或不丰富 ; 脂肪瘤声像图多为高 回声团块 , 无包膜 , 回声尚均匀 , 血供不丰
方便 、 无辐射 、 作; 易操 较磁 共振 检查 易行 、 经济、 复性好 。故 重
彩超是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诊治的首选特殊检查。
Hale Waihona Puke 参 考 文 献 [ ] 罗会华 . 1 男性乳腺发育症 .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 0 , ()6 2 71 2: O 7 7

应力性骨折9例影像学误诊分析及MR诊断价值

应力性骨折9例影像学误诊分析及MR诊断价值

我 国高血 压 现 患人 数 多 达 2亿 , 趋 势 还 在 不 其 断 增 多和 年 轻 化 , 血 压 人 群 的 防治 已成 为 基 本 公 高
共卫生服务 中心工作 的重中之重[。目前对高血压 的 治疗 主 要集 中在 对 血 压 的 调 控 , 而忽 视 了疾 病 中 以人 为本 的治疗 意 义 . 些 患者 在 服 药 下 血 压 控 制 有 良好但往往仍存在不 同程度地失 眠、腰腿酸痛 、 口 干、 便秘 、 头痛等不适症状 。匡调元[提 出, 质是 z ] 体 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 中形成的代谢 、 机能与结构 上 的特 殊 性 : 往往 决定 着 对 某 种 致 病 因子 易感 性 它 及其 所 产 生 的病 变 类 型 的倾 向性 ,又是 决 定 病 性 、 病位 和 病 变趋 势 的重 要 因素 , 疾 病 的发 生 和 预后 与 转归关系密切 。姚 晓天等[ 研究发现 高血压 控制 ] 情况 、 高血压病程与体质类 型之 间具有显著的相关 性 ( 00 1 。 P< . ) 并随着病程 的增长 , 0 正常质 、 阳盛质 的发生率逐渐减低 : 痰湿质 、 阴阳两虚质 的发生率 逐渐 增 高 。 血 压 控 制 的级 别 与 正 常 质 的 发 生 率 成 反 比。 此 次 四个 街 道 高 血 压 调 查 , 者 分 析 认 为 : 笔 年龄 在 5 ~8 1 5岁 人 群 主要 以痰 湿 质 、 阴虚 质 为 主 , 符 合 个 体 体 质 发 展 转 归 及 受 广 州 地 区湿 热 气 候 影 响 的变 化 。 高血 压 组平 和质 人 群 随病 程 的增 长 而减 少。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 的平和质 、 痰湿质 、 气血 两 虚 质 的 发生 率 差 异存 在显 著 性 意 义 ( P<00 1 。 .0 ) 随之腰腿 酸痛 、 眠 、 失 便秘 、 口干症状 为大 多数 高 血压 患者 常见伴 随症状 , 并依次分居前 4位 。 中 其 腰 腿 酸痛 最 为 明 显 , 占整 个 高 血 压 患 者 人 群 中 的 5 .0 在 各 个 病 程 段 中都 有 较 大 比例 . 病 程 在 89 %, 以 1 —1 时尤 为 突 出为 (61%)失 眠位 居 第 二 , 1 5年 7 .6 ; 在 病 发 初 期 0—5年 表 现 明显 为 6 .6 . 期 有 所 18% 后 下 降 . 测有 可能与患者年龄偏大 , 推 自身 认 为 睡 眠 时 间缩 短 质量 下 降 是 正 常 现象 。 因此 在 调查 咨 询 时

SPECT/CT骨显像诊断兔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SPECT/CT骨显像诊断兔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Aug.2013.33(4)
实验动物与 比较医学 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doi:10.39690.issn.1674—5817.2013.04.004
265
SPECT/CT骨显像诊 断兔应 力性骨折 的实验研究
蔡 良 ,曾贵刚z,乔伟伟 ,,石洪成 ·,张 中z,陈曙光 ,胡鹏程 ,李蓓 蕾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 医学科,上海 200032;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 医院
术 :亚 甲基 二膦 酸 盐
[中图分 类号]Q95.3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1674.5817(2013)04—0265.06
应 力 性骨 折(stress fracture,SF),又 称疲 劳骨 折 或 行 军 骨 折 ,主 要是 由于 反 复 、持 久 、轻 微 地 应 力刺激 作用 于局 部骨 组织 ,导致局 部骨 质微 损伤 的累积 ,其特 征 是骨 质破 坏 与修 复共 存 …。应 力性 骨 折 多 发 生 于 身 体 承 重 部 位 , 小 腿 胫 腓 骨 、 足 部 、股 骨 、腰 椎 和 骨 盆 等 均 有 报 道 。好 发 人 群 为 足 部承 重较 多 的运 动 员和军 人 ,新兵 的应 力性 骨折 发病 率 可 达 9.5%~16.9%l zl。由于起 病 隐 匿 、无 明 显 体 征 , 早 期 准 确 诊 断 具 有 一 定 难 度 【引。
E—m ail:shihongcheng@ sina.com
1 材料 与方法
1.1 实验 动 物及 模型 建立 1.1.1 实验 动物及材料 普 通 级雄 性 新 西 兰 白兔 12 只 ,体质 量 2.0~2.5 kg,购 自上海 生 旺实验 动物养 殖 有 限公 司 [SCXK(沪 )2007—0007]。随机 分 为两 组 ,实验 组 8只 ,定 时进 行相 关 实验 ;对 照组 4只 ,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

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

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

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

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91-02应力骨折亦称疲劳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

应力性骨折是骨质过度使用的伤害。

Briefhaupt最初在1855年描述的应力性骨折的新兵。

目前了解,装载反应的病理生理的应力性骨折,骨的压力一直由众多先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骨折新兵和运动员[1]。

应力骨折影响所有重复体育活动的人。

医学研究表明,发病率女运动员较男性多。

许多医师称这是一个条件被称为“黑社会”的女运动员:饮食失调症,闭经(月经周期罕见),骨质疏松。

女性的骨量减少,获得应力性骨折的机会增加。

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而以色列新兵调查则高达31%[2];国内报道新兵应力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5%[3]。

应力骨折好发于下肢。

篮球运动员的跗、跖骨应力骨折发病率较高,田径运动员多发于胫骨、腓骨或跖骨,足球运动员好发于第5跖骨。

运动相关下肢应力性骨折的临床影像学分析

运动相关下肢应力性骨折的临床影像学分析
用 于随访 检查 。
整 、 态 不规则 、 垛 形 [ 4( ) , 能 是 应 力性 骨 形 呈 图 1 ]可
折后 患者 没有 及 时制动 , 折端 周缘 骨 质及 骨 膜 反应 骨 局 部 吸收所 致 , 对应 骨皮 质 常呈 “ 灰色 骨皮 质征 ” 。中 后 期 可见 由于 骨 质 增 生 而形 成 的骨 髓 腔 变 窄 征 象 及
3 结 果
3 1 病 变部位 及 年 龄分 布 . 病 变位 于胫 骨髁 内后侧
者1 , 4例 年龄 3 8 6— 6岁 , 中位 数 5 9岁 ; 于胫 骨 中上 位 段 后侧者 1 , 3例 年龄 6~1 , 数 1 ; 9岁 中位 4岁 位于胫 骨
中段后侧 者 2例 , 年龄分别 为 1 3岁 、9岁 ; 于胫骨下 1 位 段 2例 , 年龄 分别 为 1 、2岁 ; 3岁 5 位于股 骨下段 外后侧
边缘 光整 、 则 、 楔 形 , 行 与 滋 养 血 管 一 致 [ 4 规 呈 走 图 ( ) , 可 能 为 滋养 血 管 通 过 使 该 处 骨 膜 反 应 生 长 2 ]这 受 阻所致 ; 一 种 表 现 为 骨 膜 反 应 缺 损 口边 缘 不 光 另
须结 合 x线平 片及 病 史 才 能 作 出 诊 断 。一般 情 况 下 在损 伤后 6~ 2h便 可见 到 放射 性 核 素浓 聚 区 J但 7 , 由于放射 性核 素浓 聚 区可持 续数 周 至数 月 , 因此不 适
姚 丽梅 , 李伟荣 , 瑶 , 祛痹舒 肩制剂 抗炎 镇痛 实验 刘 等. 研究 [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 ,0 9 1 ( )7 7 . J. 20 ,5 7 :7— 8 王 巨存 , 冯亦颖 , 李建 兵 , 消肿 膏抗炎 镇痛 药效学 研 等. 究 [ ] 中国骨伤 ,0 4 1 ( )3 0—3 1 J. 2 0 ,7 5 :1 1. 李艳春 , 马恩龙 , 甘乐 凌 , 愈伤灵 膏 的抗 炎镇 痛作 用 等.

应力性骨折的早期低场强MRI与DR诊断分析

应力性骨折的早期低场强MRI与DR诊断分析
者 的 MR 及 D 图 像 。 结 果 :9例 中 , 骨 l I R 2 胫 2例 ( 中上 段 为 主 ) 股 骨 下段 3例 , 骨 上 段 和 股 骨 下 段 同 时 发 病 3例 , , 胫 髂 骨 、 骨 、 骨 及 股 骨 头 颈 部 、 骨 上段 各 2 , 骨 2 , 骨 中 上 段 2例 。 MR 均 可 见 骨 髓 腔 内 斑 片 状 不 均 匀 长 T 、 耻 坐 股 例 跖 例 腓 I 长 T 水 肿 信 号 , 围 远 较 D 片广 泛 , 界 模 糊 ; 骨 皮 质 周 围见 环 形 或 半 环 形 长 T 、 T 范 R 边 7例 长 z骨 膜 水 肿 信 号 ; 6例 可 见 隐 匿
b a d Cic a e iicuarp ro t um de a sg r d b e c t x w a e n i c s s,hi de fa t r i a e n or. r ulrors m cr l e is e e m i a ou on ore s s e n 7 a e da n r c u elnew ss e
i sa d M R ma i g f d n s c n i g n i i g .M eh d : R ma i g fn i g n 2 a e t t e s f a t r s c n ime y f l w— p a d n tosM i gn i dn s i 9 c s swi s r s r c u e o f h r d b ol o u n p t o o y r s l r e r s e tv l n l z d a h l g e u t we e r t o p c iey a a y e .Re u t : e e a e 1 a e ftb as r s r c u ei l c s s a c y l w s s l Th r r 2 c s so i i t e sf a t r n a l a e .P t h s o it n i n Tl Ia d h g e n e st n T2 I e e i n lc u d b e n i o e c n lwih wi e a g n n la n e st o n i h r i t n i o d ma sg a o l e s e n b n a a t d r r n e a d u ce r y W y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岁。部队战士,外伤月。
男性。小腿肿痛一月。
男性,岁。初诊与月后线片。
男性,岁。小腿肿痛余天。
女,岁。商店营业员。
女,岁。棉纺厂工作个月,每天 小时不停走动。
()骨折局部愈合的影像学表现 骨膜增生及骨折线均消失,骨痂密度增高 ; 典型者局部骨质呈半球形隆起,形如钮扣,表
现为“扣征” ; 骨折处骨皮质一侧或双侧梭形增厚。
二十天后复查
两月后复查
女,岁。商场营业员。右足痛。初诊误诊为 骨肉瘤,手术证实为疲劳骨折。
应力性骨折的生物力学
应力性骨折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 有关
()交变应力:应力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在该应力作用下骨组织呈部分性破坏, 并同时伴有修复。
()压应力:载荷越大,相对形成的压 应力也越大,故疲劳骨折多发生于下肢。
胫骨中上段略凸向内,中下段略凸向外,外侧 有腓骨支持,小腿肌肉从前外侧、后侧和外侧 附着并包绕胫骨,胫骨中上段内凸部分正好位 于小腿的“肌肉空白区”,这是胫骨疲劳骨折 容易发生在这个位置的静态病理力学基础。当 长时间大负荷运动使肌肉产生疲劳损伤时,肌 收缩力和肌张力降低,减弱其保护和减震作用, 改变胫骨的应力分布,导致疲劳骨折,是其动 态病理力学基础。
跖骨中以第二跖骨最易发生疲劳骨折, 主要是因为在解剖上,第二跖骨较其它 跖骨长,其跖趾关节突出于相邻关节, 较为固定而少动,因此负重较大,易受及不同病理阶段的 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线平片 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和检查 对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核素扫描对病变 敏感性较高,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但特 异性较低。
二、流行病学
应力性骨折好发于特定人群,以运动员、 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员等多见。一般认为 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有报道在同一训 练时女性应力性骨折发生的机率是男性 的倍。报道年轻是疲劳骨折的一个危险 因素,危险性与年龄成反比,从岁开始, 每增加一年疲劳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就下 降%。
三、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压痛及肿胀为常见症状。 骨折的发生部位有一定的特征性,过去文献
骨髓腔和邻近软组织表现为水肿而无软 组织肿块;
主要为骨质增生,无骨皮质破坏及肿瘤 骨形成。
结合病史及特定的发病部位,鉴别诊断 应不困难。
男,岁。小腿疼痛一月。初 诊误诊为骨髓炎。
男性,岁。跛行一周。误诊为骨肉瘤,手 术病理证实为疲劳骨折。
男,岁。右小腿肿痛天。初诊误诊为骨 肿瘤。
()早期影像学表现 :线上可见局部骨皮 质变薄,边缘模糊,呈“灰色骨皮质征” ( ) 。也可呈线状骨增生硬化带。
和核素扫描对发现早期应力性骨折比传 统线和检查敏感;
上应力性骨折早期表现为局部骨质充血 水肿,呈长、长信号;
核素扫描表现为局部核素吸收浓聚区。
男性,岁。 左小腿疼痛一周。
男性,岁。小腿肿痛天。
男,岁。军训四月后,出现小腿疼痛, 休息后缓解,活动后加重。
男,岁。小腿红肿痛个月。
()骨折完全愈合
骨干可完全塑形,恢复正常 骨折后月至年完全愈合
女性,岁。
个月后复查
鉴别诊断
主要需和骨肉瘤,硬化性骨髓炎,骨样骨 瘤等病相鉴别 ;
鉴别要点包括:和上能清晰地显示局部骨 皮质增厚和骨痂生长,其内可见骨折线;
()骨折修复期影像学表现: 局部骨痂堆积,骨膜增生; 示双皮质征; 骨折线可见或不可见; 骨折区可见骨髓水肿; 邻近软组织可有或无水肿; 核素扫描局部可见放射性浓聚,但无特
异性。
男性,岁。踢足球后感小腿疼 痛一月。
骨质增生修复及骨膜增生
女性,岁。左髋关节疼痛一月, 有慢性咳嗽病史。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一、什么是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不同于由一次外力引起的外伤 造成的骨折,它是由于低于强度极限的应 力反复持久地作用于骨骼,引起局部骨质 的累积性微损伤,最终导致一种特殊类型 骨折的过程
首先于世纪中叶在普鲁士士兵足部观察到,又 称为行军骨折或疲劳骨折。等用应力反应描述 骨连续性变化和正常骨重建到骨折的应力变化, 并将这种变化分为级,以后应力性骨折的概念 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谢谢
报告%发生于足,现在报告则多发于胫骨 及股骨,这与训练方式相关。
长途行军者以第二跖骨远端多见,进行 高强度跑跳运动者,以胫骨中上段、股 骨颈和股骨中下段多见。慢性咳嗽病人, 多发于中下部肋骨,近腋中线处发生应 力性骨折。长期负重物者,可发生第肋 骨、锁骨或跟骨应力性骨折。
三、影像学表现:
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线平 片、、和核素扫描
根据骨矿物质含量正常与否分 两型
()疲劳性应力骨折:多发生于青少年, 受累骨的骨矿含量及弹性抵抗力均为正 常。由于超负荷运动或反复机械应力作 用于骨的某一部位,导致骨皮质和骨小 梁细微断裂。尤其是平常缺乏训练者。
()衰竭性应力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尤其是绝经期妇女。由于骨质疏松,骨 矿含量减低,弹性抵抗力下降,维持正 常生理活动的肌肉牵拉就导致骨小梁断 裂。
()剪切应力:疲劳骨折的远近端分别附有不 同方向的的肌肉起止腱,当人体运动时如果肌 肉收缩不协调、拮抗肌未来得及维持该处力学 平衡而促成疲劳骨折发生。
()拉应力:与剪切应力机制相仿。 ()骨的强度、刚度:青少年时期,骨强度、
刚度尚不十分坚韧,是其好发疲劳骨折的病理 生理基础。
()力学解剖特点:骨干细,以密质骨为主, 强度高;骨骺端膨大,以松质骨为主,强度低。 二者移行部位是应力集中部位,该区亦好发生 疲劳骨折,如股骨中下段,胫骨中上段。
股骨髁上-处为股骨干和股骨髁移行部, 此处的横断面逐渐由圆形转变为椭圆形 且股骨嵴的两唇在此平面的后侧彼此分 离,形成一尖端向上的凹凸不平的三角 形表面。根据工程力学原理:在构件断 面忽然改变的附件区域和构件表面粗糙 不平光洁度不好的部位,将造成应力集 中,构成力学上的薄弱点,这可能就是 疲劳骨折好发于此处的力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