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导游词

合集下载

【最新文档】古代采石矶叫什么-范文模板 (6页)

【最新文档】古代采石矶叫什么-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古代采石矶叫什么篇一: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孔老父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您来到“诗城”马鞍山!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陈云,大家可以叫我陈云也可也叫我小陈。

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已经安全行车十万多公里了。

那么现在就请人家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李师傅把开心交给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及时提出来,我会立即改正。

同时预祝我们的马鞍山一日游愉快顺利!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采石矶风景区,现在我们距离景区还有十分钟的车程,下面就有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采石矶风景区的大概情况。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成陵羁,南京燕子矶,合成“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故一秀”之誉。

又因为独特的山水景观和众多的人文古迹,更因为李白在这里留下的著名诗篇和浪漫传说,采石矶历来就是人们寻幽探胜的绝佳去处,吸引许多文人名士,并且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佳作,采石矶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神奇的魅力。

采石矶风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著名的旅游景点。

时间过得真快啊!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采石矶风景区,请大家陆续下车,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

现在我们来到了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

太白楼就坐落在翠螺山下,也是我向大家重点介绍的景点。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凭栏,感怀放歌,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它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长江“三楼一阁”。

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

采石矶导游词作文

采石矶导游词作文

采石矶导游词作文【篇一: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3篇】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3篇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

下面是马鞍山采石矶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一: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现在在采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是马鞍山的旅游景点。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

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

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

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

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

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

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

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

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

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

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

采石矶 讲解

采石矶 讲解

采石矶讲解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西南部,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采石矶以其险峻的山势、绮丽的风光、众多的古迹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传说中是因为古时有金牛出渚的神奇故事而得名。

在三国时期,有僧人在这里掘井时得到五彩宝石,因此改名为采石矶。

采石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采石矶内有众多景点,如翠螺湾、太白楼、谪仙园、林散之艺术馆、三元洞、延园、圆梦园、万竹坞、三台阁和李白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各有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览体验。

其中,太白楼是采石矶的标志性建筑,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

谪仙园则是以李白为主题的文化园区,有李白的雕像和诗碑等。

林散之艺术馆则展示了中国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艺术成就和作品。

三元洞则是一处自然景观,洞内有三元石,洞顶有天然石刻佛像。

延园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园内有奇石、假山、池塘等。

圆梦园则是一个以梦文化为主题的园区,有梦溪笔谈、梦之桥等景点。

万竹坞则是一处竹海,有各种珍稀的竹子品种。

三台阁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建筑,是采石矶最高的建筑之一,可以俯瞰整个景区。

李白纪念馆则是一处全面展示李白生平和诗作的专馆。

除了以上景点外,采石矶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游览的地方。

如采石矶长城,是仿照八达岭长城建造的一处景观,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有着独特的韵味。

此外还有翠螺湾、古栈道、牛渚塔等景点,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采石矶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底蕴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无论你是喜欢山水的清新还是文化的厚重,都能在采石矶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采石矶三台阁景点介绍

采石矶三台阁景点介绍

采石矶三台阁景点介绍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河东岸,与南京江宁区的牛
首山、紫金山、马鞍山、采石矶遥相呼应,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

三台阁景区位于牛首山、紫金山、马鞍山的北端,隔长江与
江心的“天柱山”相望。

景区面积约10公顷,由三台阁、三闾
庙及江心寺组成。

景区内三台阁以其“雄”、“奇”、“秀”而成为采石矶一大胜景,其建筑结构之巧妙,构造之奇特,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在景
区内可以欣赏到采石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闾庙:
三闾庙始建于南朝宋时期,宋末被毁,明初重建。

大殿面阔
三间,进深一间。

殿内供奉三位女神:女儿国的屈原,江陵人的
西施,吴王夫差的娥皇女英。

殿内还供奉有三位女神的塑像和一
块大型花岗岩石碑,其上刻有“三闾庙”三字。

三闾庙大殿是景区内最大的建筑,整个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祭祀屈原的大殿,后面是一座大型花岗岩石碑。

—— 1 —1 —。

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3篇

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3篇

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3篇在万里长江沿岸,马鞍山市的采石矶、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被合称为“长江三矶”。

马鞍山的采石矶以其雄奇神秀而冠中国长江三矶之首。

下面是学识网带来的马鞍山采石矶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篇一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现在在采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是马鞍山的旅游景点。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

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

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

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

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

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

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

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

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

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

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

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3篇

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3篇

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导游词3篇在万里长江沿岸,马鞍山市的采石矶、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被合称为“长江三矶”。

马鞍山的采石矶以其雄奇神秀而冠中国长江三矶之首。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马鞍山采石矶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马鞍山采石矶导游词篇一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

现在在采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是马鞍山的旅游景点。

游人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

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抱,海拔131米,犹如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

此山原名牛渚山,相传古有金牛在此出渚。

山间林木葱绿,蔚然深秀,西麓突兀于江中的悬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矶;西北临江低凹之处,人称西大洼,北边山脊梁叫蜗牛尾,山势险峻;南麓林木葱郁,亭阁隐隐,太白楼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这一带,最高处是翠螺峰。

太白楼面临长江,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

它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

太白楼是为纪念我国唐代诗人李白而建造的。

它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楼,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

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

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

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

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

幼儿广播稿介绍马鞍山采石矶的故事

幼儿广播稿介绍马鞍山采石矶的故事

幼儿广播稿介绍马鞍山采石矶的故事摘要:一、引言:介绍马鞍山采石矶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二、采石矶的传说故事:讲述李白、杨贵妃等历史人物与采石矶的渊源三、采石矶的自然景观:描述采石矶的山水风光,如长江、奇石等四、采石矶的文化内涵:阐述采石矶在诗词、书法等方面的影响和地位五、采石矶的旅游价值:推荐游客参观采石矶的景点和活动六、结尾:表达对采石矶的热爱和期待更多人了解、保护这一文化名胜正文:尊敬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山——马鞍山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我国安徽省马鞍山市,是长江边上一处风景优美的山水胜地,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山。

采石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大诗人李白的传奇故事。

相传李白小时候曾在采石矶附近的江边钓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钓到了一条神奇的鱼,这条鱼告诉他:“你日后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从此,李白勤奋好学,终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

此外,杨贵妃也曾在此地留下了一段美丽的故事。

采石矶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这里的山水风光引人入胜。

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江水与奇石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远望采石矶,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令人陶醉。

采石矶不仅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词、墨宝。

采石矶也因此被誉为“江南诗山”,在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采石矶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山水风光,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采石矶还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诗词大会、书法比赛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总之,马鞍山采石矶是我国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名胜,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欣赏。

在这里,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听众都能亲自去采石矶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美丽风光和深厚文化。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继续领略它的魅力。

采石矶水杉林介绍

采石矶水杉林介绍

采石矶水杉林介绍
采石矶水杉林,位于中国浙江省临海市采石矶景区内,是一个被誉为“东方小黄山”的自然景观。

这片水杉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水杉,又称水杉树,是一种生长在水中或湿润土壤中的乔木植物,通常高大挺拔,树干笔直,叶片翠绿,枝繁叶茂。

采石矶水杉林中的水杉树更是生长茂盛,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水杉树的树冠茂密,可以为游客提供凉爽的遮荫之地,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受到一丝清凉。

漫步在采石矶水杉林中,清澈的小溪缓缓流淌,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鸟儿在树间欢快地歌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沿着木栈道穿行于水杉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中。

水杉林中的湖泊清澈见底,倒影着周围的景色,如同一面明镜,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水杉树之外,采石矶水杉林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珍稀的鸟类在树林中飞翔,听到蛙鸣虫鸣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曲。

在水边,还可以看到各种水生植物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采石矶水杉林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在这里,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放松身心,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

漫步在水杉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

总的来说,采石矶水杉林是一处充满魅力的自然景观,它以其独特的水杉树林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让人心旷神怡,收获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采石矶水杉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鞍山导游大赛导游词
马师专巩圆佳
景点:采石矶(三台阁、沿江栈道及三元洞)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带领大家一同游玩采石矶。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采石矶的概况。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约五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它与湖南岳阳的城陵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

采石矶以其雄、奇、秀、险集于一体,而居于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的美称。

采石矶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重要的旅游景点,景区内建有延园、太白楼、三台阁、三元洞等重要景点。

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从采石矶的制高点三台阁开始游览。

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后毁于战火。

20世纪末得以重建。

阁高约30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顶,飞檐翘角。

阁分五层——大家看,我们眼前居于一层中间的文昌帝君塑像,高2.5米,背景为云彩和北斗星座图。

再往上看这二楼,二楼的主题为历代文人与采石矶,集中展示古今30多位文化名人对采石矶的歌咏和赞叹。

三楼体现的是采石石战场的遗风,在发生于采石矶的20多场古代战争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四场,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形象地展现曾经发生在采石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突出了采石矶的战略地位。

四楼和五楼是休闲观景区,装饰以古朴的壁画、木雕为主,点缀着一些名人的诗调歌赋。

自上而下,文化成
为贯穿整座楼阁的主题。

登上五楼的观景台,可南望天门中断,西眺大江奔流,东瞩古镇采石,北看九华风光,体验到优美的山水景观带给人们的身心愉悦和登高怀古产生的别样人生况味。

好了,参观完三台阁,咱们从西北的石径下来到蜗牛尾,便来到沿江栈道的起点。

我们现在的沿江栈道是从燃犀亭到横江馆的原有沿涯栈道向北延伸的部分。

它南自横江馆、三元洞,北通蜗牛尾,蜿蜒于采石翠螺山西侧的临江悬崖峭壁之中,总长约810米。

栈道呈带状布置,依山就势,沿途设有铁索桥、拱桥、穿山U形隧洞、观景台等景点。

行走在临崖栈道上,远望这浩荡的长江,低首江涛拍岸,似乎听到古战场的金戈铁马和呐喊声。

说着看着,咱们已经出了栈道,来到了三元洞,它是采石风景区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

“三元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湖南有三个秀才赴京会考,乘船经过采石,忽然碰到了狂风暴雨,躲入此洞避难,大难不死的三个秀才在随后的殿试中包揽三甲,为报答救命之恩,三人捐资修建洞阁,后人称之为“三元洞”。

三元洞精巧玲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因洞建阁,别有洞天,被誉为江南天然胜景之一。

好,参观这三个景点,想必大家也累了,下面请稍事休息,十分钟后咱们继续浏览。

2013.1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