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简介(精华)
最新马鞍山市情简介

马鞍山市情简介马鞍山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座工业之城、港口之城、绿色之城、文明之城。
1956年10月建市,现辖含山、和县、当涂3县和花山、雨山、金家庄3区,总面积4042平方公里,总人口228万。
区位交通好。
位于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箭头”。
市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2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南京站距离马鞍山不到20公里。
宁安城际铁路正在建设,建成通车后,马鞍山到南京只需15分钟,到上海只要一个半小时,到北京只需3个小时。
沿江高速穿城而过,到上海、杭州只需3个小时车程。
长江公路大桥将于2013年全面建成通车,届时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
长江黄金水道、芜申运河在此汇集,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口岸、全国首批对台直航的63个港口之一,对外籍船舶开放。
产业配套强。
工业占经济总量六成以上,优势主导产业有钢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
本土知名企业马钢、华菱重卡、星马汽车、山鹰纸业等,实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通过近年来招商引资引进的法国圣戈班、台湾中橡以及国内的蒙牛乳业、雨润食品、立白日化、科达机电、达利食品、东风小康、格力电器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新光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此外,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
人居环境优。
城市依山环湖临江而建,人文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是全国少数几个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于一身的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马鞍山生活质量竞争力列全国第9位。
社会安定和谐,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97%。
安徽省马鞍山市

马鞍山 市市花:
桂花
马鞍山 市市树: 香樟树
马鞍山 精神:
聚山纳 川 ,一 马当先
铁路:宁铜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建设中)上的 列车均停靠马鞍山站。
公路:宁芜高速公路和205国道纵穿马鞍山,马鞍 山长江公路大桥于201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
水运: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郑蒲新港 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长江第三个,也 是最后一个深水港项目。
山市,为省辖市。全市户籍人口为230万人,市区 户籍人口92万、市区常住人口102万。全市土地面 积4042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715平方公里,市 区建成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6%。境内辖 3区3县,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为:博望区、花山区、 雨山区范围,约715平方千米。3县分别为当涂县、 和县、含山县。
和县素有“鱼米之乡”。全县耕地面积100.38万亩,
宜林面积为19.38万亩。该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发现的 主要矿藏有煤、铁、磷、白云石、石灰石、建筑沙、地热、 矿泉等十多个矿种。其中煤预计储量100万吨,磷矿为预计储 量50万多吨,白云石预计储量为3亿多吨,石灰石预计储量10 亿多吨。尤以建筑石料、水泥用灰最为丰富。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的改革春风吹进了这片热土,和县从此焕发青春;农业 结构不断优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为“长江中下游 最大的菜篮子”;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开辟了乌江、历阳两 个工业园,构筑起造纸、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 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旅游产业蓬勃兴起,规划建设了中国国 际香泉湖、天门山、霸王祠等重点旅游景区。
马鞍山中国国际 吟诗节和中国诗歌 节,是马鞍山人民 缅怀李白的节日。 每年农历9月9日重 阳节期间举办,主 要活动有国内外游 人集中吟诗、寻觅 李白游踪,游览采 石叽,参观李白墓, 观看文艺表演。这 也成为马鞍山人民 娱乐活动的一个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业务推介--马鞍山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马鞍山市 正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和环保, 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马鞍山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重点产业介绍
1 2
制造业
马鞍山市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 制造业企业,涉及领域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 息、汽车制造等。
采矿业
马鞍山市的采矿业发展较为成熟,拥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涉及领域包括煤炭、金属矿产等。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竞争压力的增加,马鞍山市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合作机会及投资前景展望
合作机会
马鞍山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投资者 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投资前景展望
随着马鞍山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投资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领域,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潜力。
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
马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曾是六朝古都,因山得 名,因水而兴。
现代化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成为了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以钢铁、机械、汽车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产业,被誉为“钢 城”。
02
马鞍山经济发展现状及趋 势
经济发展现状
GDP增长稳定
01
近年来,马鞍山市的GDP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发
气候条件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 照充足。
行政区划
现辖花山区、雨山区、博 望区、含山县、和县、当 涂县,共3县3区。
地理位置
交通便捷
马鞍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宁安城际铁路、沪宁 高速公路、205国道等交通干线,是皖江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
诗城马鞍山简介

马鞍山名称由来: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败退至和县乌江,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该山即名马鞍山,马鞍山市也由此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临石臼湖与江苏溧水县和高淳县交界;西面长江与和县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宣城市接壤;北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毗连。
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梅雨集中,降水量略偏少,日照偏少等特征。
历史文化: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先后由吴改属越国和楚国。
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隋以后为当涂县。
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赋书画。
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多次驻留马鞍山,留下了诸多佳话,也让这座城市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他写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成为千古名句。
城市荣誉:是全国文明城市,并且从2009 年开始已蝉联五届。
旅游资源:采石矶:是国家5A 级景区,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
这里江面狭窄,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重地,景色壮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李白文化园:位于马鞍山市南部的当涂县,是李白的墓地所在,对于研究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景点:还有陋室、霸王祠、褒禅山等景点,分别与刘禹锡、项羽、王安石等历史人物相关,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经济产业:马鞍山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因钢设市、因钢兴市,以马钢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总的来说,马鞍山是一座兼具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诗城”的美誉名副其实。
它的旅游资源丰富,经济产业具有一定特色,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和南京、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
马鞍山市情简介

◆马鞍山市情简介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毗邻南京。
1956年10月建市,现辖3县3区,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总人口228.5万,其中市区面积7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3.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5.15%。
马鞍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在中国版图上有明显的标记:万里长江到了马鞍山掉头北流,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留下的千古绝唱《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的就是这一景观,长江两岸也因此称为江东、江西。
楚汉战争中项羽乌江自刎时说“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就是指马鞍山一带,马鞍山也素称江东大地。
马鞍山自然风光秀丽: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誉,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马鞍山规划建设富有特色:城市依山环湖拥江而建,容积率、建筑密度低,人口不多,公园、广场众多,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马鞍山是一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城市。
是中部地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去年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马鞍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地方,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周兴嗣的《千字文》等千古名篇均成就于此。
李白一生在此写下53首壮丽诗篇和7篇文章,并长眠于大青山脚下,至今在采石矶还流传着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故事。
为了纪念诗仙李白,马鞍山每年举办一届李白诗歌节,因此被誉为“诗城。
马鞍山是一座工业城市。
因钢设市,先有马钢、后有马鞍山市,又被称之为“钢城”。
全市二产比重60%,以钢铁为基础材料的下游产业比较发达,还有汽车、电力、化工、建材、食品、铸造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工业城市有两个特征:一是崇尚工业、崇尚企业家的文化蔚成风气;二是各类加工设备齐全,人才、产业配套能力较强。
这几年,也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光伏、光电、风电、新能源等。
马鞍山介绍

举 杯 邀 明 月
饮中八仙指唐朝嗜 酒的八位学者名人, 亦称酒中八仙或醉 八仙。《新唐书· 李 白传》载,李白、 贺知章、李适之、 汝阳王李进、崔宗 之、苏晋、张旭、 焦遂为“酒中八仙 人”。
• 马钢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 业和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隶 属安徽省管辖,主营业务为黑 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与产 品销售、钢铁产品延伸加工、 矿产品采选、建筑、设计、钢 结构、设备制造及安装、技术 咨询及劳务服务等,其中钢铁 生产业务集中于马鞍山钢铁股 份有限公司。截至2009年底, 公司具备1600万吨钢配套生产 能力,员工近6万人,总资产 761亿元。 • 马钢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马 鞍山铁厂。1958年,马鞍山钢 铁公司成立。1993年,马钢进 行股份制改制,分立为马鞍山 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钢铁股份 有限公司。1998年,马鞍山马 钢总公司改制为马钢(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
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 (806~820年),原名“谪 仙楼”,宋元时期均有修葺。 明正统五年(1440年),工 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时重 建。清顺治十四年(1657 年),知府胡季瀛重建,改 名为太白楼,又称“唐李公 青莲祠”。后毁于兵燹。清 光绪三年(1877年),兵部 尚书彭玉麟捐资重建。
天官赐福、地官赦 罪、水官解厄
大 脚 印
月 台
太 白 墓
诗 仙 长 原葬于当涂县城南5公 里的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好友范 作之子范传正,时为宣歙观察使,因念与李白有通家之情, 经过几年的明察暗访,得知李白儿子李伯禽虽然定居当涂, 曾为其父守孝,但已于25年前离开人世。李白孙子离家出 走,不知所终,唯有两个孙女,也已“一为陈云之室,一 乃刘劝之妻。”她们告诉范传正:“先祖志在青山,殡于 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 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 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 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 祠)。
马鞍山简介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东北与南京市接壤,南与芜湖市相邻,西临浩荡长江,是安徽东大门,也是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马鞍山地处江东。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西周春秋时先后隶属吴越南楚等诸侯国,秦置郡县制分属分属丹阳、于湖二县,隋属当涂县,沿迄至明清。
解放初期,这里仅是一个80多户数百人的小村镇。
195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以境内滨江而立的马鞍山命名,为省辖市。
经过四十年发展,全市现辖当涂县和花山,雨山,金家庄、向山4个区,总面积1684平方公里,人口112万,其中市区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48万。
马鞍山地处北亚热带,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境内呈现微丘地形东高西低,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地下矿藏丰富,已探明储量的达到20多种,其中铁、硫、磷的储量在华东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勤劳智慧的马鞍山人民,凭借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熠熠生辉的现代文明。
景观:马鞍山旅游资源丰富,翠螺山麓的采石矶,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太白楼与黄鹤楼、岳阳楼、藤王阁齐名,并称长江“三楼一阁”;“诗仙”李白长眠在当涂青山脚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仰慕之地。
最新关于安徽马鞍山市的简介

感谢观看!
2. 马鞍山市的优势在于地理 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三角洲 经济圈内,交通便利,资源 丰富。
3. 马鞍山市在新能源、新材 料等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发展 基础和优势,未来发展潜力 巨大。
2. 经济发展水平
1. 马鞍山市经济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安徽省内的重要 经济中心之一。
2. 马鞍山市的产业结构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其中钢铁、机械等传统产 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03
3. 马鞍山市环境优美,拥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是全国重马鞍山市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 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02
2. 在明清时期,马鞍山市 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 中心,特别是铁器制造和瓷 器生产。
03
3. 近代以来,马鞍山市经历 了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包括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斗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战役。
3. 旅游节庆活动
1. 马鞍山市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如马鞍山国 际马拉松、花山文化旅游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2. 这些旅游节庆活动不仅展示了马鞍山市的丰富文化和美丽风 光,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3. 通过参加这些旅游节庆活动,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马鞍山市的 历史文化,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增进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喜爱 。
3. 此外,马鞍山市还有天平山森林公园,这里山水相依,景色 宜人,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 旅游产业发展
01
1. 马鞍山市近年来大 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 的旅游品牌。
02
2. 马鞍山市的旅游产 业以生态旅游、文化旅 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 导,吸引了大量游客。
03
3. 马鞍山市还通过举 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 提升城市旅游形象,进 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 下游南岸、安徽 省东部。是南京 都市圈核心层城 市,长三角城市 经济协调会成员 城市,皖江城市 带成员城市。面 积3927平方公里, 人口252万。
马鞍山采石风景区
采石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作为“长江 三矶之首”的自然景观代表采石矶和以“诗仙长眠 之地”闻名的人文景观灵魂李白文化在国内均具有 代表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人文景观 为自然景观添色,自然景观为人文景观添彩,体现 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风景区四大片区特色各异,。四片区类型丰富、特 色各异、优势互补、结构优良,共有两大类七中类 三十三小类景观,极具多样性,山水相映、人物相 倚、古今相融、情景相辉。
石臼湖螃蟹
石臼湖螃蟹
石臼湖螃蟹
石臼湖螃蟹
马鞍山特产
洪滨丝画 安徽马鞍山市洪滨丝画艺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丝画作品纯 手工制作。洪滨丝画极为讲究用色,其作画用的天然丝棉 材料,经过特殊复杂的高温染色加工,使画面鲜艳夺目, 并且能够防霉、永不褪色。《洪滨丝画》工艺精湛,绘画 语言独特,根据图案设计出逼真,富于立体感的画面。十 分自然的将猫、狗等宠物表现得惟妙惟肖,山水风景渲染 得栩栩如生,真正做到了顺其自然,随心所欲,无物不可 入画,在艺术表现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高雅的品位, 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洪滨丝画可制成微型摆件,也可做 成大型壁画;既可作为楼室厅馆的高雅装饰,也可作为馈 赠亲朋好友珍贵的礼品
黄池酱菜
马鞍山特产
“石臼湖螃蟹”指产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域东部石臼 湖的金脚红毛大闸蟹,为当涂历史特产。蟹爪金黄,足毛 棕红,个大肉嫩,黄多油厚,蟹味鲜美。 据《当涂县志》载:“当涂境内水产螃蟹,有湖蟹、江蟹、 河蟹……近湖者金脚红毛尤肥美,为皇室贡品。”清朝乾 隆皇帝下江南,食其味,予以高度赞赏,御封为“蟹中之 王”。1976年尼克松访华时,石臼湖螃蟹被列为国宴名菜, 招待美国客人,尼克松总统食时翘起大拇指,连声赞誉 “OK、OK”。石臼湖螃蟹不仅供应本地,还远销东南亚和 香港,受到港奥台同胞的青睐。2010年被国家质检局审定 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列入保护目录。
马鞍山市德化堂古床博物馆
马鞍山特产
采石茶干
安徽是豆腐的故乡,用豆腐制作的茶干更是花样繁多,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马鞍山的采石茶干了。采石茶干色、香、 味具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保健食品,同时也是旅游、 饮酒、喝茶的最佳食品。 采石茶干是马鞍山特产,已有两佰多年历史,源于清朝 嘉庆年间,是清造廷贡品之一。 解放后,也为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所赞许,深受广大消 费者钟爱。产品曾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获省、部优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及92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 中国优质保健品三项银奖。并荣获安徽市德化堂古床博物馆
2014年批准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德化堂古床博物馆 "现坐落在银塘镇境内的采石河畔、超山脚下,偏寓一方, 目前已经在临近烟墩山遗址公园的敦厚堂明清经典文化建 筑园旁建设新馆,以远承烟墩山遗址公园的文脉,近连敦 厚堂古民居博物馆形成呼应之势,实现文化的聚集效应, 为马鞍山旅游观光增添新的亮点。
采石茶干
马鞍山特产
黄池酱菜 黄池酱菜产自当涂县黄池镇,当地丰富新鲜的物产加 上百姓由来已久的酱菜制作习俗使得黄池所产的酱菜远近 闻名,在华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消费人群。这里的酱菜用料 新鲜,工艺考究,口味独特。 佐餐佳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行于这一带的香菜, 它是用经过晾晒的白菜丝配以辣椒粉、芝麻及多种香料混 合腌制而成,放在坛中经年不坏,吃的时候,盛在小碟里, 淋上麻油,一嚼便觉醇香厚味,微辣中鲜味儿直透舌根, 另人不忍卒咽。是小酌品茗时的绝配。
德化堂的主人
德化堂主人刘维先生,现担任安徽省马鞍山市金龙房地 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涂县东阳山陵园有限公司董 事长,马鞍山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马鞍山市德化堂古床博物馆
德化堂的收藏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十几年间,刘维先生跑遍了大 半个中国,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湖南、江 西、四川、北京、内蒙古等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共收 集200多张古床、上千件其他家具和木雕,成为全国古床 收藏界集大成者,藏品之丰在全国少有人能与其比肩。刘 维先生的收藏之梦,就是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全国最大的古 床博物馆,对所藏古床进行更好地研究和保护,使其承载 的古代文化、艺术、科技得到继承和发扬,让更多人尤其 是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古床灿烂的文化内涵,让先人们宝 贵的文化遗存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洪滨丝画
洪滨丝画
洪滨丝画
.
位于安徽当涂县的李白 墓园枕着郁郁葱葱的青 林山,园内有牌坊、太 白碑林、眺青阁、太白 祠,李白墓、青莲书院、 十咏亭、盆景园等景点。 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 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 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 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
李白之墓
李白雕塑
待续。。。
褒禅山主要景点
艺术享受
褒禅山满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 斓,生机勃勃。河上泛舟,洞洞相通。移步换景,神奇虚幻。到此一游 会给您带来“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的艺术享受 华阳洞
华阳洞自1999年春节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上海(上海新闻,上海说 吧)、南京、合肥、马鞍山、滁州图库、巢湖等大中城市游客,同时还接 待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外国游客。褒禅山风景区已被定为省级旅游名 胜,列入巢湖大旅游重点开发景区之一
采石之夏
采石冬雪
褒禅山景区
褒禅山,2014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 市含山县。历史悠久,景致宜人,4亿5千万年前,褒禅山 所在原为一片汪洋,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抬升为陆地,陆 地又沉陷为大海。如此循环反复,终于在最后一次燕山造 山运动中升出海面。 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其东有 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 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 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至今仍见坐卧痕 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 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
濮塘片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优美的
自然景观为特色,以竹景观、竹文化欣赏和休闲 度假为主,革命历史教育功能为辅的休闲度假区。 青山片区,以“白水绕青山,诗仙忆谢公”景观 为特色的,以李白文化和谢脁文化欣赏为主,宗 教文化欣赏和休闲娱乐功能为辅的观光游览区。 横山片区,以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色,以访古探幽、 登高揽胜为主要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与幽趣的生 态旅游区。 采石矶片区,以伟大诗人李白为灵魂,以“大江 绕绝壁,草圣伴诗仙”景观为特色,以李白文化 欣赏和江矶揽胜功能为主,战争文化和宗教文化 欣赏功能为辅的观光游览区。
褒北桃源
在褒禅山的北麓,还有一处新的风光尚待闺中,这就是被游客津津 乐道的“褒北桃源”。方圆几十里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有一个小村庄 桃源村就坐落于此。桃源村有数十户农家百十号人口。春天来到这里, 定会被村前的百亩桃园盛开的鲜花所陶醉。村后小桥流水,再往后便是 褒北水库,面积约百亩,一湖碧波被岸边葱翠树林染得极明亮,透出醉 人的孔雀蓝和翡翠绿。家家户户都用茅草盖房,石片垒墙,一排排茅草 屋掩映在绿树丛中。这里远离都市,民风淳朴。每当有客自远方来,山 里人特别热情,他们会将家中腌制的腊肉、獐子肉、兔子肉和山珍招待, 奉上自家酿制的米酒,非把客人喝得大醉而归不可。顺着桃源村村后的 山路拾级而上,时常可看到草丛或竹林中惊跑的野兔和香獐,山顶的巨 石上有几个又大又圆的石臼,传说是仙人下棋的遗迹,其实是第四纪冰 川留下的遗迹,石窝深深浅浅,擦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