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诗歌(艾略特)
艾略特《荒原》

弗雷泽的《金枝》是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 著作之一。 弗雷泽比较了多种民 族的宗教仪式,研究 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 模式,指出远古神话 是仪式活动的产物。
《金枝》引用大量材料,说明四季循环与许多有关
神的诞生、死亡、复活的神话以及祭祀仪式有关。
渔王曾是植物神,岁末时人们哀悼他的死亡,春
天大地复苏时庆祝他的复活。
来的正是时机,他猜对了, 晚饭吃过,她厌腻而懒散, 他试着动手动脚上去温存, 虽然没受欢迎,也没有被责备。 兴奋而坚定,他立刻进攻, 探索的手没有遇到抗拒, 他的虚荣心也不需要反应, 冷漠对他等于是欢迎。 最后给了她恩赐的一吻, 探索着走出去,楼梯也没个灯亮——
她回头对镜照了一下, 全没想到还有那个离去的情人; 心里模糊地闪过一个念头: “那桩事总算完了;我很高兴。” 当美人做了失足的蠢事; 而又在屋中来回踱着,孤独地, 她机械地用手理了理头发, 并拿一张唱片放在留声机上。
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认为,自我作为纯精神的存在,
不具有被艺术直接表现的可能,只能通过与之对
应的象征来暗示。
艾略特提出寻找主观感情的“客观对应物”,把 各种情景、事件、典故等搭配成一幅幅图案来表 达某种情绪,引起共鸣。 艾略特认为诗与诗人的个人情绪没有什么关系,
提出诗歌“非个人化”的主张。
《荒原》题词
“你不知道的东西是你唯一知道的东西。”
“一首诗实际意味着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意义不过 是扔给读者以分散注意力的肉包子;与此同时, 诗却以更加具体和更加无意识的方式悄然影响读 者”。
在艾略特看来,诗中的意义不过是个骗局,而当 人们不理解这一骗局时,自然是以某种无意识的 方式理解了诗;反之,当人们自以为把握了诗的 意义时,也就是误入圈套而不自知的时候。
在这种传统中,女性被定义为非理性,一种需要 和应当被超越的否定性 ,一个被阉割得不完整的 男人。 艾略特更是将这种思想发扬了。
外国著名的现代诗十首

外国著名的现代诗十首一、什么是现代诗?现代诗是指与传统诗歌形式不同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在语言、结构和意义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
与传统诗歌的格律、韵律和修辞手法相比,现代诗更加自由,更加直接地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和社会观察。
二、外国著名的现代诗十首介绍1. “The Waste Land” - T·S·艾略特•发表年份:1922年•内容概述:这首诗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碎片化的语言和多样的文化引用引领了诗歌写作的新方向。
•亮点:通过多重叙述者的视角刻画了现代社会的废墟和人类的精神孤寂。
2.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 T·S·艾略特•发表年份:1915年•内容概述:诗人通过独白的形式,描绘了一个中年男子内心的挣扎和沉思,以及对爱情和社会的迷茫。
•亮点:诗歌中运用了押韵、内心独白和流畅的节奏,展示了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风格。
3. “The Second Coming” - 威廉·巴特勒·叶芝•发表年份:1920年•内容概述:这首诗通过描述世界的崩溃和变革,探讨了人类命运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亮点:诗歌中融入了宗教、历史和象征主义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意象和感受。
4. “The Raven” - 埃德加·爱伦·坡•发表年份:1845年•内容概述:诗人以一只乌鸦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对失去爱人的悲痛和孤独的心理体验。
•亮点:诗歌中运用了重复、押韵和节奏感,形成了悬疑、恐怖的氛围。
5. “The Waste Land” - W·H·奥登•发表年份:1930年•内容概述:这首诗以古典神话为背景,通过探索生命和死亡的主题,展示了人类的孤独和绝望。
•亮点:诗歌中运用了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手法,形成了浓郁的宗教与文化的碰撞。
6. “The Waste Land” - 内鲁达·维尔库伊特•发表年份:1940年•内容概述:诗人以战争为主题,揭示了人类的暴力和痛苦,呼吁和平和理解。
英TS艾略特诗选

英TS艾略特诗选TS艾略特(T.S. Eliot)是一位对现代英语诗歌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刻探讨了人类的存在和现实。
本文将重点介绍TS艾略特的几首代表作,并分析其风格和主题。
一、《荒原》《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这首诗以流动的碎片化表达方式展示了社会的破碎与人类的孤独。
诗中充满着对现代生活的讽刺和对空虚的揭示,同时也带有宗教和文化的象征与隐喻。
通过对现实的剖析,艾略特对社会的警示与反思呼之欲出。
二、《罗丹的寓言》《罗丹的寓言》是TS艾略特的戏剧作品,展示了他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对精神困境的揭示。
该剧以一种模糊的方式,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将人性的多样性与混乱展现出来。
剧中人物的心理状况和行为都暗示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挣扎和迷茫。
通过对现实的审视,艾略特探讨了人类精神的分裂和对真实的追求。
三、《四个季节》《四个季节》是TS艾略特的诗集,以四个不同的部分展示了诗人对时间和人生的反思。
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意象,通过对时间的探索,艾略特思考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时间的流逝对人类的影响。
诗集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象征,使诗歌具有深度和博大的意义。
四、《荒漠之歌》《荒漠之歌》是TS艾略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以对话的方式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寂和沉寂。
诗中描述了城市的冷漠和人们的空虚,反映了现代文明对人类生存的冲击。
艾略特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揭示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焦虑和迷失。
总结:TS艾略特是一位对现代英语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诗歌作品展示了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对人类存在的反思。
通过各种诗歌形式和风格,他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困惑和苦闷,呼唤人们对真实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TS艾略特的诗选是现代诗歌的杰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荒原艾略特解读

荒原艾略特解读
《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他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一、诗歌的主题和结构:
《荒原》是一首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的长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宗教、文化等主题的探讨,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荒原。
诗歌的结构复杂而严谨,由多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意象,但它们都相互关联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主题。
二、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他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境遇的理解。
例如,诗中的“荒原”既是一个具体的自然景象,也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生活的枯竭和空虚。
此外,诗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意象和象征,如“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等,它们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了独特的语言和风格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语言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力量,他的诗句常常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此外,他还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引用,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荒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境遇的深刻反思。
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危机和人类困境,同时也提出了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因此,这首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总之,《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一。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艾略特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艾略特的著名诗作有

艾略特的著名诗作有
艾略特(T.S. Eliot)是一位著名的英美现代主义诗人,以下是他的几首著名诗作:
1. 《荒原》(The Waste Land):这是艾略特最知名的诗作之一,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它以多声部的方式呈现出对现代社会的破碎感和精神迷茫。
2. 《四个四重奏》(Four Quartets):这是由四首长诗组成的系列作品,包括《燃烧的男人》(Burnt Norton)、《岩石》(East Coker)、《干燥的山》(The Dry Salvages)和《火与橙子》(Little Gidding)。
它们探讨了时间、记忆、信仰和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3. 《早期的瞬间》(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心矛盾、不安于自己的中年男性,通过流畅的语言和错综复杂的意象展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4. 《猫》(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这是一本儿童诗集,收录了艾略特创作的一系列幽默、富有想象力的诗歌,后来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猫》(Cats)。
这些诗作中,艾略特运用了复杂的语言和形式实验,探索了人类存在和社会问题,并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他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度使得他的诗歌在现代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了众多后来的诗人和作家。
托马斯.艾略特经典英语诗歌:The hollow men 空心人

《空心人》是托马斯.艾略特在1925年创作的作品,诗歌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
《空心人》中绝望的情绪十分明显:人是空心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
空心人是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
The hollow men 空心人原文及翻译The Hollow MenMistah Kurtz-he dead.A penny for the Old Guy库尔兹先生——他死了给老盖一个便士吧。
<I>We are the hollow menWe are the stuffed menLeaning together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Our dried voices, whenWe whisper togetherAre quiet and meaninglessAs wind in dry grassOr rats' feet over broken glassIn our dry cellar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填塞起来的人彼此倚靠着头颅装满了稻草。
可叹啊!我们干枯的嗓音,在我们说悄悄话时寂静而无意义像干草地中的风或碎玻璃堆上的老鼠脚在我们那干燥的地窖里Shape without form, shade without colour,Paralysed force, gesture without motion;有态而无形,有影而无色麻木了的力度,没有动作的手势;Those who have crossedWith direct eyes, to death's other KingdomRemember us -- if at all -- not as lostViolent souls, but onlyAs the hollow menThe stuffed men.那些已经亲眼目睹跨进了死亡这另一个国度时只要记得我们——不是丢魂失魄的野人,而只是空心人填塞起来的人。
外国文学T·S·艾略特概述.

1915年初,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 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 海伍 德(Vivien Haigh-Wood),他 迅速的被迷住了,两人于当年的 六月结婚。艾略特的父母对此感 到震惊,当他们知道了薇薇安一 长串感情史及精神病史后更是深 深的困扰,这场婚姻使整个家庭 濒于破裂,但也无可置疑的开创 了艾略特的英国生活。
(Thomas Stearns Eliot)
T· S· 艾略特
一、概述
T· S·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 人和文艺评论家。1908年开 始创作。有诗集《普鲁弗洛 克及其他》、《诗选》、 《四个四重奏》等。代表作 为长诗《荒原》,表达了西 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 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年 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 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
二、生平简介
艾略特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 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家 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公司总裁, 母亲原是教师,后成为一名志 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艾略 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十六岁 之前,艾略特在圣路易斯的史 密斯学院学习。
1905年的秋天,艾略特进入哈佛 大学,受一些教授的影响,艾略 特开始关注起白璧德(Irving Babbitt)及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对他影响最深的 是西蒙斯(Arthur Symons)的 书《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 艾略特最后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学 士学位以及英国文学的硕士学位。
这个时期发表的诗作有《J.阿尔弗雷德· 普 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哭泣的 姑娘》(1917)《小老头》(1920)《夜 莺声中的斯瓦尼》(1918)《在餐馆里》 (1920)等。这些作品力图表现现代西方 社会的空虚、丑陋和堕落,刻画现代人深 刻的精神危机。其中反响较大的是《普鲁 弗洛克的情歌》。
荒原艾略特

荒原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是一部由美国作家T·S·艾略特创作的重要诗歌作品,于1922年首次出版。
这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复杂的主题而著名。
《荒原艾略特》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长诗,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整体上,这部作品探讨了现代社会的堕落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通过探索荒原这个象征着精神和文化荒废的环境,艾略特对人性、宗教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诗集的第一部分,也是最知名的一部分,以其富有节奏感和象征主义的特点而闻名。
诗中描述了一个充满空虚、孤独和神秘的城市景象。
这个城市被描绘成一个废墟,充满腐朽的建筑和破碎的人际关系。
艾略特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现代社会浮躁和空虚的担忧。
第二部分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对历史文化的广泛引用而引人注目。
这一部分描述了一个无种族差异的现代化巴别塔,这里的人们彼此无法理解,沟通障碍重重。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引用,艾略特探索了人类记忆的重要性以及文化遗产的被遗忘与被篡改。
第三部分是对传统宗教和现代世俗生活的对比。
诗中描绘了一个无神论的世界,人们对信仰和超越性的渴望被扼杀。
艾略特试图表达对现代人精神缺失的担忧,并探讨人们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意义。
第四部分引用了世界各地的民间神话和符号,探讨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通过描述沉浸在虚无和混乱中的世界,艾略特试图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深思。
诗集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总结性的回顾,以诗人对艺术和创作的呼吁作为结尾。
艾略特以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的堕落和虚假进行了批判,并表达了对人类自身潜力的信心。
总的来说,《荒原艾略特》是一部富有深度和复杂性的作品,充满了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洞察。
艾略特的写作风格独特,运用大量的引用和象征主义手法,使得诗歌更具内涵和复杂性。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主题的独创性还是在写作风格上,《荒原艾略特》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艾略特,代表作《空心人》通常被认为是描写 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作品。
我们是空心人 全诗以“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稻草人”比喻现代人, 互相依靠 生动形象。全诗弥漫着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 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气氛。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荒 原 (引言)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 笼子里。 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 答说, “我要死。” (献给埃兹拉·庞德 最卓越的匠人)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西比尔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先知, 她向日神要求得到和沙粒一样多的岁 数,但却忘了说要永远年轻。 她后来活了700岁,老年的痛苦 已忍受了许久许久,但她还得一直活 下去。那时她老得身体缩成一团,四 肢像羽毛一样轻......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这一章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数的现代人仍然在人欲 的汪洋大海中纵情作乐,他们的死亡 已无法避免。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致 凯 恩」
(俄)莱蒙托夫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荒 原 The WasteLand
《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 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一部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杰作。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荒原】是艾略特最著名的一首长诗。他是把他 献给 Pound的,因为他帮他修改了手稿。在诗歌中, 他用典的范围极广,从Shakespear,到但丁,波特 莱尔,瓦格纳等。还引用了佛经,民歌以及许多人 类学家的作品。在【荒原】中,他描写了处于精神 和文化危机中的现代社会以及从现代社会中寻求到 的支离破碎的经验和相对稳定的文化遗产的的冲突。 从这方面说, 【荒原】是一部寻求精神上的家园的诗歌,并使 得艾略特斐声中外。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西方几位重要诗人 {艾略特} 艾略特(1888——1965),诗人、剧作家、文 学评论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毕业于哈佛大学, 后入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深造。
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 起的先锋作用”,获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王“劳绩勋 章”。1955年获歌德奖。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一、死者葬礼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 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 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四、水里的死亡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星期, 忘记了水鸥的鸣叫,深海的浪涛 利润与亏损。 海下一潮流 在悄声剔净他的骨。在他浮上又沉下时 他经历了他老年和青年的阶段 进入漩涡。 外邦人还是犹太人 啊你转着舵轮朝着风的方向看的, 回顾一下弗莱巴斯,他曾经是和你一样漂亮、高大的。
【高一(13)班期末复习之外国诗歌鉴赏】
【荒原】共有五节 I. The Burial of The Dead 死者葬礼 II. A Game of Chess 对弈 III. The Fire Sermon 火诫 IV. Death by Water 水里的死亡 V. What the Thunder Said 雷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