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大学考研机械原理及理论力学考试大纲DOC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doc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doc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3一、考试要点: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机械原理知识进行机构分析、运动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机械原理》的考试范围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的平衡、机械速度波动调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轮系的相知识。

三、考查要点:1.机构的结构分析要求掌握机构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要求掌握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复杂机构进行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要求掌握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

4.机械的效率和自锁要求掌握机械的效率;机械的自锁。

掌握计算机械效率和确定自锁条件的方法。

5.机械的平衡要求掌握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平面机构的平衡。

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和实验方法;了解平面机构的平衡。

6.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要求掌握机械的运动方程式;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7.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要求掌握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8.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要求掌握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推杆的运动规律;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9.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要求掌握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掌握渐开线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条件;掌握变位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尺寸计算。

江苏大学理力考试大纲

江苏大学理力考试大纲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求解静力学平衡问题。

2.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运动分析,求解各运动量。

3.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动力学分析及求解动力学综合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计算题为主III 考查内容1.静力学(20 ~40%):(1)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类型。

对物体系统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

(2) 熟练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对各类力系进行简化计算。

(3) 应用各类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物体系统和平面桁架的平衡问题(主要是求约束反力和桁架内力问题)。

(4) 考虑滑动摩擦时平面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 物体重心的计算2.运动学(20 ~40%):(1) 理解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特征。

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求解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

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问题中的运动学问题。

(3) 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

熟练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速度。

能熟练应用基点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加速度。

(4) 运动学的综合应用。

3.动力学(40 ~60%):(1) 能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

(2) 熟练运用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求解有关动力学问题。

(3) 熟练运用动量矩定理、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有关动力学问题。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机械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零件、构件、机构、机器和机械的定义〔含特征〕; 2.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 运动副、运动副元素、运动链、杆组、运动副的自由度和约束数等、机构示意图和机构运动简图等定义;2. 运动副的分类,特别是平面运动副的分类、自由度、约束数和判别方法;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4.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5.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其考前须知〔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2. 速度瞬心的定义、个数、确定方法和应用;3.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的图解法:基点法和重合点法,速度图和加速度图的特点;其中重合点法中的加速度为打“*〞内容。

4.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分析法,如封闭向量多边形法等。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的分类; 2.构件惯性力确实定;3.移动副摩擦力、总反力确实定及其自锁条件,回转副〔包括轴颈和轴端〕中摩擦力矩的计算,轴颈总反力确实定及其自锁条件;4. 不计惯性力等,但考虑摩擦力时一些简单机构的力分析〔如斜面机构,四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1.机械效率?和损失系数?的定义;2.机械效率?的一般表达式;3.串联、并联和混联机组的总效率?的计算方法;4.机械自锁的定义及确定自锁条件的方法;5.典型机构〔如斜面机构,螺旋机构,蜗杆蜗轮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的正行程效- 1 -率?、反行程效率?/的计算公式,自锁条件及其推导方法,螺纹力矩M和M/的计算公式;第六章机械的平衡1.机械平衡的目的、分类和平衡方法;2.机械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3.刚性转子静平衡的条件和到达静平衡时所需配重的计算方法;4.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条件和到达动平衡时所需配重的计算方法;5.刚性转子到达动平衡时所需最少配重的个数及动平衡试验的理论根底。

2015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复习提纲

2015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复习提纲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复习提纲(杨可桢)第一部分课程重点内容网上找到的资料,然后改正了错误加注了页数一.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P6—7;运动副图形符号P8;能画出和认识机构运动简图P8—10。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P11;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简单的虚约束P12—13;速度瞬心及三心定理P15-171.所以构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机构;2.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平面机构中的低副有移动副和转动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3.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自由度F=3n-2P l-P h,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不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原动件数大于机构自由度,机构中最弱的构件必将损坏;机构自由度等于零的构件组合,它的各构件之间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1)复合铰链(图1-13)(2)局部自由度:凸轮小滚子焊为一体(3)虚约束(4)两个构件构成多个平面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重合时只算一个高副,各接触点的公共法线彼此不重合时相当于两个高副或一个低副,而不是虚约束;6.自由度的计算步骤要全:1)指出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2)指出活动构件、低副、高副3)计算自由度4)指出构件有没有确定的运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运动特征P21—28;四杆机构类型判定准则P29;急回特性 P29;压力角与传动角P30;死点位臵P31;四杆机构的设计(按给定的连杆位臵或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给定两连杆架与给定点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不考)P32—34。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低副(转动副、移动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按所含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全转动副的铰链四杆机构、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和含两个移动副的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机构的固定构件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接的构件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铰链四杆机构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机械原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平面机构结构分析1、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4、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5、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2、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三)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运动副反力的确定2、斜面、螺旋机构的效率及自锁3、串、并、混联机组的效率(四)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演化和应用2、曲柄存在条件、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和死点3、图解法设计四机构(五)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推杆基本运动规律的运动线图及其特征3、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设计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自锁5、凸轮机构基圆半径、滚子半径选择6、凸轮机构解析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六)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和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和无侧隙啮合7、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8、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和根切9、变位齿轮机构的基本知识10、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1、蜗杆蜗轮机构12、锥齿轮机构(七)齿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轮系的功用(八)平面机构的平衡1、平衡的目的与分类2、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九)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2、飞轮调速原理(十)其它常用机构1、间歇运动机构2、组合机构二、试题类型1.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2、简答题3、计算题、作图题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理论力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理论力学

目录I 考查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考查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求解静力学平衡问题。

2.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运动分析,求解各运动量。

3.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动力学分析及求解动力学综合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计算题为主III 考查内容1.静力学(20 ~40%):(1)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类型。

对物体系统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

(2) 熟练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对各类力系进行简化计算。

(3) 应用各类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物体系统和平面桁架的平衡问题(主要是求约束反力和桁架内力问题)。

(4) 考虑滑动摩擦时平面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 物体重心的计算2.运动学(20 ~40%):(1) 理解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特征。

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求解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7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组成原理;高副低代。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惯性力及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机械效率与自锁。

4.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及特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5.凸轮机构及设计凸轮机构的应用与类型;推杆常用运动规律及特点;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6.齿轮机构及设计齿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齿轮的齿廓曲线;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啮合传动;渐开线齿轮的加工与变位;变位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

7.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的功用。

8.其它常用机构简介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摩擦传动。

9.机械的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等效运动方程;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0.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平衡;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11.机构的组合与组合机构机构组合的方式;常用组合机构。

12.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功能原理解;机构构形设计;机械运动方案拟定。

二、建议参考书[1]《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制造技术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34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金属切削基本原理(1).概述(2).金属切削过程(3).切削力(4).切削热和切削温度(5).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2.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1).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2).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3.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1).概述(2).车床及车刀(3).磨床及砂轮(4).齿轮加工机床及齿轮刀具(5).其它机床及其刀具4.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概述(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3).定位误差(4).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5).各类机床夹具简介5.机械加工精度(1).概述(2).机械加工精度的单因素分析(3).机械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1).概述(2).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3).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概述(2).零件结构工艺性与毛坯的选择(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4).工艺尺寸的计算(5).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6).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工艺措施8.典型零件加工工艺(1).主轴加工(2).箱体类零件加工(3).圆柱齿轮加工9.装配工艺(1).装配工艺的基本概念(2).装配精度二、建议参考书[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楚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任一版本)[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唐宗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任一版本)《CAD/CAM技术》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5适用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CAD/CAM概述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间关系、CAD/CAM的发展趋势、CAD/CAM工作过程及主要功能、CAD/CAM技术的应用2、CAD/CAM系统的构成CAD/CAM系统的构成要素、CAD/CAM系统分类、CAD/CAM系统的硬件、CAD/CAM系统的软件、常用的CAD/CAM软件3、工程手册的数据处理工程手册中的数表程序化、线图的程序化4、CAD中常用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CAD中常用一些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树,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在CAD中的一些简单应用5、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6、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图形变换的方法、二维图形的基本变换及复合变换、三维图形基本变换及复合变换、投影变换编程实现图形变换的方法7、三维产品的建模方法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参数化设计、CAD/CAM三维参数化软件的应用8、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CAPP的含义及发展历程、CAPP类型、CAPP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9、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基础CAM的基本概念、起源及发展历程、数控加工技术概述、数控编程技术、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10、CAD/CAM集成CAD/CAM集成概念、产品数据交换技术、CAD/CAM集成方法及接口、CAD/CAM集成软件下从设计到自动编程生成NC加工代码的过程二、建议参考书[1]《机械CAD技术基础》,童秉枢,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机械CAD/CAM技术》,王隆太,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构学》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43适用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特别提示:一、考试内容1.机构学的两大主要问题机构设计、机构综合2.有源机构的结构分析自由度计算、结构分析3.简单的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运动综合4.机构的型式综合机构的组成原理进行机构的型综合5.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复数法或矢量法)6.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综合(解析法)位移矩阵、刚体导引机构、轨迹生成机构、函数生成机构(四杆机构和六杆机构)二、建议参考书[1]《机构设计》,曹惟庆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版本)[2]《连杆机构设计》,华大年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任一版本),1995。

2015江苏大学考研机械原理及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2015江苏大学考研机械原理及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江苏大学《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平面高低副引入约束的情况)。

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

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

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

掌握刚体导引机构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 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

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尖顶或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定性关系(如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动件偏置方位的合理选择,滚子半径的确定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大学《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平面高低副引入约束的情况)。

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

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

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

掌握刚体导引机构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 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

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尖顶或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定性关系(如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动件偏置方位的合理选择,滚子半径的确定原则)。

掌握反转法的应用。

第四章 齿轮机构了解齿轮机构的基本类型,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实质(特别是定传动比传动的结论:121221r i r w w ¢===¢常数,12a r r ⅱ¢=+),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理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如啮合线位置(两基圆一侧的内公切线)、定传动比传动、齿轮传动可分性(中心距变化不影响传动比)等),由此得出的一些重要公式,如212221221111b b r r r z i r r z r w w ¢=====¢,cos cos a a a a ⅱ=。

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特别是: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基圆、标准中心距的计算公式)。

理解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包括正确啮合条件、无齿侧间隙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范成法加工原理、根切现象、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齿轮的变位方式及其含义、齿轮的传动类型。

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斜齿圆柱齿轮的两套基本参数,斜齿圆柱齿轮当量齿轮的含义。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齿廓的形成原理,掌握背锥、当量齿数等基本概念。

第五章轮系了解轮系的分类(如基本轮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周转轮系又可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掌握定轴、周转和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包括传动比大小的确定和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判定)。

第六章间歇运动机构了解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运动特点。

第十章机械系统动力学了解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及机械的运转过程(包括力的类型,机器运转的三个阶段两种力做功的特征)。

了解机械速度波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对应的调节方法,了解飞轮的调速原理和特点,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简易计算方法。

第十一章机械的平衡了解刚性转子的平衡类型,即静平衡和动平衡;静、动平衡的适用对象、平衡条件、平衡方法;掌握刚性转子静平衡的设计计算。

三、题型题型包括填空题(20分左右),计算或作图题(130分左右)。

一.填空题(20分左右)。

主要是各章的基本概念。

二.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16分左右)。

给定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判断机构中的活动构件数n,低副数P L,高副数P H;找出机构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后计算机构自由度;机构中如有高副,则进行高副低代。

三.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12分左右)。

给定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在图上标出所有瞬心的位置,并运用瞬心法进行机构中某点或某构件的速度分析。

四.平面四杆机构的分析或设计(18分左右)。

分析类题目:给定机构运动简图及几何特征参数,分析机构的各种特性,如:机构极限位置、极位夹角、摇杆摆角或滑块行程,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机构有无死点等。

设计类题目:主要是按连杆三位置或行程速比系数要求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

五.凸轮轮廓设计或反转法应用(18分左右)。

轮廓设计:给定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他参数,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或给定凸轮机构,图解法找出从动件运动规律(主要以位移线图描述)。

反转法应用:利用反转法原理,分析凸轮不动,从动件反转一定要求后机构的位移、压力角等。

六.齿轮传动设计计算(20分左右)。

按给定条件计算齿轮的相关尺寸,比较不同安装方式下啮合尺寸的变化,合理设计齿轮的传动类型。

七.轮系传动比计算(18分左右)。

各种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八.飞轮设计(16分左右)。

按给定条件确定飞轮的转动惯量(包括等效驱动力矩或等效阻力矩的计算,最大盈亏功的确定,等效构件最大转速及最小转速的计算及位置判定)。

九.刚性转子静平衡设计(12分左右)。

已知一个静不平衡的转子,求使其平衡时需要添加的平衡块的大小和方位。

四、参考书《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或第二版)。

《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或第二版)。

有关资料*请*加*入*江苏大学*考*研*群3*7*4*4*3*4*3*5*2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求解静力学平衡问题。

2.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运动分析,求解各运动量。

3.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动力学分析及求解动力学综合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计算题为主III 考查内容1.静力学(20 ~ 40%):(1)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类型。

对物体系统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

(2) 熟练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对各类力系进行简化计算。

(3) 应用各类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物体系统和平面桁架的平衡问题(主要是求约束反力和桁架内力问题)。

(4) 考虑滑动摩擦时平面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 物体重心的计算2.运动学(20 ~ 40%):(1) 理解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特征。

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求解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

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问题中的运动学问题。

(3) 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

熟练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速度。

能熟练应用基点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的加速度。

(4) 运动学的综合应用。

3.动力学(40 ~ 60%):(1) 能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

(2) 熟练运用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求解有关动力学问题。

(3) 熟练运用动量矩定理、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有关动力学问题。

(4) 熟练计算力的功和质点、质点系、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

应用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求解有关的动力学问题。

(5) 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综合求解动力学问题。

(6) 掌握刚体平移及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方法。

应用达朗伯尔原理(动静法)求解动力学问题。

(7) 应用虚位移原理求解机构的平衡问题。

(8) 掌握单自由度线性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1、(10分)F力作用于物体的A 点(如图),大小已知。

试求F对x 、y 、z 轴之矩。

2、(20分)图示构件中不计各杆件重量,力1000P N ,杆ABC 与杆DEF 平行,尺寸如图,求A 、D 处的约束反力。

3、(10分)已知长为l的AB杆,其A端放在水平面上,B端放在斜面上,A、B处的摩擦系数都是0.25,试求能够支承重载荷W的最大距离a,杆自重不计。

4、(15分)图示直角弯杆OAB绕O轴转动,使套在其上的小环M沿固定直杆CD滑动。

已知:OA与AB垂直,1()OA m=,0.5()rad sω=,在图瞬时OA平行于CD且AM=,求此时小环M的速度;并求出小环M的科氏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5、(20分)如图机构,圆盘以等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

试求在图示瞬时,AB杆和BC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6、(20分)重120()N的均质杆AB,长为0.8()m,重心在C点,A、B端的滚轮重量不计。

AB杆在自重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运动,杆的两端限制在水平和垂直的光滑导槽内运动。

开始运动时,AB杆处于铅垂位置,而B 点具有初始速度03()v m s =。

试求AB 杆达到水平位置时,A 端的速度;同时求出当AB 杆与水平线成任意角θ时(2πθ≤),连杆的角速度。

7、(20分)匀质杆AB 长l ,质量为M ;杆的一端在绳索BD 上另一端搁在光滑水平面上。

当绳铅直而静止时杆对水平面的倾角45ϕ= 。

现在绳索突然断掉,求在刚断后的瞬时杆端A 的约束反力。

8、(10分)图示一滑道连杆机构,已知OA r =,滑道倾角为045β=,机构重量和各处摩擦均不计。

当030θ=时机构平衡,试求作用在曲柄OA 上的力偶M 与在滑道连杆上作用的水平力F 之间的关系(用虚位移原理求解)。

9、(10分)振动系统如图所示,杆的质量不计,在杆上端有一质量为m 的摆球。

当摆球作微振动时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10、(15分)四连杆机构如图所示。

//AB OD ,AB OD L ==,OA BD r ==。

均质杆AB 的质量为1m ,均质杆DB 的质量为2m ,OA 杆质量不计。

已知BD 杆上作用一不变的力矩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