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合集下载

教师远程培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师远程培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2’
下载
图片
比较角的大小
H
E
正确区分角的大小
8’
自制
课件
知识巩固
E
G
对本节内容的正确判断
2’
自制
课件
总结
J
F
加强知识理解
2’
自制
课件
练习
JHΒιβλιοθήκη 对所学知识的巩固2’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教具
什么是角
B
H
对角的初步了解
2’
自制
图片
对角的正确判断
C
H
使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制
课件
构成角的要素
A
C
角的构成需要的条件
15’
自制
课件
角的画法
D
D
正确操作角的画法
5’
自制
视频
观察视频中有多少个角
F
E
加强认识

媒体选择分析表附教案

媒体选择分析表附教案

媒体选择分析表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媒体选择的重要性,提高媒体使用的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媒体选择分析表进行媒体选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媒体的特点和使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媒体选择分析表的构成和作用。

2. 常用媒体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媒体选择分析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媒体选择分析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常用媒体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教学准备1. 媒体选择分析表模板。

2. 各种媒体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

3.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向学生介绍媒体选择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媒体选择?2. 讲解媒体选择分析表(10分钟)a. 介绍媒体选择分析表的构成和作用。

b. 讲解常用媒体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c. 演示如何填写媒体选择分析表。

3. 媒体选择分析表的填写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媒体任务。

b. 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需求,填写媒体选择分析表。

c. 各组分享填写结果,讨论交流。

4. 媒体选择案例分析(10分钟)a. 展示几个媒体选择案例。

b. 引导学生运用媒体选择分析表分析案例。

c. 讨论交流,总结分析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强调媒体选择分析表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a. 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个媒体选择任务,填写媒体选择分析表。

b. 收集并评价学生的作业。

六、教学延伸与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媒体制作竞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媒体项目,并运用媒体选择分析表进行媒体选择。

2. 邀请专业媒体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媒体选择和制作的经验和技巧。

3. 安排学生参观媒体制作公司或电视台,了解媒体制作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媒体选择分析表的填写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媒体素养。

2. 评估学生在媒体制作竞赛中的成果,关注学生的媒体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学会从拼图问题中看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组。
教师讲解
从拼图问题中,能够找出一些等量关系。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
课本、自制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文本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3、解方程组;
4、检验;
5、作答。
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教师讲解。
初步了解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3分钟。
自制。
配套问题
学会分析配套问题,从而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文本
分析题目,找出配套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学会分析配套问题,从而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教师讲解
会找出一些简单的配套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15分钟
课本
拼图问题
学会从拼图问题中看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组。
图片
观察图片,找出各边长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谢雪珍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谢雪珍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假如》教学设计一、概述《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儿童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了想象力,全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无不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文本是以“爱”为主题的,在爱心的照耀下,各种苦难转化为幸福和满足,体现的是一种明亮向上、开阔昂扬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我们所要赋予孩子的,是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会认“良、缩”等九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学、读中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感悟和教师的启发,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学习语文有较浓的兴趣。

2、二年级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而且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独立识记生字。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能对阅读资料进行简单分析,部分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4、学生能根据提示写自己心中的话,并乐于表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语言分析策略:在指导学生朗读及理解课文时运用了语言分析策略。

2、问题解决教学策略:①.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不认识的生字自主运用查字典、加减、同音、形近等方法识记不认识的字(解决问题);②.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如小女孩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呢?)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交流(问题解决)。

3、自主学习策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理解课文第一小节的基础上,自主学习第二、三小节。

4、表达迁移策略:写作是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内化后进行再创造并输出的过程,是表达个人思想的过程。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马良的故事、教学PPT。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5
自制
课件
小结和练习
J
E
对新知识的巩固
3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视频
学校教学楼的多角度观察
B
H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2
自制
课件
北京故宫的多教角度观察
I
F
营造轻松环境
3
下载
图片
墨水瓶多角度观察
A
E
了解多角度观察的常识
5
自制
视频
冰箱多角度观察
E
F
明白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
2
自制
实物
小药箱
G
B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小药箱
20
自备
课件
小药箱、右、上、下、前、后观察
J
C
概括观察小药箱的方法
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图片幸福家庭照片bd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收集多媒体课件问题展示bg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制作多媒体课件感受家的温馨fh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1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1
出示课件
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
自制
以读代讲——激情飞扬
运用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雪松的品格,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课件
品格拓展
让学生从雪松身上得到启示,联想到像雪松那样的人,并能在班上交流。
出示课件
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强化了孩子们的情感内涵。
出示课件
画面的直观体现,加强了学生对所不熟知的景观的深刻印象
4分钟
网上下载
潜心会文——情动辞发
运用媒体创设课文情境,让学生明白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课件
视频
观看雪松从弯曲到伸直的过程
PPT课件
让学生观看雪松从弯曲到伸直的过程,营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
5分钟网上下载媒体选择分来自表_×××(《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谈话导入感受奇观——设置悬念
通过观看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让学生明白原因
课件图片
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选择ຫໍສະໝຸດ 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课件
学过的运算题
J
G
对旧知识复习巩固
2’
自制
课件
简便计算过程的播放片段
B
B
激起求学好奇心
2’
自制
课件
播放计算题
H
G
唤起学习激情
2’
自制
视频
学习的例题
C
D
学习简便计算的方法
15’
下载
课件
插入数字儿歌
I
H
增加学习气氛
2’
下载
课件
小结简便计算的方法
C
C
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3’
自制
小黑板
待算运算题
D
H
检查学生知多少
5’
自制
实物
胜利旗帜
I
H
激起学习激情
1’
自制
视频
观察“老师”在改分
E
G
培养学生认真态度
4’
下载
课件
总结和练习
J
F
对新知识的巩固
4’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课题:丑小鸭设计者:六鳌中心学校陈凤琴附教学设计方案丑小鸭设计者:六鳌中心学校陈凤琴一、概述1《丑小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2.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两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3、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

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认读要求14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能想象表演课文内容,把自己想对课文中人物说的话写出来。

2.过程与方法(1)能够认识生字朋友,运用已学的汉字知识,识记字形,联系词句理解字义的能力;(2)能够通过自主质疑、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3)能够通观图、想象、表演、感情朗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朗读感悟,想象表演中理解课文,自主领悟童话的教育意义,(2)能从小就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8-9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于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

2.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他们读书不够仔细,读起书来往往流于形式,深入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困难,还需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3.能独立阅读课外资料,说出阅读内容及主要情节。

4.学生能根据学习要求表达看法,有编写、创作意愿,并乐于表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以“先行组织策略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图片
境恶化,保护环境。
2
网络
课件
土地沙漠化,固沙造林例题
G
F
列出分母含有字母的等量关系式
5
自制
课件
展示例题,列出分母含字母的关系式
G
F
列出含分母含字母的关系式。。
5
自制
课件
分式的定义
A
F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出分式的定义
2
自制
课件
分式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G
B
通过和分数类比,引导学生总结出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值为零。
3
自制
课件
例题:分式何时值为零,何时有意义。
D
F
利用分式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8
自制
课件
练习题展示
G
G
巩固练习。
15
自制
课件
小结
J
G
复习小结
5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