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重力坝的剖面详图

剖面选择:对中、低重力坝可以采用工程类比法,参照类 似的已建工程,拟定坝体剖面尺寸,然后对坝体控制截面 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直到满 足设计要求为止
第三节 重力坝的荷载及组合
• 重力坝的荷载
–作用于重力坝的主要荷载有:①自重;② 静水压力;③扬压力;④动水压力;⑤冰压 力;⑥泥沙压力;⑦浪压力;⑧地震力;⑨ 温度及其他荷载
坝顶布置
● 坝顶结构布置的原则:安全、经济、合理、实用。 ●坝顶结构型式:坝顶部分伸向上游;坝顶部分伸向下 游,并做成拱桥或桥梁结构型式;坝顶建成矩形实体结构, 必要时为移动式闸门启闭机铺设隐型轨道。 ● 坝顶排水:一般都排向上游。 ● 坝顶防浪墙:高度一般为1.2m,厚度应能抵抗波浪及 漂浮物的冲击,与坝体牢固地连在一起,防浪墙在坝体分 缝处也留伸缩缝,缝内设止水。
非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
重力坝的基本断面一般是指在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 、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强度 要求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 一、设计原则 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2、工程量少 3、便于施工 4、运用方便
基本剖面
因为作用于上游面的水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所 以重力坝面是三角形。 当a>90时,即上游面为倒坡。库空时,三角形重 心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在下游面产生拉应力,而 且倒坡不便施工。 当a<90时,利用水重帮助稳定。但角度太小时, 库满时合力可能超过底边三分点(偏下游)在上 游面产生拉应力。上游面坡度越缓,第一主应力 越易成为拉应力,故a角不宜太小。
第二章 重力坝
第一节 概述
• 对坝的认识
1-非溢流重力坝; 2-溢流重力坝; 3-横缝; 4-导墙; 5-闸门; 6-坝内排水管; 7-检修、排水廊道; 8-基础灌浆廊道; 9-防渗帷幕; 10-坝基排水孔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α<90°, 在上游面可能出现拉应力。
一般α=90°, 上游1:0~1:0.2, 下游1:0.6~1:0.8 B=(0.7~0.9)H。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四、非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二)实用剖面 坝顶宽度及构造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1、应根据设备布置运行,检修,施工和交通等需要确定,并满足抗
行稳定计算和应力分析; (3)优化剖面设计,得出满足设计原则条件下的经济剖面; (4)进行构造设计和地基处理。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四、非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一)基本剖面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1、概念:在水压力、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 定,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2、基本要求(特点) α>90°, 在库空情况下,在下游回产生拉应力,不便施工。
二、重力坝的类型
4、按坝体结构分: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空腹重力坝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二、重力坝的类型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5、按坝顶是否过水分:溢流重力坝、非溢流重力坝
溢流坝段 非溢流坝段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三、重力坝的设计内容
②利用坝体自重在水平截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
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水工教研室
第一章 岩基上的重力坝
一、工作原理及特点
第一节 非溢流重力坝
2、特点——优点
(1)结构作用明确,设计方法简便 (2)泄洪和施工导流比较容易解决 (3)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 (4)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知识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知识重力坝的基本断面一般是指在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自重和扬压力等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强度要求的最小三角形断面。
★一、设计原则:(一)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二)工程量少;(三)便于施工;(四)运用方便。
二、基本剖面(一)因为作用于上游面的水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所以重力坝面是三角形。
1.规律:①施工运用方便多做成a=90;②f较低时,为满足稳定,减小a角,利用水重;③工程经验:m=0.6—0.8(下游坡)n=0—0.2(上游坡); 2.一般情况,坝体与坝基接触面之间摩擦系数及粘结强度越大、渗压折减系数越大,基本剖面底宽就越小,T主要由强度条件控制。
反之,摩擦系数和粘结强度越小,渗压折减系数越小,坝底宽度就越大,且主要由抗滑稳定条件控制。
★三、实用剖面(一)坝顶宽度(课本49页);(二)坝顶高程(课本49页);(三)剖面选择(课本51页)(四)溢流重力坝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
因此,坝体设计除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泄水要求。
在溢流坝段位置确定以后,应合理选择泄水方式,并根据洪水标准和运用要求确定孔口尺寸。
四、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溢流重力坝的孔口型式有开敞式坝顶溢流和大孔口溢流式两种。
(一)溢流面由顶部溢流面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段组成。
1.溢流堰面曲线★常采用非真空剖面曲线。
①开敞式溢流堰面曲线②大孔口堰面曲线★③堰顶附近允许出现的负压值为:在常遇洪水位闸门全开时不得出现负压;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出现的负压值不得超过3m~6m水柱;正常蓄水位或常遇洪水位闸门局部开启时(以运用中较常出现的开度为准),可允许有不大的负压值,其值应经论证后确定。
★常遇洪水位,系指频率为2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的水库水位,在常遇水位下,溢流堰运用机会较多,容易遭受空蚀,特别在门槽部位,应引起注意。
2.溢流面中间直线段;3.溢流坝下游反弧段半径;4.溢流坝剖面布置五、溢流坝孔口设计(一)孔口设计涉及因素 (二)设计步骤(三)孔口型式1.坝顶溢流式优点:①闸门承受的水头较小,孔口尺寸可以较大; ②闸门全开时,下泄流量与堰顶水头H 03/2成正比,超泄能力强; ③闸门在顶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安全可靠; ④能排水及其他漂浮物。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

第三章 非溢流重力坝设计3.1基本剖面设计3.1.1剖面设计原则重力坝的设计断面应由基本荷载组合控制,并以特殊荷载组合复合。
设计断面要满足强度和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最小;③优选体形,运用方便;④便于施工,避免出现不利的应力状态。
3.1.2基本剖面拟定图3.1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在自重、静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和扬压力三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如图3.1。
在已知坝高H 、水压力P 、抗剪强度参数f 、c 和扬压力U 的条件下,根据抗滑稳定和强度要求,可以求的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尺寸。
3.1.3实用剖面的拟定一、坝顶高程的拟定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
坝顶高程由静水位+相应情况下的风浪涌高和安全超高定出。
即∇=静+h ∆式中:h ∆=l z c h h h ++。
式中:l h ----为波浪高度;z h ----为波浪中心线超出静水位的高度;c h ----为安全超高。
1、超高值h ∆的计算(1)基本公式坝顶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h ∆可由式计算,应选择三者中防浪墙较高者作为选定高程。
c z h h h h ++=∆%1 (2.1)式中h ∆—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1h —累计频率为1%的波浪高度m ;z h —波浪中心线至设计洪水位或校和洪水位的高差m ;c h ——安全超高 ;c h 的取值,根据下表3.1表3.1故本设计坝的级别为2级,所以设计安全超高为0.5m ,校核安全超高为0.4m 。
对于h l%和h z 的计算采用官厅公式计算:3/14/500166.0D V h l =,0.810.4()c L h = 22l z h H h cth L Lππ= 式中: 0V ----计算风速,m/s, 在计算%1h 和z h 时,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
非溢流段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题目:非溢流段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习中心:安徽**奥鹏学习中心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 2012年春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基本资料1.1 气候特征根据当地气象局50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 m/s,重现期为50年的年最大风速23m/s,吹程:设计洪水位 2.6 km,校核洪水位3.0 km 。
最大冻土深度为1.25m。
河流结冰期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大冰厚1.05m。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2.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1)左岸: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3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
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
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右岸:覆盖层3~5m,全风化带厚5~7m,强风化带厚1~3m,弱风化带厚1~3m,微风化厚1~4m。
1.2.2天然建筑材料粘土料、砂石料和石料在坝址上下游2~3km均可开采,储量足,质量好。
粘土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坝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
砂石料满足砼重力坝要求。
1.2.3水库水位及规模①死水位:初步确定死库容0.30亿m3,死水位51m。
②正常蓄水位:80.0m。
注:本次课程设计的荷载作用只需考虑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以及扬压力。
表一本设计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基本组合(2)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特殊组合(1)为校核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2.1 坝高计算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坝高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2.2 挡水坝段剖面设计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挡水坝段剖面设计,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2.3 挡水坝段荷载计算按照所给基本资料进行挡水坝段荷载计算,详细写明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
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浮托力 U1 10×24.95×5×1
1247.5
0
0
扬压力
渗 透
U2 10×0.25×25×5×1 U3 10×0.25×25×19.95/2×1
压 U4 10×(25-0.25×25)×﹙5/2﹚×1
1247.5 312.5 623.44
12.48-5/2=9.98 12.48-5-(1/3)×19.95=0.83 12.48-5-(1/3)×5=5.81
208.75
垂直 压力
PV1 10×3.114×9.24×1 PV2 10×20.76×﹙3.114/2﹚×1 PV3 10×3.5×﹙5/2﹚×1
287.73 323.23
87.5
20.76+9.24/2=25.38 (2/3)×20.76=13.84 (2/3)×5=3.33
7302.587 4473.503
坝踵不能出现拉力 满足要求
校核工况
荷载计算及组合
作用
计算公式
作用标准值
垂直力
水平力
↓
↑
→
←
对截面的力臂 L(m)
力矩标准值M(K ↙+
自 重
W1 3.114×20.76×(1/2)×24×1 W2 3×31.14×24×1 W3 24×18.8×﹙26.85/2﹚×1
775.76 2242.08 6057.36
3
m
v2 0
v 2
0
1
gL
v02
1
0.331v0 2.15
gD v02
3.75
m
hz
πhl2 L
cth
2πH L
m
式中:△h—防浪墙顶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重力坝设计中的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870字》

重力坝设计中的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1. 坝顶高程坝顶标高应高于检查洪水位。
上游坝顶标高应高于防波堤顶标高。
波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洪水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h =h 1%+hz+hc(4-1)式中:h1%为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浪高度,m;hz为波浪中心线高于静水位的高度,对于山区水库,波浪要素按官厅公式计算如下:hl=0.0166V05/4D1/3(4-2)L=10.4hl0.8(4-3)hz =(πhl2/L)cth(2πH/L)(4-4)H为坝前水深,m;hc为为安全加高。
V0——计算风速,m/s,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时宜用相应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2.0倍。
校核洪水位四宜用相应洪水期的多年平均风速,m/s;D——吹程。
风区长度1.2km;L——波长,m表4.1 安全加高表本工程hc取0.5根据计算得出坝顶标高(或坝顶对波峰的高度),选取较大的值。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表4.2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经过比较可以得到坝顶或防浪墙顶高程为294.307m,故最大坝高为:294.307~240=54.307m2. 坝顶宽度为了应用和施工,波峰需要一定的宽度。
坝顶宽度一般为8%~10%,不小于3米。
同时,为了满足需求的设备布局、操作、运输和设施,通过分析选择九龙滩水电站坝顶宽度6米的计算,外加3米(共9米宽)。
3. 坝面坡度坝址的岩体基本相同。
岩石基底相对完整,坚硬,f和c相对较大。
在上游坝面水的帮助下,大坝保持稳定,上游坝坡的坡度为直线,上游坡度系数n为0,m为0.75。
上游坝坡采用直型,应根据坝段实际坝段类型、坝顶宽度、坝顶宽度、坝顶基本剖面进行计算,并选择下游坡度点。
4. 地基防渗与排水设施拟定由于需要防渗,坝基应设置防渗帘和排水帷幕。
坝体排水管应靠近上游坝面,以尽快消除渗水,但坝面距离不得小于1/10~1/20(即坝前的水深 2.577m至5.154m),为了避免渗流坡度过大,可能会对混凝土的坝面进行淋滤破坏。
2019-重力坝剖面和消能工设计-文档资料

(2)面流消能(适用于中小型工程,水头低,下游水 深大且变幅小)
• 消能特点:利用鼻坎将主流挑至水面,在鼻坎附近 表面主流与河床之间形成逆向旋滚。使高速水流与 河床隔开,避免对坝趾附近河床的冲刷,主流在水 面逐渐扩散消能,反向旋滚也可消除一部分能量。
• 优点:面流消能不需设护坦和其他加固措施。
• 缺点:高速水流在表面、伴有强烈的波浪、绵延数里, 影响电站运行及下游通航,易冲刷两岸。
二、溢流重力坝断面设计
溢流重力坝既能挡水又能通过坝顶溢流。因此,坝体 设计除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泄水要求。 在溢流坝段位置确定以后,应合理选择泄水方式,并 根据洪水标准和运用要求确定孔口尺寸。
(一)、溢流重力坝的剖面设计
•溢流重力坝的孔口型式有 开敞式坝顶溢流和大孔口溢 流式两种。其中大孔口溢流 式可降低溢流堰顶高程,增 大单宽流量,减小溢流坝段 长度。 •溢流面由顶部溢流面曲线 段、中间直线段和下部反弧 段组成 。 一)、溢流堰面曲线
① Q——h”和Q——t重合。 表明任何情况下均产生 临界水跃,无须修消力 池,只须在水跃范围内 修护坦即可。
这是最理想情况,实际 很少见。
hc h" t
h" t
h"-Q t-Q
h" t
t-Q h"-Q
③
Q ①
h" t
t-Q
h"-Q
Q>Qk" t
h"-Q t-Q
② h" t
Q h"-Q
第六节 重力坝的剖面及优化设计 一、非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
(一)、设计原则 1、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2、工程量少 3、便于施工 4、运用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用剖面
考虑到施工、交通、运行管理、承担其他荷载要求 ,重力坝实用剖面:坝顶应有足够宽度,坝顶高程 在库静水位以上应有一定波浪超高
• 1、坝顶宽度
一般取b为坝高的8%-10%,即b=(8-10)%H,且 b≥2m
当有交通要求or布置启闭机轨道时,应满足之。
◎三、实用剖面
• 2、坝顶高程
坝顶or放浪墙顶高程按下列二情况计算取大者: ▽坝顶1=▽设计洪水+Δh设计 ▽坝顶2=▽校核洪水+Δh校核 超高:Δh=h+h0+hc h——波浪超高,h0——波浪中心线在水面以上超高 hc——安全超高,根据坝级别差表1-11. 设墙时,坝顶不得低于最高洪水位,强顶不得低于
第二章 重力坝
◎.
• §1 概述 • §2重力坝荷载及其组合 • §3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 • §4重力坝应力分析 • §5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 §6溢流坝设计 • §7重力坝坝身泄水孔 • §8重力坝材料与构造 • §9重力坝地基处理 • §10其他型式重力坝
§5 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
◎一、设计原则、步骤
是工程中常用形式 上游起坡点高度一般在距坝底1/3-2/3坝高处。
◎三、实用剖面
3)上游面倾斜,起坡点设在基本剖面顶点
可更多利用水重增加坝体稳定,但不利于布置泄水管 孔进口设备
适用于基岩面f、c值较低情况。
◎四、坝顶构造
• 1、一般坝顶构造
坝顶上游设置与坝体连为一体的钢筋砼放浪墙,墙 高约1.2m,厚0.4-0.6m,与坝体有相同横缝,内设 止水。坝顶下游侧边石or栏杆。
设计原则: 满足稳定、强度要求、,并工程量最少 、运用方便、外形简单、便于施工。
设计要求:承受所有荷载条件下,满足上述要求 设计步骤:
先按重力坝承受主要荷载、满足基本原则设计一理论 剖面——基本剖面
再根据全部荷载和设计原则,对基本剖面修改调整, 得到工程中采用的实用剖面。
◎二、基本剖面
• 基本剖面——坝体在自重、上游水压力、扬压力三 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强度、稳定、工程量最小 的剖面。
......(2 54) )
联立式(2-53、54)可得λ、T理论值。
• 结合工程实践:坝基f=0.55-0.7,α=0.3-0.4,可得基 本剖面形状参数:
n=0-0.2;m=0.6-0.8,T=(0.7-0.9)T
• 但软基上,除满足上述外,还应控制最大最小压应 力之比σmax/σmin≤[η],T可达(1-1.7)H。
)
......(2
54)
可见若σyd ≥0,须λ≥0,上游面垂直or正坡,非倒坡
若要σyu ≥0,必须λ=0~1。实践中,若λ过大坝踵会 出现拉应力,坝踵不出拉应力的λmax使n=λT/H=0.2
满库时:T
H
...(2 53)
h (1 ) (2 )
◎二、基本剖面
挡水期:T
[K ]H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h
使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0.7-0.9倍 • 4)设计坝顶构造
• 本节思考题:第二章重力坝思考题17、18
波浪顶高程(1、2级坝)
◎三、实用剖面
• 3、实用剖面形式
1)上游面铅直,n=0
适于基面f、c值较大or坝内布置泄水孔情况,垂直面 易于布置孔口进口设备
但重心偏于上游,空库or低水位时下游坝面易产生拉 应力。
◎三、实用剖面
2)上游为折坡面——上部铅直(便于布置孔口进口 设备),下部倾斜(利用水重增加坝体稳定性)
形状:三角形剖面,顶点与水库最高水位齐平 完全确定其形状尺寸,须知道n、m 为方便,转化为确定λ、T 问题归为:在P、W、U下求 满足强度、稳定、工程量最小的 λ、T值
◎二、基本剖面
• 1)强度条件—拉、压比较,拉为控制条件,故:
满库时坝踵不出现拉应力即:σyu ≥0 空库时坝踵、坝趾均不出现拉应力即:
σyu ≥0 ,σyd ≥0
• 2)稳定条件——挡水时满足:K ≥[K]
◎二、基本剖面
P、W、U代入上式解出:
空库时:
yu hH (1 ).....(2 55)
yd hH......(2 56)
满库时:T
H
...(2 53)
h (1 ) (2 )
挡水期:T
f
(
[K ]H h
放浪墙和边石内侧设人行道,高出路面0.2m,宽 0.75-1m。坝顶做成向两侧的横坡,坡端设排水沟 ,并与坝内排水管连通,将坝顶雨水排入库内。
坝顶设路面or活动式启闭机轨道。
◎四、坝顶构造
• 2)其他形式
因布置要求,也可把上游坝顶部分伸出坝外 当坝面较宽时,也可做成桥式结构
◎五、设计步骤
• 1)据设计、校核洪水位、风速、吹程等坝顶高程 • 2)确定坝顶宽度 • 3)上下游坝面折坡起点高程、坡率n、m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