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文山州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理科实验操作考查生物实验报告单(一)
县(市)学校年级班姓名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目的: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药品:显微镜、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
1.取镜(取镜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手握镜臂,另一手托镜座)
2.安装目镜和物镜(选用低倍镜)
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载物台的通光孔。调节遮光器,使用合适的光圈。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为止。)
4.放置永久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5.观察(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6.收显微镜。
实验结论: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永久玻片标本。
实验考查得分:
监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监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七年级苏科版)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单(七年级苏科版)

七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学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日期班级第组姓名实验目的 1.识别并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2.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3.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实验器材显微镜,写有字母“e”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步骤与方法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位置。

3.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先移动一下标本,物象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9.取下涂片并复位,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注意事项镜头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者粗布,以保证光洁度实验结果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正像还是倒像?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什么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七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日期班级第组姓名实验目的1.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净胜。

实验器材金鱼,水网,温度计,大烧杯,水槽,一大烧杯已放置两天的自来水,冰块,热水。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1.将三个大小相同的大烧杯或水槽分别贴上标签“常温(24℃)”、“比常温略高(34℃)”、“比常温略低(14℃)”。

2.将金鱼依次放在三个鱼缸,待鱼适应后统计1分钟内金鱼鳃盖开闭的次数。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实验材料。

鼠妇(若干只)、湿土、纸盒(一侧有透光的塑料板,一侧为黑纸板)、纸板、玻璃板等。

(三)实验步骤。

1.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 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 制定计划。

- 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环境),另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环境)。

- 将一定数量(如10只)的鼠妇放入纸盒中央。

- 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 实施计划。

- 按照上述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鼠妇的数量。

5. 得出结论。

- 分析实验数据,如果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则支持假设,即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6. 表达和交流。

- 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

1. 鼠妇的数量不能太少,以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震动纸盒,影响鼠妇的活动。

3.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二、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

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

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 内表皮。

- 展:将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其展平。

-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报告单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9月28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9月28日下午第三节八⑵张玉, 9月28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9月29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9月29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9月29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9月30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9月30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9月30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实验仪器: 活蚯蚓, 玻璃板, 糙纸, 棉球, 放大镜, 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

三、实验步骤1.检查调查用具是否齐全、完好。

2、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 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3.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4.观察蚯蚓的运动。

5、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 感觉体表是否有黏液?实验结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10月8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10月8日下午第三节八⑴张玉, 10月8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10月9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10月9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10月9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10月12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10月12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10月12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实验结论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10月13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10月13日下午第三节八⑴张玉, 10月13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10月14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10月14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10月14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10月15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10月15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10月15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实验步骤一、二、菜青虫的取食行为10月21日下午第二节八⑴张玉, 10月21日下午第三节八⑴张玉, 10月21日下午第四节八⑶汪祥林;10月22日下午第二节八⑶汪祥林, 10月22日下午第三节八⑸汪祥林, 10月22日下午第四节八⑹张玉;10月23日下午第二节八⑺王锦春, 10月13日下午第三节八⑻张尧鹏, 10月23日下午第四节八⑼张尧鹏。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单(一)姓名:班级:
1、学生探究鼠妇生活环境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鼠妇的生活环境与什么有关
实验时间:(这要你自己写吧。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试验知道鼠妇的生活环境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鼠妇若干、培养皿两个、潮湿泥土若干
实验步骤:将鼠妇分成数量相等的两份,分别置于培养皿甲和培养皿乙中,其中,培养皿甲放入适量的潮湿泥土,并放在阴凉处,培养皿乙,不放入潮湿泥土,并放在阳光充足处。

实验记录:放在阴凉处的鼠妇正常生长,放在阳光下的鼠妇逐渐死亡
实验结果:鼠妇的生活环境与潮湿度和阳光照射度有关
2、
2、学生探究蚯蚓在那里跑得快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把上面的名字改一下就噢了)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蚯蚓在那里跑得快
实验器材:蚯蚓1只、玻璃板、木板、16开的纸
实验步骤:让蚯蚓分别在玻璃板、木板、16开的纸上爬,观察在哪个
上面跑得快
实验记录:在玻璃板上蚯蚓爬得慢,在纸上爬得快
实验结果:蚯蚓在有褶皱的物体上爬得快。

生物实验报告单(2024)

生物实验报告单(2024)

引言: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深入研究生物过程,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和探索相关理论。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探究生物组织在特定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进一步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2.研究特定因子对生物过程的影响,如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等;3.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详细列出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组织、培养基、试剂等。

2.2实验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组织的培养、实验条件的设置、数据的采集等。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的步骤和条件,详细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结果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组织的生长情况、测量的数据结果、实验条件下的表现等。

根据实验的设置和要求,可以附图或表格展示实验结果,以便更清晰地呈现数据。

四、数据分析: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对,检验实验是否符合预期,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可以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来探究实验结果中的关联关系和规律性。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观点。

对于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实验目的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建议。

结论应该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次生物实验报告单(二)详细阐述了实验的目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等内容。

通过本次实验的严谨设计和详细记录,得出了科学合理的结论,并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结果。

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过程,为生物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1]Smith,J.(2005).BiologyExperiments:KeepingitReal.Jour nalofExperimentalBiology,15(2),4563.[2]Johnson,L.&Williams,R.(2010).AdvancedTechniquesinBio medicalResearch.NewYork:Wiley&Sons.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实验目的:1.1确定实验的目标和研究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的口前部,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鲫鱼身体呈,体表覆盖。
鲫鱼用呼吸,用游泳。
鲫鱼身体两侧有,能感知水流方向。
实验结论
与分析
鱼类生活在中,运动方式是,运动器官是。
它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鱼离不开水”,其实质是离开水的鱼缺,鱼不能呼吸。
八年生物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姓 名
日 期
演示实验
班 级
姓 名
日 期
演示实验
实验内容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实验目的
说出蚂蚁的觅食行为
实验仪器
糖 面包 辣椒酱 醋 纸盒 放大镜
实验步骤
1、课前捉20只蚂蚁放在纸盒备用。
2、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有关蚂蚁觅食行为的问题: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各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取一纸板,在上面分别放上糖、盐、辣椒酱、面
包屑各一小堆,然后放置在附近,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实验内容
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实验目的
了解霉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仪器
显微镜 放大镜 载玻片 盖玻片 少量新鲜食物 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
1、小组讨论新鲜食物在哪些环境中会发霉。
2、各组针对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指导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3、取少量新鲜食物平均分为三组(馒头)。
4、实验1组:把食物晒干——放入塑料袋,置于温暖的地方;
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八年生物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姓 名
日 期
分组实验
实验内容
观察鲫鱼
实验目的
描述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实验仪器
鲫鱼 解剖盘镊子 水槽 红墨水 滴管 清水
实验步骤
1、学生4人一组。
2、把鲫鱼放在解剖盘,观察鲫鱼外部形态,用手摸一摸体表,感觉一下体
表的特征。
3、放在盛有自来水的水槽中,观察鲫鱼的运动,鱼鳍与运动的关系。
实验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蚂蚁都集中到和附近,而和
附近没有蚂蚁。
实验结论
与分析
结论及分析:
蚂蚁喜欢的食物,动物有行为。
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

八年生物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姓 名
日 期
分组实验
实验内容
探究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
实验目的
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实验仪器
纸板 纸片 彩笔
实验步骤
1、学生4人一组,阅读和讨论课本的“进化树”,尝试在进化树上写
与分析
通过实验你分析霉菌生长的条件是。霉菌和细菌相
比,在结构上具有。
探究结果告诉我们,要防止家中食物或衣服霉变,应该把它们放在
的环境中。
八年生物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 级
姓 名
日 期
分组实验
实验内容
观察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实验目的
举例说出脊椎动物如何通过骨、骨连接、骨骼肌协调运动的。
实验仪器
去毛的新鲜鸡翅 解剖盘 镊子 解剖刀 解剖剪 人体肘关节模型
四、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演示实验
五、探究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分组实验
出代表生物的名称和所属生物类群 。
2、按照课本的“进化树”自制生物进化拼图游戏板:长方形的纸板上
画出进化树的“树干”,用小纸片写出相应的生物名称。
3、不同的两个小组交换自制的拼图游戏板,做好竞赛准备。
4、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比一比哪个组拼的快、拼得准确。
实验记录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的,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进化
实验2组:把食物晒干——放入塑料袋, 置于冰冷的地方;
实验3组:保持湿润 ——放入塑料袋, 置于温暖的地方;
5、几天后观察3个实验组,看看哪个实验组长出了霉菌。
6、在显微镜下观察霉菌的结构。
实验记录
长出霉菌的是实验组
实验组1和实验组2作为对照,它们的变量是
实验组1和实验组3作为对照,它们的变量是。
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1、4人一个组讨论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
3、用解剖器材去除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上的。
4、再次做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观察肌肉是如何牵引骨的运动,对照课本
关节结构示意图解剖观察骨连接的结构。
5、对照人体屈肘和伸肘运动示意图,利用人体肘关节模型做屈肘和伸肘运
成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
而动物的进化历程显示,进化成鸟从到、到、
到、到的发展规律。
生物多样性是的结果。
20 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
一、观察鲫鱼……………………………………………………分组实验
二、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演示实验
三、观察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分组实验
动,说出骨、骨连接、骨骼肌是如何协调运动的。
实验记录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的。
骨骼肌的两端是附着在(相同或不同)的骨上。
人体的关节与鸡的关节结构(一致或不一致)。
实验结论
与分析
人在屈肘是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而人在伸肘时,则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这时肘关
节在运动中起到作用
八年生物上册学生实验报告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