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上海“九五”、“十五”时期以交通为重点,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先后完成地铁1、2号线、明珠线的建设和8条跨黄浦江隧道,正在规划建设11条地铁线和10条轻轨线。投资建设了人民广场、静安寺、徐家汇、五角场等地区的下沉式地下广场和商业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下空间工程。目前上海已进入地下空间高速发展期,地下空间规模已超过1600万平方米,占该市中心层600平方公里面积的2.7%。其中民防工程650万平方米,地铁、隧道等地下交通设施建筑面积890万平方米。上海“十一五”期间着力建设“东西南北中”八大骨干工程,2010年将建成311.6公里的地铁基本网络,负担接近50%的公交客流量。

杭州地下空间开发主要集中于正在建设的钱江新城工程中。他们坚持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先行。正在建设的新城地下空间共4层,总建筑面积达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提出“50年挖洞不止”。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他们主要抓三大块:一是大规模建设地铁工程。地铁一号线于1999年6月全线开通运营。现正同时展开7条地铁线路建设,其中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至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已建成,正式开通运行。目前广州地铁运营线路里程达到59.25公里。二是综合开发城市CBD地下空间。珠江新城地下商业街、文化广场及静态交通、地下管网等构成的40万平方米地下综合空间体正在建设中。三是兼顾地铁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人防工程,全市人防工程总量达到436.5万平方米。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一号线东段和四号线南段已建成营运,线路全长21.866公里。地铁重要站点与城市功能融合,地铁华强站、国贸站、科学馆站等重要站点与城市商圈发展结合紧密,串联起周边的商业物业。

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特点与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这些城市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并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上海市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人民广场、静安寺、徐家汇、五角场等大型地下空间开发中都制定了控制性详规。杭州市2003、04年分别制定实施了《杭州市人民防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在地铁工程建设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设中都制定实施了科学、详细的规划。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和《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特别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予以规范化明确,为合理开发建设管理城市地下空间打下了基础。

2、注重政策法规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内是较新的课题,可供参照的国家政策法规较少。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实际,组织政研系统、相关职能部分以及规划设计等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出台了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上海市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民防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今年出台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正在研究制定《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杭州市2004、05年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鼓励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意见(试行)》、《杭州市土地登记办法》。广州市去年投入资金700万元,由

建委牵头组织政研室、法制办、规划局、人防办、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环卫局、市政园林局、地铁总公司等14个单位,将“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与管理”课题细分为27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目前基本形成了相关政策框架。深圳市今年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研究列为市委市政府重大调研课题,书记市长专门带队进行了此项调查。此前,还研究制定了(深圳市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条例》,特别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予以规范化明确,为合理开发建设管理城市地下空间打下了基础。

3、突破难点问题制约。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地下空间的产权归属和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价格上存在空白。地下空间投资不可能象开发地上房地产一样取得产权证,这是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最大难点。针对问题,这些城市都结合实际努力突破。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中明确,“结建地下工程”(同一开发建设主体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维持现状,继续与地面建筑一并办理用地审批程序;单建地下工程(公共停车库等独立开发的地下空间建设)由建设单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取得项目批准文件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划拨决定书或者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地下空间的登记按房地产登记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办理,并根据地下建筑物的特殊性,在房地产权证上记载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范围,同时在权证上注明“地下空间”。杭州市《关于积极鼓励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意见(试行)》提出“对利用地下空间从事经营性活动、销售或转让的,应依法有偿使用,地下一层土地出让金按市区土地基准地价相对应用途容积率为2.0楼面地价的30%收取;地下二层的土地出让金按地下一层的标准减办收取;地下三层的土地出让金按地下二层的标准减办收取,并依次类推”。《杭州市土地登记办法》明确:“依法独立使用的地下空间,其土地权利确定为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或土地他项权利。以出让方式取得的,确认为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的,确认为地下空间划拨使用权”。2005年底,该市已对市内3个楼盘的地下商铺业主们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并相应核发了《地下空间产权证》、《地下空间契证》。广州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意见(试行)》明确,所有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无论是利用原有建设用地,还是利用新增建设用地,都必须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公开出让已从地面“延伸”到了“地下”。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地下商业空间可依法进行转让、出租。该市最大地下商城动漫星城已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并获得40年土地使用权的国土证。深圳《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条例》中明确“地表的土地使用权已出让或划拨,并批准建设建筑物、附着物的,视为土地使用权人已取得该宗地地表以下至建筑物、附着物的最深基础桩位平面以上的地下空间权”,“经营性项目使用地下空间的,应按规定招标、拍卖出让”。去年1月,该市挂牌出让了福田区车公庙深南大道地段两宗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取得了较好成效。

4、完善体制机制。上海市政府最近决定设立地下空间管理办公室,与市民防办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负责全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工作。相应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为推进地下空间市场化经营,该市还成立了地下空间开发总公司,并引进港资成立了多家经营地下空间的合资企业。杭州市成立地下空间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杭州市人民防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协调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和管理。同时成立杭州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运营和管理并从事多元化经营。广州市初步明确由建委牵头抓地下空间开发工作,在珠江新城建设中,专门成立了地下空间开发办公室。深圳市规划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产权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产权实行统一管理。

三、对我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几点建议

1、认识地下空间价值,增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紧迫感。经济发展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关系密切。根据发达国家统计分析,当城市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具备了有序化、规模化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经济基础。去年我市人均GDP达3245美元,初步具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基础。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紧张、交通拥挤、人口增多、环境恶化等问题对武汉的制约正日益增大。全市建成区220.22平方公里中,可供开发土地已经不多;现在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达到65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37万辆,发展势头强劲,私家车发展更为迅猛;江岸、江汉、桥口、武昌、青山等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都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以上,其中江汉区每平方公里1.38万人,人口高度密集持续发展,将引起生存环境恶化,并给城市基础设施造成较大压力;我市虽建有多条跨长江、汉江的桥梁,但“一城三镇”的格局仍然制约交通发展。如果我们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城市综合症”尤其是土地、交通问题就会阻碍武汉又快又好发展。同时作为全国著名夏热中心之一,近年我市夏季35℃以上高温时间年平有22天,平均最高温度为37.4℃,极端高温的最高值为39.4℃,发挥“纳凉”功能也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地下空间开发对于再造城市空间、发展城市交通、美化城市环境、繁荣城市经济方面的价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系统有序地开发利用武汉地下空间,实现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

2、强化规划先行,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奠定基础。当前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还刚起步,地下空间缺乏整体规划部署,地上与地下之间、地下工程之间存在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协调、连通没解决等问题,造成地下资源的浪费。在今后工作中突出和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非常必要。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近期和长远相结合、地上地下相统一、专业与综合相协调的原则,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我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和设施的协调发展。目前应加紧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组织力量摸清全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可利用资源、开发条件、发展需要等情况。二是结合武汉实际,提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思路、计划、保障措

施,为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创造条件。三是着手制订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明确开发的规模、重点、布局形态、开发顺序和期限目标任务,根据地下空间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所承担的城市功能和应起的集约化作用,提出发展目标和量化指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地铁线网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相协调,并实现各种用途地下工程之间相互连通,构筑连成网的综合地下城及防空地下城。

3、制定地下空间发展政策,创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度条件。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至关重要。要根据国家《人防法》、建设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武汉实际,研究制定一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文件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对地下空间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明确,对地下空间使用权及地下工程产权归属、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价格等问题予以科学界定。要制定地下空间开发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内部环境技术规范,防灾、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心理对策等技术规范,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4、推动地下空间重点工程建设,树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典型。开发利用我市地下空间资源需要超前的眼光,需要“大手笔”。应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使城市的地上、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互为补充;坚持突出重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地铁及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和开发区、中央商务区、商业功能区、城市新区等大规模

开发紧密结合,大规模、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坚持“平战结合”,兼顾设防。重点建设地铁等快速地下交通网,综合型地下物资流通、仓储网,地下商贸、娱乐、文体、办公等现代服务网及地下共同沟等市政设施网。

武汉是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加快王家墩商务区建设对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武汉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落实我市“十一五”规划关于王家墩商务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议把王家墩商务区作为全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重点区,高标准规划并实施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重点工程。在地下空间产权界定、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地下空间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试点、试验、示范,探索经验,并予以政策倾斜,以点带面推进武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5、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体系,形成协调的运转机制和工作合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一项涉及面广、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规模化、系统化、综合化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必须建立高效、协调、有力的工作体系和领导机构。应学习外地的做法,成立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机构,明确一个部门如建设、人防、规划牵头重点抓这项工作,赋予相应的职能。在政府强力推进的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进、引导具有资质的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进入地下空间开发领域。要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投融资机制,采取BOT(建设一经营一移交)、TOT(移交一运营一移交:将存量资产一定期限内的特许经营权出售,期满后无偿收回)、BT(建设一移交:政府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将项目通过招投标选中的企业来投资建设,建设完成后,政府再回购,回购时考虑投资人的合理收益)、PPP(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作完成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满足城市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等形式进行开发,促进全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健康、有序地发展。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关于《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草案送审稿)》的说明 为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明确地下空间产权关系,我局经充分调研,在系统研究有关信息资料、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及充分征求意见和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草案)》(下称《办法》)。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立法的必要性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建设、民防建设、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土地资源日渐稀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间容量不足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直接影响了深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竞争水平,也不符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要求。 为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深圳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必然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转向地下空间开发。深圳属于国内较早开发地下空间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约917.33万平方米,人均地下建筑面积约1平方米(全市人口以827万计)。其中,人防建设量290万平方米,约占地下总建筑量的30-40%。概括而言,深圳地下空间利用规模过小,地下空间资源使用率低下,功能单一,建设水平不足。 目前,我国有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十分薄弱。国家层 面,新《物权法》第136条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的用地使用权制度,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是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法律,其他相

关法律有《人民防空法》和《城市规划法》。这些法律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但是对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很多实际问题没有做出相关规定,这迫切需要各地进行地方立法,完善相关规定。目前,地方层面仅有上海于2006年7月通过了《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地下空间的立法现状与地下空间亟待开发利用的要求十分不符。 随着轨道二期工程的全面展开,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将驶入历史快车道。然而,由于缺乏专门的配套立法规范,使得地下空间所有权不清晰,地下空间的规划不明确,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政府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市场行为缺乏良好的控制和引导,这必然会制约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不符合我市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市场的战略要求。 为此,我市亟需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立法,对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和规划管理、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范,制定相关程序管理规则,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从而促进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城市整体开发利用和建设。 二、《办法》起草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特点 《办法》起草的总体思路是,参照新《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结合深圳市实际,对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予以明确,使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有法可依,从而促进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办法》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总则,第二章为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第三章为地下空间的规划和使用权出让管理,第四章为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第五章为法律责任,第六章为附则。 《办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精编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试卷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 .美国 B.德国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 [A] 得分: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 A .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D] 得分: 3.综合案例分析,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于()。 A.政策驱动力和商业理念 B.统一规划 C.合理开发 D.综合管理 E.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一体化 用户答案:[BCDE] 得分: 4.国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应用在()。 A.地下研究,试验 B.轨道交通 C.地下街、地下商场 D.应急给水池,贮水池

深圳地下空间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188号)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九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许宗衡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地下空间,是指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 法律、法规涉及国防、人民防空、防灾、文物保护、矿产资源等地下空间利用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 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应当充分考虑相邻空间的发展需要,避免相互妨碍、危害。 本市实行地下空间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应当遵循保护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优先、规划统筹、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五条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 市国土资源和房产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土地主管部门)负责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产权登记管理。 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民防主管部门)负责用于人民防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按照人民防空要求设防的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 市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工作。 第二章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 第六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规划。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制性规定,应当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进行,并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 市政府制定本市城市规划、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规范和准则时,应当体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关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许可的主要技术依据。 第七条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由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编制。 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下空间的现状和资源分析;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九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许宗衡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地下空间,是指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 法律、法规涉及国防、人民防空、防灾、文物保护、矿产资源等地下空间利用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 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应当充分考虑相邻空间的发展需要,避免相互妨碍、危害。 本市实行地下空间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应当遵循保护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规划统筹、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五条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 市国土资源和房产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土地主管部门)负责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产权登记管理。 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民防主管部门)负责用于人民防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按照人民防空要求设防的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 市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工作。 第二章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 第六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规划。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制性规定,应当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进行,并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 市政府制定本市城市规划、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规范和准则时,应当体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关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许可的主要技术依据。 第七条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由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编制。 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下空间的现状和资源分析;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预测;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 (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层次和内容; (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布局; (六)地下空间利用的人民防空要求; (七)地下空间利用中环境保护特殊要求和保障措施; (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步骤; (九)其他相关内容。 第八条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最新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 来源: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日期:2014-04-29 【字号大中小】【内容纠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地下空间,是指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 法律、法规涉及国防、人民防空、防灾、文物保护、矿产资源等地下空间利用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 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应当充分考虑相邻空间的发展需要,避免相互妨碍、危害。 本市实行地下空间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应当遵循保护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规划统筹、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五条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 市国土资源和房产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土地主管部门)负责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产权登记管理。 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民防主管部门)负责用于人民防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按照人民防空要求设防的监督管理。 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关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 市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工作。 第二章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

第六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规划。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制性规定,应当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进行,并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 市政府制定本市城市规划、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规范和准则时,应当体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关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许可的主要技术依据。 第七条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由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编制。 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下空间的现状和资源分析;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预测;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 (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层次和内容; (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和布局; (六)地下空间利用的人民防空要求; (七)地下空间利用中环境保护特殊要求和保障措施; (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步骤; (九)其他相关内容。 第八条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九条规划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制订城市重要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具体规定城市重要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城市重要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应当遵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全市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并明确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开发范围、使用性质、平面及竖向布局、出入口位置和连通方式等内容。 法定图则、城市设计、详细蓝图或者其他专项规划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规划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制订的城市重要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审议后,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并公布,

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关于《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草案送审稿)》的说明 为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促进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明确地下空间产权关系,我局经充分调研,在系统研究有关信息资料、借鉴国内外相关立法及充分征求意见和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草案)》(下称《办法》)。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立法的必要性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建设、民防建设、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土地资源日渐稀缺,人口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间容量不足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直接影响了深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竞争水平,也不符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要求。 为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深圳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必然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转向地下空间开发。深圳属于国内较早开发地下空间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约917.33万平方米,人均地下建筑面积约1平方米(全市人口以827万计)。其中,人防建设量290万平方米,约占地下总建筑量的30-40%。概括而言,深圳地下空间利用规模过小,地下空间资源使用率低下,功能单一,建设水平不足。 目前,我国有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十分薄弱。国家层

面,新《物权法》第136条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的用地使用权制度,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是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法律,其他相关法律有《人民防空法》和《城市规划法》。这些法律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但是对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很多实际问题没有做出相关规定,这迫切需要各地进行地方立法,完善相关规定。目前,地方层面仅有上海于2006年7月通过了《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地下空间的立法现状与地下空间亟待开发利用的要求十分不符。 随着轨道二期工程的全面展开,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将驶入历史快车道。然而,由于缺乏专门的配套立法规范,使得地下空间所有权不清晰,地下空间的规划不明确,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政府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市场行为缺乏良好的控制和引导,这必然会制约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不符合我市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市场的战略要求。 为此,我市亟需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立法,对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和规划管理、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范,制定相关程序管理规则,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从而促进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城市整体开发利用和建设。 二、《办法》起草的基本思路及主要特点 《办法》起草的总体思路是,参照新《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结合深圳市实际,对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予以明确,使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有法可依,从而促进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总复习知识点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有产值推算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统计分析递推法,数理统计法,城市性质类比法。一般都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校核,再根据城市环境、最佳经济效益规模决定。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物质要素在某一时段的空间分布效应、外在形态和演化过程。城市空间结构层次上分为内部空间(城市各功能区)、外部空间(卫星城、郊区、飞地)、群体空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空间结构内涵用密度、布局和形态评价。 城市密度表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利用的强度,反映城市不同地段经济活动聚集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就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就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与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就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就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_夏昌琼

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 夏昌琼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518026,深圳M经济师) 摘要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的新型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必将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格局。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开发利用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通过介绍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分析了影响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因素,进而从法律制度、组织体系、技术理论研究和投融资模式等四个方面对深圳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开发保障 中图分类号T U984.11+3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Shenz-hen X ia Changqio ng Abstract Beca use o f the limited land r eso ur ces,expansion o f underg ro und space has beco me a new driving fo r ce fo r the dev elo pment o f Shenzhe n.By intr oducing the utiliz a-tio n of under gr ound space in She nzhe n,this pa pe r analyzes the fa ctor s in the deve lo pment pr ocess,fr om fo ur aspe cts: the lega l sy stem,o rg aniza tio n system,technical and theo-r etic r esear ch,investm ent and f inancing mode,puts f or-w ar d so me suggestio ns fo r im pr o ving the dev elo pment and utilization o f unde rg ro und space in Shenzhen. Key w ords under gr o und space;deve lo pment and utiliz a-tio n;deve lo pm ent security Author.s address She nzhe n M etr o Co.,L td.,518026, Shenzhen,China 伴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提升以及稀缺土地资源的快速消耗,许多城市的现有土地资源愈加难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所言,/21世纪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年代,地下空间开发是历史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办法0。 深圳也面临着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区交通日益拥堵等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深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8年,深圳建设用地面积达到968.93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9.6%,可建设后备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因此,大力拓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1深圳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 1998年以来,深圳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了沿线土地开发及车站腹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地下空间商业开发面积近4万m2,主要包括地铁站厅商业和通道商业、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商铺开发等。2004年,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建成后,一期工程中12个车站的核心腹地由市场自发进行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其开发范围达154万m2,总建筑面积230万m2,功能定位为地下停车库、商业设施、地下人行通道和人防。此外,深圳在进行旧城区改造过程中,与地铁建设同步,地上地下一体化整治,使地下空间得以有效地开发利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的建设,深圳迎来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期。一是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如即将建成的深圳北交通枢纽,汇集广深港客运专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4、5、6号线与地面交通系统,是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占地面积58.65万m2。二是对市政设施进行统筹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步实施了20多个地下过街通道的建设,建设地下停车库和自行车停车场。三是地下商业街的规划和建设。四是人防工程的建设。 从实践看,深圳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识和理念,并能对地下空间开发进行整体规划。但是,现阶段深圳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了地下空间科学化、规模化、系统化开发利用。 2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瓶颈 2.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法律制度体系是最具权威性和约束力的规范和 # 14 #

某地产公司地下空间设计的18个关键

万科地下空间设计的18个关键(控成本妙招) 地下空间由于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存在失误,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在设计阶段做好地下空间的经济性控制就非常关键了。 一、指标设定 1.机动车停放数量 控制点:机动车车户比 分别按《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和《上海市城市规划管 理技术规定》所规定的不同方法计算:既定项目方案设计的总车位数,可得出两 个结论数据。比较这两个数据,按较低数据结论跟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从总 量上对车位加以控制。 2.非机动车停放数量 控制点:非机动车车户比数。 按《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计算既定项目所需非机动车 位数,再按1.5m2/车位核定总的非机动车停车面积。 3.人防建设面积 控制点:计算规则。 (1)谨慎对待地上面积统计,9层以下建筑控制基础埋深尽量小于3米,以此 控制应建人防的总量。 (2)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减少人防总量,如:应该将高层和多层裙房分开计算。 (3)在设计人防部分时,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多算已建的人防面积。 二、开发决策 步骤一:在既定指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的设置地下空间 4.地下机动车停车数量 控制点:地面停车率、绿地率、道路。

(1)尽可能多的利用地面及架空层公共停车; (2)尽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减少除停车以外的地面占地,以扩大地面停车的面积: a.准确计算绿地率; b.减少集中硬景面积; c.避免8m宽以内的绿地; d.设计中尽量将人行道计入绿化面积内; e.按最小值设定道路宽度; f.尽可能在双车道边设置停车位; g.需增加道路宽度时,可仅在停车位区域增加,以减少道路面积。 (3)还可以在地面上采用双层机械停车架的方式,尽可能多的解决车位数量。 5.地下非机动车停车数量 控制点:地面停车率、绿地率、道路。 尽可能利用地上停放,如:不计容的架空层,可不计面积的自行车棚架等。 步骤二:考虑采用经济性最好的地下空间 在既定地下空间量的情况下,在已经得出必须要放在地下空间中总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合理利用结构专业本身已经产生的地下空间,在利用完已有的地下空间的前提下再考虑采用经济性(结构、水、电、暖专业的角度)最好的地下空间。 6.住宅地下室空间的利用 (1)地上建筑层数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

渝规发〔2008〕22号 重庆市规划局关于发布《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处室、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各区县建委(规划局),各规划设计单位: 《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已经审查通过,现予以发布,请参照执行,并请将执行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市局总规处。

(注:本导则已同时在局内网和外网上发布,请自行下载。) 特此通知 附件1:《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 二OO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城乡规划规划导则通知 重庆市规划局办公室 2008年1月31日印发 (共印100份)

重庆市城乡规划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重庆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编制组分别与重庆市公安消防局、重庆市轨道公司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并收集到相关的基础资料。通过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照借鉴了日本、香港、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同类技术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各有关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院所等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地下空间利用的一般规定;3、地下街; 4、地下交通设施; 5、地下管线综合管沟; 6、人防平战结合工程; 7、地下空间防灾; 8、地下空间的环境建设; 9、地下空间的地面附属设施;10、名词解释。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罗江帆、蒋航、于林金、谢宗阳

(完整版)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一.绪论 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 1.2 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模式。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经验:把一切可以转移到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1.3.2 节约城市能源和水资源 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热稳定性和封闭性,可用来贮热贮冷,贮藏水资源、电能和工厂精密生产。 1.3.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地下停车库容量大,用地少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建筑杂密,绿地减少(3)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抵御战争空袭,地震,风暴,火灾。地下救灾物资(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2.1 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2.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 2.2.1 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 2.2.2 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 2.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 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3.1.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 根本作用: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 核心任务: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主要任务: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下与地上、地下与地下的建设活动,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3.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地下空间开发不可逆,一次到位,长远考虑,留有余 地 (2)地上地下相互协调的原则:地下和地上空间形成整体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落到实处,切合实际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原则:平时防灾和战时防护相结合 3.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3.2.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地下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步骤如下: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开发利用的现状,勘查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 (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 (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 (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老城区以解决城市问题为主, 新城区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为主。 3.2.2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系统性的工作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教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提升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主要途径不包括()。 A.控制污染物的发生 B.合理设计地下空间气流组织方式 C.稀释通风和置换通风 D.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垃圾排放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早期所建人防工程的特点是,质量差,渗漏水严重,内部三防设施不完善。B.1978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C.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该法规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上海“九五”、“十五”时期以交通为重点,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先后完成地铁1、2号线、明珠线的建设和8条跨黄浦江隧道,正在规划建设11条地铁线和10条轻轨线。投资建设了人民广场、静安寺、徐家汇、五角场等地区的下沉式地下广场和商业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下空间工程。目前上海已进入地下空间高速发展期,地下空间规模已超过1600万平方米,占该市中心层600平方公里面积的2.7%。其中民防工程650万平方米,地铁、隧道等地下交通设施建筑面积890万平方米。上海“十一五”期间着力建设“东西南北中”八大骨干工程,2010年将建成311.6公里的地铁基本网络,负担接近50%的公交客流量。 杭州地下空间开发主要集中于正在建设的钱江新城工程中。他们坚持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先行。正在建设的新城地下空间共4层,总建筑面积达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提出“50年挖洞不止”。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他们主要抓三大块:一是大规模建设地铁工程。地铁一号线于1999年6月全线开通运营。现正同时展开7条地铁线路建设,其中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至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已建成,正式开通运行。目前广州地铁运营线路里程达到59.25公里。二是综合开发城市CBD地下空间。珠江新城地下商业街、文化广场及静态交通、地下管网等构成的40万平方米地下综合空间体正在建设中。三是兼顾地铁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人防工程,全市人防工程总量达到436.5万平方米。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一号线东段和四号线南段已建成营运,线路全长21.866公里。地铁重要站点与城市功能融合,地铁华强站、国贸站、科学馆站等重要站点与城市商圈发展结合紧密,串联起周边的商业物业。 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特点与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这些城市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并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上海市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人民广场、静安寺、徐家汇、五角场等大型地下空间开发中都制定了控制性详规。杭州市2003、04年分别制定实施了《杭州市人民防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在地铁工程建设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设中都制定实施了科学、详细的规划。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和《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特别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予以规范化明确,为合理开发建设管理城市地下空间打下了基础。 2、注重政策法规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内是较新的课题,可供参照的国家政策法规较少。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实际,组织政研系统、相关职能部分以及规划设计等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出台了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上海市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民防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今年出台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正在研究制定《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杭州市2004、05年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鼓励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意见(试行)》、《杭州市土地登记办法》。广州市去年投入资金700万元,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