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教育观)
关于霍懋征教学理念的文献综述

关于关于霍懋征教学理念的文献综述摘要:霍懋征是我们中国国宝级的语文、数学教师,在她教学的这几十年中,她慢慢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创立了属于自己特别的教法——“讲读法”,并且她提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思想,对任何学生她都给予很大的关爱和极大的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
本文是在前人对霍懋征老师的教学研究理论和霍懋征老师自身的著作《小学语文经验谈》基础上完成的,笔者在最后也会说说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霍懋征;关爱教学;教育思想一、前言霍懋征老师我国第一批特级教师,而且还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级的优秀教师。
她于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工作(即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
2010年2月11日零时35分逝世。
霍懋征老师在世期间多次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种荣誉誉称号。
并且在从教的几十年来,霍老师受到了周恩来、温家宝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总理称她为“国宝”,薄一波副总理为其题词“一代师表”。
温总理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
国务委员刘延东称她为“教育大家”。
本文以霍懋征老师的著作《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与其他学者对于霍懋征老师的教学思想研究的文献为主,研究霍懋征老师的教育思想,包括苦乐论、爱心论、方法论、实践论、课堂论、学生论、教师论、德育论等等。
并且根据一些学者对于霍懋征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的各种建议、优缺点等等评述综合起来。
最后,本人会在对文献的整理和归纳的同时,也会试着说说自身的理解和想法。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尝试着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输入关键词“窦桂梅”进行简单检索,共检索到86条记录,而这86篇文献均是公开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和教育报纸上。
从时间跨度来看,最早写有关霍懋征老师的文献的时间在1982年3月,而最新的则在今年2012年的6月仍有学者发表有关霍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报告。
做一名霍懋征式的优秀教师

做一名霍懋征式的优秀教师发布时间:2022-01-14T04:38:46.403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10月总第393期作者:宋珍[导读] 今年教师节是我从事教育事业度过的第34个教师节了。
回首34年来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总是被满满的幸福感和崇高的自豪感充盈心中,不时流溢于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和批改作业过程中。
34年不变的教育教学追求,让我越来越理解、靠近我的职业偶像:我国小学教育战线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首批特级教师、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
宋珍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山东泰安271018今年教师节是我从事教育事业度过的第34个教师节了。
回首34年来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总是被满满的幸福感和崇高的自豪感充盈心中,不时流溢于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和批改作业过程中。
34年不变的教育教学追求,让我越来越理解、靠近我的职业偶像:我国小学教育战线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首批特级教师、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这是霍懋征老师的教育名言,也是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初心。
霍懋征老师从事教育事业60多年,从来没有打骂过学生,她的教育理想是倡导“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践行“爱的教育”。
这给了我永恒的启发: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以爱执教,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我一直秉承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全心全意履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就像霍懋征老师那样,我爱我的学生,学生们也爱我。
今年,我刚刚接手的二年级1班一位同学非常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您怎么这么温柔呀!我想,这就是我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受爱、给予爱,让每一位孩子都具备感受爱和爱别人的能力,让世界充满爱。
一个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父母的爱的孩子才会懂得爱老师、爱父母,才会健康成长,长大后懂得爱家庭、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报告稿)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报告稿)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报告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我的内心很不平静。
我今年83岁了,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60个难忘的岁月。
如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
1943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
学校本来希望我留校,但我再三要求去当小学老师。
在那个“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年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小学教师工作,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许多人不能理解。
但因我特别喜欢孩子,知道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我愿意去做打基础的工作。
于是,学校分配我到北师大二附小(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口气干了60年! 1956年,我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许多单位请我去工作,但我离不开孩子。
这时我知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爱孩子就是爱祖国,我要把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之情,倾注到我的学生身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教育事业中。
“文革”后,组织上安排我做校长,但我仍然坚持要做教师,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坚持搞教学改革。
只是我放弃了心爱的数学,改教语文,因为我当时认为,语文更有利于育人,遥望昆明水如镜,无数轻舟水上行。
这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触景生情创作的诗歌。
有了这样的兴趣,学习怎么会有负担呢?三年下来,这届普通班学生参加1981年北京市毕业升学统考,全班46人出现了44篇一类文、两篇二类文,语文平均分97.46分,而且所有试卷干净整洁,没有出现一个错别字。
这个结果如同放了一颗卫星,引起了全国小语教学界的普遍关注。
我从教60年,没有丢掉一个学生,他们全都长大成才,我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许多人问我秘诀在哪里?我说就两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
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克里希那穆提:如果我们受教育仅是 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变 得更能支配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 将是肤浅而空洞的。如果我们受教育 只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死守书本 的学者,或成为沉迷于某种知识的专 家,那么,我们将助长世界上的毁灭 与不幸。
•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 仅是给孩子分数,还要为孩子的生命 奠基。 • 教育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不断走 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 •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生、 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 人生。
当代社会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仰。 信仰缺失是因为没有思想,没有思 想是因为没有思想家,没有思想家 是因为没有教育家。
• 当一个人有了好的理念,就会改变原有的思想。 当一个人有了好的思想,就会改变原有的思维。 当一个人有了好的思维,就会改变原有的观念。 当一个人有了好的观念,就会改变原有的态度。 当一个人有了好的态度,就会改变原有的行动。 当一个人有了好的行动,就会改变原有的成果。
《四书》 《五经》
•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智慧, 在写满问题的试卷里, 有一双发现的眼;
如果没有诗人 的气质,诗人 的理想,诗人 的激情,是很 难真正把教育 • 教育是一首诗, 做好的。 诗的名字叫未来, ——朱永新 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感悟
• 教育是青春,满载着青少年的梦; • 教育是激情,浪漫和温馨是它的特征; • 教育是爱,是那种爱别人的孩子像爱自己的孩 子一样的爱; • 教育是创造,需要培养孩子求异的个性和探索 的精神; • 教育是智慧,教师的责任是发现智慧,培养智 慧,创造智慧; • 教育是未来,今天的教育预示着明天的未来。
• 1人生。工作 中有快乐,快乐地工作。 • 18、(成功的)教师的回报是一般人得不 到的。 • 19、人生只有三天——展望明天,活好今 天,精彩昨天。 • 20、充满爱的教育是神圣的,充满爱的教 师神圣的。在所有的职业当中,教育是最 伟大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XXX年,她参与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小学教学大纲,编写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在教学上的突出成就,她受到了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温家宝总理称她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主持人:教育界有一个所有的人都知道的话,但是又很难做到,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霍懋征:我教了60年的书我没丢一个学生,所以在我60年教龄大会上,这次在钓鱼台开的,大家总结我六十年来,把所有的学生全叫来,所以得出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主持人:您完完全全做到了。
霍懋征:做到了,因为别的老师,他看不到。
主持人:或者说别的老师他不敢说。
霍懋征:我都看到了小的时候这孩子怎么样,今天他怎么样。
主持人:您看到了结果。
解说:192XXX年霍懋征出生于山东济南,母亲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学老师,1939年霍懋征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1943年毕业时她主动要求到小学教书,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二试验小学教数学。
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霍懋征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6年,她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并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级教师”。
主持人:对这个称呼您还记得怎么得来的?霍懋征:那个时候我自己爱这个事业,我们学校有好多,像刘少奇的孩子,朱老总的孙子。
主持人:那时候算是一个高干的学校?霍懋征:把这高干子弟学生,我们校长都交给我,都搁到我班上,因为知道我这人脾气好,不会对孩子们怎么样,可是这些孩子,都特淘气,我就知道朱元朝,没办法,他爷爷是带兵打仗的,他一天到晚就打,折腾。
霍懋征:我就跟他玩,因为我在中学的时候,我是排球队的,他拍着球,他抢球,谁也抢不了他,可是他拍着球跑着,我过去一下就把球过来了。
主持人:打球打不过你。
霍懋征:我抢过球来以后,我跑到篮球筐前,我一伸手进去了。
他说不行,他说你个头高。
主持人:还不服。
霍懋征:他让我站在那个罚球那地方,那线上,咱俩在这儿扔,我说行,可是我一扔就进去,他一扔就进不去,所以就跟他玩,在玩的中间让他服了我。
生动诠释

生动诠释“爱满天下”的精髓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更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她自称是一个平凡的人,周恩来总理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她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
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
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
60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
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她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的时代,依然是教育工作者解决德育问题的“良方”。
教育格言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例: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要求回答霍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
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
霍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
她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
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霍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则不让他站起来。
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霍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教育理论:霍老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这件事证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
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
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教育格言二:对学生的八字方针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教育事例:班里有个叫米盈余的学生,这个小姑娘腼腆、胆小。
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
一次开家长会,同学们要演出,霍老师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于是就提议让米盈余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米盈余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
“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霍老师抚摸着小米的肩膀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教育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教育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按:1956 年,全国第一批特教中便有霍懋征。
周恩来称她“国宝”。
1979 年被誉“中国今世教育家”。
教育界有“南斯北霍”(“南斯”,即南京教斯霞)之称。
80 年代到此刻,霍懋征以“小学文授课中的新教育” 予盛名新内容。
霍式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即是“没有就没有教育”,“授课跟着代走”。
60 年来,霍懋征以“北京第二小学” 基地,射全国,践着“没有就没有教育”。
“孩子只有内向外向之,没有先后之分” “小学段也看不到学生的未来。
”霍懋征,“小学教的就是 6 至 12 的孩子,教育不是全能的,但教育可塑他的未来。
小学 6 年,教塑造的是成人的形,形的成全凭老一心。
”霍懋征眼里,没有好孩子、坏孩子。
先生、后生之分,只有内向外向之,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
她,利害先后是大人主分,不是孩子自己的。
教没本事才划分学生三六九等,甚至辱体。
有,霍懋征被生气得到嗓子眼,此,她制自己喝水、看西、出吸气、按摩胸口,提示自己“教不能够害学生的”。
如、走开、笨蛋、猪、叫你家来、中午吃⋯⋯ 宁静后,她无知的孩子有知。
“孩子是可恭敬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地,想到地面上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入天空,他想潜入地穴。
”鲁迅的话,时时提示霍懋征“孩子是可恭敬的”。
特别是闹生,霍懋征看准鬼点子多的孩子创立力强,他们成人后在科研、管理上有出息。
所以,霍懋征对换皮包采用激励、赏识态度。
“你真棒!肯动脑筋,再想想,你还能够做得更好!”霍懋征不赞成使用“乖” 一词。
她说,“乖”是大人对孩子听话、不烦大人的必然,孩子的天性不是乖,是动,迎合大人而扼杀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不足取。
霍懋征忧虑此刻一些教师和家长误把学生的聪颖创立看作捣乱,以致依照大人设计的乖孩子的标准“套裁”,渐灭了小俏皮的灵性。
霍懋征每天看多种书报,重点看教育。
每当看到灾祸性信息:孩子杀父亲母亲、老师;母亲打死孩子,教师往学生脸上刺字;孩子自杀、出走等,霍懋征悲伤,发泄悲伤心理的出口是讲课——给全国小学教师授课老师德,讲她从教60 年心得。
当代教育家

当代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追记:毕生心血演绎人师2月11日,被誉为“国宝”的当代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安详地走了。
她的学生们这样评价她:为了教育事业她倾注了毕生心血和全部的爱。
她以自己的人品、师品、学品演绎了一位人民教师完美的一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爱所有的学生,对特殊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爱。
60多年来,她的学生个个成才,没有一个掉队1921年,霍懋征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教师家庭。
她的母亲是一位深受学生敬爱的中学老师。
母亲与学生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使霍懋征从小就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充满了向往。
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的霍懋征自愿到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任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校长,在心爱的讲台上,一站就是一个甲子。
1956年她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
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
她还多次荣获北京市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霍懋征一生的座右铭。
她爱所有的学生,对特殊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爱。
60多年来,她的学生个个成才,没有一个掉队。
40多年前,霍懋征老师曾教过一位名叫永山的男孩。
他是全校有名的“淘气包”,只要他在班上,老师就无法上课;只要外宾来校参观,就得派专人看管。
学校决定送小永山去工读学校,霍懋征对校长说:“把他交给我吧!他还要一辈子做人呢!”霍老师把小永山领回班里,认真分析这个孩子的长处,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在霍老师的关心和感召下,小永山渐渐变了,上课不随便说话了,课下不胡闹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几十年后的一天,霍懋征忽然接到永山的电话。
多年没联系的他深情地对霍老师说:“娘啊,娘啊,我可找到您了。
您就是我的亲娘,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几十年里,霍老师无论在哪个班当班主任,哪个班必然是团结友爱、和谐进取的先进班集体。
毕业几十年后,学生们还会在霍老师家聚会,每个学生都能讲出霍老师真爱他们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教育观)
她用六个字总结了自己“光荣、艰巨、幸福”,光荣是为国家为民族培育了有用的人才,艰巨的是孩子们来自不同的环境,要让每一个孩子成材谈何容易,幸福的是孩子们长大成人后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在从教60年的庆祝会上,她说“我60年没有丢下一个孩子,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要教好学生,秘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
”
育人首先要育德,用无私的爱和责任心来育德,爱是教育的前提、根本、动力,要以热爱事业之心来爱每一个学生。
“爱每一个学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要做好却很难,要在和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地灌输爱。
首先,老师的爱应该是无偏见,真诚、无私、广泛的。
对所有的孩子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老师的爱如同伟大的母爱,以关心、爱心、信心、细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对不同的孩子,表达爱的方式要有所不同,特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对习惯不好,调皮的孩子不要讨厌他,要接近他,关爱他,体谅他,在学习、生活中,把做人的种子播进他的心里。
在具体的教学中,爱将如何才能做好,霍老师总结为八个字“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激励,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扉,使其有奋斗的方向。
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某方面的潜能,要启发他,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激励他。
只要孩子真正有了一个目标和理想,他才会投入到学习中。
赏识,孩子都盼望得到赞美,要抓住闪光点进行赞扬。
爱是阳光,可让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让枯草发芽;爱是神话,可让顽石变成美玉。
学习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更多来自于没有成就感,得不到认同,抓住孩子们的优点进行赞美,可以让他们爱上学习,不会觉得累。
多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与,让孩子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能更好实现“快乐教育”。
比如组织社会调查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个整体。
期待,期待是对孩子的信任,是一种漫长的等待,不断的引导和帮助。
要有耐心,要相信学生能行。
总的说来,就是让学生永远有学习的兴趣。
没有兴趣,也无教育,有了兴趣才能学好。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既是良师更应该是益友。
我的更多文章:
送给正在奋斗的人(2012-06-25 05:14:49)励志散文视频:我的高考(2012-06-25 04:48:13)一所学校应该有其特有的气质(2012-06-21 15:23:12)李镇西老师写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12-06-21 12:29:44)既为教师就要尽力唱响十支歌(2012-06-21 07:56:33)活在当下,男人要有的真本事(2012-06-21 06:39:25)追寻理想教育的十个思考(2012-06-19 05:29:00)行于天地,止于至善!(2012-06-17 16:29:47)每一次握手(2012-06-17 06:32:57)郑立平: 班主任,人类道德的守夜人(2012-06-12 2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