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公共数据开放现状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经济数据与其他国家相比常常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
本文将对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其差异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比。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的GDP超过13.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然而,中国的GDP增速相对较高,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国家。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
其次,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数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外贸总额稳居世界前列。
但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中国的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这一现象在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尤为明显,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内需的增长,中国贸易依赖性正在逐渐降低,为未来实现贸易均衡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我们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了3.2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实力。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小,远远不及中国的规模。
这也说明了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最后,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GDP正在快速增长。
这使得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来华投资。
综上所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国的经济数据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和市场优势。
从《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全球数据开放

从《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看全球数据开放作者:丁艺王鹏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01期[摘要]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思维与应用技术不断传播与普及的时代,政府的政务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已经成为了提高社会参与度与透明度的重要保障,促使民众更加便捷地在线获取信息,减少对信息进行使用和处理的限制,从而提升政府管理效率,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进民众福祉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世界步入信息时代后,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领域与主要趋势。
文章在总结分析2016年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报告的基础上,从全球政务信息公开的作用与现状出发,探究目前全球政务信息公开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必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联合国报告;数据开放;在线服务[DOI]1013939/jcnkizgsc2017010122016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以“电子政务成就我们希望的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其中提出了电子政务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复杂多样的挑战方式与方法。
文章重点描述了公共部门在实施开放数据计划中采取的策略和遇到的挑战。
为确保政务数据开放的效益最大化,需要从全局出发,拿出政治决心,发挥领导能力,组建管理与体制框架,并采取适当的策略。
另外,在实施中也应注重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维护。
文章也检视了在愈加数据驱动化的社会中采取按需求为导向的几种方法路径,以此弥合能够获得、且充分利用政务数据的群体与落后于这一趋势的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1 全球政务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的现状与意义《2016年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世界各国在政务数据开放行动计划方面的实用性和实施情况参差不齐,这不仅体现在数据集的发布数量、呈现和管理方式上,也体现在推进数据使用的工具应用上。
很多国家设立了专业化网站进行数据分享,这种网站也叫“政务数据的开放门户”。
很多国家也在国家门户网站或是“政务数据的开放门户”上列出了开放的政务数据目录,即所有可利用的数据集;和2014年相比,2016年建立政务数据开放的国家数量翻了一番,193个国家中有196个国家都建立了政务数据开放目录,2014年建立目录的只有46个国家。
2024年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

个性化、定制化消费趋势明显
借助大数据技术,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
新零售模式创新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不断创新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购物体验。
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01
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
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新兴数字产业快速发展
02
数字经济、数字创意、数字金融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经
济增长的新动力。
产业融合创新加速
03
数字技术促进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创新,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和价
值链。
劳动力市场变革与挑战
的传播效果。
网络视频平台崛起,打破传统影 视发行模式,为独立制片人和新
人导演提供更多机会。
观众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影视 作品口碑传播更加迅速广泛。
音乐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
数字化音乐平台推动音乐产业线 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完整音乐
生态链。
线上音乐会、直播演出等新型音 乐消费模式受到年轻人追捧,市
1 2
数字化技能需求增加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对掌握数字化技能的人 才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岗位减少与新兴岗位涌现
一些传统岗位逐渐被自动化取代,同时涌现出大 量新兴数字化岗位。
3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
劳动力市场面临结构性调整,需要加强对劳动者 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和教育。
消费升级与模式创新
数字化消费成为主流
节约和环境保护
通过智能化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手段,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备受世界瞩目。
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表现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关键差异。
一、GDP总量对比首先,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GDP总量。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的GDP接近20万亿美元,排名第一。
而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GDP总量分别为5万亿美元左右。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
二、人均GDP对比然而,仅仅比较GDP总量是不全面的。
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仍然相对较低,约为1万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更是高达4万美元以上。
这表明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外贸总额对比除了国内经济指标,我们还可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总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外贸总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年度进出口总额约为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3万亿美元左右。
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外汇储备对比外汇储备也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一直以来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远超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
这表明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不容忽视。
五、人口规模对比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人口。
这使得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和劳动力资源。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远远不及中国。
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显示出中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GDP总量、外贸总额和外汇储备等。
“新基建”国内外现状: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

“新基建”国际比较: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一)5G领域1、5G 的全球发展现状全球各国积极发展建设5G,着重服务商业使用,在5G网络建设、5G智能手机使用、5G 基站建设等方面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 GSA(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统计,截至2020年3月底,全球123个国家的381个运营商宣布过它们正在投资建设5G,且40个国家的70个运营商提供了一项或多项符合3GPP标准的5G服务。
其中,有63个运营商发布了符合3GPP标准的5G移动服务有34个运营商发布了符合 3GPP 标准的5G 固定无线接入或家用宽带服务。
美国国防部认为,在 5G 领域,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德国和法国位于第二梯队,新加坡、俄罗斯和加拿大处于第三梯队。
截至 2020 年 2 月初,中国已开通了 15.6 万个 5G 基站,计划在 2020 年实现 55 万个 5G 基站的建设目标。
截至2019 年底,韩国 5G 用户规模达到 500 万,计划在其 85个城市建设23万个5G基站。
美国则计划建设 60万个5G 基站,而德国计划建设4万个以上5G基站。
日本计划在2024年底投资1万亿日元、修建约7万个5G基站,同时,日本政府计划通过财政预算对基站建设进行补贴,这将可能使基站建设规模增加至8.4 万个。
2、典型国家发展5G 的促进政策各国主要通过规划和进行频谱拍卖、简化监管流程、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方式推动 5G 发展。
该领域选择美国、韩国和日本作为典型国家进行政策分析。
美国致力于成为 5G 通信网络的领导者,要求赢得5G竞赛。
韩国将5G 定位为国家战略,在2019年4月正式将5G 网络商业使用,成为全球首个将5G 网络商用的国家。
日本于2019 年开始5G 频谱拍卖,并计划在2020年扩大可用于5G专网的无线频谱资源,希望利用2020 年东京奥运会投资和使用更多5G 技术。
从开放数据宪章看国外开放政府数据的新进展

为政府数据尤其重要,对经济增长、创新、就业、政府自身建设都有很高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下面所述都是以开放政府数据为主。
此
国外开放数据主要关注七个方面
目前,国外开放数据主要关注七个方面。
第一是开放的程度,即
图1美国开放政府数据进展大事记
来源:工信部电子科技技术研究所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透明和开放政府备忘录》
2009年12月,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发布《开放政府指令》备忘录
2011年9月,
美国发布了《美国开放政府国家行动计划》
2013年3月,美国发布了《美国政府自我评估报告》,对执行本国的开放行动计划进行评估
2013年5月,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发布了《开放数据政策:将信息作为资产管理》的备忘录
2013年5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发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开放数据并让机器可读》行政令2013年7月,
首席绩效官和总统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开放数据跨部门优先目标》
2009年5月,美国开设 网站,开放了47个政府数据集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和机构陆续发布《开放政府计划》2012年,联邦政府各部门和机构陆续发布第二个《开放政府计划》,并对第一个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府清廉、财政透明、公共参与、自认资源管理透明;同时也列举了21项的承诺,其中开放数据有五项承诺。
第二是G8开放数据宪章英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第三是开放数据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
其当前有三大个核心任务,同时也有很多承诺,涉及内容比较多。
三个核心任务分别。
互联网平台监测与数据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对互联网平台的网络交易监管为例

学术研讨互联网平台监测与数据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对互联网平台的网络交易监管为例■ 张志清1 温圣军1 茅海军2(1. 市场监管总局 信息中心;2. 中国计量大学)摘 要:互联网平台代表数字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形态,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深远。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针对互联网平台监测和数据开放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主要从政府监管和服务的视角,对国内互联网平台监测技术和数据共享开放的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数据开放的几种模式,探讨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数据开放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平台监测,数据开放,互联网平台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5.004Research on Status and Measures of Internet Platform Monitoring and Data Opening: Taking Internet Platform Network Transaction Regulationas an ExampleZHANG Zhi-qing1 WEN Sheng-jun1 MAO Hai-jun2(1. 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2.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Abstract:Internet platforms represent a new form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ization, and their proportion in modern market economic activities is increasing, which has growing impac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dat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factor. Monitoring of Internet platforms and data opening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that must be faced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Internet platform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data sharing & ope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services, draws on several models of foreign data opening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data opening between Internet platform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words: platform monitoring, data opening, Internet platform0 引 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
各国大数据交易现状

各国大数据交易现状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及理解世界的方式。
从2008年开始,全球大数据交易市场已经初见端倪,"数据市场"、"数据银行",甚至"数据公约",交易市场在国外已经开始出现。
尽管大数据交易在国外快速发展,但大数据交易在国外各国的环境不一样,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做这个行业的规范,包括与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去沟通等,这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对于海量并且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来说,存储已然不是最终目标,如何从数据中获得包括商业价值在内的红利,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大数据所蕴含的重要战略意义,纷纷开始在国家层面进行战略部署,以迎接大数据技术革命正在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1.美国:收集数字资料美国是对大数据理论最早研究、最早商业应用,也是政府最早提出大数据战略的国家,这一切都奠定了美国在大数据领域居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从2009年开放数据平台,到2012年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再到2014年6月白宫发布《美国大数据白皮书》,美国政府对大数据的政策支持、产业推动和监管规范可谓走在世界前列。
在美国,数据收集与将大数据造福大众有着较长的历史。
美国的人口普查从来没有仅仅进行简单的人数计算,而是收集一些更为具体的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人口统计信息。
大数据真正的开始,则是缘于奥巴马总统上台。
2009年开始,奥巴马政府将大量资料库向公众开放,并且将许多数据公布在美国政府的中央信息交换库网站上。
2.英国:政府带动企业英国政府为大数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大数据时代下努力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带动英国整个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
从公共卫生服务、气候信息、地理信息等有优势的领域着手,逐步实施大数据战略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公共数据开放现状
公共数据是国家的重要财产,用好公共数据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国民生活质量,目前世界各国公共数据向企业和市民开放的趋势正在日益加强。
美国在2009年设立“”门户网站,将政府和主要州、城市等持有的公共数据对外公开。
英国和巴西等50多个国家联合建立开放政府伙伴关系,按计划有序公开重要的政府公共数据。
欧盟从2003年开始着手公共数据公开,同年颁布的《欧盟指令》指出,成员国公共机构持有的数据需以有利于二次利用的形式对外公开,企业可将公共数据用于商业目的。
2007年,欧盟规定各国需共享地图等空间信息,2011年欧盟设立公共数据网站,提出了《欧盟开放数据战略》。
英国2010年开设“”网站,试水公共数据开放,政府规定各部委需公开重要公共数据,政府财政支出、犯罪高发区域、市政工程施工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需优先公开。
法国在2010年成立专门组织“ETALAB”负责推进公共数据公开,并负责协调各个部委间与数据公开相关的事宜。
巴西在2012年颁布《信息自由法令》,法令明确规定公共机构需公开数据,以提高政治的透明性和行政效率。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公共数据开放进程较慢,近年来日本各部委和民间团体等都在加速推进公共数据开放。
日本2004年制定《行政信息电子公开基本方针》,日本各部委基于此方针将各自持有的部分公共数据在网站上公开,但是由于未涉及重要数据且形式不统一,公开的数据未在民间得到有效利用。
2012年7月,日本的《电子行政开放数据战略》指出需以便于二次利用的数据形式公开数据,同时兼顾商业利用,消除公共数据在商业利用中的障碍。
由内阁官房和经济产业省、总务省主导战略实施,内阁官房负责数据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并提供使用公共数据所需的工具。
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先于其他部委实施公共数据对外公开,并提出“DATA METI”构想。
在实验性地进行数据开放后,经济产业省还将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共享数据开放的经验,开设网站公开各种统计信息、政策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应用程序。
总务省将构筑融合医疗、农业、行政等不同领域数据的信息合作平台,
以提供新的数据利用服务,外界可以利用应用程序获取各种数据,而且还将面向交通和灾害领域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
除政府部门外,民间团体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公共数据的灵活利用。
2012年7月,51个企业、团体和6个地方政府共同组建开放数据流通促进联盟,旨在通过产学官合作推进公共数据的有效利用。
联盟设置三个委员会,负责拟定公共数据利用所需技术、许可以及公共数据普及等事宜,对于已经公开的公共数据,需建立可二次利用的机制和许可体系,尽快建立可自由使用的公共数据环境。
2012年7月日本非盈利性机构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OKF)诞生,旨在促进公共数据的有效利用,其开发的开源软件CKAN对于构筑地方政府的公共数据门户网站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福井县鲭江市被称为“数据城市鲭江”,该市积极推进数据公开,人口、气温等统计信息以及市政设施等信息都以“XML”形式统一对外公开。
神奈川县横滨市于2012年底专门成立公共数据应用委员会,与大学、科研机构和市民组织联合探讨如何利用公共数据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新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