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喷失控得危害及原因
井喷及井喷失控案例教育-精品文档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
起钻前循环时间严重不够。该井4049.68m井深的循环一周需要 97min,循环迟到时间为62min。从录井曲线读值实际循环泥浆时 间是35min,即尚有1870m的环空容积钻井液为混气钻井液未排出 地面。这些尚在环空的气泡,甚至还可能有气柱,在起钻过程中, 不断滑脱,膨胀上升,导致溢流发生,使井内环空液柱压力进一 步降低,最后导致井喷。 在气层中钻进没有进行短程起下钻。起钻前没有进行短程起下 钻检测油气上窜速度,以确定起下钻作业的安全时间。致使起钻 安全时间不够,起钻中途发生溢流,进而导致井喷失控。
的现象。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12·23”特大井喷责任事故导致243人 被高浓度的硫化氢天然气夺去生命,4000多 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的 严重后果。 1990年10月11日的王15-33井井 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8万元。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19年12月23日发生的罗家16H井及2019 年12月2日发生的曲2井井喷事故,分别造 成60000余人和4600余人的紧急疏散。
防喷演习制度不落实
管理的因素
井控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不落实 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 不落实
打开油气层前的申报与 审批制度不落实
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不落实
井控例会制度不落实
地下有浅层气或油(水) 顶气或高压油气水层
承钻无任何实钻资料 可参考的区域探井
裸眼段低压易漏失层 和高压油气水层并存
环境的因素
浅部钻穿生产的油气 或注水井
造成的危害
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酿成火灾
1984年9月1日,位于印度尼西亚西 爪哇的帕西加里笛的PSJ-A探井井喷, 几秒中后着火,钻机在10分钟内烧毁, 当时的火焰高达130米,在方圆300米 内的噪音为100分贝。
浅谈修井作业过程中的井喷原因及控制措施

浅谈修井作业过程中的井喷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修井作业是石油勘探中的重要环节,但在作业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井喷现象。
本文针对修井作业中的井喷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井喷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加强井喷事故预防意识、规范作业流程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井喷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预案,可以有效降低井喷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修井作业, 井喷, 原因, 危害, 控制措施, 应急处理, 预防意识, 规范作业流程, 应急预案1. 引言1.1 修井作业介绍修井作业是指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井筒施工、完井和修井的过程。
修井作业是对原有井的施工技术调整和井筒结构修复的重要环节,具有维持油井产能、延长井的使用寿命等重要作用。
修井作业通常包括井下注水、充气、修井液压喷射、固井注水和各种井下作业等环节。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修井作业的难度和风险也在增加。
在修井作业过程中,井喷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现象,造成生产系统中断、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井喷主要是指地下水或岩层中的高压气体或液体突然涌入井筒的现象,可能会导致井筒失控,造成爆炸等严重后果。
为了减少井喷事故的发生,需要深入分析修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井喷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也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人员培训,以应对突发井喷事故。
通过规范作业流程、加强监测预警和合理调度,可以有效降低井喷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修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1.2 井喷现象概述井喷是指在井筒内或井筒与地层之间发生的急剧涌出大量砂土、泥浆、水、气体等物质的现象。
井喷现象通常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释放和井口周围的泥浆喷溅,给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井喷通常是由于井筒围岩破坏或者地层突发变化引起的,造成井喷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控制。
井喷现象的重要特征包括喷流量大、压力高、持续时间长等,对井下环境和设备造成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井喷事故的危害、预防与处理

量不合格,不按设计施工。 (5)防喷设备、工具不配套,设备故障等。
3。不可预见原因
(1)由于电测解释等技术问题,造成资料 分析失误。
报废井 ⑤
。井喷失控到了无法处理的时候,最后不得不把井眼报废。如新疆柯克亚地区的几口高产
深井,胜利油田的罗5井、新罗5井等。
造成大量资金损失 ⑤
。除上述五项都和资金有关的因素外,在处理井喷事故时,如灭火、压井、
钻救援井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赔偿因井喷而造成的其他一切经济损失。
一、溢流产生的原因
井喷事故的危害、预防与处理
井喷事故的危害
井喷失控是损失巨大、影响恶劣的灾难性事故。
损坏设备 ①
。如大庆油田的喇83井、杏5井都是因井喷失控将整套设备陷人地壳,四川气田
从 1957年到 1981年因井喷着火烧毁钻机 18台,如果把全国自建国以来各油田发生的这类事故做一个统计,其损 失是相当惊人的。
体往往使其下伏岩层丧失液体逸散的可能性,因而在盐岩层下面经
常存在异常高压。
储集层重新加压 8.
。本来是低压或常压储集层,由于注水注气使其变成高压。本来
是浅部的正常压力储集层,由于和深部地层连通,将深部地层压力传递到浅部地层,这种沟通的道路可能 是:老井套管损坏;老井固井质量不好;末下套管的报废井;漏失断裂带。
度,这是在新探区经常碰到的事。即使已经开发的老油田,由于注水开发的结果,地下的压力系统,已不是原来的压力系 统,有的开发层地层压力已经降到静水柱压力以下,但有的地层或个别区域由于注入水能量集中,形成了异常高压。这些 情况用现有的压力检测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在钻井时往往要打遭遇战。
井喷失控得危害及原因课件

存在浅层气或油(水)顶气或高压油气水层 裸眼段低压易漏失层和高压油气水层并存
施工井周围有注水井且未停注和泄压 承钻无任何实钻资料可参考的区域探井
浅部钻穿生产的油气或注水井
超高温、高含硫井的施工作业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2007年9月9日13:27 ,由大港20508队承钻的西60-8井在起钻时发生 井喷,13:30左右井口着火,由于远程控制台被火焰包围,未能及时 实施关井,最终导致井喷失控着火。 “9.9” 事故造成ZJ20K设备报废,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间接原因
◆喷出的天然气被柴油机产生的火花或其携带出的砂子与井架底座碰撞 产生的火花点燃。井喷发生后,当班柴油机司机停了带泵的柴油机,但 是,由于带动绞车和转盘的主柴油机在一个中间平台上,井喷喷势加剧 后难以接近,未能停止,喷出的气体可能会被点燃。 ◆井架工逃生不及时。在二层台上作业的井架工反应迟钝,在接上方钻 杆到发生井喷的21分钟内没有及时从井架撤离,失去了逃生的有利时机 ,着火后井架工被迫爬上天车从井架绷绳下滑到地面被大火烤死。
井喷失控得危害 及原因
目录 一、井喷定义 二、井喷失控的危害 三、井喷失控的原因 四、9.9井喷失控分析
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地
井喷 层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现场。
墨西哥湾漏 油事件是史 上环境污染 最严重的灾 难性事件。
井喷失控的危害
(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间接原因
◆关井程序未完成,导致井喷失控。司钻发出报警信号,班组各岗位按 “四·七”动作跑位过程中,替班副司钻听到关井信号后,没有跑向远程控 制台,而是去开节流管汇四号闸门;司钻在上提方钻杆过程中,躲闪喷 出的泥浆,造成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下坠,水龙头砸在转盘面上 且提环脱钩。正在跑向远程控制台的替班副司钻,在听到钻台碰撞声后, 没有继续跑向远程控制台实施关井操作,而是与站在场地上的技术员一 起跑上钻台,试图上提方钻杆关井,从而错失了关万能防喷器的有利时 机,最终导致井喷失控。
井喷失控得危害和原因

起钻
井漏 气
未能关井 滇黔桂油 井口刺坏 田
压井 钻具刺断 气 231.93 钻具断 四川
大宛齐
钻具内
3 105井 1996.7.28 冒泥浆 7.28
4
文13120
1996.8.10
发现溢 流
8.10
5 W24-23 1996.10.23
10.25
6
仙7井
1997.6.14
钻杆冒 泥浆
.6.15
10.25 4.5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管理原因
◆井队对浅层气潜在的井喷风险认识不足。该队未能认识到该井地处港 西地区,存在钻遇浅层气的可能,同时对浅层气的危害也没有充分的认 识,未采取任何井控安全提示和措施,班组人员思想麻痹,从而在起钻 前、起钻过程中、发生溢流、顿钻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 ◆井控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该队没有按细则规定进行短起下钻求 取油气上窜速度,验证泥浆密度是否满足压稳油气层;起钻拔活塞时, 未按规定接方钻杆循环,而是盲目起钻;发现溢流后没有及时关井,延 误了井控处置时间,使溢流演变成井喷、井喷失控,继而着火。
12 迪那2 2001.4.29 4.3 13 涩3-9 2001.9.08 14 T705井 2002.6.15
15 罗家H16 2003.12.23 1.1 16 曲2井 2004.12.04
4.29 9.9
4.29
6.15
12.23 12.2
14 16 钻进 压井 气
0
2 下钻 压井 气水
电测
起钻
38m钻铤 喷出
油气
电测
强行下钻 铤
气水
下钻通井
井喷
气沙 石
井喷失控的原因及危害

【论文摘要】“一五”到“八五”期间,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油田钻累计发生井喷失控271口,其中井喷失控后又着火的井81口,占井喷失控井的30%。
因井喷失控着火烧毁钻机和井喷后井口周围地层塌陷埋掉钻机的61口。
【关键词】井喷失控原因危害处理防御引言井喷事具有突发性,爆发力强、难控制、损失大等特点,六十年代大庆油田1205井队在钻井施工中发生过井喷事故,在油气勘探中,气测录井是利用气测录井仪器检测钻井液从井底返到井口所携带上来的烃类气体;在钻井过程中,只要油气层被打开,油气层内的烃类气体或多或少都要混入钻井液中被携带到地面上来,通过气测录井分析出气体含量大小,在判断油气层的同时,也能利用接单根气预防井涌、井喷事故发生。
一注水井的概念注水井的工作原理不同点是无清蜡CYB-250型,其主要作用是:悬挂井内管柱;密封油套环形空间;控制注水和洗井方式(如正注、反注、合注、正洗、反洗)和进行井下作业。
除井口装置外,注水井内还可根据注水要求(分注、合注、洗井)分别安装相应的注水管柱。
注水井可以转换成注水井。
注水井的井下管柱结构、井下工具遵循简单原则。
大多数情况下(笼统注水)50m处,对特定防腐要求的注水井,其管材应特殊要求,且必要时,油套环空采用三井喷失控的危害及案例分析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井喷失控是钻修井施工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3.1其危害可概括为六个方面:〔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2〕使事故复杂化;〔3〕井喷失控极易引起火灾和地层塌陷,影响周围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
造成污染环境,影响邻近农田水利、渔场、牧场和林场的生产建设。
〔4〕伤害油气层、破坏地下油气资源。
〔5〕直接造成设备毁坏、人员伤忙和油气井报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6〕涉及面广,在国际、国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2井喷失控的危害极大,举例如:违章操作,引起井喷事故:2000年10月5日,在齐108-25-1起井隔热管施工,该井为补层后停喷下泵井,施工前没有按要求进行压井作业,当起管至85根时,井口出现少量溢流,现场操作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继续施工,起出全井油管后,进行下步工序,下放第一根油管时,发现溢流增大,因井内压力高,致使防喷井口坐不到四通平面上,发生井喷,后经抢险突击队制定强喷方案,采取用钢丝绳反加压的方法才将井口坐上,制服井喷。
井喷失控的危害及原因

感谢下 载
三、井 喷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间接原因
对高含硫高产量大斜度水平井的井控风险认 识不足。 现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差。
三、井 喷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管理原因
有制度,无落实。 监督不到位。 应急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
小结
提高技能 基础
及时发现 重要
正确处置 关键
绝 无 一 失 目标
感谢下 载
井喷失控 的危害及原因
塔里木钻井分公司 刘建宏
序:井喷就是事故 井喷失控就是灾难性事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一、井 喷 失 控 的 危 害 二、井 喷 失 控 的 原 因 三、井 喷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一、井喷失控的危害
1.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4.造成环境污染
2.打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酿成火灾 6.设备损坏
一、井喷失控的危害
7.油气井报废
1984年印度尼西亚PSJ-A探井 因井喷报废;1997年新疆玛扎4井 井喷,导致井眼报废。
二、井喷失控的原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原
因
分
工艺的因素
析
管理的因素
环境的因素
二、井喷失控的原因
井控安全意识淡泊 思想麻痹 侥幸心理
井控应知应会 和操作水平低
人的因素
风险识别和 应急能力差
三、井 喷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直接原因
➢钻进中有明显的直接油气显示但未采取任何措施。 ➢钻具组合中未安装钻具回压阀。 ➢起钻前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三、井 喷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直接原因
➢在气层中钻进没有进行短程起下钻。 ➢起钻时钻具内喷泥浆不作认真分析和处理。 ➢起钻过程中修理设备后未下至井底循环。 ➢起钻不认真灌泥浆,没有及时发现溢流。
井喷的危害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经验教训:从本次事故中吸取经验 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井喷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 完善井喷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井场管理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推进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井喷防控能力和水平
行业自律:加强企业自我管理,遵守行业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强学校教育: 将井喷危害的相 关知识纳入学校 教育内容,从小 培养学生对井喷 危害的认识和意
识。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及时发布井喷事故 的相关信息,让公 众了解事故的危害 和影响,增强公众 的危机意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加强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 报纸等媒体,加 强对井喷危害的 宣传报道,提高 公众对井喷危害 的认识和意识。
井喷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需要维修或更换
井喷还可能对周围环境造 成污染和损害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钻井工程设计、钻井作业规程和钻井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 钻井过程中的安全。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定期对钻井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 故障导致的井喷事故。
控制钻井液密度:根据地层压力和钻井工程设计要求,合理控制钻井液密度,防止地层流体 侵入井内,导致井喷事故。
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如应急管理部门、 消防部门等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 现场处置,如提供 技术支持、协助救 援等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 事故调查,提供相 关资料和信息
及时向公众发布 相关信息,消除 社会影响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在钻井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地层压力异常、钻 井液漏失等,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的井喷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井控操作证制度 不落实
管 理
坐岗、防喷演习 制度不落实
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 不落实
井控例会制度不落实
存在浅层气或油(水)顶气或高压油气水层
地 层 因 素
裸眼段低压易漏失层和高压油气水层并存 施工井周围有注水井且未停注和泄压 承钻无任何实钻资料可参考的区域探井 浅部钻穿生产的油气或注水井 超高温、高含硫井的施工作业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间接原因
◆关井程序未完成,导致井喷失控。司钻发出报警信号,班组各岗位按 “四· 七”动作跑位过程中,替班副司钻听到关井信号后,没有跑向远程控 制台,而是去开节流管汇四号闸门;司钻在上提方钻杆过程中,躲闪喷
出的泥浆,造成刹把失控,方钻杆连同钻具下坠,水龙头砸在转盘面上
钻 井 液
地 层 流 体
发现溢流不及时
钻 具 钻 井 液
地 层 流 体
起钻不灌钻井液或没有灌满
不及时校对 起出灌入
防喷器闸板心 子刺 井口连接法兰钢 圈或四通闸门刺 设备 因素
节流、压井管汇本体 或其闸阀、节流阀刺
高压防喷管线本体或 其连接法兰钢圈刺
司钻、远程控制台 及手动锁紧装置失灵
内防喷工具失灵
气割 压井
气水 气油
无井口
套管蹩爆 (年.月.日) 1998.3.22
溢流量 (m3) 5 3.2
失控 着火 时间 时间 (月.日) (月.日)
关井压力 (MPa) Pd 8.5 Pa 7.9 0
关井前 失控前 地层流 H2S含量 失控着火 地理区域 工况 工况 体 g/m3 直接原因 钻进 钻进 压井 压井 气 气 0.539 地下井喷 四川油田 关旋塞未 塔里木油 成功 田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管理原因
◆井队现场技术力量薄弱,井控关键工序现场技术监控不到位。当时只 剩下技术员和另一副队长在队,当班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司钻是参加 工作只有3年,井架工上班才5个月,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当溢流增大发 现后,现场处置不当,从而延误了关井、逃生的有利时机。 ◆随意替岗,直至乱岗。副司钻请假,该队未经现场培训就安排场地工 顶岗。场地工由于没有坐岗证,与井架工商量后擅自上井架,由于不具 备井架工的技能,发长笛信号后没有立即从二层台逃生;接替场地工原 井架工脱岗与机工在配电房聊天,没有在循环罐上坐岗、计量灌泥浆情 况。
总之,现场应严格执行油田井控 实施细则中的各项规定,制定并落实 行之有效的井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切 实做好溢流的预防、及时发现及正确 处置工作、达到绝无一失的目标。
刺 坏
刺 坏
刺 坏
设计的井身结 构不合理
制定的井控技术 措施缺乏针对性
工艺 因素
设计使用的钻具组 合不利于防漏喷
选择使用的井控 装置压力级别低 设计与实际的钻 井液密度偏低
处理溢流、井 涌的方法不当
发现溢流后处理不当
关井出错
井控管理、干部值班 制度不完善
打开油层审批、工作监 督检查制度不落实
井喷失控的危害、原因
目录 一、井喷定义 二、井喷失控的危害 三、井喷失控的原因 四、9.9井喷失控分析
井喷
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地 层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现场。
墨西哥湾漏 油事件是史 上环境污染 最严重的灾 难性事件。
井喷失控的危害
(1)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
1.1
12.23
起钻
关井
气
151
16
曲2井 2004.12.04
12.2
起钻
浅气层
井控安全意识差思 想麻痹、侥幸心理
不熟悉或不执行 井控实施细则 人员 因素 不执行或未制 定井控技术措施
井控应知应会 和操作水平低 风险识别和 应急能力差
关井时出现误 操作
起钻过快,抽吸诱喷
油气层段起钻速 度不能超过 0.5m/s
4 5 6
1996.8.10
8.10 10.25 10.25 4.5 5
电测 下钻通井 起钻
W24-23 1996.10.23 仙7井 1997.6.14 钻杆冒 泥浆
.6.15
7 8
玛4井 高7-3井
1997.9.27 1998.2.11 4
9.27 2.11
.9.30 .2.12 0 16
钻进 钻进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管理原因
◆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而副司钻没有跑向远程控制台,却去打开四 号平板阀,然后才去远程控制台,中途在钻台前遇到值班干部问方钻杆 在井内如何关井,看到顿钻后,没有继续去远程控制台关井,从而错失 了关万能防喷器的有利时机,导致了井喷失控。 ◆对技术员管理不严。20508队原第一技术员调整到新组建钻井队,由 第二技术员担任第一技术员,原大港第二钻井公司没有对该技术员的能 力认真评价,造成带病上岗。而主要的病是对井控知识的匮乏和没有责 任心,钻开油气层起钻不搞短起下,值班不在岗位,当发生溢流不到现 场进行组织。
直接原因
该井钻遇气层,在起钻前活动钻具时,由于循环压耗的丧失和钻柱上提 的抽吸作用,致使地层气体侵入井筒并上窜;起出12柱钻杆后循环泥浆 使得已进入井筒的气体快速上移膨胀,形成溢流;由于现场判断失误、 处置不当,没有果断关井,致使溢流发展为井喷;正在运转的主柴油机 或井口喷出的地层泥砂打击井架产生火花,引发喷出的气体着火;由于 风向影响,远程控制台被井口火焰包围,失去了最后关井机会,致使井
12 13 14
迪那2 涩3-9 T705井
4.3
4.29 9.9 6.15
4.29
14 0
16 2
钻进 下钻 电测
压井 压井
气 气水 油气
地面管线 塔里木油 爆炸 田 四通刺漏 青海油田 未安装全 封、环形 塔河油田 胶已刺 抢装回 压凡尔 四川油田 失败 滇黔桂油 田
15 罗家H16 2003.12.23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管理原因
◆井队对浅层气潜在的井喷风险认识不足。该队未能认识到该井地处港 西地区,存在钻遇浅层气的可能,同时对浅层气的危害也没有充分的认 识,未采取任何井控安全提示和措施,班组人员思想麻痹,从而在起钻 前、起钻过程中、发生溢流、顿钻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 ◆井控管理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该队没有按细则规定进行短起下钻求 取油气上窜速度,验证泥浆密度是否满足压稳油气层;起钻拔活塞时, 未按规定接方钻杆循环,而是盲目起钻;发现溢流后没有及时关井,延 误了井控处置时间,使溢流演变成井喷、井喷失控,继而着火。
序号 井号 失控 着火 溢流时间 溢流量 时间 时间 (年.月.日) (m3) (月.日) (月.日) 1994.6.1 1995.12.25 井漏 2.2 钻具内 冒泥浆 发现溢 流 6.1 12.30 6.2 4.2 7.5 关井压力 (MPa) Pd Pa 关井前 工况 失控前工 地层 H2S含 况 流体 量g/m3 直接原因 地理 区域
口敞喷失控、着火。在二层台上作业的井架工反应不及时,没有及时从
井架撤离,失去了逃生的有利时机,是导致井架工从井架绷绳下滑落入 火中丧生的直接原因。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间接原因
◆起钻时作用到气层的当量泥浆比重降低,使得地层气体大量侵入井筒 。本井在钻进和循环工况下正常,证明当时的泥浆静液柱压力加上循环 压耗是可以平衡地层压力。特别是起钻前,修理液压大钳时未循环泥浆, 而是在井底5~13m范围内进行了11次共计23分钟的上提 下放钻具。 ◆发生溢流后未及时关井。由于值班干部脱岗没有在现场,遥控指挥; 司钻一味地等待值班干部(技术员)的指令,没有及时果断关井,致使 溢流发展为井喷。
1 2
陆参 1井
渡1井 大宛齐 105井 文13120
起钻 压井
井漏 钻具刺断
气 气 231.93
未能关井 滇黔桂油 井口刺坏 田
钻具断 四川
3
1996.7.28
7.28
起钻
38m钻铤 油气 喷出 强行下钻 气水 铤 井喷 压井 气沙 石 气
溢流未及 塔里木油 时发现 田 井内4根钻 中原油田 铤冲出 未装井口 长庆油田 无井口 青海油田 塔里木油 田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管理原因
◆员工井控培训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差。该队人员取、验后,缺少实际 能力培训,特别是缺乏有针对性地实际演练。识险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差 ,致使在井控突发事件时,班组人员不能正确关井和应急逃生。该队技术 员、正副司钻应变能力差,当工况与“四·七”动作不符时就束手无策。 而且实习技术员(取井控证才5个月)在循环罐观察出口槽发现停泵返出量 已经很大,不知是溢流,而是还回宿舍问技术员,错过了关井近10分钟的 时间。井架工(死者)在接方钻杆直至听到关井信号后,未及时撤离二层台 逃生,错过了有利的逃离时机。
且提环脱钩。正在跑向远程控制台的替班副司钻,在听到钻台碰撞声后, 没有继续跑向远程控制台实施关井操作,而是与站在场地上的技术员一 起跑上钻台,试图上提方钻杆关井,从而错失了关万能防喷器的有利时 机,最终导致井喷失控。
案例:大港“9.9”西60-8井的井喷失控着火事故
间接原因
◆喷出的天然气被柴油机产生的火花或其携带出的砂子与井架底座碰撞 产生的火花点燃。井喷发生后,当班柴油机司机停了带泵的柴油机,但 是,由于带动绞车和转盘的主柴油机在一个中间平台上,井喷喷势加剧 后难以接近,未能停止,喷出的气体可能会被点燃。 ◆井架工逃生不及时。在二层台上作业的井架工反应迟钝,在接上方钻 杆到发生井喷的21分钟内没有及时从井架撤离,失去了逃生的有利时机 ,着火后井架工被迫爬上天车从井架绷绳下滑到地面被大火烤死。
9
温泉4井
10 吐孜1井 1999.11.22 2000.12.07 事故处理 2000.12.17 16:00-19: 00 2001.4.29 2001.9.08 200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