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国歌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欣赏《国歌》培训课件.docx

大班音乐欣赏《国歌》培训课件.docx

大班音乐欣赏《国歌》音乐欣赏:国歌执教:王崇崇2010-9-9设计意图:国歌、国旗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国庆节来临之际,让幼儿通过学习国歌等相关知识,体验国歌、国旗和国徽的庄严、神圣。

一、活动目标1、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的国歌,感受其节奏明快,雄壮有力的风格特点。

2、对国旗、国徽有初步的了解。

3、通过唱国歌体验国歌的庄严、神圣。

二、活动准备。

1、国旗、国徽图片,国歌曲谱一副。

2、搜集与国歌有关的各种活动、场和的图片,国歌作者聂耳、田汉照片。

3、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1、听《义勇军进行曲》学习解放军踏步进场。

2、提问:“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在哪里听过?教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中国的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出示曲谱)3、再次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幼儿倾听,请幼儿说一说听这首乐曲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4、播放音,幼儿可听做作来表达自己首音的感受。

(二)、欣国歌,了解国歌、国旗、国徽。

1、提:你知道什么候要正式播放国歌?2、教出示各种播放国歌合的片,(升国旗、奥运会、开各种正式会、接待外国友人⋯⋯)3、首曲是作出来的?(出示田、耳照片,并当的作背景做介)4、幼儿听国歌,在了解其作背景的基上一步感受曲的格,可自由模仿解放叔叔等作来加深体。

(三)束活。

1、向幼儿介在参加升国旗式要行注目礼。

2、全体教、幼儿及家听音唱国歌体国歌的庄神圣,并束本次活。

小学音乐课程《国歌》教案

小学音乐课程《国歌》教案

小学音乐课程《国歌》教案小学音乐课程《国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了解、接受)(2)认识并学唱三连音。

(了解、初步学会)(3)认识并学唱重音记号。

(了解、初步学会)(4)学奏口琴7、1两个音。

(了解、模仿)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风格,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2)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歌曲、三连音、重音记号、力度记号1、师: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

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

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

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3、复听全曲:通过分段欣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

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4、再次完整地欣赏,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

复听后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演奏形式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巩固全曲。

小学音乐课程《国歌》教案「篇二」材料准备:PPT、录像、音乐、地图、图片等。

经验准备:知道我们是中国小朋友;会初步地看懂地图上的一些著名景点等。

音乐教案-《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音乐教案-《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音乐教案-《国旗国旗红红的哩》[教学目标]一、操作1.指导学生用明亮而有弹性的歌声赞颂五星红旗,以欢快的情绪唱出少年儿童对五星红旗真挚的爱心。

2.唱准do、re、mi的音高,及由这3个音组成的旋律短句和短歌,并能用乐器吹奏;按指定节奏把旋律写完整。

3.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二、认知1.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线、间。

2.认识do、re、mi的音位。

三、情意1.通过《国歌》铿锵有力的歌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热爱。

2.以欢快、跳跃的歌声,表达少年儿童对五星红旗真挚的爱心。

第一教时;欣赏《国歌》,完成课后练习,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教学设计]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线、间。

(2)认识do、re、mi的音位和音高。

2.难点:用已学过的节奏进行编配演唱。

二、突破口1.运用认认、练练的方法,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巩固学生对音位及音高的认识。

2.将学会的do、re、mi3个音结合一二年级学过的各种节奏型进行编配演唱。

一、欣赏《国歌》2、欣赏后谈感想3.欣赏第二遍,把3个“起来”、“前进’’的旋律进行用线条表示出来。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唱《国歌》。

说明欣赏时,要指导学生在铿锵激昂的歌声中展开联想,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抗日战争中千万民众跟着共产党前赴后继、奋起抗战,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情景。

用听、读、唱、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最后,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小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听听、唱唱,并且目送国旗冉冉上升,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以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目的。

(二)认识高音谱号和五线谱各线、间的名称,唱名do、re、mi的音高音位。

1.出示五线谱及高音谱号。

2.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五线谱各线、间的名称,并且用自己的左手当作五线谱边指边说(把手放在桌上,“下加一线”可用一支笔代替)。

”3.对照键盘上的位置听一听do、re、mi3个音的音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音乐欣赏:《绣红旗》。

教学目标:1、通过标准而有感情的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重点与难点:1、重点:有表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难点:(1)弱起和三连音。

(2)理解和体验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其表现意义。

教学准备:1、录音机、磁带、《江姐》的录像片段、vcd、电子琴。

2、《国歌》诞生和“开国大典”的相关历史资料、聂耳生平、江姐的故事、各种《国歌》奏响时的场景图片。

教学过程:(一)上课(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唱歌导入:1、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有小号演奏的曲调。

(跟《国歌》的开头相似)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二)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范)。

(2)教师指导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小声哼唱)(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 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 引导学生随琴声和录音视唱乐谱(包括前奏)。

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唱准节奏。

(7) 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教版
3.学会正确演唱国歌,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
4.了解国歌演奏场合的礼仪,培养对国歌的尊重和热爱。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欣赏和演唱国歌的过程中,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教版》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国歌,感受音乐的雄壮与激昂,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水平。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国歌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国歌的深层含义,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力求更加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关注课堂节奏的把握,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歌,感受音乐的魅力。
2.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学唱国歌,锻炼音准、节奏和表情的掌控能力,提升音乐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参与国歌演唱的过程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增强团队意识。
4.增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掌握国歌演奏场合的礼仪规范,懂得尊重和爱护国家象征。
-国歌演唱的表情与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国歌所蕴含的爱国情感,通过演唱时的表情和情感传达出来。
举例:在讲解国歌的基本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国歌的创作者聂耳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国歌意义的理解。
2.教学难点

(花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1 欣赏 军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1 欣赏 军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案

(花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1 欣赏军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四年级美术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欣赏并了解我国的国歌,通过欣赏和分析国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辨识简单的音符,具备一定的节奏感和听力。

但是,对于国歌的深入了解和欣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国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知道国歌的创作者和创作时间。

2.通过欣赏和分析国歌,使学生能够感知国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知道国歌的创作者和创作时间。

2.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分析国歌,使学生能够感知国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知道国歌的创作者和创作时间。

2.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国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国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国歌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图片和音乐。

2.教学视频:关于国歌的演奏和合唱视频。

3.黑板:用于板书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国的国歌吗?国歌的创作者是谁?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以下问题:a.国歌的旋律是怎样的?b.国歌的节奏和和声是怎样的?c.国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国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1课欣赏军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1课欣赏军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1课欣赏军乐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本课将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接触过国歌,对国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歌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如何正确演唱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知道国歌的正确演唱方式。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掌握国歌的正确演唱方式。

2.教学难点: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培养学生的合唱水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合唱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国歌及其它相关音乐。

3.准备合唱谱,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2.呈现(10分钟)播放国歌及其它相关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国歌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国歌,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纠正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发音。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国歌合唱比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合唱水平。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重要性和正确演唱方式。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并与家人一起演唱国歌。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与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与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与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听赏与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本节课通过学习国歌,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歌,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简单的跟唱。

但他们对国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国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歌,知道国歌的由来和意义。

2.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跟唱国歌,并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国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国家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跟唱国歌。

2.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国歌的由来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视听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国歌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国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授:教师示范唱国歌,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并在过程中讲解国歌的节奏和旋律。

3.练习:学生自主练习跟唱国歌,教师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跟唱国歌,教师评价并指导。

5.欣赏:教师播放其他国家的国歌,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感受我国国歌的独特之处。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意义和爱国情怀。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国歌的由来、国歌的节奏和旋律、爱国情怀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跟唱效果、对国歌的理解和感悟等方面。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国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国歌是我国的象征,熟悉国歌的旋律,感受国歌雄伟庄严的风格。

2.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做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3.引导幼儿哼唱国歌,让幼儿懂得播放国歌时要严肃。

活动准备:
1.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开国大典的影像。

2.PPT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感受歌曲《国歌》的气势
1.欣赏后提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听到的?”
2.观察国歌的录像,知道歌曲的全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说自己的感受。

3.联系歌词进一步感受《国歌》音乐雄壮有力的情绪。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很有力,很神气),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幼儿说出,教师唱出来)
二、了解国歌的性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1.通过观看《开国大典》录像,知道国歌代表着国家和民族
2.师: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奏的音乐,什么时候唱国歌?
展示图片:开大会时,运动员颁奖时,检阅部队时,迎接贵宾
3.学会行注目礼
师:我们听到国歌时应该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要立正,行注目礼
4.升国旗奏国歌
全体起立,身体站正行注目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