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专题共43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的理论基础

在理解经济效果时注意三点: 在理解经济效果时注意三点:
1.经济效果必须反映所得和所费的相对关系。 .经济效果必须反映所得和所费的相对关系。 产量、产值、投入、成本不是经济效果; 2.产出的反映。 .产出的反映。 产出可以用数量(收入、产量)、质量 数量( 质量(合格率、 数量 质量 返修率、一级品率等)、时间 时间(建设期、达产期等)、 时间 价值(产值、增加值)四方面 四方面的内容来反映。 价值 四方面 3.投入的反映。 .投入的反映。 包括直接消耗 直接消耗(原材料、人工、生产车间的折旧 直接消耗 等)、间接消耗 间接消耗(管理、组织成本等)、劳动占用 间接消耗 劳动占用 (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土地、人力等)。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 =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 ) 劳动成果 劳动成果( ) 劳动消费 劳动消费( ), ),可 经济效果(E)=劳动成果(Y)/劳动消费(L),可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1)E↑=Y→/L↓ 劳动成果一定 劳动消耗减少 )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2)E↑=Y↑/L→ 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一定 )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 劳动消耗少量增 ) 加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 劳动消耗大量减 ) 少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减少 (5)E↑=Y↑/L↓ 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减少 ) 增产、 增产、节约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总结词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详细描述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静态分析主要
考虑一次性投资和收益,而动态分析则考虑时间因素和折旧。
03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包括对各种农业技术的综合评价、对区域农业
发展的规划评价以及对政策措施的效应评价等。
农业技术的投资决策
农业技术投资的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资源配置,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 境。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农业生产技术 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门学科来研究农业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项目评估
对已实施完成的农业技术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借 鉴。
农业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共赢。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融合
推动农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生态,促进农 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5)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5)


1 2
ij ln X i ln X j u
i 1 j 1
26
最小二乘法 OLS
特点 要素弹性不变; 模型形式固定; 计算结果粗略 须事先知道要素弹性 结果中含有其他因素 的作用
侧重于测算技术效率 估计方法复杂
模型形式设定放松; 同时考虑了偏性和中 性技术作用; 估计方法简单
TFP指数法
即:
TFPT st lnTFPst ln( (总 总投 产入 值指 指数 数))sstt
TFPst
1 n 2 i1
(is it )(lnyit
ln yis )
1 n 2 i1
(is it )(lnxit
ln xis )
Ø 总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指一
个生产单元(企业、行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总产出和总投入之比。它常用作衡量一个行业或地区 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性指标,TFP的增长则是科技进步、效 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提高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与广 义科技进步内涵的相同内容,因此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等同于广义科技进步率。根据定义,时期s、t的总要素生 产率TFPs、TFPt可分别表示为:

2
汤氏指数一般写成对数形式:
ln QT ST

n is
i1
it
2

ln qit
ln qis
这种对数形式为实际计算提供了方便。
33
TFP的度量 ——常用的生产率指数
汤氏指数运用
令x y 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的数量,ω、υ分别表示产出和 投入的价值份额,下标ij分别表示第i种产出物和第j种投入 物,下标st表示不同的时期(或地区、或企业)。在大多数 实证研究中所计算的汤氏生产率增长率的形式为: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动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对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帮助农民和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 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农业技 术经济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学科。
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2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将新的农业科技成 果引入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新趋势
01
02
03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 物,提高抗逆性和产量, 降低环境污染。
精准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 产的精准监测、智能决策 和高效管理。
可持续农业
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 性,采用生态友好型农业 技术,降低农业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量。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帮助 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 化,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的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为农 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 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

3农技经理论

3农技经理论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学习目的:理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是农 业技术经济学应用的基础,掌握基本概念与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要求 学习要求:

把握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要点 ?学会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与指标体系设 计的基本要求
1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12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效益) 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方案、技术 政策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及贯彻时,劳动消耗同取得的劳 动成果之间的价值量的比较。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由于所评价的内容、标准不同,可以 分为绝对技术经济效果和相对技术经济效果。 绝对技术经济效果,是指某一技术方案或某项技术措 施形成的投入产出间的比值或差额,可用来确定技术 方案或措施本身的经济效果。 相对技术经济效果,是指两种或多种可行技术方案之 间,或新技术方案与对照技术方案之间经济效果的相 对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选出最佳的技术方案或措 施,一般用相对技术经济效果来进行技术方案的选优。

要素替代

16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与 指标体系

进行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涉及内容广泛, 重点包括:
确定评价原则 选择技术方案 选用分析方法 明确评价程序 资料采集与整理 建立指标体系

17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4
经济效益是获益性概念

经济效益,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 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是生产经营活 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计算公式与经济效果 相同,但要扣除成本以体现有益性:

20160906第一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绪论)

20160906第一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绪论)

2020/9/3
3
1.1.1.1 农业的相关概念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农业”,是指生产农副产品的这个产业。
农业是个庞大、复杂的产业部门,在农业产业系统中,从整个农业物 质的社会生产过程看,可以把它分成三个经济上相互关联的部门。
农副产品的消耗分配部门,包括轻 工业、商品和其他服务部门 。Biblioteka 产中农副产品生产与 加工部门
引进苏联科学技术:计划工作、基本建设工作; 社改基本完成后提出技术改造要注重经济效果; “大跃进”、“浮夸风”、“只算政治帐、不算 经济帐”;
起始阶段(1959-1965)
农业技术经济学
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
党中央制定的《1963-1972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于光远 《新建设》1963年第5期 “加强农业技术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科学。
后者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产力中物质技 术因素的组合,寻求最优方案。
后者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产力中物质技 术因素的组合,寻求最优方案。
18
1.2.1 形成的历史背景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社会化,农 产品变成了以交换为主要目的商品。生产者重视价值观念,他 们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由于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生产既要及时掌握经济信息,认真选择项目,发挥优势,又 需要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以便从产值、成本、价格、利润等 的相互消长关系中,研究投入和产出间的变动比率,分析经营 目标实现的程度。
技术有软硬之分
一般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工具、设 备的总称。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具有三种形态:
物化形态,指生产工具、人工饲料、肥料、农药、良种等,是 物化的智力;

农业经济学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农业经济学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然而,随着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价格相对于土 地价格持续下降,以及来势凶猛的生物技术的进步 ,给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完全不同于美国的新 契机。
29
日本模式(二)
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 ,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从而迫使日 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
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
劳动成果 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劳动成果: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劳动成果。
3
(1)经济效果: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强调在技术上达到
目的的质和量。
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力求统一。 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
2024/9/8 33
(生产力系统、组合木桶、均衡、替代)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技术进步的动力?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从发达国家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 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这是物质基础;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是组织保证。
31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结果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初始生 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1880~1960年间,达 到了接近的农业和生产率的增长。
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 小国家的行列。
32
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趋势

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六章

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六章
三是与前两项变革相适应的管理技术的兴起。社会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多种技术的组合等等,都要求在农业中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成就,采用各种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前两大类的技术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管理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体系中的组合性要素。
上述三条途径形成的农业技术进步,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构成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当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是在扬弃传统农业技术的落后部分,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符合客观规律的优良传统技术,也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来源组成部分。
3、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首先,它能高产优质(如前述)。第二,它能提高农业的集约边际。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水平有一个最高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出现土地报酬递减。经济学上把这个投入的最高限度称作集约边际。集约边际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集约边际会不断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它能实现规模效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化劳动手段的应用,能促使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扩大,进而引起平均成本的降低,实现规模效益。第四,它能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为农业提供高效率的劳动资料和高质量的劳动对象,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并用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所有这些都促使农业生产要素的率不断提高。第五,它能拓宽生产领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农业本身向着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另一方面将逐步拓宽农村的生产领域,改革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总体上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
4、改善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农业技术的进步,将使农业资源的配置逐步发生变化。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增加农业资源的供给量;另一方面,它将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还将促进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专题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