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

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

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政策的调整,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的评价是否真正与农村经济的实际增长相符,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经济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

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村经济的最明显贡献就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改良品种、肥料和农药等农业技术手段,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增加。

由此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科技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的产业结构。

随着科技的应用,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产业得到了发展。

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科技进步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更加精准,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农业科技的推广也提高了土壤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开展。

这种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长期生活的离不开。

四、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的最直接帮助是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得农民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收入。

同时,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农民教育水平提高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农民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农技培训和科技推广活动使得农民接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

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民利用科技创业和转型。

农民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农村经济发展效果评估

农村经济发展效果评估

农村经济发展效果评估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重点。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1.农村产业的扩大规模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农村产业规模的扩大。

随着农村产业的不断拓展,农民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通过评估不同地区农村产业的增长率以及产业结构的改善情况,可以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2.农产品的增产与质量提升农产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农产品的增产与质量提升可以直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效。

通过比较不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可以了解到农业技术进步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而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3.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情况,可以了解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而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4.农民收入的增长评估农民收入的增长是评估农村经济发展效果的一项关键指标。

通过调查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和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到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和速度,从而评估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

5.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也应该考虑到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

通过评估农村就业机会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于农村就业的影响,从而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6.农村人口流动情况评估农村经济发展效果还需要考虑到农村人口流动情况。

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通过评估农村人口的迁移情况、农民工数量以及流动的原因等,可以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程度,从而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7.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评估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可以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从而评估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

第五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第五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第五章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之间、生产成果与劳动消耗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等,这都是经济效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是依据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理论概念确定的,主要包括:农业劳动产品有用效果的分析;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消耗的关系;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占用的比较等。

一、农业劳动产品有用效果的分析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产出的产品成果,可以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评价。

从使用价值方面评价是衡量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就是考察有用性成果;从价值方面评价是计较生产的产品价值给生产单位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即考察收益性成果。

如从广义来说,产品成果还包括受益性成果的评价。

从使用价值方面评价,需要分析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产品种类与量度的关系农产品种类繁多,每种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又有质与量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的质是指物质产品效用的性质,如粮食和猪肉都有使人获得营养这种效用,而棉麻则有使人获得纤维这种效用。

使用价值的量是指产品的某一效用性质的量的量度。

一种产品可能有多方面的效用;不同种类产品有不同性质的效用,也可能有某一方面相同的效用。

因此,对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进行评价时,产品有用效果必须具有同质性,只有同质产品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不同种类的产品,由于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不同的计量单位,所以直接用产品量来衡量有用效果的数量便不可能。

例如粮食和猪肉都有使人获得营养的近似效用,这就可以根据经济评价的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同一的营养单位尺度计算它们共同效用的使用价值量。

而猪肉和棉花则没有相同性质的效用,因此,两者是不能以使用价值量来统一计量的。

完全相同的农产品,则可直接用实物产品量来衡量。

(二)产品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产品质量是指每种农产品内在或外在的质地的好坏,它是以一定的使用价值数量界限来表示的,或者是按一定的规格来确定的。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










德 尔 菲 法
层 次 分 析 法
模 糊 评 价 法
主 因成 子分 分分 析析 法和
变 异 系 数 法
灰 色 关 联 度 法
熵 权 系 数 法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四)综合评分法的应用
1.建立指标体系
元素与元素的重要性之比为 bji 1/ bi j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2)层次单排序 (3)检验一致性,最后层次总排序。
指数 权重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0.46 0.04 0.25 0.25 0.2 0.4 0.4 0.06 0.29 0.65
农户甲
农户乙
作物品种 面积
平均产量
总产量
面积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公顷)
平均产量 (千克/ 公顷)
总产量 (千克)
水稻
0.67
7500
75000
1.33
6750
135000
玉米
1.33
4500
90000
1.33
3750
75000
小麦
1.33
3000
60000
0.67
2700
27000
劳动净产率 劳动盈利率
资金生产率 资金净产率 资金盈利率
成本产值率 成本净产率 成本利润率
1.土地生产率指标
(1)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或产值
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或产

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2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和标准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标准
一、评价原则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局部技术经济效果与整体技术经济效果 的统一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4.可比性原则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正确处理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
(2)国家或社会利益与集体或个பைடு நூலகம்生产者 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章
§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
§2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和标准
§1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
一、农业劳动产品有用效果的分析 二、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消耗的关系 三、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占用的比较
一、农业劳动产品有用效果的分析
1.农业技术有用效果衡量的两个方面 2.使用价值评价注意 3.利用价值指标衡量评价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1.农业技术有用效果衡量的两个方面:
(1)使用价值(考察有用性成果) (2)价值(考察收益性成果)

2.使用价值评价注意:
(1)产品种类与量度的关系; (2)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不同质量的同种产品需要折合为一定质 量标准的产品数量) (3)社会需要与农产品种类、数量和质 量的关系。
三、农业有用效果与劳动占用的比较
1、农业生产的劳动占用比其他生产部门时间长, 数量大。 2、农业机械是劳动占用的重要部分。 农业通用机械(拖拉机和农用汽车):单位农产品 的占用量少 农业专用机械(各种作物的收获专用机械) :单 位农产品的占用量大 3、农业生产性建筑物(仓库、畜舍、渠道、水井 等) 造价低,利用率高,使用年限长——经济效果好 4、种公畜和生产母畜(包括种禽) 充分利用生产性能旺盛期 ——经济上合算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四章评价指标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四章评价指标

生态效果分析指标
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管 理、土壤肥力和水土流失指标、 自然灾害发生率、生态资源动 态指标
经济效果目的指标
01 产量计划完成率
03
主要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含 义,计算与应用
主要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
1.土地生产率指标组
土地生产率 = 产品量\产值 ÷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产量\产值= 产量\产值 ÷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 (农产品产值 -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土地 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纯收益 = (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 ÷土地面积
科学、实用 系统、全面 简便、易行
应注意的问题
复杂问题简单化 缺乏科学态度,存在主观随意性 指标繁琐,主次不分; 指标含义不明确,计量内容不一致,尺度不统一
02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
作用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与构成
经济效果衡 量指标
土地生产率、劳 动生产率、单位 产品成本、收益 与利润等
答案
• (1)追加投资回收期也叫补充投资回收期,是指两个方案投 资总额差和成本总额差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追加投资回 收期 = (K1-K2) ÷(C2-C1),其中K1,K2指的是同一用途的 两种投资金额;C1,C2是同一用途的两种成本总额或利润总额
• (2)(12000-10000)/(3000-2500)=4
投资总收益 =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x投资年收益额)÷投资 总额 】x100%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系数 = 年利润增加额(或年成本节约额) ÷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投资年利润率 = (年平均利润增加额 ÷投资总额)x100%
追加投资回收期 = (K1-K2) ÷(C2-C1) K1,K2:同一用途的两种投资金额; C1,C2:同一用途的两种成本总额或利润总额.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农户甲
农户乙
作物品种 面积
平均产量
总产量
面积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公顷)
平均产量 (千克/ 公顷)
总产量 (千克)
水稻
0.67
7500
75000
1.33
6750
135000
玉米
1.33
4500
90000
1.33
3750
75000
小麦
1.33
3000
60000
0.67
2700
27000
元素与元素的重要性之比为 bji 1/ bi j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2)层次单排序 (3)检验一致性,最后层次总排序。
指数 权重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0.46 0.04 0.25 0.25 0.2 0.4 0.4 0.06 0.29 0.65
(三) 规范化 评价阶段
(二) 自发式 管理评价阶段
(一) 自由评价阶段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现状
(一)国外关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二)国内关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生产函数法
指标分析法
生产率、物质消耗、品种质量、人员素质等
有机稻鸭萍共作 1.15 0.77 1 1.18 1.2 1.33 1.12 1.2 1.56 2.13 制
常规耕作制
1 111 111111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3.确定指标权重 (1)建立判断矩阵。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一、引言农业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

本文将探讨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构建1. 农产品产量指标农产品产量是衡量农业技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统计农产品的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来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

2. 农产品质量指标农产品质量是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结果之一。

可以通过评估农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等指标来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

3. 劳动生产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技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统计单位面积或单位劳动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来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

4. 资本效率指标资本效率是衡量农业技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统计单位资本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来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

5. 能源效率指标能源效率是衡量农业技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统计单位能源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来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

6. 农业环境效果指标农业技术应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评估农业技术应用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的影响来评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果。

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应用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应用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和政府进行决策和管理。

通过对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估,可以确定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评估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可以确定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农业生产力通过评估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可以发现农业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力。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估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可以发现农业技术应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 支持农业政策制定通过评估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参考,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学
第四版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内容概要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作为新兴的科学理论和分
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经济各个领域, 已成为指导政府公共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
工具。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农业技术经
济效果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农业技术经 济效果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掌握农业技术经济效 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掌握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方法并能够结合实例对农业技术项目进行经济、
(一)前期准备

评价项目的识别
评价任务的组织 编制评价任务大纲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二)评价设计

分解评价任务
运用逻辑分析法开发指标体系 完成评价实施方案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设计流程图
评价任务分解 ( 1 )理解评价任务大 纲 ( 2 )评价任务分解与 分工 (3)案卷分析 (4)确定利益相关者 (5)完成基础信息表 开发评价指标体系 (1)理解关键问题 (2)开发指标体系 ( 3 )明确证据及来 源 ( 4 )选择证据收集 方法 (5)形成评价框架 完成评价实施方案 (1)设计访谈、座 谈会问题清单、调查 问卷 (2)实施时间安排 (3)形成评价实设计
(三)实施评价 (四)评价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程序图
前期准备
逻辑分析
评价设计
社会效果指标 案卷研究 访谈法
经济效果指标
生态效果指标
实施方案
实施评价 座谈会 问卷调查 实验法 形成评价报告 对比分析 因素分析 综合评分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水稻不同耕作制单位面积经济效果情况比较表
指标 投入成本(元/公顷) 产值(元/公顷)
有机 单作制 3150 17940 5.70 14790 470 1800 8.22 稻鸭共作制 4500 19320 4.29 15945 354 2775 5.75
常规耕作制 5625 13113 2.33 7488 1.33 2475 3.03
经济产投比
经济效果 净产值(元/公顷) 成本产出率(%) 劳工投入成本(元/公顷) 劳动生产效果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2)生态效果评价
水稻不同耕作制生态效果比较表
模式
有益生物
种类 (种) 数量 (只/米2)
有害生物
种类 (种) 数量 (只/米2)
土壤容重 克/厘米
有机质含量 克/千克
标。
2.根据评价对象的详细程度,可分为基本指标和具体指标。 3.根据评价对象是否可以计量,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4.根据评价对象所反映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5.根据资源投入利用效果,可分为劳动利用效果指标、土地利用效果指标、 资金利用效果指标和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指标。
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生态效果评价。
本章内容
1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2
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评价方法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一、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发展历程
(三) 规范化 评价阶段
(二) 自发式 管理评价阶段
(一) 自由评价阶段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与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三)实施评价
评价证据及其来源
概念
实施评价
收集方法
整理 原始资料的审核
案卷研究
来源
访谈法
原始资料的分类
座谈会
原始资料的分组
问卷调查
数据的初步计算与汇总
实验法
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改革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推广新技术措施的试点
技术性实验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四)评价报告的撰写 水稻三种不同耕作制方式的经济效果评价 为了比较不同耕作方式经济效果的差别,在某农村选择了三块面积 各为0.33公顷的土地进行了试验,总面积为1公顷,总产值为 16791元,即每公顷平均产值为16791元。 1.水稻三种耕作制度介绍 2.水稻三种耕作制度的技术经济效果比较 (1)经济效果比较
水稻不同耕作制的投入产出表
模 式 产量 千克 1300 1400 2325 物化成本 元 450 575 1050 劳动力成本 元 600 925 825 收购价格 元/千克 4.6 4.6 1.88 产值 元 5980 6440 4371 净收益 元 4930 5315 2496
有机水稻单作制 有机稻鸭萍共作制 常规耕作制
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现状
(一)国外关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二)国内关于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 .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指标分析法
生产函数法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三、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一)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生态效果统一的原则
(三)设置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二)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统一的原则
(三)微观经济效果与宏观经济效果统一的原则
(四)使用价值与价值统一的原则 (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统一的原则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四、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
经济效果评价
社会效果评价
生态效果评价A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五、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程序
土地生产力
亩产水稻(千克/公顷)
化肥(千克/公顷)
3900
0 0
4200
0 0
6975
1125 75
自然资料消耗
农药(千克/公顷)
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一、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及设置原则
(一)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
(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 1.根据评价内容不同,可分为经济效果指标、社会效果指标、生态效果指
水稻单作制
稻鸭萍共作制 常规耕作制
8
3 5
8.2
0.3 0.2
5
4 4
4.3
0.6 0.4
1.34
1.32 1.37
16.4
16.6 13.2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内容与程序 (3)社会效果评价
水稻不同耕作制社会效果比较表
指标
单作制 农民受益率(%) 35
有机
稻鸭萍共作制 40
常规耕作 制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