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2、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选择差之间不能相互比较。

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

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i)。

3、系内选择:在家系中选留表型值高的个体。

4、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选留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部个体。

5、育种值:指一个个体作为亲本(种畜)的价值。

6、遗传力:指某一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度。

等于性状的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值。

7、配合力:亲本性状相互配合的能力。

8、质量性状:表型呈不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以描述的性状。

符合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理论。

有无角、花的颜色、血型9、数量性状:表型呈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无明显区别,不能直接加以描述,只能用数字来描绘其变异特性的性状。

10、顺序选择法:指对育种目标中待选择的几个性状逐一进行选择。

11、独立淘汰法:指育种目标中包含的每个性状都有一个最低选择标准,各性状全都满足相应标准的个体留种。

12、综合指数法:按育种目标中各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分别给各性状制定加权系数,得到一个综合指数,根据指数的大小留种。

13、异质选配:选取表型不同的公母畜交配,也称选异交配。

14、同质选配:选用性状、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15、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亲缘关系进行选配,分为近交和远交。

16、弥补选配:选择具有相反缺点的公母畜交配,以获得中间类型。

(不可取)17、二元杂交:简单杂交,即用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得一代杂种。

18、双杂交(四元杂交):是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二元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四元杂种商品畜。

19、引入杂交:在保留地方品种主要优良特性的同时,针对其某种缺陷或待提高的生产性能,引入相应的外来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选择反应:通过⼈⼯选择,在⼀定时间内,使性状向着育种⽬标⽅向改进的程度。

2、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选择差之间不能相互⽐较。

为统⼀标准,都除以各⾃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

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i)。

3、系内选择:在家系中选留表型值⾼的个体。

4、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的⾼低选留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部个体。

5、育种值:指⼀个个体作为亲本(种畜)的价值。

6、遗传⼒:指某⼀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度。

等于性状的遗传⽅差与表型⽅差的⽐值。

7、配合⼒:亲本性状相互配合的能⼒。

8、质量性状:表型呈不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以描述的性状。

符合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理论。

有⽆⾓、花的颜⾊、⾎型9、数量性状:表型呈连续性分布,各变异类型间⽆明显区别,不能直接加以描述,只能⽤数字来描绘其变异特性的性状。

10、顺序选择法:指对育种⽬标中待选择的⼏个性状逐⼀进⾏选择。

11、独⽴淘汰法:指育种⽬标中包含的每个性状都有⼀个最低选择标准,各性状全都满⾜相应标准的个体留种。

12、综合指数法:按育种⽬标中各性状的遗传基础和经济重要性,分别给各性状制定加权系数,得到⼀个综合指数,根据指数的⼤⼩留种。

13、异质选配:选取表型不同的公母畜交配,也称选异交配。

14、同质选配:选⽤性状、性能表现⼀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15、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亲缘关系进⾏选配,分为近交和远交。

16、弥补选配:选择具有相反缺点的公母畜交配,以获得中间类型。

(不可取)17、⼆元杂交:简单杂交,即⽤两个品种或品系进⾏杂交,所得⼀代杂种。

18、双杂交(四元杂交):是⽤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种⼆元杂种间进⾏杂交,产⽣四元杂种商品畜。

19、引⼊杂交:在保留地⽅品种主要优良特性的同时,针对其某种缺陷或待提⾼的⽣产性能,引⼊相应的外来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次。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提纲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提纲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20分)1、发情2、生殖激素3、激素4、杂种优势5、选种6、数量性状8、杂交9、发情鉴定10、质量性状二、选择题(20分)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B.XY型C.ZW型 D.ZO型 E.XX型2、性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无丝分裂D.芽裂E. 都不对3、家禽中雌性是()A.XYB.XOC.ZW D .XX E.ZZ4、以下哪一个不是细胞膜的作用()A. 保护细胞B. 传递刺激C. 提供能量D. 物质交换5、睾丸的主要机能是()A、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B、具有吸收睾丸液C、有利于精子成熟D、为精子提供营养成份6、卵巢的主要机能是()A、为早期胚胎提供营养B、调节卵巢的机能,导致发情C、贮存、筛选和运送卵子D、卵泡发育和排卵以及分泌雄激素和孕酮7、促进母畜的发情行为,第二性征和雌性动物的乳腺发育,刺激生殖器官发育的生殖激素是()A、孕激素B、雄激素C、雌雄素D、松驰素8、遗传物质主要载体是()A.DNAB.蛋白质C.染色体D.RNA9、以下哪个不是有丝分裂的特点()A、产生两个配子B、分裂一次C、分裂二次D、染色体数目不变10、影响家畜繁殖力最主要因素是()A、遗传B、环境C、营养D、管理11、基因型为AaBb可产生4种配子,下列哪个不是它产生的()A. ABB. AbC. BbD. ab12、各种两性动物中,雌雄比例接近()A.1:1B.1:2C.1:3D.2:113、在减数分裂过程()A.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B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二次C.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D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二次E. 都不对14、遗传物质存在于()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器E. 都不对15、哺乳动物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表示方式为()A、XYB、XXC、ZWD、XO三、填空题(20分)1、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

四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育种目的是为了人类的需求,是育种的实施者。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生产性能=基因型值+环境因素!
4、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
(1)通过育种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畜禽品种资源,一方面发挥优良品种的珍贵基因库
作用,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其他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在品种资源保护的目的。

(2)通过育种工作,培育出新品种和品系,以保证畜禽群体具有很高的总体生产性
12、选择极限
在一个群体中进行长期闭锁选择,直至选择对提高生产性能不再产生作用,即不再出现选择
变异,与质量性状类似,但遗传基础又与数量性状类似,受多基因制约的特殊性状。

第八章
2、近交
即近亲交配,是指亲缘关系较近个体间的交配,即交配双方间的亲缘关系较群体中的平均亲缘关系要近。

近交所生子女称为近交个体。

3、近交系数:就是某一个体(二倍体生物)任何基因座上的两个相同基因来自父母的共同祖先的同一基因的概率,也就是该个体由于父母近交而可能成为纯合子的概率。

通俗的讲就是指。

家畜育种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学期末复习资料动科072班《家畜育种学》复习参考⼀、⼤题⽬1.驯化动物与驯养动物有何区别?答:驯化动物是指⼈类饲养的野⽣动物,脱离了野⽣环境并凭经验感知到⼈类是其⾷物和栖息地的供应者⽽不是其危害源的动物。

它要成为家畜,还必须满⾜两个条件:①能够⼈⼯繁殖;②⼈⼯选择下,⼈类所需要的选择性状能得以充分表现,并逐渐遗传下去。

驯养动物是指⼈类长期饲养的动物,符合⼈类要求⽽有能在⼈⼯条件下繁殖的动物,它和⼈类的关系密切。

2.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答: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有:1. 具有较⾼的经济价值或种⽤价值;2. 具有相同的⾎统来源;3. 性状及适应性相似;4. 遗传性稳定;5. 有完整的品种结构;⒍⾜够的数量;⒎分布地区⼴;⒏经政府或品种协会审定认证。

3.什么是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是什么?答:数量性状是指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连续,表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类性状。

其遗传基础是:(1)微效多基因假说;(2)数量性状基因座。

4.简述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步骤:1)确定育种⽬标和⽅案2)杂交创新阶段3)横交固定阶段4)扩群提⾼阶段。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影响近交系数增量(F答:影响世代近交增量的主要因素有群体规模、性别⽐例、留种⽅式、亲本的贡献、交配系统、在代间群体规模的波动以及世代间隔等。

6.影响选择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答:1)可利⽤的遗传变异2)选择强度3)育种值估计或指数选择的准确度4)世代间隔。

7.简述引⼊杂交的⽅法。

答:引⼊杂交的⽅法:基本上符合要求但有某项缺点的品种(原来品种),可以选择⼀个与之相同但有针对其缺点的优良品种(引⼊品种),和它进⾏⼀次杂交,从所得杂种后代中选出最优良的个体再与原品种的公母畜交配,产⽣的后代进⾏培育,如果已符合要求,选择其中最好的公畜与符合要求的母畜横交,如果效果并不理想,则⽤回交后代再次与原来品种配种,符合要求后进⾏横交。

8.写出混合模型的表达式及其所包含的矩阵。

育种学复习资料(全)

育种学复习资料(全)

《家畜育种学》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孟德尔群体:个体间有交配的可能性,在连续世代间有基因交换的有性繁殖群体估计原理:线性回归2.选择差:被选留个体的平均表型值与侯选群平均表型值之差。

3.育种值: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能稳定遗传,在育种过程中能被固定,故又称为育种值。

4.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最佳”指估计值的误差方差最小;“线性”指估计值是观察值的线性函数;“无偏”指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量的真值;“预测”指对随机变量的估计。

5.杂种优势: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的现象。

6.家畜:在人类控制干预下,能够顺利的进行繁殖的,有相当大的群体规模,并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得到充分发展并能遗传下去的家养的脊椎动物。

7.培育品种:是指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领域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育成的家畜品种。

经过人们有明确目标选择和培育出来的品种。

8.基因库:在一个有性繁殖群体中,全体成员所共有的基因组合。

9.遗传漂变:小群体内,由于配子的随机抽样导致的基因频率在世代间的随机变化就称为随机遗传漂变。

10.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狭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11.胴体重:屠宰后去内脏、头和蹄后的左半扇胴体重。

12.管围:在左前肢管部上1/3最细处量取的水平周径。

13.动物模型:当一个模型中随机遗传效应为动物个体本身的加性遗传效应时,称此模型为动物模型。

14.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它是选择差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部分。

15.留种率:被选留种用个体的数量占被测定个体数量的比值称为留种率。

16.相对育种值:个体育种值相对于所在群体均值的百分数。

17.品系:是指具有突出的优点,并能将这些优点稳定遗传下去的种畜群,是品种的基本单位。

18.级进杂交:级进杂交又称为改良杂交,指用优良的培育品种(称为改良品种),大幅度提高本地生产力低、生产力方向不理想、生长慢、成熟晚的品种(称为被改良品种)的一种方法。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物种与品种的区别: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④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构成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⑤具有足够的数量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1、品种形成的原因:⏹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交通不便造成地理隔离⏹各地的小群体在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原始品种被继续选育,形成特定生产方向的培育品种2、影响品种变化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ω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之前: 农业、军事→马业工业革命之后: 城市→乳肉蛋绒裘革等用途畜禽ω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自然环境条件ω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和食物结构等①专门化品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力。

②兼用品种:具有两个以上方面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

生长(growth):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development):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

家畜育种学重点

家畜育种学重点

家畜育种学重点名词解释:1、选择反应与选择强度:选择反应是指选留种畜群所生后代某性状均值与同期畜群统一性状均值之差,公式为R=H2S;选择强度即标准化的选择差,也就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公式为i=S/δ。

2、个体育种值与估计育种值: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近交系数是指根据近亲交配的世代数,将基因的纯化程度用百分数来表示,即为近交系数。

亲缘系数:将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组成的相似程度用数值来表示,即为亲缘系数。

4、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5、异质选配与间接选择:两个个体品质不同或者不相似,其间的交配称为异质选配。

根据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一个性状的选择来达到改良另一个性状的目的选择方法,称为间接选择。

大题:1、后裔测定:根据后裔的遗传信息估测个体育种值,以评定其种用价值。

其缺点是延长了世代间隔,缩短了种畜使用期限,增加了费用。

适用于:①低遗传力性状的选择,如猪的产仔数和鸡的产蛋量等;②限性性状的选择,如根据奶牛和奶山羊种公畜的产奶性能对其女儿的性状表现作出估价。

用于种公畜的注意点:①消除与配母畜效应的影响;②控制后裔间的系统环境;③保证一定的测定数量。

2、标记辅助选择:为提高选择的效率,利用与影响目标性状的基因相连锁的遗传标记进行的辅助选择。

㈠原理:通过测定QTL或主效基因的基因型,选出具有理想基因型的个体。

㈡基本策略:①Marker-BULP;②两阶段选择;③早期选择。

㈢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相对效率的因素:①QTL效应的大小;②标记与QTL的连锁程度;③选择的世代数;④常规选择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育种学复习1、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P4)主要任务:研究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保护、开放和利用。

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研究对现有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的理论、方法,优化育种规划的方法等。

研究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研究保证家畜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规。

主要内容:1.发现或者创造变异(测定体系记录体系)2.分析变异选定个体(选种方法与理论)3.优良基因的扩散(选配与繁育体系)2、家畜的起源(P6)3、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P7)4、品种、品系的区别(P12)⏹品种(breed)-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肉、蛋、毛-举例:大白猪、荷斯坦奶牛、纯血马⏹⏹⏹品系(strain, line)-品种内的一种群体结构形式-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源于同一头系祖(通常为种公畜)的畜群ω具有与系祖类似的表型特征和生产特性ω符合品种标准5、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1.突变2.迁移3.选择4.遗传漂变6、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比较(P29)7、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基因座(QTL)(P30)8、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分类的、并且可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原理,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连锁互换规律,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

(P30)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P31)10、基因的3种效应:1.基因的加性效应2.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3.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效应(P32)11、母体效应:母亲个体间差异等的影响,使得它们的表现比非同胞间的相似性增加,这一般称之为母体效应。

(P30)12、亲属间遗传协方差和近似遗传相关(P37表)13、数量性状的遗传中3个最基本的参数:1.重复率 2.遗传力 3.遗传相关(P37)14、重复率:多次度量同一个体的某一个数量性状所得度量值间的相关程度。

(P38)15、遗传力:h2指性状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P40)16、遗传相关:生物个体或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程度。

17、生产性能测定的概念、目的、形式(P77)定义:为选择优秀种用个体,育种工作必须首先对待选畜群有关生产性能的表型进行测定。

这种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1统测定工作称之生产性能测定。

目的:1、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2、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3、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4、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形式: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18、选择分为两类: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P108)19、(判)质量性状 由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座所决定的,性状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表型变异为间断分布。

20、留种率和选择关的概念(P124)留种率:被选留种用个体的数量占被测定个体数量的比值(P=被选留个体数/参加性能测定个体数) 选择差:在依据个体本身性能进行选择时,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

21、估计值△G 的计算公式(P126)22、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P126)1、可利用的遗传变异 2、选择强度 3、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23、选择强度的概念:若将选择差以表型标准为单位表示,这个数值就是选择强度i ,选择强度是不受异性影响的通用参数。

(P128)24、选择强度公式(129)25、(选)世代间隔的概念:子代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P134) 26、相关选择反应的公式(P135) 27、选择的方法(P139)单性状的选择方法:1、个体选择 2、家系的选择 3、家系内的选择 4、合并选择 多性状的选择方法:1、顺序选择法师2、独立淘汰法3、综合选择法28、估计育种值的概念:育种值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一定的统计学方法,利用表型信息加以估计,该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29、相对育种值:个体育种值与所在群体表型均值的百分比,是没有单位的相对值形式(P146)30、综合育种值:考虑不同性状在育种和经济上的重要性不同,给予不同性状育种值相应的经济加权值,综合成的一个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数。

也称综合选择指数。

(P146) 31、单一亲属信息育种值估计(P147)32、几种主要信息来源估计育种值的适用范围:(P149):1、个体本身信息 2、系谱信息 3、同胞信息 4、后裔信息 33、育种值估计方法:1、综合选择指数法 2、BLUP 法 3、MBLUP 法34、选配的分类:品质选配:根据个体间的品质进行选配 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亲缘选配:根据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选配 分为:近亲交配和远亲交配(P206)35、亲缘关系远近示意图(P214)36、近交效应:1.增加纯合子频率,每种纯合子增加pqF 2.导致近交衰退( P215) 3.改变群体方差37、近交的用途:1、揭露隐性有害基因 2、保持优良个体血统 3、提高畜群的同质性 4、固定优良性状 5、提供试验动物(P217)38、防止近交衰退:1、严格淘汰 2、加强饲养管理 3、血缘更新 4、灵活应用远交39、杂交的作用:1、增加杂合子的频率 2、提高杂种群体均值 3、产生互补效应 4、改变下一代的遗传方差40、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P224例题)近交系数:配子基因效应间的相关 、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为同缘相同基因的概率、是对一个个体双亲间亲缘程度的间接度量个体x 的近交系数计算公式 ⏹ Fx :个体x 的近交系数⏹ n 1:个体x 的父亲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 ⏹ n 2:个体x 的母亲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 n 1+n 2 +1: 连接x 的父亲、母亲与共同祖先通径链中的个体数 ⏹ F A:共同祖先A 的近交系数 41、亲缘系数计算⏹ 个体S 和D 间的亲缘系数计算公式 ⏹ rSD :个体x 和y 间的亲缘系数 1212G b G C A A ∆∆=)1()21(121A n n X F F +=++∑⏹n1:个体x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n2:个体x到共同祖先的世代数⏹F S和F D :个体x和y的近交系数⏹F A :共同祖先A的近交系数42、品系的分类:1、地方品系 2、单系 3、近交系 4、群系 5、专门化品系43、配套系的概念:建立一些配套的品系作为杂交中的父本或母本(P236)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培育一些专门化的品系,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品系间的配套组合,产生后代作为商品利用44、专门化品系的概念: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育成的品系,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特定位置,不同品系承担各自的专门任务。

45、杂交育种方法分类:(据所用的品种数目分类)1、简单杂交育种 2、复杂杂交育种(据育种目标分类)1、改变家畜主要用途的杂交育种 2、提高生产性能的杂交育种 3、提高适应性与抗病力的杂交育种(据育种工作基础分类)1、在现有杂种群基础上的杂交育种 2、有计划从头开始的杂交育种46、杂交育种步骤:确定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杂交→横交固定→理想个体的自群繁育与理想性状的固定→扩群提高(P248)47、杂种优势的概念:所谓杂种优势,即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

(P255)48、杂种优势度量(P257)49、杂种优势的实质(P258)50、配合力的概念一般配合力的实质是群体的平均加性基因效应,反映的是一个种群同其它种群杂交的一般效果特殊配合力的实质是两个种群正交和反交的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51、杂交亲本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就杂交亲本种群而言,需要注意类别、初选以及选育三个问题52、杂交方式:1、二元杂交 2、三元杂交 3、回交 4、双杂交 5、轮回杂交 6、顶交53、配套系的杂交(P276)54、保种方式的多样化:1、活体原位保种:需要设立保种群体,维持成本很高,可靠性差2、超低温冷冻方法保种(配子、胚胎、体细胞)作为活体原位保种的补充方式,技术、费用和可靠性在不同的家畜有所不同3、DNA基因组文库保种目前基本上处于研究阶段,这是一种最安全、最可靠、维持费用最低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P317)55、生物技术的主要部分: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56、动物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动物科学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系列畜牧生产技术,使用这些技术能按照人们的愿望,影响和控制畜禽在遗传育种、营养饲料、饲养管理、防病抗病等方面的功能和状态,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的畜产品。

因此广义地说,畜牧技术也属于传统的生物技术范畴。

(331)57、分子遗传标记:是指那些可准确鉴别的能反映个体特异性的遗传特征。

58、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标记QTL 利用(分子)遗传标记,通过标记-QTL连锁分析(基因组扫描)被检测出并被定位的QTL59、系谱审查和后裔测定计算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