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3、用物:①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备2个已消毒的玻璃瓶,安全瓶和集痰瓶)②治疗盘内放置有盖容器3只(内盛生理盐水和消毒液)、一次性密闭吸痰管、连接管、弯盘、无菌手套③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配电盘等。(少一项扣1分)。
4、用物齐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检查病人口、鼻腔,有无活动义齿。评估患者病情,痰液的粘稠度等。病人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4、卫生手消毒,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湿润导管,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5、昏迷病人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手持导管末端,另一只手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闭合导管负压口,将口腔咽部的分泌物吸尽,更换吸痰管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5、标准防护到位,在缓冲间进行
2
3
5
2
10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70
分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信息,向病人或家属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取得配合。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接通连接管,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正确,调节负压。(一般压力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未检查扣3分)。
12戴清洁手套整理用物吸痰用物每天更换吸痰管一用一10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更换吸痰连接管末端置于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
经口/鼻吸痰技术评分标准(开放性结核)(100分)
姓名:编号:值
扣分原因
得分
准
备
质
量
20
分
1、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少一项扣1分)
6、口述: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吸痰动作轻柔,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1
0
3
正确打开吸痰包,铺巾,倒入0.9%氯化钠溶液
3
2
1
0
2
吸痰管连接吸引管正确连接
2
1
0
0
3
戴无菌手套,正确取出吸痰管,试吸
3
2
1
0
吸痰37分
2
取下吸氧管
2
1
0
0
3
吸痰方法正确,边吸,边退,边旋转
3
2
1
0
5
吸痰顺序正确(先口腔后鼻腔)
5
4
3
2
5
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
5
4
3
2
4
吸引时间符合要求(≤15s/次)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
项目
标准
分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得分
A
B
C
D
备注
准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分
5
着装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5
4
3
2
5
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5
4
3
2
解释评估15分
5
正确核对,解释得当
5
4
3
2
5
评估内容全面
5
4
3
2
5
安置体位
5
4
3
2
试吸13分
2
吸痰前给予高浓度吸氧(口述)
2
1
0
0
3
调节负压适宜
3
4
3
2
1
3
冲洗吸痰管
3
2
1
0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姓名:职称(层级):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1、清楚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
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口腔及鼻腔是否有损伤。
2、患者呼吸道分泌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物:(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
(2)治疗盘内:无菌罐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以及吸痰后冲洗导管)、纱布数快,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内含一次性无菌手套)、手电筒、听诊器、弯盘。
必要时备压舌板、口烟气道、插电板。
(3)其他:医嘱单、治疗卡、手消毒液、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操作步骤(1)两人核对医嘱。
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患者或家属陈述姓名、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听前三点:胸骨上窝。
两侧锁骨上窝——肺尖;听后面两点:左、右肩胛骨下缘——肺底)。
12(3)洗手。
检查吸入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
2 (4)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按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合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53Mpa;小儿150~200mmHg或0.02~0.04Mpa)4(5)洗手,戴口罩。
2 (6)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
3 (7)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铺治疗于颌下。
3 (8)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
3 (9)核对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右手带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并与吸引软管相连。
5(10)打开吸引器开关,右手持吸痰管前端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1、另换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反折吸痰管末端,嘱患者深呼吸,轻轻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22~26cm),松开吸痰管末端,从深部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吸后冲管
12、分离吸痰管弃用,固定吸引管于床旁
4、接通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
5、把吸痰管系于床旁,连接吸引管(一端接吸引器;一端接床旁吸痰管),调节负压
6、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颌下铺治疗巾,弯盘置于枕旁,检查口、鼻腔情况,取下活动义齿
7、剪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
8、戴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连接管相连,手持吸痰管处于无菌状态
9、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其是否通畅
13、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及痰液色Leabharlann 量、质。每次吸痰时间<15s
14、清洁患者的口鼻、观察口腔粘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
15、撤治疗巾、弯盘,脱手套,关闭电源
3
2
2
3
3
5
2
4
2
10
14
3
3
5
2
2
整 理
5分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速干手消毒
2、分类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3
5
评估与解释
7分
1、了解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吸氧流量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黏稠度、部位,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的能力、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及有无活动义齿
3、清醒患者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
2
3
2
操作要点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3
操作者逻辑性、熟练程度。
2
同上
3
4
每项 1分
5
2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每项 1分
2 3 4
体位 检查设备
连接 吸痰
拉床帘遮挡→根据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患 4
者头偏向护士、检查患者鼻腔。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吸痰器、连接吸引器、调节 负 压 ( 压 力 40~53.3kpa , 儿 童 吸 痰 压 力 < 8 40kpa)、关吸引器开关。 开治疗盘,检查并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头部,与吸 引装置连接→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 10 绕在右手中,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口腔内吸痰: 左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
3 圾桶内。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如痰未吸尽,连续
4 吸痰不超过四次。 必要时更换吸痰管行咽部吸痰,左手折叠导管末 端,右手插入咽部 10~15 厘米,放开导管末端,
5 动作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 痰。 吸痰完毕,冲洗吸痰管,取下吸痰管,将吸痰管 与负压管分离,翻转手套包裹吸痰管,放入医疗 5 垃圾袋。 关闭负压吸引器取纱布或纸巾喂患者插进口鼻
2 分泌物。 固定放置负压管接头(玻璃接头每日更换消毒)
4 →脱下手套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观察患者反应 (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口鼻黏膜有无损 8 伤,听诊呼吸音,适时安抚情绪。 拉开床帘,协助患者置于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清理用物,按规范处理→洗手。
记录操作时间,痰液情况。
2
关爱患者,护患沟通有效。
经口(鼻)吸痰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流程Βιβλιοθήκη 操作步骤标准 分扣 分
实 得 分
评分 标准
1. 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缺氧情况;呼吸道分 泌物的量、黏稠度;了解患者的鼻腔、口腔状况; 8 了解患者的配合度、心理反应。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终末质量15分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敏捷,无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效果好。(做不到不得分)
4
2
负压调节符合要求,吸痰时间及方法正确。(做不到不得分)
4
3
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储液瓶内吸出液达2/3满时及时倾倒。(做不到不得分)
3
4
吸痰过程中能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如吸出的痰液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破损,应暂停吸痰。(做不到不得分)
10
9
吸痰完毕,分离并丢弃吸痰导管,关上吸引器的开关,将连接管头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液面卜2-3Cm)。(少一项扣2分)
5
10
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后,连同手套一同置于医疗废物袋内。(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1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未做不得分)
3
1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少一项扣1分)
10
6
更换吸痰管,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旋转180。〜360。),向上提拉边退边吸,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患者缺氧。(方法不正确扣5分)
10
7
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分泌物堵塞引流管。(未做不得分)
5
8
口述:吸痰时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吸出液的性状、量、颜色,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背部,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未做全,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操作流程质量70分
1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及腕带信息,向清醒患者或其家属告知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得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 分)
标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了解患者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病人/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口述) 、戴口罩。 2、 用物准备: 负压吸引器一套, 电插盘, 治疗盘内置治疗碗、 无菌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手电筒、污 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准备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口述 220V),打开开关,检 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检查患者口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口述) 。 5、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a)大小。 6、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吸净痰液。 7、更换鼻导管,嘱清醒患者张口,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 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如痰未吸尽,休息 3~5min 再吸(口述) 。 8、间断吸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9、 吸痰毕, 将吸痰管分离, 用手上的手套包裹, 丢入污物桶。 10、擦净病人口、鼻、面颊,观察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1、关闭负压吸引器开关,撤电源。 12、对清醒患者做好指导。 13、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口述) 。 2 2 6 (四)整体评价 1、操作规范、安全、有效、熟练,动作轻柔,患者/家属对 服务满意。 2 3 无菌观念强。 操作时间:6 分钟(评估—取舒适卧位) 。 一项不符合-2 每超过 30 秒-1 5 未及时关闭-1,未撤电源-1 未指导-2,指导不到位-1 未整理、未口述一项-2 2 8 10 未冲洗-2 处理不符合要求-2 未清洁、未观察、卧位不适各-2 4 10 其它一处不符合要求-2 4 3 10 75 4 10 位置不舒适、不符合要求各-2 未检查-2,义齿未取下-1(未口述) 未戴手套、导管不通、衔接不好、未检查吸 力各-2 痰液未吸净-2,插管时未关闭负压-2 一项未查对-2 缺一步骤-2,负压持续显示-2
经口鼻吸痰评分标准

2
1
实施
60分
携用物至床旁,向清醒患者解释并指导其深呼吸,无禁忌证时为患者拍背。
4
4
3
2
1
协助患者去枕仰卧,肩部垫小枕,开放呼吸道。
3
3
2
1
连接并检查装置是否完好,调节负压,
5
5
3
1
戴无菌手套,取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试吸。
5
5
3
1
嘱清醒患者张□或或协助昏迷患者张口,吸净口腔痰液。
10
10
6
3
1
5
3
1
相关知识10分
吸痰目的与注意事项
7
2
1
更换吸痰管,试吸后经口/鼻腔插入咽部,吸净咽部分泌物,同时指导清醒患者咳嗽。
10
10
6
3
1
更换吸痰管,试吸后在患者吸气时顺势插人气管深部遇阻力后退0.5”lcm,用左右旋转的手法,自深部向上提拉吸痰管吸净气管深部的痰液。
10
10
6
3
1
如鼻咽部有痰液或分泌物,再更换吸痰管,分别吸净双侧鼻腔和鼻咽部的分泌物。
经口/鼻吸痰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程序
分值
扣分
评估6分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配合程度。
2
2
1
评估患者有无义齿,口腔及鼻腔黏膜有无损伤。
2
2
1
评估双肺呼吸音、痰的性质、量及颜色,缺氧及氧疗的情况。
2
2
1
准备
4分
操作者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
2
1
用物准备齐全:负压吸引装置一套、盛无菌生理盐水缸2个、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无菌手套、一次性治疗巾、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听诊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一手持吸痰管的前端,另一手持连接管连接处,脚踏吸痰器踏板,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入口咽部,吸净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7.更换手套及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经鼻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8.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
9.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
10.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吸痰管盘曲在手套内丢弃,将吸痰连接管浸泡于生理盐水瓶内。
举手示意,计时结束
11.纱布擦净患者面部,再次听诊评估吸痰效果,整理用物(口述:吸痰结束后,将连接管及生理盐水废弃,并对吸引装置进行终末处理)。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连接吸痰连接管,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般成人压力(300-400mmHg);儿童<。开启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吸痰连接管是否通畅。关闭开关,将连接管前端置入生理盐水内备用(少一项扣2分)
4.洗手,检查患者口、鼻腔(口述取下活动义齿)。使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清醒患者嘱其张口,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一项不符合扣2分)
3.物品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0
3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70
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老师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核对患者腕带信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听诊双侧肺部评估吸痰指征。
2.PDA扫描患者腕带信息。
12.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洗手,记录。
4
1
5
88Leabharlann 10105
5
5
5
4
终末
质量
标准
15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操作程序正确,符合无菌原则。
2.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3.口述吸痰注意事项(①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生理盐水及吸痰连接管24小时更换。③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④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⑤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⑥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造成缺氧。⑦插入吸痰管时严禁带有负压,以免损伤口腔及呼吸道粘膜。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电动吸引器)
序号姓名分数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准备
质量
标准
15分
1、衣帽整齐、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不符合要求每项扣1分)
2.备齐用物:治疗盘内置(吸痰连接管2根、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吸痰管4根(2根备用)、生理盐水500ml 2瓶、消毒纱布1块),电动吸引器、配电盘、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少一项扣1分)
全程分钟完成,提前不加分,每超过10秒钟扣分。
2
3
10
评委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