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与反思讲课教案
完整版青春有格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青春有格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六章“青春有格”部分。
详细内容涉及:1.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2.青春期的人际交往与情感处理;3.青春有格的重要性;4.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有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学会尊重他人,处理情感问题。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青春有格,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青春有格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有格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以及青春有格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青春期人际交往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青春期情感处理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册上关于青春有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2. 青春期的人际交往与情感处理3. 青春有格的重要性4. 如何做到青春有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有格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生理、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展开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青春期的相关问题,阅读相关书籍,提高自身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加深对青春有格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青春有格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2.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青春期人际交往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生理、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展开论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以及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各种挑战。
本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法律意识,使他们在青春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各种困惑和矛盾。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
因此,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知识有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学习来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掌握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提高法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特点、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挑战,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挑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挑选与青春期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课堂分析;2.准备讨论话题:制定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青春期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面临的挑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面临的青春期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2024年《青春有格》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

2024年《青春有格》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章《青春有格》。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青春的坐标”,第二节“培养青春的品格”,第三节“青春有格,人生有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青春品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青春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青春励志视频,激发学生对青春的向往,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第一节“青春的坐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青春的重要性。
(2)学习第二节“培养青春的品格”,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青春品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学习第三节“青春有格,人生有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基础。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青春的坐标生理变化心理变化2. 培养青春的品格积极向上自我保护3. 青春有格,人生有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生梦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其影响。
(2)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青春品格?(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青春有格,人生有梦”的理解。
2. 答案:(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包括身体外形、内部器官、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独立意识增强、情感丰富、自尊心增强等。
这些变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与反思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多媒体显示图片)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1)理解“行己有耻”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多媒体显示)勾践卧薪尝胆(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
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到我们判断是否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多媒体显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
《青春有格》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

《青春有格》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青春期的烦恼与挑战,探讨青春期自律与他律的重要性,培养青春有格的观念,以及学会如何做到自律与他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烦恼与挑战,认识到自律与他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青春有格的观念,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青春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春有格》。
2. 新课内容呈现: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烦恼与挑战,强调自律与他律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青春期自律与他律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关于青春期自律与他律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自律与他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律与他律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烦恼与挑战2. 自律与他律的重要性3. 青春有格的观念4. 实践中的自律与他律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做到自律与他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促进家校共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2.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青春期自律与他律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关于青春期自律与他律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自律与他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实例中认识到自律与他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青春有格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青春有格》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青春有格》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小说中所描绘的青年成长故事和青年人的追求。
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导学重点:1.了解《青春有格》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三、导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所描绘的青年成长故事和青年人的追求。
2.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意义。
四、导学内容: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青春有格》的主题和背景。
2.导学:介绍《青春有格》的作者胡兰成,以及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意义。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
4.总结:对《青春有格》的主题思想和意义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整个小说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五、导学延伸:1.阅读《青春有格》的相关评论和解读,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2.写作《青春有格》的读后感或评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阅读《青春有格》的相关资料,对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进行总结。
2.写一篇关于《青春有格》的读后感或评论,发表在班级的文学交流平台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青春有格》这部文学作品,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青春有格》精品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

《青春有格》精品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青春有格》精品教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章《青春有格》。
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第1课时《青春期我们》和第2课时《我们价值观》,详细阐述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探讨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成长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提升法治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积极面对青春期带来困扰,健康度过青春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树立正确价值观。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困扰,培养健康人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讲解教材第1课时《青春期我们》,分析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
(2)讨论青春期带来困扰,引导学生正确面对。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青春期心理短片,让学生感受青春期心理变化。
(2)分组讨论: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
4. 例题讲解:(1)教材第2课时《我们价值观》例题讲解。
(2)随堂练习:分析生活中遇到价值观念冲突,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2. 树立正确价值观3. 健康度过青春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谈谈你对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解。
(2)你认为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请举例说明。
2. 答案:(1)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表现及影响。
(2)正确价值观树立方法及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解程度,以及价值观树立情况。
2. 拓展延伸:(1)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组织道德与法治知识竞赛,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讲述青春的含义、青春期的特点以及如何度过有意义的青春期。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理解青春的价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念的建立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同伴关系,同时也开始面临各种生活压力。
因此,他们对青春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青春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理解青春的价值,知道如何度过有意义的青春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春期的特点,青春的价值,如何度过有意义的青春期。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青春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青春的美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青春期特点和价值观念。
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准备教学PPT,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
提问:“你们觉得青春期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青春期特点和价值观念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度过有意义的青春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度过有意义青春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多媒体显示图片)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1)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多媒体显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
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到我们判断是否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多媒体显示)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则。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多媒体显示)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试数学,考完后排名。
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
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而老师没在。
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有得唠叨我”
活动二: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提示:看吧,没有老师监督;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教师讲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同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目标导学二:至于行善
(多媒体显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活动三:说一说
(1)《大学》这本书的宗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是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阅读---------阅读感悟微尘”
(2)谈谈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是心,在于是行动。
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多媒体显示)
活动四:探究合作
探究合作一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看到同学的优点,心理。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分组讨论,探究合作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
榜眼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多媒体显示)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
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探究合作二
(3)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小明平时做到的事
教师讲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多媒体显示)
探究合作三
(1)你如何看到上述观点?
提示:观点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总结:一个人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地信念和刚上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知道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也就是“少年之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青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❸板书设计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止于至善
❹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方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这节课设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理解困难。
3.学生课堂上讨论不激烈,对于一些观点不能较好说出自己的理解。
对于国学知识知道太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